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時哼不出聲,戀愛時常談不成調,
當轟轟烈烈的流行歌,唱不出百無聊賴的人生,
那就點一本書,讓它讀出自己的心聲。
閱讀力就是我們的超能力!
「『我在讀書』這事原本是那麼樸實無華且低調,但因為這不再是日常行為,於是純粹的閱讀比日本製造的壓縮機還稀少,成了值得一提的大事業。」
某某作家或某某書值得一讀嗎?「文學經典」到底是什麼?四成民眾一整年沒閱讀過一本書,但為什麼選書推廣閱讀的書大賣?
究竟,閱讀有何意義?
這不是一本書評,而是作者的閱讀觀察史。
收錄近六十篇散文,無論是推薦書,觀察圖書出版市場,或從文學作品的片羽靈光,連結到過去與當前的經歷感思。每篇更搭配推薦閱讀書籍,書單重點並非在於將一本書原原本本、前後梗概、始末經緯介紹給讀者,而以隨筆兼搞笑(?)、間或「學妹」各類諸事,記錄閱讀作品後的各式奇想。
作者簡介:
祁立峰
現任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曾獲臺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國藝會創作及出版補助。著有散文集《偏安臺北》,長篇小說《臺北逃亡地圖》、《巨蛋》,專書《讀古文撞到鄉民:走跳江湖欲練神功的國學秘笈》、《國文超驚典:古來聖賢不寂寞,還有神文留下來》;曾於FHM雜誌、《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udn讀書人」以及「Readmoo閱讀最前線」擔任專欄作者。
章節試閱
冰箱
「冰箱是很女生的空間喔。」學妹說。在那座高聳挺立、有如通天巴別塔跟前,我神話學課堂耳濡過的什麼英雄試煉、通過儀式還陽具崇拜的,都顯得派不上用場。
我望著眼前這座銀晃晃、巨大厚實的固著物。分明只是租賃的分租套房,學妹硬是從拍賣網站訂下來這臺三百公升的巨獸,結果共用的廚房怎麼都塞不下,周旋不得了只得退貨,無奈定型化契約早載明—退貨必須自行包裝,搬到一樓待回頭貨卡車收走。這解釋了我為什麼在凌晨時分被叫來學妹和女室友們合租的宿舍,在這裡捆纏膠帶,並以各種難以想像的角度、力道,傾斜著巨物,將之喬上推車。
沒有變態到支解藏屍那種程度,但就我閱讀所及,女作家確實對冰箱、無論物理或隱喻性的,情有獨鍾。黃麗群寫過一篇冰箱文,黃媽媽響應節能補助政策汰換了舊冰箱,於是開始勾勒其內裡的結構。誠如吳爾芙的預言—女人走出了廚房,有了自己的房間(書房以及主臥房全套衛浴包括前陽臺和工作陽臺),然而廚房依舊在她們的皇輿全覽圖之內,水波爐、鑄鐵鍋、洗菜機、烤箱……體國經野,其中更以冰箱作為全幅版圖輻輳的中心。
黃麗群描敘的冰箱就像身體,極貪婪極私密,因此孩童去別人家作客不得任意解開封印,那是貪嗔饞相的具現化,那更是人家以潛意識層層彌封,最不能給盜夢移植走的全面啟動。柯裕棻還寫過一本小說就叫《冰箱》,故事裡女主角橘子陳述自己戀愛觀就像把鮮嫩嫩的感情放進冰箱,即便冰冰冷冷,但新鮮氣味長存。更貼切流行文化點,連SHE也唱過一首歌,歌名就是「冰箱」,「把大象放進冰箱有幾個步驟/把河馬放進冰箱有幾個步驟/把愛情放進冰箱/也已經到了時候」,看似僅是腦筋急轉彎的老哏,但一對戀人從此溝水東西流,過去那些為了彼此忍受的壞癖與挑食,再也不用收斂矜持了。
我不確定冰箱之於分租套房女孩們的療癒性,或許誰夜裡摸黑逃逸來到了廚房,就在那燈火俱滅甬道盡頭,殘存一盞冰箱裡光燦燦的鵝黃燈泡,那些凌駕於身體或快感的食慾被滿足的一瞬,猶如天啟救贖。
我邊滾著無止盡綿長的膠帶,聽著學妹說她的冰箱異質空間史。她曾替某男友烹飪滿了整整一冰箱的菜餚,冰保鮮盒,像沙上造字那樣淒美婉約。然而最末沙堡摧散,失去新鮮的愛情只能化為烏有;又某男友要求她將吃剩果皮也冰進冰箱,在無以準時候垃圾車時不至腐敗。「學長你相信嗎?現在我一想起他,就會聯想到ㄆㄨㄣ。」
我終於將冰箱包裝好成退貨的規格,嶄新如初。刻意露出壯碩筋肉,將冰箱弄上了推車。這可是身為一個工具人由衷的使命感啊。電梯往下,我和那鋼鐵巨物臉貼臉靠著一起,銀亮的琉璃瓷鏡面倒影出學妹的白皙俏臉。我想像有天自己也能如應許般、與學妹構築我倆的家屋,而她替我將愛心便當盒一個一個整齊疊好的畫面。
就在上貨車升降檯前,我疑似聽到冰箱深處穿來拍打的聲響。無所謂啦,至少不是屍體就好。
浴室
在學妹第二十三次歇斯底里憤怒喊著,「浴室又被誰給弄濕了」的跳針時分,我終於將最後一捆雜物塞進大垃圾袋,準備搬離這幢分租雅房。若不知情的室友撞見還以為我當真幹了一場獵奇推理小說必備的分屍秀。
搬進來時我就知道這裡是三四間雅房共用衛浴的格局,在這城市邊緣的繁盛山城,地狹人稠,難免得有所妥協,且青春正盛,各種怪癖俱無,與人共處一室也無所謂。
只是雅房群雖說是男女混住,卻絲毫沒有日劇《春浪漫》、《長假》,或吉田修一《同棲生活》那種:一群正妹失戀室友稍有不慎就擦槍走火、貪歡恨短的戀愛情節。事實是—每個室友各自蝸居自己房間,安排好使用衛浴時程與長短、垃圾各自處理,長時間幾乎不會遇到其他室友。我偶爾在房間裡聽到隔壁學妹與男友低聲吵架,疑似摔東西的極其內斂之憤怒。
而日劇另一個夢幻而啟人疑竇之畫面在於,無論男女主角,搬家一定是土黃原木紋色紙箱,齊齊疊疊,井然羅列。但現實是我多次搬家,都是被套床單一裹就走,這次落荒而遷,更是幾只大型全黑垃圾袋就搞定。
這短暫混住時光裡,其中一個學妹室友特別難搞,幾次在浴室貼紙條,要求使用者拉上浴簾、維持地面的乾爽。我真心不解,浴室浴室,沐浴之室,本來就是該弄濕的,我不是故意但就是會偶爾忘了拉上浴簾,或濕著腳跨出踏墊,更噁髒一點半夜入廁漏出些許尿漬到了馬桶之外……但也不必如此執拗的神經質吧。
到底水和弄濕的磁磚有什麼了不起?我回想自己所讀過的文獻,水似乎確實經常被當作慾望的隱喻。比方全本《白蛇傳》的前幾段,許仙與白娘子斷橋借傘,原本男女授受不親的倫常與分際,就因一場突兀的暴雨消弭了疆界、解殖了中心。以至到了《三言》改編成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裡,法海與白素貞鬥到昏天暗地海竭石枯的當口,白娘子開地圖砲放大絕,要水漫金山寺。
關於漫漶的水勢與慾望的辯證,在蔡明亮的電影《天邊一朵雲》裡設計了更突梯的場景。李康生主演的色情片男優,不知何故來到那些年因乾旱而分區限水的高雄取鏡,這下好了,一場浴室激戰的濕身挑逗,水龍頭擰開竟然滴水皆無,於是導演場務們只好在旁邊開寶特瓶灑水,淋上男女主角裸身,再無絲毫情慾只剩下爿爿荒謬。
至於張愛玲名著《紅玫瑰與白玫瑰》,振保初遇王嬌蕊同樣是在浴室、有水的場景。嬌蕊正在洗頭,導致振保沒熱水可用,而他就這麼窺探著紅玫瑰梳著頭髮,「地下的頭髮成團飄逐,如同鬼影子……到處都是她,牽牽絆絆的」。說起來健康人體每日新陳代謝,平均得掉一百根頭髮,我偶爾也在浴室踩到不知道誰的長髮,軟軟黏黏,著實噁爛,更何況每次排水孔被毛髮堵塞住,以至於排水不良時,其他室友壓根不會想到來清。
這才是浴室積水的主因吧。學妹怎麼會沒發現。然而我還是搬走了。偷窺一個放浪、娶不得、到處掉髮的紅玫瑰或許有點浪漫,有點張愛玲,但至於要她合租雅房嘛……還是算了。
豪宅
自外地遷徙來的學妹,央請我推薦她租屋處,雖然這提案隱隱約約有著淪為工具人的暗示,但我自詡讀過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工具理性,再加上「學長不是當假的」分明是父權投射下歪斜建構的騎士風範,愚頭呆腦絲毫不加考慮就給答應了下來。
接著看房看了一整天,無數間山窮水盡惡地形的出租宅,有的是周遭環境紊亂、有的則逃生動線堪憂。我終於不耐煩起來,再一問清楚學妹開出的超高行情預算,索性推薦她一高級社區,雖然還不至於到什麼皇居帝寶,朕即天下那種,但門庭井然、出入得仰賴感應磁扣,還有二十四小時警衛,學妹對此智慧宅再不思索現付了訂押金。
我平時任教的大一國文,有一課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身歷安史之亂,遷至成都浣花草堂,這首詩就在寫他的草堂被強勁秋風吹破,茅草吹飛、屋漏雨驟不得安眠的窘境。但似乎還不必於上課舉例講到「居住正義」這麼文謅謅的術語,學妹住進這一幢森嚴的高級社區後,就是真實案例。
居住之不正義就落實在當學妹想使用頂樓公設曬衣物時,鄰居以提防又嫌惡的語氣盤問著「妳最近搬來的嗎?住在幾樓幾號?」此外門房警衛不定時敲門,說周遭住戶水準皆卓爾優質,要求出租房客務必降低音量、避免從遊複雜人等出入以干擾社區安寧。
討論到居住家宅背後的公平正義,社會學或空間理論裡自有一堆參考書,但就我所知的文學作品,最透膚入髓大概是日本推理女王湊佳苗的《夜行觀覽車》,一座新落成、鳥瞰橫濱灣景的高聳社區「雲雀之丘」,隨著一戶所得普通的家族遷入,徹底隳壞了。大和民族本來就注重人際與團隊和諧,那嫌惡排外的社區媽媽,組織強大團結到變態程度的町內會,那可是真是入乎其內才能貼體的惡意與殘忍。
東野圭吾在《怪笑小說》裡有一篇〈屍台社區〉諷刺得更譏誚露骨,某奢華高水準高房價之社區,竟發現屍體一具。管委會驚心動魄鬧嚷嚷了好一會兒,竟然沒考慮到報警,而先想到可能隨之而來凶宅標籤與房價泡沫化,於是主委帶著幹部們開著車,星夜兼程運屍棄置到了隔壁高級社區。這何止是以鄰為壑?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的賠售就是我的獲利。未料隔天晚上同一具屍體又出現在社區門口,這下好了,兩個高級社區的高級住民,展開一場運屍大戰。關於豪宅的愛憎、貪癡與哀愁,寫到這樣的程度,也可謂堂廡特大了。
我想起杜甫最後說若得廣廈千萬間,「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願望太宏大,太悲天憫人了。只是如今我們的豪宅為了確保所謂的住戶品質和高房價,明確或隱晦地拒絕與寒士沾邊的各種族群入住。那是人生勝利組窮得只剩下豪宅的最後矜貴,「你們沒資格在這裡」之社會學課沒教的區異、賤斥的惡之華。
「就不要有一天我論文寫不出來,直接在中庭跳樓。」學妹開玩笑說。可料見的豪宅淪為凶宅,死有重於泰山,竟還能牽拖百來戶投資客,我不禁想到摩訶薩菩薩說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來到如今我島,大概就是不同世代階級的一拖拉庫人,揪著彼此共赴地獄的光景吧。
料理對決
已經記不清楚學妹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手作便當的,但這次我卻是臨深履薄掀開保鮮盒塑膠蓋,幾乎不假思索更不加咀嚼地將整塊煎蛋捲一次塞進嘴裡,並努力發出美味的悶哼。
一開始學妹提議與其外食,不如由她料理。初期不過是炒飯或蕎麥麵這種基本的家常食物,其後一切就失控了,如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各種放在食譜後半段的華麗菜餚,全給塞進保鮮盒。我原本不過吃粗飽格體,囫圇無味蕾,但既然吃了賢慧無敵、往往還必得打卡傳照的手作料理,總得誇誇賣弄給點建議。還不用到《中華一番》那種,仙女和金龍齊飛,鍋爐餐盤都絢爛發光的程度。
就在我幾次縝密分析,關於學妹之廚藝與餐館之差別後,她終於發怒了—因為沒有鑄鐵鍋所以加熱不均勻啊,因為太趕了沒時間先汆燙過啊……大概就是上述我不了解的外緣因素導致。但我再不敢提議外食,這樣強迫烹飪又強迫讚賞的徵狀,大概是料理版的強迫症吧。
在湊佳苗《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小說裡,一對前後期進公司的女職員,因對課長的爭奪而陷入陳腔的鉤心鬥角。但面對身材外表都神正無懈可擊的後輩、且姓氏和自己名字同音的三木典子,前輩城野美姬使用料理大絕,她自信栩栩和其他新進女職員說:「只要為一個男人親手料理三次,他就離不開你了。」傳統的日本職場文化,OL婚後多提出離職,一變而為專職主婦相夫教子,那麼主婦之日常系戰鬥大概不外是參與掌管社區事務的町內會、寫傳閱板以及替全家人手作便當,君不見幼稚園孩童各種浮誇而卡通造型的彩色便當,那都是媽媽們在方寸斗室之廚房,蓄力集氣,會心一擊的料理對決啊。那麼烹飪這件事本身,被謄寫成某種懸命或職志,好像也有點道理。
美食和慾望、和戀情,以至於性別攻防,向來有緊密的連動關係。張愛玲《色,戒》裡那段著名的「經過胃通往男人的心」論述,而今看來即便有些沙文有些不時宜,然而食色性也,人之大慾存焉,那鋪天漶漫的慾望,將之落實而具象化,難免就成了邪淫貪婪的饞相。
在余華《許三觀賣血記》裡,許三觀和許玉蘭求婚的花招平凡無奇,卻直指要害,在一輪請客吃食畢了,許三觀數著手指精算這一段關於小籠包、餛飩與西瓜上的愛情:「小籠包子兩角四分,餛飩九分錢,話梅一角,糖果買了兩次共計兩角三分,西瓜半個有三斤四兩花了一角七分,總共是八角三分錢……你什麼時候嫁給我?」後來早有男友的許玉蘭只得虐心下嫁給許三觀,一切都是料理惹的禍。
好吃嗎?學妹問。嗯嗯,唔唔。我將食物塞滿嘴,持續發出這種含糊、意義不明但聽起來像由衷讚嘆的悶哼聲音。拉岡的理論,能指指向另一個能指,慾望對象是另一種慾望。有明確對應關係的語言本來僅是符號,這時我對學妹料理之形容,已經超越語言水草之彼岸了。也就在這時,我好像突然讀懂了言論不自由的年代,那些晦澀濛曖、充滿隱喻的詩歌。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
冰箱
「冰箱是很女生的空間喔。」學妹說。在那座高聳挺立、有如通天巴別塔跟前,我神話學課堂耳濡過的什麼英雄試煉、通過儀式還陽具崇拜的,都顯得派不上用場。
我望著眼前這座銀晃晃、巨大厚實的固著物。分明只是租賃的分租套房,學妹硬是從拍賣網站訂下來這臺三百公升的巨獸,結果共用的廚房怎麼都塞不下,周旋不得了只得退貨,無奈定型化契約早載明—退貨必須自行包裝,搬到一樓待回頭貨卡車收走。這解釋了我為什麼在凌晨時分被叫來學妹和女室友們合租的宿舍,在這裡捆纏膠帶,並以各種難以想像的角度、力道,傾斜著巨物,將之喬上推...
作者序
閱讀這件小事
這本散文集是我前幾年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的「三少四壯集」,和《聯合報》聯合副刊「書市觀察」這兩個專欄的集結。它們大抵都與書有關,且與我的閱讀經驗有關,無論是推薦書,觀察圖書出版市場,或從文學作品的片羽靈光,連結到過去與當前的經歷感思。書中或參雜些過去青春回憶,以及當時已惘然的往事重現,但基本上放在書市歸類,應當是與書與閱讀相關的散文隨筆集。
不過真要我說實話,我覺得推薦書、選書、推廣閱讀、行銷故事……等等這些事,在這個出版業蕭條、讀者萎縮的時代,是一件頗為荒謬的事。在最後一輯關於「書市觀察」的集結裡,我提過好幾次讀者消失這樣的概念,但作者卻沒有隨之消失。這可能是當前臺灣最神奇的現象。
用更嚴謹的學術定義來說,這不僅是「神奇」而已。即便連續幾年的書店銷售報告呈現,臺灣人不再愛讀文學作品或小說了,但教大眾寫小說、講故事的工具書竟然逆勢大賣;有四成民眾一整年沒有閱讀過一本書,且上次讀書平均是七年前,但替大眾選書推廣閱讀的書本身卻同樣大賣;連續幾年臺灣選出代表字又苦又茫又亂,但心靈勵志的商管書與成功學卻意外大賣;每個人都在講厭世憤世,網路滿滿酸民,但推廣正能量、情緒療癒的書卻無端大賣。
我島看似很矛盾,認同混亂,但靜下心來分析推論,倒也沒那麼難理解。這就是已故作家、《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說的:「沙龍沒有了,卻人人成了寫作狂。當安迪沃荷說的『每個人都能紅十五分鐘』,說的不是機會,而是機會的喪失。」可不是嗎?我們每個人每日每夜都在寫,在臉書或 Line,在推特、噗浪,在 Instagram,瘋狂敢曝自己,但我們越來越少閱讀,甚至看其他人寫出來的東西。像一整隊少了指揮而走鐘的交響樂團,像一整個房間裡每個人都在大聲說話卻沒有人聆聽。「眾聲喧譁」,這個成語具體化時豈止只是字面的意思。
那麼在這樣的時代,「文學經典」到底是什麼?有何意義?我不知道一切出了什麼問題,或許是系統性錯誤,或庸常性邪惡,我們對閱讀似乎產生某種功利性,或自我標榜性。「我在讀書」這事原本只是那麼樸實無華且低調,但因為這不再是日常行為了,於是純粹的閱讀比日本製造的壓縮機還稀少,成了值得一提的大事業。老師鼓勵學生閱讀,家長鼓勵孩子閱讀,甚至不知道從哪裡跑出來的新行當,所謂「閱讀推廣家」、「選書師」、「說書人」,大張旗鼓替人們選書、教人們讀書,五分鐘縮時說書,谷阿莫式的文學經典速讀。臺灣過了一分鐘,非洲就過了六十秒。
一些甚至不是我臉友的陌生帳號,不知從何得知我撰寫「書市觀察」這一類說書推薦的專欄之後,劈頭就來訊,問起我「某某作家或某某書值得一讀嗎?」我並非賤斥或鄙夷,是當真不知道該如何作答。每本書、就算再如何瞠乎盛名的經典大作,對每個人都有私我的、獨家的意義與靈光。這就是我在《書情點播》裡所希望呈顯的。這些書單的重點,並非在於將一本書原原本本、前後梗概、始末經緯介紹給讀者,它設定不過是散文隨筆,是我自己閱讀某些作品後的聯想,抒情的感思,甚至於該書關聯甚微。
但我覺得提倡閱讀的意義就在這裡,讀一本書時最私密、最善感、最細膩的體貼也就在這裡。我心目中的「讀書心得」,並不是面面俱到的、猶如大學生繳交報告那般,將一本書的梗概大綱陳述一次;或像學術論文索隱歸納分析;更不是博采炫學地去引經據典,把書裡冷門段落給複述一次。每一本書被閱讀的時候會因為不同的讀者,而不斷衍繹、派生出各種繁複的河道,歧路迷宮的花園,大概就是如此了。
感謝印刻文學的敏菁以及同仁們對本書的付出。在書市蕭條的時代,出版任何看起來就不會賣的書,本身就是超克,是赴險,暴虎馮河。但就像「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的古詩,或熱血運動漫畫。逆勢而為的大器本身就很有電影的風格。當然,現實世界不是電影不是少年熱血漫畫。
我常有一種悲觀的預視,「書」這個物什會慢慢消亡以至消失,如CD如錄影帶,但「閱讀」不會。每個人在大聲吶喊後,難免會精疲力竭,口燥脣乾,荒蕪寂寞地轉過頭來,想聽聽別人說了些什麼,因此我們就不該放棄正在做的事。繼續讀,繼續寫,像村上春樹的意象,用形而上的手,寫到最後一張書頁被磨蝕而止,就這麼一直讀一直寫下去。
二○二○年夏
閱讀這件小事
這本散文集是我前幾年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的「三少四壯集」,和《聯合報》聯合副刊「書市觀察」這兩個專欄的集結。它們大抵都與書有關,且與我的閱讀經驗有關,無論是推薦書,觀察圖書出版市場,或從文學作品的片羽靈光,連結到過去與當前的經歷感思。書中或參雜些過去青春回憶,以及當時已惘然的往事重現,但基本上放在書市歸類,應當是與書與閱讀相關的散文隨筆集。
不過真要我說實話,我覺得推薦書、選書、推廣閱讀、行銷故事……等等這些事,在這個出版業蕭條、讀者萎縮的時代,是一件頗為荒謬的事。在最後一輯關於...
目錄
自序
閱讀這件小事
輯一 點給曾嚮往愛情的你
聽說愛情曾來過,其實只是聽說
草莓蛋糕理論
(點書單: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冰箱
(點書單:柯裕棻《冰箱》)
浴室
(點書單: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行行
(點書單:朱天心《古都》)
春日遲遲
(點書單:岡嶋二人《克萊因壺》)
南國戀人
(點書單:黃錦樹《雨》)
蒂芬妮之盒
(點書單:卡波堤《第凡內早餐》)
廣島之戀
(點書單:駱以軍《西夏旅館》)
怪物法則
(點書單:山田宗樹《怪物》)
山寺
(點書單:謝旺霖《轉山》)
熱戀溫泉
(點書單:吉田修一《初戀溫泉》)
輯二 點給對幸福仍盼望的你
幸福的模樣,不在其中才看得出來
一定要幸福喔
(點書單:辻村深月《本日諸事大吉》)
豪宅
(點書單:湊佳苗《夜行遊觀車》)
美而小事
(點書單:瑞蒙‧卡佛《新手》)
天蠍座
(點書單:駱以軍《降生十二星座》)
開向荒野
(點書單:桐野夏生《走向荒野》)
餐桌
(點書單:白先勇《臺北人》)
食神
(點書單:黃麗群《黃媽媽說菜》)
料理對決
(點書單:余華《許三觀賣血記》)
大雄
(點書單:鯨向海《大雄》)
輯三 點給同在寫作路上的你
文學的現場,比文學作品本身還精采
隔壁的作家
(點書單:陳克華《桂冠與蛇杖》)
學術江湖
(點書單:閻連科《風雅頌》)
惡之花
(點書單:東野圭吾《惡意》)
蒙面文學獎
(點書單:東野圭吾《怪笑小說》)
最後一頁
(點書單:布萊伯利《華氏451度》)
寫作的底薪
(點書單:宇文正《文字手藝人》)
隱疾式寫作
(點書單:徐譽誠《紫花》)
想我長輩的讀者們
(點書單:蕭統《昭明文選》)
學長
(點書單:瑪其朵《學長》)
輯四 點給深陷同溫層的你
能從這扇門望見日出的美景,又何必到那扇窗聆聽鳥鳴
臉書幸福論
(點書單:山田宗樹《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嬰孩宇宙
(點書單:湊佳苗《母性》)
封鎖
(點書單:黃文鉅《感情用事》)
未央
(點書單:邱妙津《蒙馬特遺書》)
美式賣場冒險記
(點書單:邱妙津《鱷魚手記》)
生活是哀愁
(點書單:李維菁《生活是甜蜜》)
大網紅時代
(點書單:杜斯妥也夫斯基《卡拉馬助夫的兄弟們》)
我看倒像塊綠豆糕
(點書單:宋晶宜《雅量》)
輯五 點給追求夢想的你
努力做夢,不如努力維持清醒
午後喪屍電影
(點書單:伊藤計畫《屍者的帝國》)
夢想的悖論
(點書單:大江健三郎《換取的孩子》)
臺北女生猶可愛
(點書單:許菁芳《臺北女生》)
臺北失戀地圖
(點書單:吉田修一《惡人》)
做工的作家們
(點書單:東野圭吾《麒麟之翼》)
異托邦之夢
(點書單:山崎豐子《白色巨塔》)
夢想的盡頭
(點書單:池井戶潤《下町火箭》)
賣書時機
(點書單:布魯姆《西方正典》)
求偶
(點書單:《孟子》)
運動男女
(點書單: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輯六 點給還在閱讀的你
讀出門道之前,先一起看熱鬧
文學集團與同題共作
(點書單:胡淑雯等《字母會》)
誰知道那些鳥的名字
(點書單:沼田真帆香留《她不知道那些鳥的名字》)
被人忽略的科幻小說家
(點書單:山田宗樹《代體》)
電影般的風格
(點書單:丹布朗《起源》)
老派少女之必要
(點書單:李維菁《老派約會之必要》)
散文的虛實
(點書單:黃錦樹《論嘗試文》)
編輯事
(點書單:陳夏民《飛踢.醜哭.白鼻毛》)
書市蕭條時代的閱讀推廣者
(點書單:宋怡慧《星讀物語》)
史詩的二創
(點書單:科姆托賓《阿垂阿斯家族》)
反反民主
(點書單:布倫南《反民主》)
文學獎大亂鬥
(點書單:湊佳苗《惡毒女兒,聖潔母親》)
七年級面目鮮明
(點書單:蕭蕭編《新世紀二十年詩選》)
自序
閱讀這件小事
輯一 點給曾嚮往愛情的你
聽說愛情曾來過,其實只是聽說
草莓蛋糕理論
(點書單: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冰箱
(點書單:柯裕棻《冰箱》)
浴室
(點書單: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行行
(點書單:朱天心《古都》)
春日遲遲
(點書單:岡嶋二人《克萊因壺》)
南國戀人
(點書單:黃錦樹《雨》)
蒂芬妮之盒
(點書單:卡波堤《第凡內早餐》)
廣島之戀
(點書單:...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