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個性」和「搞叛逆」只有一線之隔?
面對日益複雜的人際關係,如何才能舒服的「做自己」?
親職溝通專家羅怡君精心選編,四組啟動自由人生的關鍵字
解答學校沒教卻又不可不知的成長痛點,迎向光明未來
隨書配備超級強大的閱讀素養題本
幫助你秒懂PISA和108課綱的閱讀策略
青藝盟創辦人余浩瑋|基隆市銘傳國中閱讀推動教師林季儒
親子作家彭菊仙|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黃國珍|臺中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蔡淇華
一致好評推薦!
◎本書3大特色
特色1 親職溝通專家羅怡君精選20篇好文,以四個關鍵字幫助青少年打造自由人生,定義自我生存之道。
特色2 各篇附有「怡君老師的非典型思考時間」,開啟閱讀後的思辨討論,並在生活中加以落實應用。
特色3 特別配備由品學堂針對選文編寫的《閱讀素養題本》,幫助你秒懂108課綱的長文閱讀策略。
「失敗為成功之母」,卻沒有人想承認自己曾經失敗?
為了維持群體裡的和諧,讓你習慣性隱藏心中的委屈和不悅?
面對變動劇烈的未來,又該如何找到心目中的「好工作」?
這些問題學校大多沒有教,也未必存在著標準答案,卻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無法逃避的課題。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以多年的實務經驗嚴選20篇優質好文,從失敗、無聊、人際、未來四大面向,解答現今青少年最常見的困擾和疑問。
透過來自不同領域名人經驗分享,你將懂得把每一次挫敗當作幫助自己「進化」的能量;在抱怨日復一日的生活好無聊的同時,意識到這正是挖掘興趣與創意的好時機;在人際關係中,學會畫下心理界線和「閱讀空氣」,不論去到哪裡都受歡迎;更重要的是,找出屬於自己的優勢及特質,即使迎向未知的挑戰依舊能確立目標、保持自信。每篇文章後,選編人羅怡君也將現身說法,分享她的見解及觀察,並透過「延伸提問與思考」融會貫通,將文章中的觀點帶回日常生活中實際加以應用。
人生就像是一個大型實境遊戲,每個人都有自己必須面對的挑戰,沒辦法靠複製別人的選擇破關。本書將帶領你跳脫世俗設下的框架,從認識自我開始,逐步建構自己在遊戲中的「生存之道」,你會發現這場遊戲其實比想像中有趣,想要活得漂亮、精采一點更是都不難,只需好好「做自己」!
★隨書配備「閱讀素養題本」一本,由《閱讀理解》學習誌編輯團隊為書中選文量身設計,每道提問均有清楚具體的評量目標,分為擷取訊息、統整解釋、省思評鑑三層次,搭配最後的詳解,期待讀者透過對文本的再次探訪,有效提升閱讀理解與思考探究,從閱讀素養獲得面對生活各種問題的關鍵能力!
◎本書關鍵字:耐挫力、心理韌性、自我探索、人際關係、同儕、生涯規畫
◎無注音,適合13歲以上閱讀
◎教育議題分類:性別平等、人權、生涯發展、家政
◎學習領域分類:語文、社會、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生活科技
【晨讀十分鐘】系列簡介
透過知名的作家、選編人,為讀者編選類型多元、有益有趣的好文章。每日定時定量的閱讀,不僅是要讓學習力加分,更重要的是讓心靈茁壯、成長。在學校,晨讀就像是吃學習的早餐,為一天的學習熱身醒腦;在家裡,不一定是早晨,任何時段,每天不間斷、固定的家庭閱讀時間,也會為全家累積生命中最豐美的記憶。
【晨讀十分鐘】系列特色
★臺灣第一套針對「晨讀十分鐘」運動策劃編選的讀物。
★倚重不同領域大師的人生及閱讀經驗進行選編,選文包羅各種文類,觀點橫跨不同世代。
★十分鐘內能完整讀完的短篇故事,最能帶給孩子閱讀的自信和堅持到底的成就感。
★附選編人的話、引言、文後延伸思考等,深具解釋和學習附加價值功能。
作者簡介:
羅怡君(選編人)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喜歡說話多於寫字,熱愛探索生命、嘗試各種角色。近年來成立專屬孩子的讀書會,與孩子們一起經歷成長與青春的各種滋味,創辦「Home Page首頁讀書館」,一個可以大聲說話交流想法的閱讀空間,也是跨世代的對話場域。
著有《刺蝟媽媽與穿山甲的思辨對話》(新手父母出版)、《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點》《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寶瓶文化出版)、《愛的生存遊戲》《愛,我的內向小孩》(親子天下出版)、《孩子的人生成長痛,小說有解》(如何出版)。
【FB粉絲團】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
【FB粉絲團】Home Page首頁讀書館
【FB社團】愛,我的內向小孩
Johnnp
藝術家
擁有多重創作身分,插畫作品早期以極簡線條詮釋裝飾藝術,透過音樂作為靈感,推出系列代表作「The Song Stuck In My Head Project」;近年以極具辨識度的幽默人像作品,展開各式跨界品牌及媒體合作,並不斷找尋新媒介呈現插畫創作,受邀於國內外知名品牌櫥窗、藝術空間合作大型作品。
品學堂(題本設計團隊簡介)
2013年,品學堂《閱讀理解》學習誌創刊,全力投入閱讀評量與文本的研發;以國際閱讀教育趨勢與PISA閱讀素養為規範,團隊設計的每一篇文本與評量組合,即為一次完整的閱讀素養學習。為孩子與教學者,提供跨領域閱讀素養教學教材及線上、線下整合的學習評量系統。
為推動全面性的閱讀素養教育,品學堂也走向教學現場,與各級學校和教育主管單位合作,持續為教師提供閱讀教育增能研習,同時為學生開辦營隊。期望讓我們的下一代能閱讀生活、理解世界、創造未來。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青少年最討厭父母叨叨絮絮說大道理,但是關於如何處理失敗及越來越複雜的人際關係、如何排遣無聊、以及掌握迷茫不可知的未來,青少年口袋裡確實缺乏適當的鑰匙。讓這二十篇精選好文成為代理父母、代理的前額葉,如青少年專屬的心靈導師,引著他們自己去參透並一一解鎖。
──親子作家 彭菊仙
絕對又是一本經典!這是一本有故事、有方法、貼近青少年心靈的「好看的書」。例如用「負能量金句」教你思辨的三層次:
格言:條條大路通羅馬。
躺平反思:但有人出生就在羅馬。
正向思辨:可憐的是他這輩子只去過羅馬。
強力推薦《晨讀10分鐘: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
──臺中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 蔡淇華
想像一下,當你的歲月將盡時,所擁有的就是這一生的回憶。回頭看曾經,有沒有因為害怕擔心而放棄了某個人、事、物,當下的你會不會後悔?你的人生旅途可以是一本書、一幅畫、一首歌或是一部電影,你擁有創作的自主權。這本書沒有刻板教條的文字,都是生命的經驗與不同的觀點,嘗試和自己對話,理解自己、幫助自己,都能看到這裡了,那就試著讀完吧!
──青藝盟創辦人 余浩瑋
這本書為各位做好筆記摘要和值得你思考練習的提問,幫助你理解每個篇章,將其中的學習帶回生活中,從而有能力在失敗中看見機會;在無聊中為自己找到目標;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積累力量;在你還年輕的生命中,創造自己與世界的未來。
──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 黃國珍
在存放著全部閱讀寶藏的古靈閣中,擅長運用溝通和創意解決教養問題的作者為孩子們存下了四顆最熠熠生輝的成長魔法石 (Philosopher's Stone)──幫助青少年打造自由人生的四個關鍵字,讓孩子們透過閱讀親自去探尋失敗學、無聊學、人際學與未來學,這些成長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生命議題
──基隆市銘傳國中閱讀推動教師 林季儒
名人推薦:青少年最討厭父母叨叨絮絮說大道理,但是關於如何處理失敗及越來越複雜的人際關係、如何排遣無聊、以及掌握迷茫不可知的未來,青少年口袋裡確實缺乏適當的鑰匙。讓這二十篇精選好文成為代理父母、代理的前額葉,如青少年專屬的心靈導師,引著他們自己去參透並一一解鎖。
──親子作家 彭菊仙
絕對又是一本經典!這是一本有故事、有方法、貼近青少年心靈的「好看的書」。例如用「負能量金句」教你思辨的三層次:
格言:條條大路通羅馬。
躺平反思:但有人出生就在羅馬。
正向思辨:可憐的是他這輩子只去過羅馬。
強力推...
章節試閱
【內文試閱】
第一章 失敗學
引言:為什麼我們讚頌失敗卻又不想承認?
一本給莘莘學子閱讀的書,為什麼翻開第一章就談失敗?
當你讀完報導的成功人物故事,除了文章想傳達的勵志、立志之外,還有哪些其他感受嗎?或許你的答案也和我類似,有時候心底隱約冒出一種想法:我怎麼這麼差勁?看看現在自己的生活,未來還有機會像他們那樣嗎?
讀者們當然知道他們也曾失敗,只不過在後來的談話專訪裡,失敗比較像一種美麗的裝飾品,中間有低潮、挫折,然後突然出現了轉折或轉機,接下來進入蓬勃發展的階段。因此我們明白要一試再試、越挫越勇,但究竟在失敗裡要思考什麼才能有所不同,進而抵達人生的轉捩點呢?
根據臺灣經濟部統計,從註冊公司數據來看,自行創業成功存活一年的只有10%,而這10%當中,五年之後又有90%會關門倒閉。等等,怎麼跟我們印象中微型創業遍地開花、台大畢業賣雞排還年收百萬的印象不大一樣?
心理學有個理論叫「生存者謬誤」(survivorship bias)可以解釋這個現象;簡單來說,我們只看得到成功者樣本,而無法得知失敗者的經驗,忽略其他重要訊息,導致獲得錯誤結論。舉例而言,假設全國榜首分享他的讀書秘訣是手抄筆記、每天早上必吃雞蛋,可能很多人起而效尤卻成績不見起色;你根本沒有機會知道眾多失敗者的故事,也許失敗者中也有人勤抄筆記、注重營養,這些根本不是成功的關鍵。
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思考失敗這回事,我想這是不願談論失敗的原因之一。
其實「生存者謬誤」還能順帶解決另一個迷思:大家都會注意到你的失敗。剛好相反!事實上,多數人忙著錦上添花、模仿學習,聚光燈都打在成功者身上,根本沒人有空注意到黑暗中眾多的失敗者;想想每場比賽,焦點總是在前三名身上,你還記得多少落敗選手呢?別再覺得丟臉而不願嘗試,大家只會記得「最後的成功紀錄」,而非中間失敗的過程。
近年來廣受歡迎的「負能量金句」或許能幫上一點忙。這些看似「負能量」的內容,正是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協助人們坦然接受不公平的現實條件,或是一針見血指出自身盲點,甚至會有「別人也和自己一樣」的同理效果,舉幾個例子,看看你是否也會笑中帶淚: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人出生就在羅馬」
「上帝關了一扇門會幫你開窗,只是祂可能不知道你在幾樓」
「不多出去走走,不知道躺在床上多舒服」
「比我強的人都很努力,那我努力還有什麼用」
「如果擺錯地方,鑽石也會被當石頭。但是石頭不管擺哪裡,都還是石頭」
「人生就是遊樂園,大多數的人都是工作人員」
利用這些負能量語錄,就是面對失敗的第一步;讓自己接受負面情緒,好好的休息一下,笑笑之後不妨開始練習「接寫金句」: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人出生就在羅馬」
→可憐的是他這輩子只去過羅馬
「上帝關了一扇門會幫你開窗,只是祂可能不知道你在幾樓」
→所以應該要隨時注意祂在哪開窗
「不多出去走走,不知道躺在床上多舒服」
→當我習慣舒服時,就應該出去走走
「比我強的人都很努力,那我努力還有什麼用」
→不能只是努力而已,還要有策略
「如果擺錯地方,鑽石也會被當石頭。但是石頭不管擺哪裡,都還是石頭」
→那就好好做顆難得一見的奇石,不要幻想自己是鑽石
「人生就是遊樂園,大多數的人都是工作人員」
→至少還在遊樂園工作,不然你想去哪裡?
寫完之後,心裡是否舒坦一些呢?
「失敗學」這一章,期待邀請讀者們重新翻閱失敗的記憶,重新檢視失敗帶來的珍貴線索,那是上帝在哪層樓開窗的重要暗示;每個人都有自己專屬的人生獎杯,錯領別人的沒有意義,更是白忙一場,你說對嗎?
1-1不良品的意義:發現別人尚未得知的寶藏
文/羅怡君
你一定聽過「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句話,但是幾乎所有人都在討論成功。我們聽著成功企業家的豐功偉業,雜誌封面故事盡是成功人士的專訪,就連教科書上都會有以他們為背景的勵志文章,不禁讓人懷疑「失敗」真的很重要嗎?如果很重要,為什麼沒有人討論失敗呢?
看看工廠裡生產瑕疵的「不良品」,或是因為外觀不甚好看,被丟在市場角落的「醜蔬果」,我們極力避免這些讓人感覺厭惡的紀錄和物件,簡直就是證明失敗的呈堂證供啊。
父母、家人朋友、教育機構或者生活中的經驗,形塑我們對於成功的定義,但同時也限制我們對成功的想像,無法達到便成為「魯蛇」,這樣的邏輯主宰著多數人的價值觀。當很多人的成功定義是有名或有錢,那麼我們就像是把自己推進某一條擁擠的生產線,想盡辦法追求完美出廠。
然而正如你所知,絕大多數人,包括你的老師和父母都沒有這些成功,世界上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名利集中在少數人手裡,那麼你覺得其他大人失敗嗎?
我們來看看兩個故事。
如果你正坐在書桌前,或許手邊就有便條紙這項文具用品,現在有非常多品牌和造型供你選擇,其中3M POST-IT便利貼便條紙,是研發生產這類產品的第一家公司,你知道這項銷售已經超過一世紀的產品,前身竟然曾經是失敗不良品嗎?
當時任職於3M化學工程師的雅特.福萊,工作之餘也是教會唱詩班的一員,每周日都會獻唱詩歌,他習慣在歌本內夾一張書籤,標記準備獻唱的頁數,不過卻常常遇到一個小麻煩,小小書籤若不小心掉落,很難再找回正確頁數。他想到若是在紙片背面塗膠,可以暫時黏住又不傷害紙張,這樣就可以解決這個困擾了。
3M原本就致力於開發各式各樣的膠,曾有位研究員史賓賽.席爾佛在一次實驗中發現調配出來的某種膠,無論貼上任何物品都能輕易被撕下來。膠的目的就是要黏著不同材質或介面,這項「不黏的膠」沒有人知道如何應用,很容易就被視為「失敗品」,默默存放在實驗室資料庫裡。
雅特.福萊想起這款不黏的膠,於是和席爾佛一起研究,將這款膠塗在紙的背後,並製作少量樣品發放給公司祕書們,還有前五百大企業的秘書試用,結果反應大獲好評。後來的故事你知道了,這項被命名為POST-IT的便條紙改變了你我的留言方式,甚至成為藝術家創作的素材。
許多了不起的發現都源自於錯誤:探險家哥倫布找的是印度,卻意外登陸美洲發現新大陸;亞歷山大.佛萊明之所以發現盤尼西林,是因為他注意到自己培養皿中長了抑制細菌的黴。
或許你會質疑現實競爭的工商社會也有這樣的案例嗎?來看看加拿大運動品牌Lululemon的故事。
Lululemon創辦人原本從事滑雪板、滑冰、衝浪用品等批發生意,努力慘澹經營十八年後,生意毫無起色,只好宣布倒閉。不過他將對運動的熱愛、對科技應用的著迷轉向為瑜珈運動服飾,開啟社群經營與全新銷售模式,如今成為全球運動界的精品品牌,百分之九十五的產品無須折扣就能銷售完畢。創辦人曾公開發表欣賞過去那十八年的失敗經驗,並強調把自我與失敗脫鉤看待,就能客觀吸收別人無法給你的寶貴經驗。
脫鉤的意思是,你可能考試失敗、做實驗失敗、創業失敗,但不是「你很失敗」。
二○一○年芬蘭開始發起十月十三日「國際失敗日」,鼓勵大家把自己的失敗經驗上傳到社群軟體並加上#DayForFailure,好好談論分享失敗經驗;據說巴黎也有個錯誤節,以此鼓勵孩子有犯錯經驗,以及有勇氣挑戰不敢突破的限制。
班傑明.富蘭克林曾說:「成功的人會犯很多錯,但他永遠不會犯什麼都不做這個錯。」,若這個「尚未成功」的事件並未影響對自己的評價,就根本沒有失敗這回事了,而應該將重點放在從這些過程中領悟到什麼別人尚未得知的寶藏。
「不良品」替人們突顯出生產線隱藏的缺陷;「醜蔬果」已在其他國家創造驚人的循環經濟;不黏的膠引領新產品的誕生;Lululemon拋棄批發、開發垂直銷售模式……,這些寶藏就是被貼失敗標籤的驚喜彩蛋。
或許你會挑戰這個新定義,最後還不是因為他們獲得世俗成功才能這麼說,但如果是一個一直失敗的人呢?
這真是個好問題。我要告訴你的是,一個不斷失敗的人,代表他仍然不斷嘗試,還沒有找到屬於他的寶藏彩蛋而已,但是他已經走在路上,那你呢?準備動身出發了嗎?
怡君老師的非典型思考時間
回想一下自己厭惡的「紀錄」:一場輸掉的比賽、一張畫、不如理想的成績單、當眾出醜的糗事、或是失去一位朋友……。有沒有發現有些事件再怎麼不願想起,卻像舊傷疤一樣提醒你曾經存在,而有些記憶卻逐漸模糊,甚至一開始忘了還有這回事。
那些久久想起來卻忘不掉的挫敗,就像電動遊戲裡的關卡,若你老是死在同一個地方,就會放棄這個電玩嗎?我想你應該立刻上網查詢密技或是請教身旁的達人吧!其實人生也可以reset,只是方法不一樣而已:每個階段的畢業典禮、每個營隊的結業式,甚至是未來轉換工作替你辦的歡送會,都是reset的契機,只不過該學會的還是得要自己來,狂按鈕仍然無法晉級啊。
延伸提問與思考:
1/對比那些你幾乎忘記的事,為什麼你比較不在意呢?差別在哪裡?
2/那些無法完全忘記的失敗紀錄,有什麼共同點嗎?
3/挑選一位你心中的「勝利組」(可以是大人或同學),聊聊他記憶中的挫敗,後來事情是怎麼發展的呢?
【內文試閱】
第一章 失敗學
引言:為什麼我們讚頌失敗卻又不想承認?
一本給莘莘學子閱讀的書,為什麼翻開第一章就談失敗?
當你讀完報導的成功人物故事,除了文章想傳達的勵志、立志之外,還有哪些其他感受嗎?或許你的答案也和我類似,有時候心底隱約冒出一種想法:我怎麼這麼差勁?看看現在自己的生活,未來還有機會像他們那樣嗎?
讀者們當然知道他們也曾失敗,只不過在後來的談話專訪裡,失敗比較像一種美麗的裝飾品,中間有低潮、挫折,然後突然出現了轉折或轉機,接下來進入蓬勃發展的階段。因此我們明白要一試再試、越挫...
推薦序
【推薦序】
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寫給學弟妹的一封信
文/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 黃國珍
各位同學好,在你開始讀這本書前,很歡迎你先讀完這封信。我希望能幫助你更理解這本書對你的重要。
我和怡君老師認識雖然只有三年的時間,見面的機會又大多數與工作有關,但是並沒有影響我對她的熟識和欣賞。
怡君老師近幾年的工作重心,從職場上轉移到教育領域,以一己之力籌辦一個給親子或家長間,能共同參與演講與交流的空間,而她自己也在其中以讀書會的形式,帶領孩子閱讀、討論小說,啟蒙孩子的閱讀心靈。我相信她當初退下職場中成功主管的身分,做這個決定,在旁人眼中應該被視為是種叛逆的行為,但我知道怡君老師有不同的想法。
到底什麼是「叛逆」?幾年前一次老同學聚會,席間天南地北的聊天,話題從工作、生活、家庭、孩子聊到青少年的回憶,忽然有位朋友談起她青少年叛逆的回憶。他說當年不知為何,父母、老師的話怎麼都進不去耳朵裡。自己的想法或想做的事,總是逆了大人的意,因此衝突不斷。他這段話引起現場幾位同學的附和,每個人似乎都有相似的歷程,每個人之間的差異只有時間的長短及日後如何修復衝突後的關係。當時我並沒有熱烈參與這話題,並不是因為我沒有叛逆期,而是我說不出我的叛逆其實還在持續著……
當時我的叛逆行為,包括曾經離家出走近半年沒跟父親說話。在學校裡大家看漫畫,我看小說。同學流行聽A-HA,我偏要聽蕭邦、拉威爾。我有很多好同學,卻很少人在我心中成為真朋友。我不孤僻,卻孤獨,期待被理解,卻少有同輩有能力。我以優異的成績從藝術學院畢業,手上有國外藝廊的經紀合約,卻選擇放棄走上成為藝術創作者的路。在創意指導領域工作十年後,放下一切選擇教育領域從零開始創業……這一路的每個選擇在他人的眼中都像是不成熟、衝動的叛逆。有好些年我一直說不清楚是什麼原因,讓我選擇了那與理所當然相反的路,直到有一天我意識到這一切,是因為我渴望「做自己」。
「做自己」是一門重要的功課。父母給予我們軀體與生命,但我們要用這珍貴的生命與的奇妙軀體創造什麼事,成為怎樣的人,是一生的功課,而青少年時期是這門課新學期的開始。
如果你問:「做自己這門課如果這麼重要,有沒有參考書可以看或是有人整理好重點筆記呢?」有啊!未來各位會發現與這門課相關的書很多,但是那些書對現在的你來說都還太難。如果你現在就想去讀,像我年輕時一樣,我覺得很好,雖然會花你多一點時間,我相信你還是會有收穫。不過,各位年輕朋友,現在你有更好的選擇,因為羅怡君老師這本《晨讀10分鐘: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從上過課的學長與學姐都認為非常重要的四個主題──「失敗」、「無聊」、「人際」與「未來」,以一位大學姐的經驗,為各位講述其他學長姐的故事,並且幫各位做好筆記摘要和值得你思考練習的提問,幫助你理解每個篇章,將其中的學習帶回生活中,從而有能力在失敗中看見機會;在無聊中為自己找到目標;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積累力量;在你還年輕的生命中,創造自己與世界的未來。
讀完這封信是不是覺得這本書很棒啊!希望你讀完這本書後能明白,也學會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
四顆成長魔法石,陪孩子面對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議題
文/基隆市銘傳國中閱讀推動教師 林季儒
「每次晨讀我都是舒適而且自在的,我很喜歡這段放鬆身心的時光!」
「聽著旋律輕快的慢歌,享受著沒有人聲的晨讀時光,我非常的期待!」
「上了國中有了晨光共讀,讓可以讓我把學習壓力放在一旁……整個人都超輕鬆的!」
「晨讀的寧靜氣氛令我無比享受!」「我覺得國中有晨光共讀滿酷的!」「我發現我閱讀的速度越來越快了!」「我覺得晨讀真的是個好東西!」……從把第一本《晨讀10分鐘:成長故事集》交到孩子們的手上至今已經十二年了,晨光共讀的卓著成效早已經從無數的校園實證中得到推崇與認可,而這些推崇與認可的聲音不僅來自教師、社會大眾,更來自每個天天都期待著用這十分鐘精采魔法點亮一天學習序章的青少年!
由親職溝通專家羅怡君老師精選規劃的全新《晨讀10分鐘: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就是這樣定錨青少年的需求而令人期待的閱讀魔杖。我們都知道,青少年是終身閱讀力的奠基時期:我們可以從閱讀中形塑孩子的學習力、思辨力,亦能從中厚植孩子的競爭力、續航力,更能為這些邁入全新學習階段的年輕讀者帶來依循與典範──無論是向外遠眺世界或向內省視自己。
本書不但具備以上特點,更進一步針對國中生新課綱的學習痛點,量身打造由品學堂針對選文編寫的《閱讀素養題本》,從人權與性別平等到多元生涯發展,從跨領域與議題融入到長文閱讀策略,全方位為忙碌的國中生聚焦提供最適切的延伸閱讀素材,再加上每篇都附上能輕鬆引導思辨的「怡君老師的非典型思考時間」,完全是親師生心目中完美的「閱讀古靈閣」!
在存放著全部閱讀寶藏的古靈閣中,擅長運用溝通和創意解決教養問題的作者為孩子們存下了四顆最熠熠生輝的成長魔法石 (Philosopher's Stone)──幫助青少年打造自由人生的四個關鍵字,讓孩子們透過閱讀親自去探尋失敗學、無聊學、人際學與未來學,這些成長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生命議題:
第一顆成長魔法石讓孩子們在認同與理解中明白:失敗是新的開始,在輸得起的年紀就應當無畏的全力奔跑;第二顆成長魔法石讓孩子們在練習獨處的過程中體悟:別再抱怨無聊,其實你離創意已經非常近了;第三顆成長魔法石讓孩子們在認可情緒,設立人際界線中領會:人際學是一門別人越幫越忙、只能自學的人生必修課;而最後一顆成長魔法石讓孩子們在勇於直面未來時了解:原來,有意識的空白,才能容納未來無限可能!
面對挫折與未來是人們一生的功課,沒有人可以避開失敗與迷惘:我們都知道要挺身而出對抗敵人和朋友需要很大的勇氣,但卻不知道要挺身而出、認清自己,並做出改變需要更大的勇氣!失敗學、無聊學、人際學與未來學,這四顆魔法石必須用成長的淚水與汗水擦亮才能握在自己的手心,也才能發揮其無盡的價值。把《晨讀10分鐘: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交給孩子吧,他將因為這每天十分鐘的閱讀魔法而在意若思鏡中看見真正堅定的自己!
【推薦序】
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寫給學弟妹的一封信
文/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 黃國珍
各位同學好,在你開始讀這本書前,很歡迎你先讀完這封信。我希望能幫助你更理解這本書對你的重要。
我和怡君老師認識雖然只有三年的時間,見面的機會又大多數與工作有關,但是並沒有影響我對她的熟識和欣賞。
怡君老師近幾年的工作重心,從職場上轉移到教育領域,以一己之力籌辦一個給親子或家長間,能共同參與演講與交流的空間,而她自己也在其中以讀書會的形式,帶領孩子閱讀、討論小說,啟蒙孩子的閱讀心靈。我相...
作者序
【推薦序】
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寫給學弟妹的一封信
文/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 黃國珍
各位同學好,在你開始讀這本書前,很歡迎你先讀完這封信。我希望能幫助你更理解這本書對你的重要。
我和怡君老師認識雖然只有三年的時間,見面的機會又大多數與工作有關,但是並沒有影響我對她的熟識和欣賞。
怡君老師近幾年的工作重心,從職場上轉移到教育領域,以一己之力籌辦一個給親子或家長間,能共同參與演講與交流的空間,而她自己也在其中以讀書會的形式,帶領孩子閱讀、討論小說,啟蒙孩子的閱讀心靈。我相信她當初退下職場中成功主管的身分,做這個決定,在旁人眼中應該被視為是種叛逆的行為,但我知道怡君老師有不同的想法。
到底什麼是「叛逆」?幾年前一次老同學聚會,席間天南地北的聊天,話題從工作、生活、家庭、孩子聊到青少年的回憶,忽然有位朋友談起她青少年叛逆的回憶。他說當年不知為何,父母、老師的話怎麼都進不去耳朵裡。自己的想法或想做的事,總是逆了大人的意,因此衝突不斷。他這段話引起現場幾位同學的附和,每個人似乎都有相似的歷程,每個人之間的差異只有時間的長短及日後如何修復衝突後的關係。當時我並沒有熱烈參與這話題,並不是因為我沒有叛逆期,而是我說不出我的叛逆其實還在持續著……
當時我的叛逆行為,包括曾經離家出走近半年沒跟父親說話。在學校裡大家看漫畫,我看小說。同學流行聽A-HA,我偏要聽蕭邦、拉威爾。我有很多好同學,卻很少人在我心中成為真朋友。我不孤僻,卻孤獨,期待被理解,卻少有同輩有能力。我以優異的成績從藝術學院畢業,手上有國外藝廊的經紀合約,卻選擇放棄走上成為藝術創作者的路。在創意指導領域工作十年後,放下一切選擇教育領域從零開始創業……這一路的每個選擇在他人的眼中都像是不成熟、衝動的叛逆。有好些年我一直說不清楚是什麼原因,讓我選擇了那與理所當然相反的路,直到有一天我意識到這一切,是因為我渴望「做自己」。
「做自己」是一門重要的功課。父母給予我們軀體與生命,但我們要用這珍貴的生命與的奇妙軀體創造什麼事,成為怎樣的人,是一生的功課,而青少年時期是這門課新學期的開始。
如果你問:「做自己這門課如果這麼重要,有沒有參考書可以看或是有人整理好重點筆記呢?」有啊!未來各位會發現與這門課相關的書很多,但是那些書對現在的你來說都還太難。如果你現在就想去讀,像我年輕時一樣,我覺得很好,雖然會花你多一點時間,我相信你還是會有收穫。不過,各位年輕朋友,現在你有更好的選擇,因為羅怡君老師這本《晨讀10分鐘: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從上過課的學長與學姐都認為非常重要的四個主題──「失敗」、「無聊」、「人際」與「未來」,以一位大學姐的經驗,為各位講述其他學長姐的故事,並且幫各位做好筆記摘要和值得你思考練習的提問,幫助你理解每個篇章,將其中的學習帶回生活中,從而有能力在失敗中看見機會;在無聊中為自己找到目標;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積累力量;在你還年輕的生命中,創造自己與世界的未來。
讀完這封信是不是覺得這本書很棒啊!希望你讀完這本書後能明白,也學會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
四顆成長魔法石,陪孩子面對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議題
文/基隆市銘傳國中閱讀推動教師 林季儒
「每次晨讀我都是舒適而且自在的,我很喜歡這段放鬆身心的時光!」
「聽著旋律輕快的慢歌,享受著沒有人聲的晨讀時光,我非常的期待!」
「上了國中有了晨光共讀,讓可以讓我把學習壓力放在一旁……整個人都超輕鬆的!」
「晨讀的寧靜氣氛令我無比享受!」「我覺得國中有晨光共讀滿酷的!」「我發現我閱讀的速度越來越快了!」「我覺得晨讀真的是個好東西!」……從把第一本《晨讀10分鐘:成長故事集》交到孩子們的手上至今已經十二年了,晨光共讀的卓著成效早已經從無數的校園實證中得到推崇與認可,而這些推崇與認可的聲音不僅來自教師、社會大眾,更來自每個天天都期待著用這十分鐘精采魔法點亮一天學習序章的青少年!
由親職溝通專家羅怡君老師精選規劃的全新《晨讀10分鐘: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就是這樣定錨青少年的需求而令人期待的閱讀魔杖。我們都知道,青少年是終身閱讀力的奠基時期:我們可以從閱讀中形塑孩子的學習力、思辨力,亦能從中厚植孩子的競爭力、續航力,更能為這些邁入全新學習階段的年輕讀者帶來依循與典範──無論是向外遠眺世界或向內省視自己。
本書不但具備以上特點,更進一步針對國中生新課綱的學習痛點,量身打造由品學堂針對選文編寫的《閱讀素養題本》,從人權與性別平等到多元生涯發展,從跨領域與議題融入到長文閱讀策略,全方位為忙碌的國中生聚焦提供最適切的延伸閱讀素材,再加上每篇都附上能輕鬆引導思辨的「怡君老師的非典型思考時間」,完全是親師生心目中完美的「閱讀古靈閣」!
在存放著全部閱讀寶藏的古靈閣中,擅長運用溝通和創意解決教養問題的作者為孩子們存下了四顆最熠熠生輝的成長魔法石 (Philosopher's Stone)──幫助青少年打造自由人生的四個關鍵字,讓孩子們透過閱讀親自去探尋失敗學、無聊學、人際學與未來學,這些成長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生命議題:
第一顆成長魔法石讓孩子們在認同與理解中明白:失敗是新的開始,在輸得起的年紀就應當無畏的全力奔跑;第二顆成長魔法石讓孩子們在練習獨處的過程中體悟:別再抱怨無聊,其實你離創意已經非常近了;第三顆成長魔法石讓孩子們在認可情緒,設立人際界線中領會:人際學是一門別人越幫越忙、只能自學的人生必修課;而最後一顆成長魔法石讓孩子們在勇於直面未來時了解:原來,有意識的空白,才能容納未來無限可能!
面對挫折與未來是人們一生的功課,沒有人可以避開失敗與迷惘:我們都知道要挺身而出對抗敵人和朋友需要很大的勇氣,但卻不知道要挺身而出、認清自己,並做出改變需要更大的勇氣!失敗學、無聊學、人際學與未來學,這四顆魔法石必須用成長的淚水與汗水擦亮才能握在自己的手心,也才能發揮其無盡的價值。把《晨讀10分鐘: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交給孩子吧,他將因為這每天十分鐘的閱讀魔法而在意若思鏡中看見真正堅定的自己!
在人生這場遊戲,透過閱讀來裝備好自己
文/職涯實驗室創辦人 何則文
我很喜歡玩電動,我有的Switch遊戲有快要三十片了。這麼多款遊戲中,有一款遊戲讓我印象很深刻。那是幾年前出的「星之卡比」,這款遊戲主角是一個粉紅色的圓球卡比,玩法跟同樣是任天堂出品的瑪利歐很像,一開始也是橫向卷軸遊戲。只是卡比有個特殊技能,可以把其他怪物吞了得到對方能力,也可以憋氣把自己鼓脹起來,而能飄浮起來飛過障礙物。
這款遊戲大概臺幣一千六左右,那時候剛上市以後,我就興沖沖的跑去電玩店買回家玩。後來玩一玩,手感很順,不像瑪利歐可能不小心就死了卡關,但我越玩越覺得不對勁,於是上網看看其他玩家對這遊戲的評論,結果很多人對這款遊戲給了不高的評價,為什麼呢?
因為「太簡單了」。
網路評論中甚至有網友諷刺的說:「你叫一隻猴子在那邊亂按幾小時都能全破」。他說的也滿生動的,因為遊戲中卡比幾乎不會死。但也情有可原,因為這款遊戲一開始就是設定給小朋友玩的,如果搞得太難,像「超級瑪利歐 奧德賽」那樣,最後關卡一定要在對的時間按到對的動作才能跳過去,小朋友大概會很挫折。但我們也可以看到,遊戲其實就是要有一定難度才有意思。
而太簡單的遊戲也不好玩,為什麼呢?因為他讓「勝利」跟「完成關卡」這件事情,顯得很廉價,誰都能辦得到。讓我們覺得好玩的遊戲,往往需要投入很多時間,你會遇到很多失敗跟挫折,卡關好幾次,最後經過多次的練習,突破瓶頸,這時候的成功讓人開心到振臂疾呼,感動不已。最近賣得很火爆的「艾爾登法環」就是這種很困難的遊戲,每個動作幾乎都要精確,才能突破關卡,但這樣需要高技術的遊戲,反而讓人玩得不亦樂乎。
人生也像一場場遊戲,但這些遊戲比起有固定劇情的電玩遊戲更好玩,因為你可以自由的選擇你的戰場,找到屬於你的「呼召」,去建構你自己的世界,描繪屬於自己的可能。然而,也像遊戲一樣,有些人可能選到「簡易模式」,也有些人選到「困難模式」。我們常常會羨慕那些,似乎天生就有更多資源的人,但殊不知,以遊戲來說,他們玩的簡易模式反而沒有挑戰性。
我們或許面對不一樣的困難與挑戰,讓你幾次嘗試都失敗,誤以為自己跟夢想有莫大的距離,但這些失敗才能積累出之後貫徹始終的可貴。所以你要學會面對失敗,讓失敗成為你的養分,跟走出下一步的成就動力。當你能抵禦失敗,你就有更多的血條可以面對這場遊戲。
而人生這場遊戲,既然沒有一定劇情,你要玩得精采,活出可能,就也需要創意,你要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不要被現實跟社會的框架綁住。當你只是照著別人的期待而努力時,你就失去了自由。而想要活出真正的自由,你就要用創意當作盔甲,讓自己能抵禦來自現實的壓迫。
接著,你不能孤身一人。就像任何的異世界勇者,他都會有伙伴,人類也是社群的動物。沒有人是能夠扛下一切的英雄,就連漫威電影裡的復仇者都需要集結起來,共同對抗敵人。所以你也要找到屬於你的聯盟跟團隊,這時候,你就需要人際的能力,成為你的武器。
最後,如同玩遊戲,你需要讓地圖打開,才知道前方道路有什麼可能的挑戰。對於人生,你也要有這種「開圖」的能力,才能避免未知的前方突然冒出你無法抵禦的怪物,所以你需要用未來力,變成你的抗性祝福魔法,提前預知到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在這本《晨讀10分鐘: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中,你將一次集滿這些必備能力。用失敗力來加強你的耐受血量,用創意力成為你的鎧甲,以人際力建構你的隊伍,最後用未來力成為你的祝福。有這四種能力,在人生這場遊戲中,你將無往不利,你也將開創屬於你的燦爛前途。
現在,一起打開這本指引你人生這場大遊戲的魔法之書吧!
【選編話】
做自己,需要的「叛逆」是能力,不是個性
在翻開這本書之前,我想邀請你仔細看一下本書的推薦人,或許你有聽過其中一些人的故事,他們在我心中不僅是很有成就的人生英雄,也是做自己的「叛逆代表」。我知道這些人乍看之下都很「正經」,也得到大家肯定和效法學習,根本是人生勝利組,哪裡叛逆了?
他們最明顯的共同點:都是自己人生職涯的「創辦人」,從頭到尾「做自己」。
特別挑選這個主題,是因為「做自己」被塑造成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生存壓力和社會風氣下,不論大人小孩、男女老少,好像都被迫選擇、服從某些不喜歡的規定或「潛規則」。你可以觀察一下各式各樣的排行榜,那些賣書的、賣潮T的、流行音樂、零食包裝、瘋傳哏圖……,要嘛就是黑色幽默、負能量爆表,不然就是充滿叛逆的帥氣宣言;正因為做不到,所以看到那些文案正中下懷,消費時讓自己感覺好一點,證明自己也很有個性和想法。
國中時成績才藝各方面還不錯的我,是全校知名的「母老虎」,只要我認為不公平的規定,都會和校方老師反應,說也奇怪,只要是我開口幾乎都能改變,但是同樣內容換了別人說,就變成「反抗、頂嘴」,甚至被懲罰。我很快觀察到這個現象,也領悟出人生第一個生存法則:
重點不是說的話對不對,而是別人願不願意聽你說;
想要別人聽你說,必須先讓對方認可你。(其實你也是這樣不是嗎?)
被認為有能力的人叛逆,別人會說有個性;沒有能力的人搞叛逆,就是一場胡鬧而已。
當時學校老師們認可的能力是「成績」,剛好我有這個優勢,所以容許我大放厥詞、甚至委派改變的任務。雖然我並不認同成績代表一切,但那就是當下的現實,想要澈底改變遊戲規則,我必須先成為其中一員。
這些領悟幫助我節省許多不必要的力氣,也更有籌碼去改變我想改變的事情;在高中被稱做「迅猛龍」,出職場後又變成別人口中的「鯰魚」,現在回顧這些「綽號史」,證明「做自己」也可以活得很好。
雖然每個人的際遇不盡相同,但共同面對的生命課題卻大同小異。這本書正是期待能帶領你思考、領略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運用正確策略早點開始好好「做自己」,這個世界才沒有白白浪費你這位獨一無二的人。
你的特質就是演化的本錢,走出別人設定的迷宮
常聽到其他大人鼓勵孩子們:「你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喔!」但是聽的人卻一臉漠然,這句話若沒有搭配具體的建議和內容,充其量只是空泛的敷衍之詞。若無法看重自己,就會依賴外在肯定才有自信,那些獎狀獎杯嘉獎讚美,就像孫悟空頭上金箍棒一樣,逼著你順服所有他人設定的規範。
我們一出生就像被放在迷宮「入口」,在生命結束之前,沒有選擇的經歷迎面而來的未來,即使是七十歲老人也無法喊停,必須一步一步往八十歲邁進。成長不只是青少年的課題,而是這輩子都逃避不掉的功課,若不想思考只按照迷宮方向前進,那只是「變老」,而越老越沒有做自己的本錢。
你當然可以選擇進入遊戲設定,好好享受這個單行道迷宮,一點問題也沒有,但若你對現況有些不滿、不安,也想跳出這些設定框架,那麼你需要的正是找出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質並看重自己。青少年小說《時間的皺褶》裡,主角梅格在別人眼中是個充滿問題沒耐性的怪咖,沒想到卻是因為沒耐性這個特質,讓她成為跨越時空解救父親的關鍵人物。這樣一想,你的「缺點」會不會也是某種特別的禮物,只有你不斷思考、尋找「何時何地使用」,才能轉換為演化的優勢條件。
該思考什麼呢?我也不確定!不過我嘗試提供四個方向給你參考:失敗、創意、人際、未來,這些很少人、也很難提供給你意見的議題,就是迷宮之外廣大的未開發之地,接下來的旅程交給你,我們在閱讀和冒險的路上見嘍!
【推薦序】
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寫給學弟妹的一封信
文/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 黃國珍
各位同學好,在你開始讀這本書前,很歡迎你先讀完這封信。我希望能幫助你更理解這本書對你的重要。
我和怡君老師認識雖然只有三年的時間,見面的機會又大多數與工作有關,但是並沒有影響我對她的熟識和欣賞。
怡君老師近幾年的工作重心,從職場上轉移到教育領域,以一己之力籌辦一個給親子或家長間,能共同參與演講與交流的空間,而她自己也在其中以讀書會的形式,帶領孩子閱讀、討論小說,啟蒙孩子的閱讀心靈。我相...
目錄
選編人的話 做自己,需要的「叛逆」是能力,不是個性
推薦序 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 寫給學弟妹的一封信
推薦序 四顆成長魔法石,陪孩子面對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議題
Chapter 1 失敗學
引言:為什麼我們讚頌失敗卻又不想承認?
不良品的意義:發現別人尚未得知的寶藏
關於自信這件事
不能信任沒有失敗過的人
在輸得起的年紀全力奔跑
面對自己永遠不夠厲害的現實
跟沒有借東西
Chapter 2 無聊學
引言:無聊的相反詞是什麼?
逃避無聊反而讓你成為「無所謂」世代
別再抱怨無聊,其實你離創意非常近
練習獨處
沒興趣源自於無知
Chapter 3 人際學
引言:一門別人越幫越忙、只能自學的人生必修課
害怕衝突的背後,其實是缺乏這些能力
YouTuber Alizabeth娘娘的職場之道
改變很困難嗎?切換視角讓你輕鬆跨出第一步
我聽得見沒有說出來的話嗎?──學會閱讀空氣
表達感受:認可情緒,設立人際界線
Chapter 4 未來學
引言:有意識的空白,才能容納未來無限可能
不知道的勇氣
人沒有夢想,就不偉大嗎?
粗心的代價
什麼樣的人生值得追求?可以「零落差」說清楚嗎?
面對有限的選擇
企劃緣起 學習與成長必備的元氣晨讀
選編人的話 做自己,需要的「叛逆」是能力,不是個性
推薦序 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 寫給學弟妹的一封信
推薦序 四顆成長魔法石,陪孩子面對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議題
Chapter 1 失敗學
引言:為什麼我們讚頌失敗卻又不想承認?
不良品的意義:發現別人尚未得知的寶藏
關於自信這件事
不能信任沒有失敗過的人
在輸得起的年紀全力奔跑
面對自己永遠不夠厲害的現實
跟沒有借東西
Chapter 2 無聊學
引言:無聊的相反詞是什麼?
逃避無聊反而讓你成為「無所謂」世代
別再抱怨無聊,其實你離創意非常近
練習獨處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