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文化,一字一歷史
五十個漢字背後的故事
十二個朝代命名的奧祕
「夏」朝的命名和夏天有關?「明」朝與日月神教有連繫?
中國黃帝為何不以自己的姓氏命名?朝代命名有什麼規則?
其實每個漢字都有生命的溫度,有工具之美也有文化之美,橫豎撇捺之間,都飽含先人智慧。
本書作者是中國央視《百家講壇》節目主講人,也是中國教育部語言教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在本書,他以中國史上十二個王朝:夏、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為例,為讀者揭示王朝名稱用字背後的玄機。
「周」字最初表示莊稼播種的密度?「秦」字是「春秋」二字各取半?「漢」字是指地上的河還是天上的河?「晉」字兼有好戰和務農?「隨」字不吉利便另造「隋」字?「唐」字有「空虛大」的美好寓意?「宋」字是抒發緬懷故國幽思?「元」字最初是指人的頭部?「清」字為什麼多出三點水?
全書行文詳實易讀,搭配逾百幅珍貴史料圖片,讀者能感受歷史的沉浮,體會先人的智慧,有如穿越五千年文化之旅。
作者簡介:
張一清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畢業,中國央視《百家講壇》節目主講人,中國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普通話和語言教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二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漢字和傳統文化的研究和推廣。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張一清先生是漢語言文字方面的真正專家,學問精深通達,為人平和儒雅。他通過五十個漢字背後的傳奇故事,十二個朝代名稱的命名奧祕,來揭曉漢字的密碼。讓讀者在暢快閱讀的同時,感受歷史的沉浮,體味祖先的智慧。
——錢文忠,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聽一清兄講漢字,有豁然開朗處,有恍然大悟處,有粲然可觀處,有欣然會意處,可證漢字之妙,實「一字一文化,一字一歷史」!
——酈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起名是個技術活兒!張一清對十二個王朝名稱漢字的講解讓我深深感受到:每個漢字都是有溫度的生命體,都兼具工具之美與文化之美,一橫一豎一撇一捺中都蘊含著歷史大智慧。
——蒙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名人推薦:張一清先生是漢語言文字方面的真正專家,學問精深通達,為人平和儒雅。他通過五十個漢字背後的傳奇故事,十二個朝代名稱的命名奧祕,來揭曉漢字的密碼。讓讀者在暢快閱讀的同時,感受歷史的沉浮,體味祖先的智慧。
——錢文忠,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聽一清兄講漢字,有豁然開朗處,有恍然大悟處,有粲然可觀處,有欣然會意處,可證漢字之妙,實「一字一文化,一字一歷史」!
——酈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起名是個技術活兒!張一清對十二個王朝名稱漢字的講解讓我深深感受到:每個漢字都是有溫度的生命體,都...
章節試閱
第六講 漢——天馬行空的豪雄
「漢」本指古代的一條河流,後來又特指天上的銀河,和上天拉上了關係,具有一種天馬行空的豪雄感。漢朝上乘秦朝所開創的大一統格局,在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方面對後世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我們今天廣泛使用的「漢族」「漢語」等,即源於兩千多年前的漢朝。
中國有一種非常古老的說法,例子來自老子的《道德經》。原話是:「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字面意思是狂風暴雨一般都不會持久,連一個早晨,最多一個白天都持續不了。當然,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對暴風雨的破壞力可以掉以輕心。它要表達的意思是:做人做事不能一陣風,而是要有持久的打算和準備,更要具備恆心、毅力和足夠的能力。
在上一章我們談論的秦王朝,恰恰就在這方面犯了大忌,統一六國之後的政策、措施等往往體現出急功近利的態勢,結果直接導致了政權的短命,僅僅維持了前後不到十五年的時間,就在秦始皇孫子繼位剛剛四十多天的時候,便被迫向當時還是楚將身分的劉邦交出了皇帝印璽,宣告了大秦王朝統治的終結。
而劉邦經過多年的楚漢相爭,終於在西元前二○二年,與西楚霸王項羽在垓下擺開一決勝負的戰場,最終一舉擊潰曾經強大到不可一世的項羽,並使項羽由於無顏見江東父老而自刎於烏江西岸,只留給後人一齣盪氣迴腸的「霸王別姬」。
劉邦擊敗項羽之後,不久就在滎陽的汜水北岸稱帝,成為西漢王朝的開國者。
我們知道,劉邦在建立西漢王朝之前,曾經被項羽封在秦三十六郡之一的漢中,稱為漢王。當時項羽的如意算盤是,把劉邦封在地形狹長的巴蜀漢中一帶,區區幾萬平方公里,難成什麼氣候。況且四周有秦嶺等連綿的群山阻隔,因此也便於困住劉邦,使他不能輕易進入關中以及中原地區和自己抗衡。這樣說來,劉邦在建立西漢政權之前,實際上已經和「漢」這個稱呼有了緊密的聯繫。那麼,他把王朝命名為漢,還能有什麼新的講究嗎?
我們先來看「漢」這個字。「漢」是三點水旁,顯然表示與水有關。根據古代文獻記載,比如《說文解字》的解釋:「漾也,東為滄浪水。」可見「漢」的意思等於「漾」。而「漾」的意思我們都知道,它指的是水或者其他東西波動、晃蕩,比如「蕩漾」等。那麼,也就是說「漢」的意思也是指水的晃動了。
不過很遺憾,這樣的推斷看似合理,實際上卻會產生一些問題。因為「漾」表示水波晃蕩的意思本身沒有疑問,但是它同時也具有河流名稱的含義,在古代是一條河的名字。例如《說文解字》對它的解釋就是:「水,出隴西相道,東至武都為漢。」顯然,看了這個解釋,我們完全能夠瞭解,「漾」和「漢」指的是同一條河流,只不過「漾」指的是上游,「漢」指的是中游。那麼,為什麼不說「漢」指的是中下游呢?這是因為《說文解字》裡面還有「東為滄浪水」這樣的話。這句話表明,在漢水的下面還有稱作「滄浪」的河段。原來,「漢」指的是這麼美的一條河。因為你看它的名字,上游叫「漾」,下游稱「滄浪」,這是多麼富有畫面感的一條河!難怪宋朝詞人姜夔在一首詞的序中也曾說:「滄浪之煙雨,鸚鵡之草樹……無一日不在心目間。」而且歷朝歷代吟詠「滄浪」的文人與詩篇可謂不勝枚舉,例如《孟子》《史記》等文獻均有記載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等。以致漢朝還於江南始建「滄浪亭」,並有宋朝大文豪歐陽修創作長詩《滄浪亭》。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蘊含美好寓意的「漢」字,一開始卻並沒有博得劉邦的青睞和歡心。這裡面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原來,劉邦對項羽把漢中封給自己非常不滿,他可能認為,不管偶然也罷,必然也罷,滅了大秦王朝的可是自己,而且滅秦之後,自己對秦朝都城的一切都封存完好,絲毫沒有自己享用,到頭來卻只落下一塊群山之中的彈丸之地。這個結果,顯然令他十分失落。
◎「漢」字和天有關?
但是劉邦的謀士蕭何可不這麼認為,因為他對劉邦說:「語曰『天漢』,其稱甚美。」看上去,至少蕭何在嘴上是認可「漢中」這塊地方的,同時也很欣賞「天漢」這樣美妙的說法。
的確,「漢」這個字,除了表示河流名稱,它同時還指天上的「銀河」,即所謂的「天漢」或「星漢」。例如三國時曹操的《觀滄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這事既然跟上天扯上了關係,劉邦自然心中竊喜,於是欣然接受了漢中的封地。再往後,當他坐上九五之位後,順其自然,「漢」也就成了王朝名稱的不二選擇。
如果查看一下有關劉邦的歷史,我們還會發現,劉邦的出世也充滿了濃重的神祕色彩。根據史書記載,劉邦在家裡行三,按照我國兄弟排行的傳統次序「伯、仲、季」,他的原名本來應該是劉季。據稱,劉邦降生之前,他的母親是感神靈而有身孕,例如《史記》:「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這段話的意思基本上是老一套,劉邦母親在湖畔小憩時,夢中與神靈交合,然後身懷龍子。但是讓我們不解的是,這可是正史的記載啊。連《史記》都講這樣的故事,還真是令人無言。反正不管怎樣,劉邦上天使者的身分是混上了。
至於「漢」字,剛才已經提到,它本身指的就是上天的一部分。例如《漢書.天文志》:「星者,金之散氣,其本曰人(據考證應為『火』)。星眾,國吉,少則凶。漢者,亦金散氣,其本曰水。星多,多水,少則旱,其大經也。」
可見,古人認為銀河是主水的,繁星閃爍,則地球上的水豐盛;星星稀疏,則地下將有旱情。這是自然的規律。
地下有漢水,天上有銀河,漢朝的開端看來很有些吉祥的兆頭。而且,根據一九六九年甘肅省武威雷台出土的東漢年間青銅作品「馬踏飛燕」,再次印證張衡《東京賦》:天馬半漢。這又是漢朝極有寓意的一種象徵。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等。它最具有創造性的是奔馬本身沒有借助任何身外之力。因為它沒有翅膀,所以並不需要借助風,只是憑著一己之力,就天馬行空,獨來獨往。而飛行的燕子,只是一種輔助的意象,襯托出天馬在浩瀚宇宙間翱翔的雄姿。可以想像,漢朝人大概對自己的王朝充滿了美好的期許,甚至是自豪。
◎「漢日天種」的傳說
另外,在漢朝,還流傳著一個與劉邦出世同樣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作「漢日天種」。
這個故事至今在新疆最西部的塔什庫爾幹地區的民間廣泛流傳。在該地區的塔吉克自治縣,古代絲綢之路要衝的一座高山上,有一座用石頭砌成的古城堡遺址,這就是著名的公主堡,也就是「漢日天種」傳說的歷史見證。這裡曾是古代朅盤陀國的屬地,也是塔吉克族的發祥地。
根據傳說,古代波斯國王曾經派使臣迎娶中國公主,但是當迎親隊伍在返回路上途經塔什庫爾幹地區的時候,不巧遇上了戰亂。為避禍患,一隊人馬就在現在公主堡遺址的山上駐紮下來。等待了有數月時間,不料卻發生了一樁天大的意外——公主有身孕了。據服侍公主的人稱,在駐紮期間,每天都有一位天神從太陽裡面騎馬下凡,與公主相會,其後公主便有了身孕。
傳聞雖美,但是帶隊使臣卻如五雷轟頂,怎麼都不敢這樣回去交差。因此,他選擇了留在當地。數月之後,孩子降生,是一名男嬰,具有西域民族與漢人混合血統。這名男孩長大之後,極有天賦與才幹,逐漸建立了朅盤陀國政權,並成為今天塔吉克民族的始祖。
◎漢族的根源是漢朝嗎?
這一段歷史,大唐使者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也有詳細記載,一直到今天,國內外仍然有不少學者還在進行細緻的考證和研究。由此可見,漢朝在我國歷史上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從自然到人文,從文學藝術到飲食服裝,從國力強盛、民族融合到對外交往,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當然,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應當是初步形成了漢民族的源頭。只是在那個時候以及後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漢」還不完全是一個民族的稱謂,基本上還只是指地域概念上、世代生活居住在一定範圍內的人。而用「漢」來表示民族概念,則是離今天並不太遠的清朝年間的事情了。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漢朝的統治時間在我國歷史上算是比較長的。但是隨著王莽簒政,漢被分為西、東兩個時代;再往後則是東漢年間群雄並起,外族入侵等等衝擊,這個龐大的王朝終於由名存實亡到不可避免地走向沒落,最終經過魏文帝曹丕的短暫取代,稍後又被司馬家族改朝換代。西元二六五年,司馬炎改元建制,定都洛陽,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兩晉時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講 唐——天朝的宏圖與氣度
李淵從封地和始祖的角度考慮,把自己的王朝定名為「唐」,「唐」同時有著廣大、虛懷若谷的意思。也許正是這些美好的寓意,讓「唐」顯示出了天朝疆域的宏圖與氣度:不僅「唐詩」成為中國文化中一種非常鮮明的意象和標誌,唐三彩、唐服、唐人街等也成了盛唐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典型標誌。
李淵,字叔德,出身於北朝關隴貴族,母親是隋煬帝生母的姐姐,七歲襲封唐國公。西元六一七年他率眾從太原起兵,攻占長安,西元六一八年五月稱帝,國號唐。
唐朝的國號顯然與李淵曾經受封的「唐國公」有關,但是,他受封的稱號為什麼與「唐」有關,另外,「唐」這個名稱還有什麼別的意味。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從多種古代文獻中去探究瞭解的。
◎「唐」最初的兩個含義
先說「唐」這個字吧。「唐」除了地域名稱,本身最基本的意思有兩個。一個是大話、空話;另一個則是從大話空話演變而來,就是指「大」或者「空」,也可以指「虛」。
「大話、空話」顯然含有貶義,意思並不好。想必唐朝開國的統治集團也非常清楚這一點,因此,不可能因為這個原因而選擇「唐」來做王朝的名稱。
「大」的意思不必說,它可能是「唐」成為王朝名稱的一個理由。因為,後世還往往把唐朝稱作「大唐」,既顯示出天朝疆域、氣勢的宏大,也可以標榜朝廷的宏圖與氣度。而「空」和「虛」的意思就比較費解了。因為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空虛、空泛等意思。但是,古人說過:虛而多受。
現在我們也有一種說法叫作「虛懷若谷」。這些意思都有很好的內涵。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唐」因為「虛、空」等含義而被選作王朝名稱,大體上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玄奘取經和唐的文化盛世
唐朝時期與外族、外國的社會文化交往也是這方面一個很好的佐證。表明唐朝雖然強盛,但是也具有包容接納的氣度。比如在我國幾乎家喻戶曉的明清小說《西遊記》,裡面有一位肩負使命,率三名僧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從西天取得真經的高僧,他就是大家口耳相傳的佛門高僧,三藏法師「唐僧」。而他的原型,正是唐朝的文化使者,漢傳佛教史上一名最偉大的譯經師——玄奘。
玄奘十三歲出家,西元六二九年從長安啟程西行,歷盡千辛萬苦,最終到達史稱天竺的古印度。隨後在那裡拜謁聖跡,尋訪名賢,誠心求教,探求真經,最後於西元六四五年回到長安。玄奘法師從天竺帶回梵文原本經書達六百五十七部,然後與弟子在十年間共譯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另外,他還著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親身經歷的一百多個國家及傳聞中的幾十個國家的山川、風物和習俗等。為異域文化進入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當然,探究「唐」的來歷,還有一種最直接的辦法,那就是從地域名稱以及唐朝皇室的姓氏「李」入手。
◎「唐」與李淵家族的淵源
前面剛剛提到過,李淵曾經受封「唐國公」。那麼,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唐國」是什麼時候開始才有的?它背後又有哪些有關的故事與人物?
根據史書記載,殷商和周朝都有稱為「唐」的諸侯國,地址就在今天的山西省南部,只是後來改成了「晉國」。
而且,有關周朝時唐國分封的事情,歷史上還有一段叫作「桐葉封弟」的傳說。這個故事的大意是在周公輔佐年幼的周成王時,有一天成王把一片撕成「玉圭」形狀的梧桐葉給了身邊的弟弟叔虞,並且跟叔虞說:「以後我要把唐國封給你。」等叔虞走後,周公問成王:「你打算什麼時候把唐國封給叔虞啊?」沒想到成王說:「我只是和弟弟逗著玩呢。」誰知道周公聽了成王的話,立刻嚴肅起來,他板起面孔對成王說:「天子無戲言。你說出來的話就是承諾,所以必須做到。」成王怏怏地接受了周公的批評。但是等他長大後,他才漸漸體會到了周公是在教他做人的道理。於是,他果然兌現當初的玩笑話,真的把唐國封給弟弟叔虞了。因此,叔虞後來也才有了「唐叔虞」這種稱呼。
但是,這些還不是「唐國」最初的源頭。按照《孔子家語》《左傳》等文獻引《尚書.夏書》的例子,其中有「維彼陶唐,率彼天常,在此冀方」這樣的句子。其中「陶唐」指的是上古時期堯帝的封號,因為堯帝先被封在「陶」,就是今天山東省定陶縣一帶,後來又遷到唐。而「冀方」根據多方考證,結論是指《尚書.夏書.禹貢》篇裡提到的「冀州」;再引證古代大型地理學著作《括地志》等,有人認為「冀方」指的就是位於現在山西省境內的臨汾市翼城縣。
這樣看來,唐國的歷史首先要追溯到遠古時期的堯帝;其次是唐國的所在地從古代沿革下來,基本上屬於山西境內。這與李淵太原起兵以及他承襲「唐國公」這些歷史,似乎就都找到了串聯在一起的脈絡。
下面,我們再來看唐朝皇家姓氏「李」的來源。
從我國遠古歷史探究家族、種姓根源,有時候你會發覺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為隨著從比較分散的枝枝脈脈不斷匯入更大的支系,你常常會發現,不僅這些脈理讓人感嘆、著迷,而且隨著支脈的不斷彙集、合併,你還會驚覺,現實中離得如此遙遠、似乎毫不相干的人,原來竟然擁有同一個祖先!其中最具喜感的,可能莫過於某些人的外公與祖父,一個天南,一個地北,但是卻被你發現他們五百年前原來是一家!那這些人的父母可就真的應了「五百年前的回眸,只是為了今生的聚首」這句美妙的預言了。
鋪墊這段話,其實真正的意圖是,我們發現李氏先祖與秦始皇同出「嬴」姓,而且與晉朝的皇族司馬氏也都是五帝之一高陽顓頊的後裔。當然,我們也明白,參天大樹本來就源自同一顆種子,具有相同的根基與主幹,只是枝幹之間,還會不斷長出新的枝條。那麼,李姓的支脈在顓頊之後是怎樣發展的呢?
根據歷史文獻,到唐堯時期,顓頊部落已經發展成八個氏族,其中一個氏族的首領叫「皋陶」,他是堯帝時掌管刑獄訟事的「大理官」,他的後人也多以司法事務為業。於是,這一支脈的族人逐漸就把職業當成了姓氏,取姓「理」。後來,到殷商晚期,有一位名叫「理征」的大臣,他由於正直敢言,得罪了昏庸無道的商紂王,結果招來殺身之禍。他的妻子「契和氏」帶著年幼的兒子「理利貞」在逃亡途中,因為靠樹上的李子充饑活命,而且也由於隱姓埋名的避害需要,所以就把姓氏改成了「李」。
由此可見,李氏先祖最初就是在堯帝的封地唐國為官,而且代代相傳。因此,可以推想,李氏與「唐」自古就已經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理利貞」的後人之中,有大名鼎鼎的道家創始人老子。因為老子姓李,所以才開始有了李氏,也就是說老子是「李」姓的實際始祖。
看起來李氏一族還頗有些文化淵源,也難怪唐朝的文化盛景至今還讓我們萬眾仰慕,不僅「唐詩」已經成為中國古代燦爛文化的一種非常鮮明的意象和標誌,此外還有唐三彩、唐服等一大批能夠充分代表盛唐文化以及我國傳統文化的標誌,這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也是我們對人類文明和世界文明做出的傑出貢獻。
與此同時,到今天為止,還有數以千萬計的華夏後裔遍布世界各地或海峽對岸,他們扎根異鄉或大陸之外,與我們卻仍然血濃於水,心意相通。他們身在大陸之外,遙望家園,把故鄉和大陸常常稱作「唐山」,例如林清玄《故鄉的水土》:「媽媽還告訴我,這是我們閩南人的傳統,祖先從唐山過臺灣時,人人都帶著一些故鄉的泥土。」再比如秦牧的《黃金海岸.五十年的滄桑》:「南軍北軍總在打仗,唐山總沒有個安寧的日子。」
◎遍布世界的唐人街
而且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之中,有相當數量的人,他們在當地就生活聚居在稱作「唐人街」的地區或街區,形成了中華文化的海外散珠。
「唐人街」的歷史已經積澱了數百年。早在一六七三年,清朝文人納蘭性德就曾在《淥水亭雜識》裡寫道:「日本,唐時始有人往彼,而居留者謂之『大唐街』,今且長十里矣。」
至一八七二年,清朝官員志剛在《初使泰西記》中也寫過:「金山(注:指美國三藩市)為各國貿易總匯之區,中國廣東人來此貿易者,不下數萬。行店房宇,悉租自洋人,因而外國人呼之為『唐人街』。」
現在,生活在海外的華人華僑越來越多,想必「唐人街」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繁華,越來越美好。願我們漂泊異國他鄉的同胞,心系血脈民族之根,傳承優秀文化精神,生活幸福,健康平安。撫今常思華夏月,追昔尤嘆唐宋風。下一章,就讓我們一起,探究在大唐之後,中國歷史上又一個比較興盛的王朝——宋朝,看一看它的名稱背後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第六講 漢——天馬行空的豪雄
「漢」本指古代的一條河流,後來又特指天上的銀河,和上天拉上了關係,具有一種天馬行空的豪雄感。漢朝上乘秦朝所開創的大一統格局,在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方面對後世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我們今天廣泛使用的「漢族」「漢語」等,即源於兩千多年前的漢朝。
中國有一種非常古老的說法,例子來自老子的《道德經》。原話是:「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字面意思是狂風暴雨一般都不會持久,連一個早晨,最多一個白天都持續不了。當然,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對暴風雨的破壞力可以掉以輕心。它要表達的意思是:...
目錄
自序
第一講 襁褓中的漢字
釘頭字和聖書字
方言和普通話
倉頡造字的傳說
一片甲骨驚世界
甲骨上的祕密
第二講 夏——中國疆域的主人
夏朝和夏天有關嗎?
「夏」字的原意,是猴還是蟬?
「夏」的含義與人有關
大禹名稱的由來
華夏名稱的由來
第三講 商——替天行道的使者
殷商的由來
「商」和「金」的微妙關係
商王奇怪的名稱
第四講 周——禮法之間的勝與離
孔子最推崇周朝
周朝的制度和禮法
周朝帝王的名稱和玉有關
第五講 秦——國之所以興之本
大名鼎鼎的秦始皇
「秦」字與農事有關
秦國策的深遠影響
秦與 China
和秦有關的趣味典故
第六講 漢——天馬行空的豪雄
「漢」字和天有關?
「漢日天種」的傳說
漢族的根源是漢朝嗎?
「晉」的來源和含義
第七講 晉——興兵與屯田的雙刃
在興兵與屯田間奔忙
說不盡的魏晉風骨
第八講 隋——因襲與改字中的玄機
「隨」「隋」哪個更好?
「隨」字也有美義:隨侯珠與和氏璧
「隨」字與楊堅家族的淵源
第九講 唐——天朝的宏圖與氣度
「唐」最初的兩個含義
玄奘取經和唐的文化盛世
「唐」與李淵家族的淵源
遍布世界的唐人街
第十講 宋——天下安定的意念
懷舊的趙匡胤
「宋」字代表安寧
宋詞的萌芽
宋版書和宋體字
第十一講 元——遵天地之道,治人世之事
「大元」取自《易經》
「元亨利貞」的智慧
忽必烈對中原民族的示好
「沒文化」的元朝和元曲
第十二講 明——朱明盛長,敷與萬物
朱元璋的明教背景
中華文化崇拜日月的傳統
以「日月之火」來克「金」
第十三講 清——滔滔旺盛的深意
大金變成了大清
清與明的較量
「清」的多種寓意
附錄
自序
第一講 襁褓中的漢字
釘頭字和聖書字
方言和普通話
倉頡造字的傳說
一片甲骨驚世界
甲骨上的祕密
第二講 夏——中國疆域的主人
夏朝和夏天有關嗎?
「夏」字的原意,是猴還是蟬?
「夏」的含義與人有關
大禹名稱的由來
華夏名稱的由來
第三講 商——替天行道的使者
殷商的由來
「商」和「金」的微妙關係
商王奇怪的名稱
第四講 周——禮法之間的勝與離
孔子最推崇周朝
周朝的制度和禮法
周朝帝王的名稱和玉有關
第五講 秦——國之所以興之本
大名鼎鼎的秦始皇
「秦」字與農事有關
秦...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