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基本以清人入關至清帝遜位為時間斷限,比較細緻、風趣地介紹了清代從宮廷到民間、從漢民到旗人、從南方到北方的社會生活,包括最基本的衣、食、行,到婚姻、歡場、官場、科舉,以及匾額、印章、名片、手紙,可以說應有盡有。
本書不像其他專著那樣通篇都是抽象的理論和枯燥的論述,作者筆調輕鬆閒適,用細節還原歷史。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涉及清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吃飯穿衣、抽煙喝酒、社會交往、官場百態、婚姻禮俗、文化傳承等。圖文配合,相映成趣,不少圖片具有史料價值。
作者簡介:
潘洪鋼
男,滿族1960年生。1983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現任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明清史與近代社會史及湖北地方史研究工作。曾在《民族研究》、《光明日報》、《民族譯叢》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及譯文60餘篇,主要著述有《明清宮廷疑案》、《細說清人社會生活》、《官商兩道——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商人與官場》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八旗駐防族群的社會變遷研究」,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多項。
章節試閱
趣說清人的吃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數千年來,人們飲食變化其實不是很大。從飲食來講,清代飲食主要有三個差異:民族差異、地區差異、貧富差異。就其主要情形而言,主要包括主食、副食和飲料三大類。主食方面,主要食用大米與麵食的區別,這當然與所處地方的物產有關,比如南方吃大米,北方吃麵食等。副食方面,主要是葷與素的區別,這也與地區性差異有關,同時加入了民族和物產的差別,也有貧富的區別。比如,在游牧地區,吃牛羊肉比較容易,想吃到蔬菜就難了,這裡就出現了地區的差異,當然也有民族差異;而在中原內地,常年能吃上葷菜肉食的,必須有一定的經濟能力,窮苦百姓是做不到的,這就是貧富差異了。飲料方面,無非是茶、酒和奶,這當然同樣具有上述差別。中國是一個產茶、產酒的大國,形成了有豐富文化底蘊的茶文化、酒文化,但從飲食的角度說,這二者都是輔助性的飲食,每一個歷史時期,主要的還是要看其主食的情況。
一、從紀曉嵐的吃說起
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通過近年影視劇的戲說和各種媒體的傳播,已經成為今天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了。他生於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六月,卒於嘉慶十年(一八○五)二月,歷經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諡號文達。有清一代,像他這樣,歷事三朝,盛名一時的文人,並不多見。一般介紹紀曉嵐的文章,都要提到的是他的學術成就,如他主持修纂了中國文化史最大的一部類書——《四庫全書》,撰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二百卷,影響深遠,及所著《閱微草堂筆記》,博大精深等等。其實,紀氏還有另一項重要的貢獻值得稱道,那就是:他還是最早認識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製造之巧」和思想的「奇詐迂怪」之人,堪稱中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插圖6:睜開眼睛看世界的紀曉嵐)。學術界一般認為,中西交通史上,第一批睜開眼睛看世界的是中國近代時期的魏源、林則徐、龔自珍等人。而事實上,早在十八世紀中到十九世紀初年,在紀曉嵐生活的時代,西方資本主義已經有了長足發展,而紀氏遠見卓識,對於這些情況已經有了較為清醒的認識。他在所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指出:「歐羅巴人天文推步之密,工匠製造之巧,實愈前古,其議論奇詐迂怪,亦為異端之尤。國朝節取其技能,而禁傳其學術,具存深意。」 )雖然他也認為,西方天主教思想「欲人舍其父母而以天主為至親,後其君長而以傳天主之教者執國命,悖亂綱常,莫斯為甚」 ,根本不能行之於中國。但對於如何對待這些來自西方的製造之巧,他提出「其製造之巧,實為甲於古今,寸有所長,自宜節取。且書中所載,皆裨于民生之具,其法至便而其用至溥。」 早于魏源等人數十百年,而其認識與後來的魏源、林則徐輩,如出一轍,已經認識到西方資本主義的技術可以學習與借鑒。
當然,對於紀氏,現在流行的說得最多的還是他的風趣幽默。其間,多屬齊東野語,故老相傳,不足為史家之憑。
不過我們這裡要說的倒不是紀曉嵐一生的為官與治學,我們來看看他生活中的另一面,說說紀曉嵐的吃。
一般印象中,以為紀曉嵐既是一位著名文人,當然是一副文弱書生的形象,其實不然,記載中的紀氏卻是一個身材魁偉的粗壯漢子。在飲食方面,他也與一般書生大異其趣。清人昭槤在《嘯亭雜錄》卷十中這樣記載紀曉嵐:「北方之士,罕以博雅見稱於世者,惟曉嵐宗伯無書不讀,博覽一時。所著《四庫全書總目》,總匯三千年間典籍,持論簡而明,修詞澹而雅,人爭服之。今年已八十,猶好色不衰,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穀粒,真奇人也。」年紀到了八十歲,仍能近女色,每天食肉達數十斤之多,而且常年不吃一粒穀子,難怪要說他真是一位奇人了。與他紀曉嵐同朝為官的協辦大學士英和曾看到他吃飯的情形:到了吃飯時間,僕人捧上來烤肉一大缽,約有三斤左右,紀曉嵐一面與人說話一面大塊吃肉,不一會的時間,肉已吃完而吃飯的事也就結束了。 平時的飲食中,紀曉嵐從未吃過米飯,麵食或偶爾一吃,主要食物就是肉類。請客時,紀氏「肴饌亦精潔」,但作為主人的紀曉嵐只不過舉舉筷子請大家吃,而他自己「只肉一盤,熬茶一壺耳」 。(插圖7:紀曉嵐和肉)紀氏飲食的另一特點就是平居之時,零食從不離口。他只要在家,案臺上必定陳放各種幹鮮果品和榛子、栗子之類,「時不住口」。由於人們對紀曉嵐這種特殊的飲食習慣無法解釋,就傳出了紀是火精托生,也有人因他常年吃榛、栗之類,認為他是猴精轉世。
其實,北人食肉,南人食魚,無足為奇。紀曉嵐生性好動,又多從事編書、寫書的腦力勞動,能吃肉亦屬正常。但一頓能吃數斤,一天能吃十數斤乃至數十斤,就令人稱奇了。不過,在肉類中,這個紀曉嵐也有不吃的東西,就是一生不願吃鴨,他自己說鴨子這東西,就是再好的廚子來做,也難免有腥穢之氣,難以下嚥。鴨子雖然不吃,卻寫了一首詩來說明:「靈均滋芳草,乃不及梅樹。海棠傾國姿,杜陵不一賦。」意思是說,芳草雖然很滋潤,但還是不及梅樹,海棠有傾國的姿色,杜甫卻從未為它寫過一首詩,暗喻鴨子雖然不錯,但我就是不喜歡吃。後人評價說,紀氏雖然不吃鴨子,但以梅花一類美好的事物來與鴨子作比,「而鴨之幸固已多矣」,也算是飲食史上的一件趣事。
二、吃多與吃少的故事
紀曉嵐吃葷不吃素,一日食肉十數斤乃至數十斤,食量可謂大矣。但清代如此食量的名人卻也並不少見。這裡就來說說吃多與吃少、吃葷與吃素的故事。
清‧錢泳《履園叢話‧舊聞》卷一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舊時,官員們上朝,要早早地起床趕往宮中,那麼吃飯的問題怎麼辦呢?有兩個人,有著截然不同的吃法:大學士徐乾學是個有名的能吃的傢伙(插圖8:徐乾學),每日早朝,他要先吃上實心饅頭五十個、黃雀五十隻、雞蛋五十個、酒十壺,這樣下來,就能保證一整天不餓了。細想想,不說那個饅頭有多大,只說五十個雞蛋加上黃雀和酒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了的。可偏偏有人與他截然不同,與他同朝為官的大學士張玉書每天也一樣上朝,此人就是主持《康熙字典》編纂事務的著名文臣,生得「古貌清臞」,瘦骨嶙峋,每天上朝前只吃馬鈴薯兩片,喝清水一杯,也可以保證一天不餓。查有關歷史傳記,張玉書卒年為七十歲,在當時也可算長壽。而徐乾學活到六十四歲,在當時也屬正常。大約此等飲食多少、葷素,與個人需求量有關,並不過分影響健康。
紀曉嵐一生食肉,活到了八十二歲,同樣在乾隆時為官的大學士陳士倌,一生茹素,每日只吃一小碗飯或吃幾顆蓮子,也活了八十一歲。陳世倌就是清史上著名的海寧陳家出來做官的。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把他家與乾隆帝的身世聯繫,不過是小說家的附會之說。此人一生為官,堪與紀氏相提並論。陳世倌康熙四十二年考中進士,授庶起士,後官至大學士,歷事康、雍、乾三朝,為官近六十年。與紀曉嵐相類似的是,他也是多次主持科舉考試,「門生故吏遍天下」。而不同的是,他「生平崇節儉,講理學」。在乾隆時期,他任大學士達十七年。他有一個特點,每次在皇上面前說到民間疾苦,「必反覆具陳,或繼以泣」,反復嘮叨,甚至哭泣。每次看到他這個樣子,乾隆帝往往笑著說,「你又來為百姓哭泣啦」。這位常常為百姓請命的大宰相,每天吃些什麼呢?歷史記載說:「每日不過飯一甌,或啜蓮實少許,即可度一日」 。到乾隆二十二年他致仕退休時,已經八十歲了。所以後人寫到這件事時感慨地說「信壽算不在飲食之多寡也。」活得年齡大小,與飲食多寡關係不大。
清代讀書人中能吃者甚多,也有許多關於這類事的自我辯白:「人若一日不食二三升米飯,四五斤肥肉,如何可以讀得書?壯哉斯言!精神可想見矣」。 這當然是豪言壯語,但也有因為多吃而得病者。我們再來看兩個好吃佬:
清人姚元之《竹葉亭雜記》卷五,記載了這樣兩個能吃之士,一個是乾隆間當過禮部尚書的曹秀先,死於乾隆四十九年,終年七十七歲,稱為當朝第一善啖者,就是第一能吃的人。據說曹秀先肚子很大,肚皮上有不少摺子,他平日把這些摺子疊起來,用一根帶子束起來,到吃飽時,再依次把這些摺子放開來。那時,逢年過節時,宮中往往賜以肉食,有些人知道老曹愛吃肉,就把得到的肉類轉贈給他,曹也不客氣,都放在自己的轎子中,把整個轎倉都裝滿了。回家的路上,曹把羊腿等取來放在扶手上,用刀一片片地割而食之。一路走下去,到回家時,轎倉中的肉都已被他吃完了。曹在給皇帝的奏摺中曾有「微臣善於吃肉」之語,說的也是一句大實話。
另一個能吃的人叫達椿,字香圃,滿洲鑲白旗人,乾隆後期任禮部尚書,死於嘉慶七年。從乾隆二十五年起為官,在官場上活動了四十多年,由於不依附當時權臣和珅,他的仕途並不順利,屢起屢仆。此人家裡很窮,家裡買不起好吃的,實在饞了就買四五斤牛肉來,略為煮一煮,大嚼一頓。大概當了高官以後還是沒能去掉老習慣,仍然好吃肉,此人平時為人極儒雅,到見了有肉吃時,就像貓見了老鼠時一樣,喉中呼呼作響,弄得同席者都不敢下筷子。當時京中風俗,過生日時親戚們往往以燒鴨、燒肉相送,達椿當上高官後,人們在他過生日時送來的肉不少,這一天,他只取燒鴨,切成方塊,放在簸箕中,用手抓著吃,「為之一快」。晚年時,有一次得了傷寒剛剛好,皇上問他還能不能吃肉,他自然是回答能吃的,於是皇上賜以肉食,不想竟因此大病而死。
趣說清人的吃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數千年來,人們飲食變化其實不是很大。從飲食來講,清代飲食主要有三個差異:民族差異、地區差異、貧富差異。就其主要情形而言,主要包括主食、副食和飲料三大類。主食方面,主要食用大米與麵食的區別,這當然與所處地方的物產有關,比如南方吃大米,北方吃麵食等。副食方面,主要是葷與素的區別,這也與地區性差異有關,同時加入了民族和物產的差別,也有貧富的區別。比如,在游牧地區,吃牛羊肉比較容易,想吃到蔬菜就難了,這裡就出現了地區的差異,當然也有民族差異;而在中原內地,...
目錄
上冊
番薯、滿漢全席和清代社會
滿漢全席及其產生與發展
趣說清人的吃
一、從紀曉嵐的吃說起
二、吃多與吃少的故事
三、異食與豪奢
宮廷中的飲食與宴會
一、從慈禧太后的吃說開去
二、宮廷中的宴會
說清代的豆腐
清人與煙、酒、茶
一、從紀曉嵐的大煙袋說起──清代吸煙之盛
二、清人的飲酒
三、清人的飲茶
清人服飾概說
一、孫之獬的故事和「十從十不從」
二、說旗袍
三、服飾的等級原則
四、官服中的袍與褂
五、黃馬褂與黃面褂
六、清代普通人民的服飾(附說裁縫)
七、清人服飾變遷若干例
說清代的轎子
一、等級制度及乘坐者的規定
二、賜紫禁城騎馬與賜肩輿
三、趣說清代的轎子
清代的雪橇
清代婚娶二三事
一、垂老遇仙──閒說老夫少妻事
二、典妻與共妻
三、娶同胞姐妹
四、婚姻重財
五、處女、鬧房與性教育
纏足與放足
非死不可──說貞潔烈女
一、旗人中也有了貞潔烈女
二、貞潔觀也隨著時代變化
說河東獅吼與妒婦
南方民族婦女的婚姻自由
清代的「養瘦馬」與趕店
青樓不妨名節
上冊
番薯、滿漢全席和清代社會
滿漢全席及其產生與發展
趣說清人的吃
一、從紀曉嵐的吃說起
二、吃多與吃少的故事
三、異食與豪奢
宮廷中的飲食與宴會
一、從慈禧太后的吃說開去
二、宮廷中的宴會
說清代的豆腐
清人與煙、酒、茶
一、從紀曉嵐的大煙袋說起──清代吸煙之盛
二、清人的飲酒
三、清人的飲茶
清人服飾概說
一、孫之獬的故事和「十從十不從」
二、說旗袍
三、服飾的等級原則
四、官服中的袍與褂
五、黃馬褂與黃面褂
六、清代普通人民的服飾(附說裁縫)
七、清人服飾變...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