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拿的故事是聖經中最廣為人知的比喻,也是最常被誤解的。許多人熟知這個故事,但是它箇中的涵義似乎遠超過我們多數人所理解的。
在《出走的先知》一書中,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提摩太.凱勒牧師解析了在約拿書中所隱藏的深度,闡述約拿是整卷聖經中最不成材的其中一位先知。但是約拿這個逆子卻與耶穌之間有著甚為顯著的關聯,耶穌甚至是在約拿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這位在聖經中最桀驁不馴、最悖逆的先知,要如何與耶穌相比呢?在書中,作者對這個聖經比喻的離奇結論給一個答案──與我們分享位居約拿故事核心、令人震撼的基督教信息。
作者簡介:
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出生成長於賓州(Pennsylvania)並在巴克納爾大學的戈登-康維爾神學院(Bucknell University, 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和威敏斯特神學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接受教育。初期牧會於維吉尼亞州霍普威爾市(Hopewell, Virginia)。 一九八九年與妻子和三個兒子於曼哈頓(Manhattan)創立救贖主長老教會(Redeemer Presbyterian Church)。今天,救贖主教會有將近六千人固定參加禮拜天崇拜,並在世界各地幫助建立了將近三百多間的新教會。二零一七年,凱勒從擔任救贖主教會主任牧師一職,轉任至救贖主都市植堂全球事工網絡(Redeemer City to City)。該組織致力於幫助世界各國的教會領袖在國際都市中觸及廣眾、傳福音服事人群。著有《智慧之書》(God’s Wisdom for Navigating Life)、Hidden Christmas、Making Sense of God,也有《婚姻解密》(The Meaning of Marriage)、《揮霍的上帝》(The Prodigal God)以及《我為什麼相信》(The Reason for God)等等書籍。
譯者簡介:
林欣玫(Rosa Lin),美加華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建築學士、不列顛哥倫比亞理工學院(British Columb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建築工程碩士。魯益師研習會會員(Fellow of the C.S. Lewis Institute)。現職北美建築業。蒙主恩讓我能參與基督教翻譯、護道等事工。深深感謝所有基督教翻譯與文字工作者的奉獻與同工!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二十一世紀的魯益師。」──新聞周刊(Newsweek)
「能與尼采、馬克思和佛洛伊德等輩較勁的基督教知識分子。」──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提摩太.凱勒位於紐約市的事工正帶領著這一個世代的慕道者和質疑者來相信上帝。我為著他來感謝上帝。」──葛理翰牧師(Billy Graham)
「在救贖主長老教會和其他幾本著書當中,凱勒塑造了一種福音派的願景:淡化政治、強調關愛窮人、個人犧牲以及跨種族與階層的包容性。」──出自《財富》雜誌(Fortune)將提摩太.凱勒題為「全球五十位傑出領袖」當中的摘文。
名人推薦:「二十一世紀的魯益師。」──新聞周刊(Newsweek)
「能與尼采、馬克思和佛洛伊德等輩較勁的基督教知識分子。」──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提摩太.凱勒位於紐約市的事工正帶領著這一個世代的慕道者和質疑者來相信上帝。我為著他來感謝上帝。」──葛理翰牧師(Billy Graham)
「在救贖主長老教會和其他幾本著書當中,凱勒塑造了一種福音派的願景:淡化政治、強調關愛窮人、個人犧牲以及跨種族與階層的包容性。」──出自《財富》雜誌(Fortune)將提摩太.凱勒題為「全球五十位傑出領袖」當中的摘...
章節試閱
第一章 逃離上帝(1-3a)
1耶和華的話臨到亞米太的兒子約拿,說:
2「起來,去尼尼微大城,向其宣告她的不是,因為他們的惡業已達至我面前。」 3 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約拿書一:1-3a)
不大可能的使者
這個故事由「耶和華的話臨到」約拿做為開始,這是聖經在關於先知記載裡常見的一種開場白,上帝使用他們來把祂的話語和信息傳給以色列人,尤其是在患難或危機的時刻。但是到了第二節,當時的讀者應該就能發現:這跟以往聽過的、關於其他先知的記載都不一樣――上帝呼召約拿「去尼尼微大城,向其宣告」。這在好幾個層面都令人感到訝異。
首先,因為這是在呼召一個希伯來先知離開以色列、前往外邦城市。自古以來,先知都只有被派到上帝百姓當中,雖然耶利米、以賽亞和阿摩司都有向異教國家宣告過幾個上帝的曉諭,卻都只是簡短的,而且這幾位都沒有真的被派到那些國家的領土上傳道,約拿的任務是前所未聞的。
更令人吃驚的是:以色列的上帝竟然要警告尼尼微(亞述帝國的首都)即將大難臨頭!亞述是遠古時代最為殘忍、暴戾的帝國之一,歷代為王者大多都會記錄自己的軍事勝利,對屍骨如山的平原以及燒成灰燼的城市感到洋洋得意、沾沾自喜。撒縵以色三世是以「在巨大石碑上,詳細雕繪敵人被肢解斬首之種種酷刑的駭人情節」而聞名,亞述歷史是「我們所知最為血腥恐怖的歷史」。捕獲敵人的亞述人通常會將他們的雙腿以及一隻手臂斬掉,只留下另一隻手和手臂,為了要跟他們握手、嘲弄這些痛苦至死的受刑者;強迫被斬首之人的親友將自己親人的頭顱頂在竿上遊街示眾;將囚犯的舌頭拔掉,用繩子拉伸他們、活剝人皮並釘在城牆示眾;活燒青少年。那些在城滅、家破人亡後僥倖殘存的人則是註定落入殘暴的奴隸制度,亞述人被稱作是「恐怖主義國家」。
這個帝國在以色列的耶戶王( 西元前八四二至八一五)時期開始向以色列國抽重稅,在約拿一生的時間裡都持續威脅與恐嚇猶太人的北國,終究在西元前七二二年入侵,毀滅了以色列北國及其首都撒瑪利亞。
然而,這個國家竟是上帝外展宣教的對象?雖然上帝是要約拿去向這個城市「宣告反對」,因為其所行的一切惡事。但是,若不是想要讓他們有機會免於審判,否則就沒有理由要轉達警告,約拿對於這點心知肚明(約拿書四:1-2)。一位良善的上帝怎麼能讓這種國家有享受祂慈愛恩澤的一點機會?上帝究竟是為了什麼而要幫助自己百姓的仇敵?
也許這個故事最令人驚訝之處是在於:上帝指派了誰――「亞米太的兒子約拿」,沒有任何相關的背景資料,代表著他並不需要被介紹。但是從列王紀下第十四章第二十五節裡 ,我們得知約拿服事於以色列王耶羅波安二世(公元前七八六至七四六)統治期間,從這裡我們了解到:約拿與批評王室政府不忠不義的先知阿摩司和何西阿是有所不同的,他曾經支持耶羅波安為著擴大國家權力和影響力的侵略性軍事政策。當時最早的約拿書讀者們會記得他是一個愛國愛到偏激的民族主義者,他們會嘖嘖稱奇地說:上帝竟然會派這樣的人去向他最懼怕又最憎恨的族群傳道。
這個任務沒有任何的邏輯可言。嗯,它看來的確幾乎就是個險惡的陰謀,若是哪個以色列人想出了這樣的主意,他少說也一定會被大家唾棄,最壞的情況則是會被處死。上帝怎能要求任何人這樣地背叛自己國家的利益呢?
拒絕上帝
約拿故意以反嘲的方式來拒絕上帝說「起來,去尼尼微」的呼召, 他「起來」往反方向走(第三節)。據信,他施是當時以色列人所知世界最西端、最外圍的邊緣。簡而言之,約拿做的是與上帝告訴他要行之事完全相反――召他往東,他就向西;指示他行陸,他就下海;受差往大城,他就買了單程票去到世界的盡頭。
他是為何而抗拒?我們得等到看見約拿自己在這卷書後面所講的話,才能全盤了解約拿的思維與動機。但是此時經文邀請我們先來做些猜想:可想而知,約拿應該是會覺得這個任務既不務實也不符合神學。
上帝在這裡(以及之後),都是用「大」城來描述尼尼微,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它既是軍事霸主也是文化強國。它的民眾怎麼會聽從像約拿這樣之人的話呢?舉例來說,假設在一九四一年的柏林街頭,有個猶太拉比高喊要納粹德國懺悔,他能撐多久?就最實際的層面而言:成功機率是零,但是死亡機率卻是極高的。
約拿也不可能看得出這個任務有什麼在神學上的理由。先知那鴻在幾年前曾經預言上帝會因尼尼微的邪惡而摧毀它7。當時,約拿和以色列已經理所當然地接受了那鴻的預言――以色列不是被上帝揀選疼愛,要透過它來實現祂在世上目的的民族嗎?尼尼微不是勢必會與耶和華衝撞的邪惡社會嗎? 亞述不是即便在當時都算為少見的血腥與暴虐嗎?上帝當然會摧毀它,這是明顯又肯定的(對約拿而言)!那麼,為什麼對約拿會有這種呼召呢?尼尼微的任務若是成功,豈不是會毀了上帝對以色列的承諾以及證明那鴻是個假先知嗎?所以,這項任務到底能有什麼正當的理由呢?
不信任上帝
因此,約拿對於他被分派的任務有所不服,但是他對派給任務的這位,有著更大的不滿。約拿的結論是:因為他看不出上帝的吩咐有什麼道理,所以就肯定這是沒有道理的,他不相信上帝的良善、智慧與公義。
我們都有過這種經歷:坐在醫生的診療室裡,因著切片報告結果而感到震驚;在最後一個可能的推薦人也無消無息之後,對於此生能否找到一個像樣的工作而感到絕望;不懂為何原來看似完美的愛情(一直想要卻從未奢望能實現的)就這樣如墜機般地徹底完了。如果真有所謂的上帝,我們會想:祂真的是不知道自己在搞什麼!就算我們暫時放下生活情況來面對聖經的教導,它好像(尤其是對現代人而言)也是充滿了不合理的主張。
這種時候我們需要做出決定:到底是上帝知道什麼是最好的,還是我們?人心未經矯正的預設模式總是會這樣想:是由我們決定。我們不相信上帝是良善的、也不信祂是全然為著我們的幸福所著想,所以如果看不出上帝的所言或所行有什麼好理由的話,我們會認為那就是沒有。
這就是亞當和夏娃在園裡所做的,上帝所給的第一個命令是:「耶和華上帝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世記二:16-17)果子在那裡,看來非常「好……,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創世記三:6),但是上帝沒有給出任何原因用以說明為什麼那不能吃。而亞當和夏娃就如同多年後的約拿,他們決定:如果想不出上帝的命令有什麼好原因的話,那就一定是沒有。他們不信任上帝會為了他們最大的益處而設想,所以就吃了。
兩種逃離上帝的方法
約拿逃離了上帝,但是若我們先暫時往後退一步來看看整卷書,就會看到約拿使用了兩種逃離上帝的方法。保羅把這些列在羅馬書的第一至三章。
第一章 逃離上帝(1-3a)
1耶和華的話臨到亞米太的兒子約拿,說:
2「起來,去尼尼微大城,向其宣告她的不是,因為他們的惡業已達至我面前。」 3 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約拿書一:1-3a)
不大可能的使者
這個故事由「耶和華的話臨到」約拿做為開始,這是聖經在關於先知記載裡常見的一種開場白,上帝使用他們來把祂的話語和信息傳給以色列人,尤其是在患難或危機的時刻。但是到了第二節,當時的讀者應該就能發現:這跟以往聽過的、關於其他先知的記載都不一樣――上帝呼召約拿「去尼尼微大城,向其宣告」。這在好幾個層面都...
作者序
就像在教會背景家庭下長大的多數人一樣,從小我就知道約拿這個故事。然而,身為教導聖經的牧師,這簡短的書卷卻讓我經歷了好幾個對其費解與詫異的階段,對解讀者而言,書中許多不同的主題是一種挑戰,它似乎關乎著許多事情。是關乎民族精神與愛國情結嗎?因為比起整座城滿是屬靈失落的人,約拿似乎更緊張於自己國家的戰事安危;是關乎上帝要我們宣教的呼召嗎?因為約拿一開始是先逃離了那個呼召,然後去了卻又後悔;是關乎信徒要順服、信靠上帝的掙扎嗎――以上(甚至更多)皆是。成堆如山有關約拿書的學術文獻,顯示出了這個故事豐富、層層含義以及在人類生活與思想各方面的應用。
此書謹慎的架構顯示了作者在信息當中更細微的層面,兩個場景都讓我們看到約拿(一個死忠的宗教信徒)是如何看待以及對待那些與他不同族裔、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約拿書讓我們能夠深刻地學到上帝對於信徒圈之外的人以及其他社會群體的愛,祂是如何反對激進病態的民族主義、反對對其他族裔的鄙視態度,還有我們要如何在世界進行「宣教使命」,即便我們的生活與內心都被狡猾、難以捉摸又無法避免的偶像勢力所牽動。若能把握住這些深入的見解,我們就能成為世界的調解者、促進和平者以及和解的特使,這樣的人是現今最迫切所需的。
但是若要理解書裡一切關於社會人際關係的課題,我們就必須明白:這卷書的主要教導並不是和社會學有關,而是關於神學方面之事。約拿要的是一個自己所創的上帝――會直接了當地擊毀壞人(例如那些惡毒的尼尼微人)的上帝,然後保佑好人(像是約拿以及他的同胞們)。當真正的上帝(非約拿的山寨版上帝)不斷地出現,他就陷入狂怒或是絕望,約拿覺得真正的上帝是個捉摸不透的謎,因為他無法解開在上帝慈愛與公義之間的矛盾。約拿問道:怎麼會?上帝怎麼可以對做出這等兇殘惡事之人有憐憫之心、饒恕他們?上帝怎能既慈愛又公義?
這個問題在約拿書中沒有答案,然而約拿書只是整本聖經中的一部分,它像個驅動聖經整體情節主線往前進的章節,教導我們繼續向前展望:上帝是如何透過自稱「終極約拿」(馬太福音十二:41)」的那位來拯救世界,不僅自己公義,也使那些相信祂的人可以稱義(羅馬書三:26)。唯有當我們這些讀者完全地掌握了福音,才能夠既不像如尼尼微人般殘忍的剝削者,也不會像是約拿那樣的法利賽主義信徒,而是成為被聖靈改造過、如基督樣式般的男女。
許多研習約拿書的人都曾注意到:在前半部,約拿扮演的是耶穌著名比喻(路加福音十五:11-24)中逃離父親的浪子角色,而在書的後半部,約拿則是像那位「大兒子」(路加福音十五:25-32),雖然順服卻又因父親對懺悔罪人的慈愛恩典而對父親惱怒、喝斥。比喻結束在父親對法利賽主義的大兒子所問的問題,而這正好對應到:約拿書也是以向這位法利賽主義先知的提問來作為結局,兩個故事當中相似與平行之處,也許耶穌自己心裡是有數的,這也是本書名為《出走的先知》的由來。
就像在教會背景家庭下長大的多數人一樣,從小我就知道約拿這個故事。然而,身為教導聖經的牧師,這簡短的書卷卻讓我經歷了好幾個對其費解與詫異的階段,對解讀者而言,書中許多不同的主題是一種挑戰,它似乎關乎著許多事情。是關乎民族精神與愛國情結嗎?因為比起整座城滿是屬靈失落的人,約拿似乎更緊張於自己國家的戰事安危;是關乎上帝要我們宣教的呼召嗎?因為約拿一開始是先逃離了那個呼召,然後去了卻又後悔;是關乎信徒要順服、信靠上帝的掙扎嗎――以上(甚至更多)皆是。成堆如山有關約拿書的學術文獻,顯示出了這個故事豐富、層層...
目錄
7 導論 出走的先知
15 第一章 逃離上帝(一:1-3a)
27 第二章 世界的風暴(一:3b-4)
35 第三章 誰是我的鄰舍(一:5-6)
47 第四章 擁抱外人(一:7-10)
59 第五章 愛的模式(一:11-17)
73 第六章 逃離恩典(一:17-二:10)
87 第七章 行公義、宣講上帝的忿怒(三:1-10)
101 第八章 心的風暴(四:1-4)
115 第九章 憐憫的特質(四:4-11)
135 第十章 我們與上帝話語的關係
153 第十一章 我們與上帝世界的關係
197 第十二章 我們與上帝恩典的關係
219 後記 是誰講了這個故事
221 致謝
7 導論 出走的先知
15 第一章 逃離上帝(一:1-3a)
27 第二章 世界的風暴(一:3b-4)
35 第三章 誰是我的鄰舍(一:5-6)
47 第四章 擁抱外人(一:7-10)
59 第五章 愛的模式(一:11-17)
73 第六章 逃離恩典(一:17-二:10)
87 第七章 行公義、宣講上帝的忿怒(三:1-10)
101 第八章 心的風暴(四:1-4)
115 第九章 憐憫的特質(四:4-11)
135 第十章 我們與上帝話語的關係
153 第十一章 我們與上帝世界的關係
197 第十二章 我們與上帝恩典的關係
219 後記 是誰講了這個故事
221 致謝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