名人推薦:
不崩壞的愛與勇氣
作家‧青蛙巫婆 張東君
為了保衛家園、尋找家人,你能做到哪裡?極限在何處?
這件事只有為與不為,與年齡無關。有的是心意,沒的,頂多是強健的體魄或周密的思考。
話說多年前,我在京都的時候,曾經跟一個日本男生談到我們高中大學時每星期都要上軍訓課,要學怎麼把步槍模型拆解組裝,每學年還要去靶場打靶(而這是在升學壓力之下幾乎唯一的「校外郊遊」)。
那個男生頓時就覺得我是來自「野蠻國家」,居然會以「戰爭、殺人」為前提而練習這些,因為他說他是反戰主義者。但是對我來說,像他那種參加射擊社,有事沒事就去練練來福槍,甚至還「擁槍自重」的人,才是野蠻。因為我們是以自衛為出發點,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只有自己的家園或家人受到侵犯時才會出手,平常根本就很和平地不會想用任何手段打破什麼東西。
在我開罵之前,我還是忍不住問了一下:「那麼當有別的國家來攻打日本的時候,你難道不反擊嗎?」
他振振有辭地說:「我堅決反戰,我會不受徵召逃離日本,去沒有戰爭的別國居住。」
這時,我立刻回他:「那日本根本白養你了,像你這種不愛自己國家的人,別的國家應該也不會要你吧!」
他認為我非常右派,被洗腦得太徹底;我覺得保護自己、家人是做人的道理,沒有左右國粹之分。當然,和這個看法與我完全兩極的男生不打起來就不錯了,之後自然是謝謝不必聯絡。那時,我比《破曉開戰》的主角們大了十歲。也就是說,我很幸福地比他們晚了十年才想到這件事,而且,我也只不過是「想到」而已。
然而,在《破曉開戰》中,艾莉和她的死黨、鄰居好友這群青少年們,卻是快快樂樂地出門,悠哉悠哉地探險,就在一心想要平平安安回家時,卻發現家園被掠奪成為焦土、家人失蹤,在尋找「活人」的時候還得賭上性命……
故事的「起」,完全被後來的「承轉合」成兩個世界,主角們迫於情勢,從無憂無慮的青少年頓時長大為思緒縝密的戰士。他們的生活目標只剩一個,那就是「活下去,找到家人!」
七位主角有七種不同性格,就連膚色也不盡相同,但他們所展現的「一般人」在緊急情況發生時會有的反應,像是臨危受命產生的責任心、在火線交鋒時遭遇的緊迫感、患難與共時衍生的同胞之愛,卻都超越人種與性別、國籍與膚色。至於他們國家被侵犯的主要理由,更值得我們深思長考。因為,那源自於「不患寡而患不均」。當資源分布不均,只集中在少數地區或人們身上時,自然會引起資源缺乏者的眼紅、覬覦,然後來強取豪奪。因為從他們的出發點來看,你擁有的資源比人家多,原本就該分給大家;而他們即使沒搶贏也沒在怕,反正他們也沒什麼東西好輸了。
俗話說:「不見棺材不掉淚。」看著書中主角們被迫長大,沒時間哭也沒精神鬧,只能做好準備,隨時打游擊、救家人的情境,我們怎能不有備無患,平時也濟弱扶傾一下呢?
故事尚未結束,艾莉和朋友們仍繼續努力。而我們,也只能從旁支持啦!
一場啟蒙與冒險之旅
知名作家 李偉文
一個十六、七歲的青少年到底是大人,還是小孩?我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家長恐怕都會猶豫再三。就連青少年自己也會困惑,因為他們每天早上起床,就會聽到媽媽叨唸著:「這麼大了還不會自己整理東西!」晚上回家看電視新聞,爸爸又告誡再三地說:「你們這麼小,要小心壞人。」
的確,在這個愈來愈複雜的世界裡,每個人必須學會許多知識與技能,因此青少年顯然還有許多東西要學習;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人類歷史上有青少年這個概念其實不滿百年,以往孩子過了十一、二歲之後就被視為成年人,可以進入社會工作。然而,現代青少年雖然生理上發育比古代還早熟,卻被視為孩童般保護與限制。他們如何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處理自己的情緒,順利過渡到精神真正的成熟,是現代社會新的挑戰。
因此,這本【明日戰爭】系列第一集《破曉開戰》,並不純然是虛構的幻想小說,反而比較像一個寓言故事,甚至是令人警惕的未來預言,除此之外,我更覺得它是青少年的啟蒙與冒險之旅。
這幾個很平凡的青少年,個性不同,也帶著各自的困擾與問題,可是當他們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時,他們有了改變與成長。故事裡有愛情的試探,有友誼的支持,有遭遇困境的勇氣,在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時,他們想辦法尋找可著手的行動,相信青少年朋友們可以從中獲得不少啟發。
這個系列取名為【明日戰爭】,其中的「明日」隱含了作者的憂慮。全球化競爭造成的資源兩極化愈來愈厲害,不管是同一個社會中的貧富差距,或是同一個世界裡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落差,在目前和平的表象之下,危機似乎一觸即發。此外,人類如何處理因自然資源匱乏所可能引起的爭奪戰,相信也是故事背後想傳遞的訊息吧?
當然,書中還有一個隱喻,被人們命名為赫爾(Hell,意指地獄)的原始自然荒野,成了這群青少年躲避戰亂的藏身之地,是否這也象徵著,大自然是這個已被人類過度開發與利用的世界中,最終的救贖天堂?
這本書在精彩的故事中,帶給我們,不管是大人或孩子,許多的警覺與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