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案:
什麼是佛教文化?
科技時代為什麼還需要佛教文化?
東初老和尚詳解佛教文化史,
強調沒有文化,就沒有佛教,
唯有發揚佛教文化才能創造佛教新生命,
才能為這人間帶來希望與光明。
封底文案:
現代人求新求變求進步,但如果找不到文化的立足點,如何創新文化?東初老和尚宏觀大時代變遷,為我們指出佛教文化的歷史脈絡與發展趨勢,進而以豐厚的佛教文化為先導,重新創造佛教文化歷史新頁。
本書探究佛教文化發展的脈絡,主要內容分為三大類:一是述說發揚與創新佛教文化的意義;二是細說佛教文化的發展歷程,自佛陀時代的印度思潮,至佛教傳入中國後,如何發展出中國佛教文化特色,條理分明介紹三國西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歷代佛教發展;三是洞觀近代佛教的成長趨勢,包括智光大師、《人生》月刊、世界佛教會議等佛教文化重要軌跡。東初老和尚提綱挈領,將浩瀚的佛教文化發展史,透過精練的文字、清楚的表格,讓人通覽無遺,得以輕鬆深入豐碩的佛教文化,開創佛教文化新氣象!
作者簡介:
東初老和尚
1907年,出生於江蘇泰縣曲塘鎮。十三歲時,由泰縣姜堰鎮觀音庵的靜禪老和尚披剃出家,誦習教法。自幼勤讀強記,自律甚嚴,又寫得一手好文章,智慧超邁,對於經史百家之學也頗多涉獵,許為弘揚佛法的龍象。
1928年,到鎮江竹林寺的佛學院求學;1929年,到寶華山隆昌寺,受具足戒。隨即又到福建廈門,進入太虛大師所創辦的閩南佛學院繼續深造,先後期的同學有印順、竺摩、戒德、默如、慈航、雨曇、覺民等法師,都是一時的俊秀。孺慕在當時佛教界的最高學府中,對日後的治學和弘化研究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東初老和尚是太虛大師的學生,在擔任鎮江焦山定慧寺監院及方丈期間,創辦了佛學院及佛學期刊。1949年來臺之後,創辦了《人生》雜誌;1955年,倡導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社會各界政要賢達百餘人發起響應,重興佛教文化;1965年,又創辦了《佛教文化》季刊;1967年,中華學術院聘請為該院佛學研究所顧問,從此少問外務,專事佛教著作。晚年,老和尚深感護教弘法必須以歷史為基礎,盡力精心完成了《中日佛教交通史》、《中印佛教交通史》、《中國佛教近代史》三部鉅著。
他的一生對佛教的文化教育,抱有深切的使命感,以及崇高的宗教情操,於此可見一斑。
目錄
自序
佛教文化之重新
佛教文化的意義
東西文化的偏差及其優劣-----與某君論東西文化
宗教與人生
文化應回到人性
整理佛教文獻工作的說明
佛陀時代的印度思潮-----西元前六世紀
佛滅後的印度佛教
印度佛教史上禪的思想
佛陀生滅紀年的考證
中國佛教的特質
三國西晉時代的佛教
南北朝時代的佛教
陳隋間的佛教
隋唐時代的佛教
宋代的佛教
元明清時代的佛教
佛經傳譯之概況
近代世界佛教的動態
智光大師與中國佛教
《人生》月刊奮鬥的生命
發揚佛陀的精神-----為第二次世界佛教會議作
自序
佛教文化之重新
佛教文化的意義
東西文化的偏差及其優劣-----與某君論東西文化
宗教與人生
文化應回到人性
整理佛教文獻工作的說明
佛陀時代的印度思潮-----西元前六世紀
佛滅後的印度佛教
印度佛教史上禪的思想
佛陀生滅紀年的考證
中國佛教的特質
三國西晉時代的佛教
南北朝時代的佛教
陳隋間的佛教
隋唐時代的佛教
宋代的佛教
元明清時代的佛教
佛經傳譯之概況
近代世界佛教的動態
智光大師與中國佛教
《人生》月刊奮...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