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解讀.華文世界近年最令人期待的哲普之作
24位西方大哲的思辨之旅
「哲學脫離人生,將成玄虛;人生脫離哲學,將無定位。」─傅佩榮
華文世界近年最令人期待的哲普之作,由台大哲學系傅佩榮教授於一九九○年代在洪建全基金會的一系列課程錄音整理而成,以「見解明確,方法清晰,系統完備,並且對現實人生有深刻的啟發」為原則,挑選從古希臘直到當代的二十四位西方哲學家,在「不搬弄太多原典,不在專門術語中打轉,同時以準確清楚的口語介紹西方哲學名家的思想」的基礎上,為大眾解讀西方大哲的人生智慧,體驗聖哲的愛智之趣。
不同於中國哲學重視整體見解、實用知識、道德傾向、社會關係,並自先秦儒家與道家出現後鮮有全新論述,西方哲學的思辨趣味可謂獨樹一幟,其風貌從古至今都是百家爭鳴,以哲學為「愛智」,勇於慎思明辨、追求真理。閱讀西方哲學,可以培養理性思辨的習慣,正是知識份子所應具備的條件。凡事但求合理,進而推究理性之依據,設法建立共識;這正是注重溝通的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修養。
第一卷即從古希臘三哲之一蘇格拉底所奠定的西方哲學基礎上開展,依時序介紹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休謨、多瑪斯、奧古斯丁、笛卡兒、史賓諾莎等哲人;第二卷開始,引介影響近代思潮甚深的盧梭、康德、席勒、黑格爾、叔本華、齊克果、馬克思、尼采等;第三卷為柏格森、懷德海、卡西勒、德日進、雅士培、馬塞爾、海德格、卡繆等近代哲人,呈現出承先啟後的思想演變,以及不同時代的特定挑戰。各章均有哲學家的生平簡介與主要觀念介紹,閱讀後即能掌握各大家的學說梗概。
本書的目標是邀請大家一同貼近西方哲學家的心靈,知道這些知名的哲學家究竟如何思考宇宙與人生的問題,如何提出一套完整的概念來表述自己的想法,以及他們的心得對我們現代人有何種啟發作用。站在這二十四位巨人的肩膀看世界,對於西方思潮的發展主軸與特定風格,便不覺得陌生,進而開拓視野、提升思想高度,非常適合作為接觸西方哲學的入門讀物。
作者簡介:
傅佩榮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著有《儒家哲學新論》、《中西十大哲學家》、《西方心靈的品味》、《不同季節的讀書方法》、《為自己解惑》、《人生問卷》、《四書小品》、《文化的視野》(立緒)、《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等數十部,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論語》、《莊子》、《老子》、《易經》、《孟子》《大學.中庸》(立緒)。
章節試閱
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在蘇格拉底的生命內涵—追求真理、肯定傳統與遵從內心之聲裡,他啟發了我們,必須設法通過理性的反省,瞭解一切規範的原因及理由,如此當自己循著規範的指示而生活時,便不再覺得它是一個束縛,反而會有一種解脫的快樂。他充分發揮理性的潛能,以此探討真理,要求自己找到德行的「普遍概念」,並且將自己的經驗,表現在對生命的信念上,為許多人帶來深刻的希望。
引言
時代背景
蘇格拉底出生的時代背景,可以用當時一個規模龐大的戰爭─「波斯戰爭」加以說明。波斯人進攻希臘,希臘的各個城邦聯合起來,最有名的是斯巴達的陸軍與雅典的海軍。這一仗打了二十年,終於打敗了波斯。勝利之後,斯巴達必須裁軍,以恢復原來的農業社會。然而一旦裁軍,軍人沒有得到適當安頓而衍生很多問題,使斯巴達的國勢一落千丈。雅典則因四周環海,順其自然將海軍發展成商隊,在有效經營之下,逐漸成為當時的霸主。
一提到雅典,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民主」,它可以說是民主政治的發源地。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一個事實—當時雅典人口有四十萬,其中公民只有十五萬人,另外二十五萬人是不具公民身分的婦女、小孩,以及奴隸。民主只對「公民」有效。一個人生下來是奴隸的話,在雅典生活是不會有什麼樂趣的,因為他不能享受民主的各種優越條件。但是為什麼雅典有那麼多奴隸呢?因為城邦之間常有戰爭,只要取得全面勝利,就把戰敗國的男子殺死,女子與小孩則充作奴隸。這實在殘忍可怕。「生死存亡」的戰爭在古代社會,不論中國或西方,都是經常出現的。當時雅典是個常勝國,根據記載,在打敗梅樂斯城邦,雙方談判的時候,雅典代表說:「你們不要抱怨,因為這是共同的『遊戲規則』(套句現代用語),勝敗之間的立場也十分清楚,所以現在我們就決定把男子殺死,女子與小孩充作奴隸。」因此,演變到後來,雅典的奴隸多達十幾萬人,總數比公民還多。如此一來怎麼辦呢?這就使得公民一天到晚遊手好閒,無事可做。所以,雅典的人口結構與經濟發展,以及它後來發展出高明的哲學,是各種因素造成的。
蘇格拉底的年代(西元前四六九—西元前三九九),正好是雅典由盛而衰的時期。他年輕的時候從軍相當勇敢。根據記載:他是一個重武裝步兵。何謂重武裝步兵?第一,要當正式軍人,必須是公民;第二,要有些家產,才能夠買得起重武裝裝備。因為當時打仗的裝備是要自己購買的,蘇格拉底買得起,表示他擁有小小家產。這也是他後來可以一天到晚在外面閒聊,不事生產的理由。
蘇格拉底雖有這樣的背景,卻也不禁疑惑:雅典有如此偉大的文明,為何會慢慢地衰弱?難道只是經濟勝不過別人嗎?難道只是戰爭失敗嗎?或者還有別的原因?蘇格拉底顯然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個民族已經喪失了創造力。它對宇宙與人生的瞭解,到達某一限度之後,不再往前進步,甚至開始接受一些比較落後的思想,譬如物質主義、懷疑論,及至最後,無法再積極地將人類的內在潛力發揮出來。
他在晚年被審判的時候,公然宣稱:「我覺得自己像一隻牛蠅,雅典像一匹千里神駒,現在牠慢慢地越來越胖,只想睡,不想跑。我則奉了神的使命,來叮這匹馬。希望把牠叮醒,不要再睡了!」
這如同中國常被比喻為睡獅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醒來?他則認為雅典是一匹睡馬,他要把牠叮醒。
「結果呢?牠醒來之後,非但不感激,還生氣地想把我一掌打死,然後繼續睡覺。」
由此可以看出,他對自己所愛的城邦,有一份深刻的期許,甚至對這個城邦的每一份子,還有熱忱的關懷,希望他們善度此生。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為什麼需要哲學呢?生命原本就是「生、老、病、死」單純的歷程而已,這與哲學有什麼關係?有了哲學,又會產生什麼後果呢?大體而言,一般的哲學家有三個習慣:
第一,喜歡找問題。當大家都在舒服生活的時候,他會問道:「你過的真是合乎人性尊嚴的生活嗎?」「你這樣難道就滿足了嗎?」「你是否還缺少什麼東西呢?」本來生活過得好好的,被他一問,就會覺得好像真的缺少了什麼東西似的。
第二,喜歡建構系統。譬如,大家平常只注意當下的生活,或者是今天的生活需要得到滿足就夠了。但是,他又會告訴你:「生活是一個大的系統。你在物質條件得到滿足之後,還應該去發展藝術、知識、科學、信仰、宗教……之類的其他活動。」由此可知,生活需要建構成一個系統,使人對生命有一個整體的瞭解,進而在剎那生滅的過程裡面,不因變化而困惑。
第三,喜歡改變現狀。哲學家通常都是理想主義者,總認為現實不夠好;如果你能夠完全接受現實,就不用從事哲學思考。
蘇格拉底是個典型的哲學家,但他並不是希臘的第一位哲學家,在他之前,已經有好幾位哲學家了。第一位哲學家叫作泰勒斯(Thales),他曾說了一句話:「宇宙的起源是水。」這就使他成為哲學家了。但我們現在聽來平凡無奇啊!我們現在這麼說,為什麼沒有人會認為我們是哲學家呢?因為希臘哲學的前身是神話世界。神話世界將人生的任何問題及任何現象都用神話來解釋。當時的神話世界即是指奧林帕斯山上的諸神,如天神宙斯。諸神以嫉妒的眼光,監看人間萬物,有時候還會親自下來這個世界,製造一些特殊的事件。總之,由許多人與神的複雜關係構成了當時信仰的核心:「人間任何問題都由神話來解釋。」譬如,為什麼人類世界有戰爭呢?因為神話世界有戰爭。為什麼有農業呢?因為有一個農業神。
什麼是哲學呢?哲學基本上不談神話,只談理性。理性的第一個對象是經驗世界。泰勒斯說:「宇宙的起源不是神造的,也不是神去運作的,而是水。」水代表自然世界裡面的一種元素,所以,當時這一句話簡直石破天驚,由古代神話的思考模式轉變成對自然界的探討,他也因而成為第一位哲學家。
思想背景
但是,當時所謂的「水」,與現在的「水」不太一樣。當時的水是指充滿生命力的元素。依常識來看,火與水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如果說宇宙是由水所構成的,那麼火是怎麼來的呢?於是有了以下解釋:水可以在結冰的時候變成固體,加熱汽化之後又變成氣體。所以,「水」包含了液體、固體與氣體三態,而這種理解是當時對於自然界的探索可以接受的。
這種思想發展下來,百家爭鳴,各說各話,有人說是「水」,有人說「火」比較像,也有人說是「氣」—氣是無形無狀的,不受任何距離、事物所限制。但是,眾說紛紜,卻無一定論,因為畢竟需要自然科學的研究,才能夠明白真相;單只是靠討論的話,結果並不明確。這就是在蘇格拉底之前,希臘自然哲學的基本發展。至於人生哲學,則反映於《荷馬史詩》,史詩所描寫的各種戰爭,基本立場在於肯定「我能夠,所以我應該」。「應該」代表對的、正義的意思。譬如,我能夠打敗你,代表我應該把你打敗;我把你打敗,就是合乎正義的要求。但是,這種「強權就是公理」的思想,使人間變得殘酷無情。大家都只重視年輕力壯的人,老弱婦孺的存在則受到威脅,生命力的發展無形中受到限制。在一個用武力解決一切問題的時代,對人的生命安頓,是完全不能交代的。
所以,「誰有本事,誰當老大」的觀念受到質疑了,希臘哲學家出現之後宣稱:「我們應該超越強權時代,設法從事理性的思考。」一個小孩在不太懂事的時候,會以為力量就是一切。等到年紀稍長、受過教育、懂得思考以後,就會發現這樣的觀念有所欠缺。因為人到了老年,顯然不會再有什麼權力、能力或武力,可他在生命過程之中,累積了許多經驗、智慧和德行,值得我們尊敬與學習。然而,這種比較完整的觀念需要經由教育、對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看法之後,才能夠接受。
在蘇格拉底的時代,已經出現了一些聰明人,叫作「辯士學派」(Sophists)。這些人口才出眾,以教書為業,專門教別人如何辯論。辯論的目的何在?在於從政,這是可以理解的現象。孔子的時代也有類似的情形,他教學生說話的技巧。為什麼?因為學生的第一科是德行,第二科是言語,第三科才是政事。言語不好的話,怎麼討論政治問題呢?所以,當時那些自稱擁有智慧的辯士學派的人物,憑著見多識廣的優越條件,到處遊說、收學費、教學生。
然而,見多識廣的負面影響是,很容易走上「相對主義」。譬如,在兩個不同的地區,有兩種不同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對法律與道德也有不同的說法與詮釋,那麼,到底誰對呢?你對,別人也對,故稱之為「相對論」。
「相對」之後就演變為「懷疑」。譬如,某個城邦有一個傳統,規定每年某個時候要去廟裡祭祀。這是不是一定要相信呢?真有神的話,為什麼他不把別的城邦消滅,只來照顧他所鍾愛的城邦呢?這就很容易從「相對論」走入「懷疑主義」。
懷疑到後來,就懷疑一切價值了。譬如,孝順父母是很好的,但是也有人說:為什麼要孝順呢?孝順有什麼好處?很多人不孝順,不是照樣過得很快樂嗎?又說:為什麼要有正義?正義反而使好人吃虧、倒楣;沒有正義,過得也挺愉快的啊!如此一來,所有的價值都被懷疑了!
像這種「相對」及「懷疑」的思想,都是由辯士學派慢慢宣導,形成社會風氣,最後,變成大家都只注重當下的利益了。於是整個哲學界分成兩大趨勢。一派追求自然界的真相,他們只抬頭看天,卻不看地上,一天到晚在研究:天上的星辰是怎麼構成的?這個世界是如何被推動的……這些是以當時的科學水準無法找到答案的問題。
而另一派人,則是專門在充滿變化的現實世界裡尋找利益。這兩者都不能為當時嚮往真理的人提供滿意的答案。
所以,蘇格拉底在兩派圍攻之下,脫穎而出。針對追求自然界真相的人,他有一句名言:「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樹木,而是城內的居民。」在人的世界裡,他寧可去研究城裡的老百姓:他們如何生活?他們堅持什麼信仰?依什麼來判斷是非善惡?他們為何遵守法律?……這些問題終究要搞清楚。他把對天文學、自然學(Physics)的研究精神,轉移到對「人」的探討上。但是,如果對人的研究在無形中轉變成「相對主義」、「懷疑主義」,他也不能接受。他認為人生一定要掌握某些絕對的原則,但是如何掌握呢?這不是單靠強烈的信念,譬如,「我相信……所以一定」就能夠做得到的,必須提出有力的理由,才能說服別人。
我非智者,愛智而已
因此,研究哲學家的第一步,就是要學習他的方法。掌握方法了,等於得到一個良好的工具,方便將來自己進行探討。蘇格拉底如何去說服別人?如何讓雅典眾多的自由人相信他的話?事實上,他從軍中退伍時,已經是中年了,他的生活習慣是每天用完早餐,就外出遊逛,找人聊天。他喜歡一對一的談話方式,而不喜歡上課或演講,因為上課沒有溝通對話的機會,反而在聊天的過程中,可以充分運用他的方法。
我們與別人談話,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式。譬如,「我告訴你一件事情。」這就是一種方法—我直接告訴你一件事情的發生,因為我看到的你沒有看到。另一種方法是在談話中,聽到對方提及某種概念時,我可以反問:「既然你使用這個詞語,就應該知道它的意思。」舉個例子,他與一個年輕人聊天的時候,故意引導對方,說:「你覺得某某老師為了援救小孩,卻犧牲自己被火燒死的事情,是不是顯得她很勇敢?」
年輕人馬上說:「對!她真的好勇敢,令人佩服!」
蘇格拉底又說:「你如此肯定她是勇敢的,那麼你一定知道什麼是勇敢?」
「那當然!」
蘇格拉底繼續問:「我想了很久,就是不清楚勇敢的本質是什麼?那麼,你能不能告訴我什麼是勇敢?」
年輕人說:「勇敢就是勇敢地去救人。」
蘇格拉底再問:「並非每個人都有機會去救人,那麼是不是沒有機會救人的人,就沒有辦法表現勇敢呢?」
「不對,不對!有些人是堅持自己的理想,可是……」他講了半天,舉了很多個別的勇敢情況來加以歸納。但是,蘇格拉底問題的真正含義是:
「如果不先知道勇敢的定義,又如何知道什麼是勇敢的表現?」
這樣的反問法,啟發我們反省的空間:「你是不是沒有經過考慮,就接受許多既成的觀念?這觀念往往是風俗習慣或是傳統權威所造成,以致你根本沒有經過批評的反省,就盲目認定某些行為一定是好的或壞的。」如此一來,被問到的人內心產生激烈的衝突與掙扎,然後開始思考:「奇怪?我原以為自己生活安定,行事以仁義道德為規範,應該沒什麼問題才對,怎麼一討論起來,處處都是問題呢?甚至自己只不過外表像鄉愿一樣,跟著別人盲目地過日子,內心卻根本沒有真正理解。」內心沒有真正理解,行為就會缺乏穩固的基礎。譬如,我並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勇敢,只是根據別人的說詞,在什麼情況下跳水救人就是勇敢。所以,我一定要等待機會,以跳水救人來表現勇敢。事實上,我不知道勇敢的本質是什麼,我不是為了勇敢而勇敢,也不是為了別人的稱讚。像這樣反省之後,就會發現,真的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到底有沒有真正的知識?
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在蘇格拉底的生命內涵—追求真理、肯定傳統與遵從內心之聲裡,他啟發了我們,必須設法通過理性的反省,瞭解一切規範的原因及理由,如此當自己循著規範的指示而生活時,便不再覺得它是一個束縛,反而會有一種解脫的快樂。他充分發揮理性的潛能,以此探討真理,要求自己找到德行的「普遍概念」,並且將自己的經驗,表現在對生命的信念上,為許多人帶來深刻的希望。
引言
時代背景
蘇格拉底出生的時代背景,可以用當時一個規模龐大的戰爭─「波斯戰爭」加以說明。波斯人進攻希臘,希臘的...
作者序
總序
品味西方心靈 ╱ 傅佩榮
我們每天接觸的資訊,在廣度上已經無遠弗屆了,在深度上則日益覺得不足。深度與傳統有關,不能只由字面上得到肯定。大家都知道蘇格拉底是哲學家,也記得他說過「沒有經過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但是這句話何以是正確的?許多人沒有反省,甚至未受教育,不是也活得好好的嗎?如果要反省,又該如何著手?反省之後,人生就值得活下去嗎?
要辨明一位哲學家的思想,就須大費周章,何況西方哲學史中,可以列出一連串閃亮的名字,個個頭角崢嶸、自成一家之言,我們如何可能全部認識?同時,有無必要這樣做呢?這些問題不能簡單回答,必須稍加分析。
首先,即使我們不願承認現代化與西方化之間的等同關係,也不大注意西方文化在事實上主導著世界潮流,但是對於「文化交流互動」的需求,卻是不能否認,也不宜忽視的。譬如,在閒談中引用幾句西方格言,往往帶來彼此會心的微笑。如果用「某人說話很尼采」來描寫一個朋友,大概不會受到責怪,但是用「某人說話很孟子」來描寫,就難免招人物議了。我們的文化活動其實已經浸染了許多西方因素,既不可能求其還原澄清,倒不如順水推舟,把一些常見的思想瞭解得更為透澈,讓自己使用起來更為得心應手。
其次,「文化交流」的帽子太大了些,我們站在個人求知的角度來看,也應該深入認識西方文化,尤其是居於核心地位的西方哲學。西方哲學的思辨趣味可謂獨樹一幟,與我們自己的哲學大不相同。中國哲學重視的是整體見解、實用知識、道德傾向、社會關係,並且自從先秦的儒家與道家出現之後,就很少能有全新的一家之言了。西方哲學的風貌,從古至今都是百家爭鳴,因為他們以哲學為「愛智」,勇於慎思明辨、追求真理,不惜自創一套名詞、自尋一種方法、自立一套架構,然後不管說得對不對,好不好,都可以清楚展示、供人品評。
閱讀西方哲學,可以培養理性思辨的習慣,這種習慣正是知識份子所應具備的。凡事但求合理,進而推究理性之依據,設法建立共識;這正是注重溝通的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修養。
然後,能否不帶任何實用的目的,純粹由欣賞的眼光來品味西方哲學呢?這才是合適的態度啊!我不必奢望在讀了柏拉圖與康德之後,可以改善人際關係,或增加個人資產。我可以期許的是,讓自己的心靈由平地走向高原。高原上空氣較為稀薄,未必可以久居,但是視野遼闊,或許可以「望盡天涯路」,對於人生全貌及價值層次可以作整體的瞭解與評估。平地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太擁擠了些,眼光不易高遠,心靈難免閉塞。我們不必在高原定居,但是偶爾體會一下「走向高原」的心路歷程,也是人生一件有趣的事。
我的專業正是哲學,並且願意與人分享自己的心得。如何能夠「不搬弄太多原典,不在專門術語中打轉,同時以準確清楚的口語介紹西方哲學名家的思想」,無疑是一大挑戰。我挑選從古希臘直到當代的二十四位西方哲學家,根據是:見解明確,方法清晰,系統完備,並且對現實人生有深刻的啟發。為了配合一般讀者的背景,我刻意避開繁瑣冗長的論證,以免減低了愛智的樂趣。我自己也在準備的過程中,重新思索許多問題,獲益良多。若能把這二十四位哲學家的思想瀏覽一遍,對於西方心靈的發展主軸與特定風格,就不會覺得陌生了。「哲學脫離人生,將成玄虛;人生脫離哲學,將無定位」—這是我的信念。
總序
品味西方心靈 ╱ 傅佩榮
我們每天接觸的資訊,在廣度上已經無遠弗屆了,在深度上則日益覺得不足。深度與傳統有關,不能只由字面上得到肯定。大家都知道蘇格拉底是哲學家,也記得他說過「沒有經過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但是這句話何以是正確的?許多人沒有反省,甚至未受教育,不是也活得好好的嗎?如果要反省,又該如何著手?反省之後,人生就值得活下去嗎?
要辨明一位哲學家的思想,就須大費周章,何況西方哲學史中,可以列出一連串閃亮的名字,個個頭角崢嶸、自成一家之言,我們如何可能全部認識?同時,有無必要這樣做呢?...
目錄
總序 品味西方心靈
1 蘇格拉底 Socrates, 469 B.C.- 399 B.C.
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
2 柏拉圖 Plato, 427 B.C.- 347 B.C.
無知是最大的罪惡
3 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384 B.C.- 322 B.C.
幸福來源於我們自己
4 奧古斯丁 Augustine, 354-430
如果要明白,就應該相信
5 多瑪斯 Thomas Aquinas, 1225-1274
追求人生最高的幸福
6 笛卡兒 René Descartes, 1596-1650
要以探求真理為畢生的事業
7 史賓諾莎 Baruch de Spinoza, 1632-1677
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
8 休謨 David Hume, 1711-1776
理性永遠無法戰勝情緒
總序 品味西方心靈
1 蘇格拉底 Socrates, 469 B.C.- 399 B.C.
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
2 柏拉圖 Plato, 427 B.C.- 347 B.C.
無知是最大的罪惡
3 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384 B.C.- 322 B.C.
幸福來源於我們自己
4 奧古斯丁 Augustine, 354-430
如果要明白,就應該相信
5 多瑪斯 Thomas Aquinas, 1225-1274
追求人生最高的幸福
6 笛卡兒 René Descartes, 1596-1650
要以探求真理為畢生的事業
7 史賓諾莎 Baruch de Spinoza, 1632-1677
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
8 休謨 David Hume, 1711-1776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