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推薦序】
超越國界的愛 ◎劉墉
我跟楊蔚齡不認識,但也認識,是在他的文章裡、照片中和知風草的刊物上認識。
雖然與她從沒見過面,卻常通電話,記得有一次回台灣,撥電話去,她接起來,居然人在柬埔寨的公路上;又有一次,我想了解知風草的近況,撥她手機,傳來微弱的聲音,說人在榮總病床上,幸虧我沒提早兩天打電話,因為那時她還不醒人事。
那是電話裡她聲音最弱的一次,她開始操心,如果自己病了、跑不動了,未來的知風草要怎麼維持下去。但是,隔一陣,我再打電話,她已經回了家,又變得生龍活虎,而且準備再一次離家,到遙遠的泰國和柬埔寨窮鄉僻壤去。
總覺得楊蔚齡是「離家遠行」,也是「出家近行」。「出家」,因為她真像「出家人」,是個苦行者;「近行」因為她不是離開俗世,而是更進入人群之中。
那是真真正正的人群,隨時可能在路上踩到戰爭遺留的地雷、暗夜碰上越貨的土匪、公路上遭遇赤柬的餘部,還有在那千瘡百孔的深山小路,車子隨時可能翻覆。
楊蔚齡就這麼一次又一次,與死亡擦身而過,從翻覆的車裡爬出來、從軍人刺刀的刀鋒裡擦過去。一般人可能只經歷一次這樣的災難,就退縮了,但是她沒退縮,反而走得更勤。
其實楊蔚齡從青春年華的二十幾歲,一邊作人人羨慕的空中小姐,在天上飛翔,就一邊默默地作救生義工,在地面奔波。這麼多年的奔忙勞累和車禍,使她而今渾身是病,心律不整、鎖骨鈣化、肺炎、胃潰瘍,脊椎也出了問題,但是在「天上」與「人間」,她選擇了人間,而且是人間的苦難。
這本《在椰糖樹的平原上》,原先書名是《血的溫度,淚的顏色》,大概因為出版社覺得太強烈了,所以改個柔軟的名字。但當我看完新書打樣,那心中的震撼卻是「血與淚」。
雖然楊蔚齡不是專業攝影家,又常礙於保守的民情,而不敢拍大膽的特寫(據她說有時才偷偷按下快門,小孩子就會被嚇哭,)但是從那些圖片中「小小的人物」和「小人物」的身上、臉上,我讀到了「血的溫度」與「淚的顏色」,更令我感動的是,我看到了中華兒女的韌性與對中華文化的堅持。
我相信在泰北、柬埔寨,那照片中許多孩子都是我們炎黃的後裔,或是早期移民的華僑,在誤盡蒼生的權利之爭中,在異國族群的排斥下,他們的家破了、人亡了,有時候整個大大的家族幾乎被殺光。這使我想起以前教過的一個僑生,他的家在柬埔寨,有一天,當地的軍人到他家店裡砸破玻璃、辱罵華人,他的父母知道情況快速惡化了,於是集全家僅有的財力,用黃金賄賂官員,半夜偷偷用舢板把他送出海,再由大船接走。我問他家人,他搖搖頭:全家都被波布屠殺了,爸爸媽媽、姊姊妹妹,一個也沒留。
楊蔚齡這本《在椰糖樹的平原上》也令我想起馬來西亞華僑,雖然受盡馬來族的欺壓,但是他們團結在一起抗爭,堅持成立華文僑校,當馬國政府不承認他們學歷時,華人的公司承認。所以直到今天,他們都能寫中文、能說「普通話」(國語),能知道他們文化的根。
書裡有張照片,是個小女孩正在畫了方格的石板上一筆一劃寫中文,這對我們國內孩子如此平凡的事,對他們,卻是經歷多少苦難之後才得到的快樂。而這快樂,有許多支持的力量都來自楊蔚齡帶領的「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
我也感動於樸月女士寫的《知風草之歌》───
知風草,知風草,小小知風草!
那兒是你的國?何處是你的家?
為什?你漂泊、流浪,在硝煙砲火下?
我是中國的娃娃!我是中國的娃娃!
無情的戰火,毀去了我的家。
我在流離中生存,我在苦難中長大:
像知風草的種子,隨風飄落在天涯。
我在貧窮中長大,我在饑餓中掙扎。
貧窮饑餓我不怕,我只怕,中國娃娃不識字,不會講中國話。
貧窮饑餓我不怕,我只怕,中國娃娃不認得自己的家。
我是小小知風草,一滴雨水,就能幫助我生根發芽。
我是小小知風草,一滴雨水,就能幫助我茁壯開花。
歌裡說的「一滴雨水」,多半來自台灣的善心人士。他們捐金錢、捐衣物、捐書籍、捐出愛與關懷,更有許多人親自跟著楊蔚齡遠赴中南半島。書裡還有位男士和難民在草篷裡的照片,說「他」在台灣是「一個孩子」的爸爸,但是在柬埔寨他作了「五十六個無依孩子的臨時爸爸」。
看到這畫面,我有激動,也有驕傲,因為台灣這個曾被人諷刺為「貪婪之島」的地方,其實早有著崇高的愛。我們今天能對世界驕傲的是什麼?不只是經濟的富裕、科技的發達、民主的進步,更是「無國界的關懷」,我們有證嚴、有慈濟,把台灣的愛心帶到中美洲地震和非洲貧困的災區,有溫世仁把關懷送到偏遠的黃羊川,有燃燈之地,安慰那些受驚受苦的小小心靈。
這,才是我們台灣的驕傲!證明我們的心不窄、我們的愛無私,我們的關懷沒有國界。
寫這篇文章時,我在美國和台北又與楊蔚齡通了多次電話和電子郵件,我們依然各忙各的,沒有見面。
我不急著與她見面,因為她的行動、她的文字,已經十足令我感動,而且只要我盡一分力,支持知風草,就等於握住她的手,與她同心、同工。相信讀者在看完這本書之後,也會有同樣的感觸──
讓我們把愛心化為行動!
只有行動的愛,才是真愛;
只有跨越國界的愛,才是大愛。
【後記】
楊從煙硝走來的堅持
──專訪楊蔚齡 ◎周昭翡
位在繁華的台北靜巷,是知風草的家。
「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要拐兩個彎才找得到。它只不過是台灣為數眾多的社會服務機構之一,絲毫不起眼。沒有華美的辦公室,只有熱情的志工夥伴,衣著樸素地討論著關於救助工作的進展和規劃。然而在地處邊陲、烽火連年的柬埔寨,「知風草」卻享有盛名。一問起當地華人,幾乎無人不曉。他們異口同聲說,「知風草」好了不起,做了好多事,幫助好多人等等。
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理事長楊蔚齡,一路走來,整整堅持了十五年。他們在柬埔寨,已有二十三處服務據點。
第一次看到楊蔚齡的人都會嚇一跳,儘管經年累月長途跋涉,歲月在她臉上鏤出了刻痕,卻仍然散發出一股抹不去的英氣,讓歷經風霜的她更見動人。她有著一張漂亮的臉,一雙明眸靈慧閃動著。漂亮的臉,似乎很難跟社會服務工作畫上等號。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緣際會讓她執著於社會服務工作,隻身遠赴柬埔寨而無怨無悔呢?
放棄華航空服員工作,投入難民服務
楊蔚齡大學念的是社工,學校的學習讓她對社會工作有了初步的概念和興趣。一九八二年,二十二歲的楊蔚齡考進中華航空公司擔任空服員。「空姐」這個響亮的頭銜和優渥的待遇,是多少年輕女孩夢寐以求的呀!在工作之餘,她不是去逛街買名牌、吃高級餐館看電影,而是接受急救訓練,參與一一九和紅十字會的緊急救護。不服勤的時候,她隨著一一九救護車穿梭在大街小巷救人,甚至打破了一一九「女性夜間不出勤」的規定,半夜前往協助救助血肉糢糊的傷患,受過急救訓練的楊蔚齡,常常是前一小時為心跳停止的病患做心肺復甦術,後一小時就要整裝打扮,讓自己回到光鮮亮麗的空服員崗位。
二十八歲時,楊蔚齡覺得空服生涯的歷練已經足夠,想要轉換環境充實自己,毅然脫下華航空服員制服,離開這份令人欽羨的工作。當時她取得了美國皇后學院(Queen's College)教育系入學許可,華航還提供她一張免費赴美機票,但是,沒有多久,她卻決定放棄這個未竟的讀書夢。
為什麼呢?剛好在那年,楊蔚齡有機會隨著人權協會的「中泰支援難民服務團」,到達泰國東北邊境的拿坡難民營。她發現難民營裡多半是孤兒、寡婦、殘疾者,等待著社會的資源和救助,他們成了難民向世界求援的窗口。難民營的工作多如牛毛,從募款、募書、找資源、蓋教室,送病患就醫、聯繫外國使節推薦接收難民等等,林林總總,忙碌的程度超乎想像。特別是目睹同文同種的華裔子民,在異地飽受流離戰亂之苦,在在敲擊著她的內心深處,讓她感同身受。在那個環境下,生命顯得如此卑微!在難民救助工作中,楊蔚齡不只一次和死神擦肩而過:落後的醫療,曾經讓她高燒不退造成內分泌失調;顛簸的道路和性能不佳的交通工具,她在那裡出過三次車禍,甚至連人帶車翻落山溝,險些喪命,卻又奇蹟似地生還下來了。
執筆寫作,呈現難民生活點滴
為了幫助難民營華裔兒童募集中文圖書和文具用品,楊蔚齡寫下生平第一篇報導文學作品<嗚咽的湄江>,以樸實感人的筆觸,真實呈現了難民營的生活點滴,呼籲讀者對難民伸出援手,文章在台灣的報紙副刊登出後,獲得了廣大迴響。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難民營的工作,在那遠方異地燈火明滅中,楊蔚齡開始藉著寫作,一篇又一篇,傳達她的所見所聞:當地人民經歷的煎熬苦難,以及人類面對磨難時,表現出來的、值得敬佩的堅強毅力。這些篇章集結成《邊陲的燈火》一書,為她贏得了中國文藝協會的報導文學獎,和中華民國中山文藝獎等獎項,也開啟了她的寫作之路。
原本預計到難民營工作半年的楊蔚齡,在泰國境內三十六萬難民被遣返時,竟已經來來去去在這窮山惡水之地待了四年之久。她所服務的華裔難民,遷移至簽立和平協定的柬埔寨。遣返時,楊蔚齡一起陪著、看著這些手足同胞,來到這一塊新的大陸安家落戶。柬埔寨的戰後重建,可說是百廢待舉,困難重重。但是,她就要回台灣了,內心帶著深深的不放心和不捨得。
回到台灣後,有著作家頭銜的楊蔚齡,很快被網羅進入報紙副刊,從事編輯工作。開始日復一日,在市區精華地段的辦公大樓裡,過著上班族生活。寫作讀稿,雖然是她喜歡的工作,然而她仍心懸著那一批還在柬埔寨的難民同胞,她告訴自己:「救助工作是血液裡的一部分,如果不堅持,一定會後悔。」於是,編務之餘,楊蔚齡還四處募款,成立華裔柬埔寨兒童就學獎助金,並開始著手籌設「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她知道,個人的力量有限,期望結合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有計畫地幫助這些難民,透過教育,讓他們能夠逐漸遠離惡劣的環境,勇敢堅強地活下去。她先後獲得了「吳尊賢愛心獎」、「十大傑出青年獎」、「十大傑出女青年獎」的肯定。而她低調以對,並把獲得的獎金全數捐了出來。
憑著人道救援的執著精神,楊蔚齡繼續奔走在台灣和柬埔寨之間。在柬埔寨,他們籌款提供無力就學的孩子助學金,成立中文圖書館,舉辦教師訓練,培訓當地華校老師,設置「流浪兒童之家」,收容無家可歸的孩子,開辦鄉村職訓中心,輔導貧困家庭及婦女傳統織布和縫紉技術,讓他們習得一技之長;並透過家庭訪問,當發現需要特別援助者,立即進行急難救助或醫療轉介。
這些經驗,讓楊蔚齡再度寫就《知風草之歌》。用照片做記錄,一張照片一個故事,細訴在中南半島的難民,掙扎求生的悲涼,也映照出戰火浮生中貧苦而淳厚的容顏。有幾篇令人印象深刻:<鞋子的滋味>一篇,照片上出現了一個雙腳變形扭曲的孩子,兩手吃力地撐著地沿街乞討,楊蔚齡引用了波斯詩人奧瑪加音的詩句,「我因沒有鞋子而哭泣,直到我遇見一個沒有腳的人。」<水啊水>這篇,照片上是裸身的孩子們提著水桶,已經缺水很久了,排了好久的隊才分到這一桶水,孩子的記憶中,從來沒用過整盆水洗臉,只能和哥哥姊姊共用四分之一盆水匆匆抹臉,有時為了搶水打起來了。楊蔚齡引用了紀德的話,「生命中最歡快的事,便是渴時得飲。」她希望透過知風草堅韌的生命故事,提醒我們,讓沒有經歷戰火和苦痛的人,知道平靜與平凡的難得,在歡樂之外保有對生命的思索。
困境是必要工作,在挑戰中找尋力量
慢慢地,她的工作成果不斷累積出來。然而,三年前的一場病,又讓楊蔚齡陷入抉擇。她發現自己往返柬埔寨和台灣,又要兼顧報社工作,體力已經不勝負荷了。她在幾經考慮之後,選擇了社會救助之路。「在身體狀況無法兼顧時,只好放棄這份做了八年的編輯工作,才能更全心投入社會救助。」
很多人以為,社會救助工作不外持一份愛心,用心去面對救助對象,即使遇到困難,只要不放棄,一定都可以突破。多半人也認為,社會救助工作最需要經費,只要經費充足,任何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其實不然。楊蔚齡從事社會救助十多年下來,她發現,當越深入其中,困難度也越大。越熟悉這樣的工作,越能認清「人性」的問題,越能了解到什麼是「真正的人」。
「這份針對『人』的工作裡,困境不再是困境,而是必要的工作。就像跨欄,當跨過這一道欄,接著馬上又有下一道,得不斷找尋力量,不能停止。」她跟我說了一個最近發生的故事。
當地一名婦人生病了,命在旦夕,但是不願意花錢看醫生,因為沒有錢。知風草的志工努力說服婦人的家人,並願意負擔就醫的費用,以及協助將婦人送到醫院,才終於得到婦人的首肯。當他們把病患送到醫生手中,醫生向志工人員要紅包,也只好給了,因為救人要緊。
這名婦人在醫院裡開始進行治療,大家也就放心了,以為可以順利救回一條生命。結果,過了三天,婦人的家人到知風協會來,說婦人已經死了。
楊蔚齡趕緊到醫院了解狀況,得知是針頭感染,柬埔寨的醫療並不注重衛生,醫生的素質也不高,病患送醫就必須負著這些風險。
但是婦人的家人認定是他們害死了她,也趁著這名婦人的死亡,跟知風草協會敲詐一筆錢。
這類的事層出不窮。「這就是我們的挑戰,」楊蔚齡說,「當工作夥伴遇到這樣的事,往往信心打擊很大。到底還要不要救人?為什麼救人做好事反而會惹麻煩?我們總是鼓勵他們,也自我鼓勵:還要繼續做下去,我們給自己打氣。這些人為什麼需要我們的幫助,因為他們求救無門,觀念偏差,才做這樣的事,我們要能理解,但同時得保持反省:當我們幫助這些人的時候,方法對不對?因緣對不對?是不是能有更好的方法?」
因社會服務工作,而擁有更多家人
這幾年來,楊蔚齡雖然感召了不少年輕人加入知風草的社會服務工作行列,但是,這些心情上的困擾,讓很多熱心於社會工作的年輕人卻步。再因為柬埔寨長年夏天,很多身強體壯的年輕人到了那裡,因著工作的忙碌加上當地環境衛生不好,成了病號,有得A肝的或登革熱的,平常的感冒拉肚子還都是小事,這些也造成工作無法持續,包括工作夥伴的家人對他們的工作不放心,必須不斷培養新人。因此,楊蔚齡也希望能在當地培養人才,這些年也的確訓練出一些不錯的當地夥伴,但還是有人為了一點點錢,把協會志工的錢放入自己口袋跑掉的。「雖然令人遺憾,但同時又是信心的挑戰。我想,他們大部分人並不清楚,我們把物資送到他們面前時,需要花費多大的心力!他們往往以為,能來幫助別人的人,就是有錢人。所以可以任意要求。我們也更清楚了解:除了濟貧,還必須透過教育,傳達一些觀念,像是『愛惜生命』、『尊重別人』等等。」
至於楊蔚齡的家人和許多工作夥伴的家人一樣,對她的工作必須面臨的危險,十分擔憂。「早期我不敢讓媽媽知道,怕她擔心。後來她知道了,會嘮叨幾句,但是沒有阻止。」楊蔚齡透過不斷溝通,慢慢地讓媽媽了解她的工作情況
,讓媽媽放下心。篤信佛教的楊媽媽默默支持著她,她知道,女兒選擇走的路,正體現了佛陀愛和慈悲的精神,她相信種善因結善果。
「因為人生的重心放在服務工作上,當全心投入,就無暇再顧及其他。」有些人覺得以楊蔚齡的條件,可以找到很好的歸宿。但她對於結婚組織家庭,卻沒有計畫和企盼。「命運的作弄,讓我們看到很多破碎的家庭,不能圓滿,而我自己卻跑那麼遠去照顧一些不認識的人,和他們成為家人,把這裡的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到這些人的生命是如此艱難,我想,每個人有他自己生命的機緣,很多事不能刻意,只能自然而然,做社會服務工作,反而有了更多家人,不覺得孤單。」
她提到長年在印度為窮人服務的德蕾莎修女,當諾貝爾和平獎頒贈給她之後,世界各國的媒體爭相採訪她,希望深入報導她的工作。德蕾莎修女告訴記者:「你們不需要來訪問我,只要來看看我們所服侍的人,就知道我們在做什麼。」
德蕾莎無比仁慈和勇氣,成為人們最為感佩的精神領袖。楊蔚齡也本著仁慈和勇氣,堅定地走自己的路。
真正的強者,並不是那些發動戰爭,使血流成河的領導人,而是身體力行,用愛與真誠的偉大情操,影響著別人的平凡人。楊蔚齡以服務的襟懷,不僅拓展了她個人豐美的生命內涵,更幫助了許許多多需要幫助的人。
二OO四年五月十六日原載於《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