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場輻射無處不在,影響每一種生物的DNA,兒童仍在成長階段,暴露於致癌物質中,更容易罹患癌症,為人父母者──你的孩子還要無時無刻使用手機嗎?
★DNA損害、致癌、文明病、阿茲海默症、不孕症、憂鬱症、自殺率提高等,電磁波(EMF)、輻射都是幫兇?
★電磁波不只來自手機,還來自很多日常在家中或辦公室使用的電器!
★手機會導致腦癌,是真的嗎?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11年證實手機輻射可能致癌,人類創造的大量輻射甚至影響自然界植物的生長、以及動物的「磁覺」,候鳥、鮭魚、蜜蜂、蝙蝠等動物都受影響!
★告訴你對抗電磁場暴露的三十一招策略,保護自己和家人。
生活環境中有未知的隱形殺手,你願意冒著健康風險,曝曬在人造電磁輻射中,參與這項未經授權、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生物實驗?
你知道,其實電磁輻射無所不在?
單單將一隻開機狀態中的手機放置於蜂巢前,就會快速導致整個蜂群死亡。
馬丁‧布藍克博士指引你需要採取的安全措施,保護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每一天、每分鐘,日常生活幾乎不間斷的沉浸在電磁波的洪流之中。
電磁場輻射無處不在,影響每一種生物的DNA,兒童仍在成長階段,暴露於致癌物質中,更容易罹患癌症,為人父母者──你的孩子還要無時無刻使用手機嗎?
儘管科學證據說出真相:「電磁波或無線波造成的電磁場都有可能造成癌症」,仍有否定的聲音掩蓋事實,問題在於企業、私人掌控了相關商品的利潤,於是「有計畫」的試圖混淆視聽。
科學證據說明:
居住在距離高壓電線五十公尺以內的人較居住在距離高壓電線六百公尺以外或更遠的人,更加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
每天使用手機二至四小時的男人,較不使用手機的男人減少了40%的精子數量,至於那剩餘的60%存活下來的精子細胞,移動性和存活力也比較低。
所有的電磁場都會影響生物健康
DNA損害、癌症、眼疾、阿茲海默症、不孕症、憂鬱症、自殺率增高等,電磁波(EMF)、輻射都是幫兇?
何謂髒電(Dirty Electricity)?
流行病學家已證實,暴露在這些電磁場雜訊中,是癌症、腫瘤等健康問題的隱形兇手。
當你不可能放棄使用電子配備、無線電玩具時,可以學習知識,更安全地使用它們,做個知情的消費者。
當你不可能放棄手邊的科技產品,你可以更積極地作為,減少科技產品帶來的傷害;馬丁.布藍克博士提示你電磁場暴露的策略三十一招,讓你在家居生活和職場環境中,注意周邊環境安全。
作者簡介:
馬丁‧布藍克(Dr. Martin Blank)
電磁學與健康影響相關領域的傑出專家,已經研究此題材逾三十年。他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取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並在劍橋大學取得第二個博士學位COLLOID SCIENCE(膠體科學)。1968到2011年,他在哥大擔任副教授,並開設講座。他也是生物電化學學會有機與生物領域的主席,以及生物電磁協會主席。
他已經發表200餘篇論文和評論,並且是許多學報的編輯,包括《電子化學學社》、《生物電子化學》和《生物能量學》、《Electromagnetic Biology and Medicine》(電磁波生物與醫學)等國際學報。
譯者簡介:
魏兆汝
曾任生技研究翻譯、出版企畫編輯,曾任《BODY》雜誌副總編輯
經常關注於語言中的文化差異,翻譯時力求「概念簡明」,保留英文中的「幽默趣味」。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獨立記者 朱淑娟 推薦
媒體推薦:
Amazon讀者 4.7顆星評鑑
「Overpowered內容完備,彷彿如驚悚電影一般,帶領我們窺見環境的危機!Blank博士以絕妙的方式解釋手機與其他無線產品對細胞生理機能所造成的生物效應,並說明我們該如何自保,以及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保護我們的後代。書中提及電力、野生生物以及科學的『商業』元素的章節點出了科技的黑暗面,一個難堪但也不得不面對的真相。」—Ann Louise Gittleman, PhD, New York Times (《Zapped》暢銷作者)
「對每一位有心捍衛自身、所愛之人、以及其他萬物之福祉的人而言,本書絕對是必讀之作。讀完本書,您對個人、政治、乃至對於這個我們所生存的星球必定會有不同看法」—B. Blake Levitt (曾擔任紐約時報撰稿人,著有Electromagnetic Fields, A Consumer’s Guide to the Issues and How to Protect Ourselves)
「Martin Blank以淺顯但不失精確的方式闡釋一個難懂的科學主題。幽默且熱情的口吻中所提及的主題包羅萬象,小至電線、手機、電燈泡,大至利益的衝突等。這一位偉大科學家身上所兼具的激進與真理特質,實為萬中無一。」— David O. Carpenter,醫學博士,紐約州立大學阿爾巴尼分校健康與環境研究所所長
名人推薦:獨立記者 朱淑娟 推薦媒體推薦:Amazon讀者 4.7顆星評鑑
「Overpowered內容完備,彷彿如驚悚電影一般,帶領我們窺見環境的危機!Blank博士以絕妙的方式解釋手機與其他無線產品對細胞生理機能所造成的生物效應,並說明我們該如何自保,以及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保護我們的後代。書中提及電力、野生生物以及科學的『商業』元素的章節點出了科技的黑暗面,一個難堪但也不得不面對的真相。」—Ann Louise Gittleman, PhD, New York Times (《Zapped》暢銷作者)
「對每一位有心捍衛自身、所愛之人、以及其他萬物之福祉的人...
章節試閱
1. 意想不到的活躍能量
你知道嗎?你已經參與了一項未經授權的實驗,「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生物實驗。」瑞典神經腫瘤學家萊夫.沙福德(Leif Salford)說。這是人類史上頭一遭,每個人都身藏一具「高能微波傳輸器」,並每天將它貼著大腦使用。這台機器就是你的手機。
手機會產生電磁場(electromagnetic field,簡稱EMF,俗稱電磁波),並發出電磁幅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簡稱EMR)。所有「無線通訊」的設備,及使用交流電(電力公司的輸電網路以及從家中牆上插座取得電力的都算在這個範圍內)的現代電器產品都有這個特性。不同的設備會產生不同等級、不同特性的電磁場。
這對健康產生什麼影響呢?這也就是上述「實驗」的內容。
許多電磁波對人體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如癌症及阿茲海默症,要經歷數年才會發生,所以短時間內我們不會知道這場「實驗」的結果,也許要花上數十年才能有定論,但在那之前,電磁波的活躍能量早已對數十億人造成影響,屆時是否將為時已晚?
在我們一邊等待著確切答案的今天,許多人正在為電磁場可能造成的危害激烈地辯論著。電磁場背後的科學理論並不容易為一般人所理解,因此使得討論它對健康的影響變得複雜;簡單來說,論證分為兩派;一派人馬呼籲要以對全人類健康風險的預防觀點出發,繼續調查電磁能量的真正影響。這群人之中有許多科學家(包括我本人),在研究中觀察到許多危險跡象,因此發出採取預防措施的強烈號召。
另一派人則認為,我們應該等到找到電磁波對人體負面影響的確實證據,再採取行動。在這派人中,發聲量最大的團體包括了許多商界代表,他們害怕獲利受到影響,寧願人們不要想太多,繼續購買使用更多會產生電磁波的相關電子電器產品。
電器廠商的努力沒有白費,如今世界上已然充斥著電磁波科技應用產品。但除了電器之外,電磁場也有其他的來源;最值得注意的是現代社會中的供電系統,也就是電力公司鋪設於馬路及家中的電線等設備,整體組成了一個超大型的電磁場產生網絡,這影響了幾乎每一個美國人,及75%的世界人口。在二十一世紀初的今天,我們的每日生活幾乎是不間斷地沉浸在電磁波的洪流之中。
對於電磁波,我們了解多少?
今日科學對暴露在電磁波之下所產生的生物效應(生物及健康面的影響)的研究還在早期階段,我們還沒有辦法確切針對某種電磁波曝露模式(如連續十年、每天使用手機二十分鐘),推論造成某一種特定的病症(如癌症)的可能性。對於何謂電磁輻射量的「安全標準」,也還未能下定論。
雖然科學研究還無法回答所有疑問,但至少我們確實知道──所有類型的電磁波都會影響生命體。我在本書中會不斷提及,科學實驗中許多生物效應被證實和電磁波相關。舉例來說,眾多研究顯示電磁波會讓基因產生變異;基因控制了人體細胞的性狀表現,而基因突變被認為是癌症發展的初期徵候。電磁波曝露與癌症發生的關聯性,引起應重新檢視電磁波輻射量安全標準的呼聲。實驗中能引起基因變異的電磁波水平,相等於日常手機使用所發出的電磁輻射量。
電磁波對健康有負面影響,基因損害被認為是原因之一。數個不同的研究報告指出,在使用手機數年後,大腦腫瘤的發生風險提高了二至三倍。其中有份研究回顧綜合分析了16篇報告,發現對經常使用手機時間十年或更久的人來說,單側大腦發生腫瘤的機率提高了240%。根據一項以色列研究,每個月使用手機超過22小時的人罹患唾液腺癌的機率提高了50%(從1970至2006年,這類腫瘤在以色列的發生率上升了四倍)。而居住在手機通訊基地台400公尺以內超過10年以上的人,得到癌症的機率則比那些住得較遠的人提高了3倍。確實,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指出電磁波或無線波造成的電磁場都有可能造成癌症。
多項研究指出,癌症是損害健康的重大殺手之一,而電磁波曝露卻大幅增加了其他健康損害的風險。事實上,研究指出比目前安全標準強度還要低上千倍的電磁場,會顯著增加罹患神經退化性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和漸凍人症)及因精子細胞損害造成之男性不孕的風險。有一項研究顯示,居住在距離高壓電線50公尺以內的人較居住在距離高壓電線600公尺以外或更遠的人更加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而罹患的風險在1年後增加為24%,5年後為50%,10年後為100%。其他的研究也指出,每天使用手機2至4小時的男人,較不使用手機的男人減少了40%的精子數量,至於那剩餘的60%存活下來的精子細胞,移動性和存活力也比較低。
電磁波曝露就如同其他許多環境中的污染物一樣,不僅影響了人類,也對大自然造成了影響。事實顯示電磁波對於許多的植物、動物生命都有負面的影響。縱然僅有少許低量的電磁場曝露,也會干擾鳥和蜜蜂的導航能力。多項研究指出,這和飛禽撞塔死亡率有關(因與電線塔和通信塔碰撞而造成鳥死亡)。這種對導航能力產生的負面影響關連到蜂群崩壞症候群(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簡稱CCD)的發生,因而嚴重減少了全球蜜蜂的數量;在一項研究裡我們發現,單單將一隻開機狀態中的手機置放於蜂巢前,就會快速導致整個蜂群死亡。在歐洲各處,一種謎般的樹木病變也被認為與環境中的無線網絡(WIFI)輻射波有關。
如同下面章節我將要解釋的,許多極具專業素質、高水準、經過同行評審的科學研究,都顯示電磁波的影響令人擔憂。這些影響,都在被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簡稱FCC,在美國負責規範手機電磁場輻射)等主管單位視為完全安全的強度下發生。
意料之外的肇事者
約1960年起我開始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作,我的研究範疇並不僅止於電磁場一項而已。我在哥倫比亞大學所獲得的物理化學博士及劍橋大學的膠體科學博士學位給了我在生物、化學和物理等學科跨領域的堅實背景。我在早期的職業生涯也花了許多時間去了解物質表面和薄膜(如肥皂泡沫)之特性,由此,我開始探索包覆活體細胞的生物膜。
我研究了造成嬰兒呼吸窘迫綜合症(infan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簡稱IRDS)的生物化學機轉,該病症會使新生兒的肺產生塌陷(也稱為新生兒肺透明膜病)。透過這次研究,我發現,健康的肺表面有種物質,可形成網絡,保護健康嬰兒的肺避免發生塌陷(缺乏此肺表面物質就會造成IRDS患者的肺塌陷問題)。
一家食品公司隨後便聘請我去研究如何利用同一表面支撐機制來防止添加到冰淇淋的氣泡破裂。由於冰淇淋並非以重量,而是以容積做為銷售單位,這使得食品公司得以減少裝在每盒商品中的實際冰淇淋份量。(我的孩子讓我為這份工作感到難過,但他們自己倒是非常享受我帶回家的冰淇淋樣品。)
我也曾研究電力如何與神經及肌肉的組織膜中的蛋白質和其他成分互動。1987年,當時我正在研究電場對薄膜的影響,我讀到一篇里芭.古德曼博士(Dr. Reba Goodman)的論文,寫到電磁場對活細胞的一些不尋常影響;古德曼博士發現,即使來自一般電器相對較弱的電磁波(例如來自電線和電器附近的電磁場),也可能會改變活細胞製造蛋白質的能力。我早已了解電力影響細胞功能的重要性,但這篇論文指出磁力(我將在下一章中介紹,磁力是電磁場所具有的關鍵特性之一)對活細胞也有顯著影響。
就像我大多數的同事一樣,當時我不認為這是可能的。這裡先補充一些背景資料:某些類型的電磁場是普遍早已認知對人體有害的,例如X射線和紫外線輻射都是致癌的輻射線,但這些都是游離輻射。而古德曼博士的研究卻顯示,即使是能量比X射線要低得多的非游離輻射,也會影響細胞的基本特性──促進蛋白質合成的能力。
由於電磁場的非離子形式輻射比離子形式的輻射含有較少的能量,長久以來的認知是,這是無害於人類和其它生物系統的。我們知道,高度曝露於非離子形式輻射的電磁場,會導致身體的溫度上升,而正是這種溫度的增加可能造成細胞損傷和導致健康問題,以至於有人認為,只要不會造成溫度上升,低能量非離子形式的輻射電磁場便是良性的。
以我自己置身於世界頂級學術機構超過20年的經驗,我就是被這樣教導的,我也如此教學、傳授。事實上,我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學院(還有世界各地其他大學同領域的學院)中教授人體生理學時,整學期都不會提到電磁場,除了當它被用來診斷檢測電流對心臟或大腦的影響時才會提及。當然,磁鐵和磁場會影響金屬和其它磁體,但論及人體生理學時,電磁場被認為是「惰性」的,或基本上對人類的生理無影響力的。
你可以想像,此時我發現古德曼博士論文的研究實在耐人尋味。後來她成為我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同事,她的辦公室就在同排建築物的另一端,我決定跟進她的研究,與她面對面討論。沒有多久我就意識到,古德曼博士的數據和辯論很有說服力,如此地有說服力,不僅改變了我對磁性對健康潛在影響的想法,我更是開始跟她長期共同研究,並且甚有斬獲,對我來說也是受益良多。
古德曼博士和我共同研究、合作多年,在相關的科學期刊上也發表了許多報告。我們的研究集中在「細胞」的層次上,包括電磁場是如何貫穿細胞表面,並影響細胞和基因,我們的研究演示了數種具有重複性,且可被觀察到的電磁場對活細胞的健康影響。正如發表在這些科學期刊上的發現,我們的數據和結論皆經過同行審驗。換句話說,我們的研究結果在刊登之前,就已先被評審,以確保我們研究量測、技術和結論是適當的。我們的研究在發表後,會被在世界各地、獨立於我們的實驗室外的科學家證實。
色調的變化
大約過去25年間古德曼博士和我一直在研究電磁場的問題,我們的工作已經被無數公衛領域的科學家、工作者及專家引用,並且被《國際電磁輻射研究報告》(BioInitiative Report)引用(第11章中有討論),這報告也被歐洲議會所引用以呼籲更強烈有力的電磁場法規來管制。當然,我們的工作也在圈內被批評,這是可以預料的,我們也持歡迎的態度,畢竟討論和批評才得以讓科學進步。但在90年代的後期,批評中開始帶著比以往更多的憤怒與嘲弄。
有一次,我在美國能源部一個研究電磁場的年度評審中提報我們的研究結果。當我報告完畢時,一位常春藤聯盟的知名教授立刻說(沒有任何證實依據),我給出的數據是「不可能」的。在他之後,另一位受人尊敬的學者也表示(同樣沒有任何證實依據),我極可能已經犯下一些「可怕的錯誤」。這些人不僅僅是錯了,他們的發言還帶有強烈和明顯的敵意。
後來我才發現,這兩個人都是電力工業支薪的顧問,而發電廠是產生電磁場的最大來源之一。對我來說,這便說明了他們為何對我們的研究有如此強烈又毫無根據的看法。我親眼目睹了私人、利潤導向企業的手段,企圖對電磁場生物效應背後的科學證據混淆視聽。
不是第一次了
我知道這不是第一次產業反對威脅到他們商業利益的科學研究。過去我看過好多次煙草、石棉、殺蟲劑、水力壓裂法(fracking)以及其他產業,他們花錢請科學家製造「科學」,好讓他們能宣稱其產品安全無虞。
當然,這並非合理科學的過程。科學涉及產生並檢驗假說,從嚴謹和可重複的實驗中所產生之可利用、可觀察的證據得到結論。科學不是將證據客製化來支持某個既定的信念,那叫「宣傳」。亨利.萊博士(Dr. Henry Lai)與納倫德拉.辛格博士(Dr. Narendra Singh)對電磁場曝露會造成基因的損傷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在本書的第4章及其他章節有更多深度的討論),正如他所解釋的:「很多正在做的研究,純粹只是作為產業公關的工具。」
不可逆轉的趨勢
當然,電磁場曝露(包括手機、還有你用來幫手機充電的電線所生成的電磁波、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使用到電磁波的科技)並不等同於吸菸。暴露在致癌物質之下及其他菸草所帶來的有害影響完全是出於自願性、娛樂性的吸煙行為。如果菸草明天起從世界消失,很多人會非常惱火,菸農必須種植其他作物,一些公司可能會倒閉──但是除此之外不會有其他影響。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現代科技(也就是在這本書中討論的人造電磁場來源)對於創新、生產力、及提升生活品質都挹注了極大的幫助和力量。如果明天電力網停電,所有的手機網絡將停止運轉,世界各地的數百萬台電腦就無法開機,而夜間也只能靠燭光和月亮照亮,電磁場的曝露也就大幅地減少了,但我們將付出現代社會徹底崩潰的代價。
電磁場不只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副產品,電磁場以及我們將電磁場應用到其他技術層面的能力,已成為建造現代社會的「基石」;清潔衛生、食品生產和儲存、醫療保健……這些都是依賴電力和無線通訊技術的基本社會架構。我們的社會已經發展為從根本上依賴不同形式及層次的電磁幅射技術,而這些技術在19世紀前還未出現在這個星球上。
由於這些設備在現代生活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可以理解有些人會傾向於抵制挑戰了電磁波曝露安全性的資訊。人們就是無法承受要去限制他們使用心愛電子設備時間的想法(更不用說叫他們放棄了)。這給了產業一個極大的優勢,因為有一大部份的人寧願不知道電磁場曝露活動所造成的安全影響。
預防措施
我在這本書裡要傳遞的訊息,並不是要大家放棄會產生電磁波的設備──就像大多數人一樣,我也也喜歡、並且使用產生電磁波的科技配備。相反的,我希望大眾能認知到電磁場對於生物所構成的真正的威脅,好讓我們能重新思索各種產業與產品的安全標準。
我在此書中提出的解決方案也並不是不可行的。對個人而言,我建議採用「謹慎迴避」的概念,儘量於電磁場設備正在使用時,減少我們自身的電磁波曝露,並增加我們和電磁波來源之間的距離。就像你會使用汽車安全帶和安全氣囊,在相對高速駕駛的危險中來增加行車安全,那麼對於自己的電磁波曝露,你也應該考慮類似能降低風險的做法。
在廣泛的社會層面上,電磁波曝露對一般市民的影響,應以預防性原則來建立一個新的、有生物基礎的安全標準,我相信這是最好的辦法。正如當科學證據顯示,地球的臭氧層遭受威脅時,早在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此威脅的關聯性之前,美國就先於他國在規範氯氟烴(氟氯化碳,CFCs)的生產了,我們的政府應該要對電磁場曝露明顯造成的公共安全威脅有所回應。如果能對電磁波的強度作管制,就像對汽車的碳排放量進行管制一樣;這樣才能迫使製造商去設計、製造、和銷售產生低電磁波強度的設備。
沒有人願意回到文明黑暗的時代,但對個人和整個社會來說,確實有更聰明、更安全的方式來處理我們和電磁幅射科技的關係。
本書為何而寫
我一直把「科學」當作理解問題的可靠手段,並作為可能解決方案的資訊來源。在我所受過的專業訓練、職業生涯和對科學的信賴之中,能夠得到的最終結論是:知識就是力量。而在電磁幅射的領域裡,相關知識和證據正在穩步增長。
電磁場問題涵蓋物理學、生物學和化學(以及電氣工程學)。我的跨學科背景(幾乎囊括以上所有領域),對於電磁場曝露問題及其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上,為我提供了有價值的觀點。這是正是我在本書中所要講述的。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將試圖總結和簡化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所了解到電磁場對健康造成影響的資訊。若有人對這些議題背後的科學發現感興趣的,可以查看在尾注中引用的資料。我的目標是證明所有的電磁場——即使在起初被認為是無害的極低強度下,都會影響生命體。而來自各種越來越普遍的活動的電磁場曝露,用手機打一通電話、或用WiFi無線上網等,已經與一些非常嚴肅的公共健康風險有關。
有了這些知識,我希望你能採取更多作為來保護你自己和家人,在你的環境中減少不必要的危險,對於這些圍繞著你的科學技術,最終能成為一名知情的消費者。
1. 意想不到的活躍能量
你知道嗎?你已經參與了一項未經授權的實驗,「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生物實驗。」瑞典神經腫瘤學家萊夫.沙福德(Leif Salford)說。這是人類史上頭一遭,每個人都身藏一具「高能微波傳輸器」,並每天將它貼著大腦使用。這台機器就是你的手機。
手機會產生電磁場(electromagnetic field,簡稱EMF,俗稱電磁波),並發出電磁幅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簡稱EMR)。所有「無線通訊」的設備,及使用交流電(電力公司的輸電網路以及從家中牆上插座取得電力的都算在這個範圍內)的現代電器產品都有這個特性。...
作者序
當我在不同的聚會場合,無可避免地被問到我做什麼為生時,通常會伴隨發生一連串耐人尋味的事情。我回答他們:「我正著手研究手機、WiFi無線網路以及相關設備對生物產生的影響。」緊隨其後的通常是一個略帶焦慮的關切,「那它們危險嗎?」當我說目前有可觀、大量的證據顯示有顯著的風險,談話往往到這兒就結束了,並以這樣的一句話作結:「門兒都沒有,不管怎樣我是不會放棄我的手機的。」
這些經歷讓我知道在寫這本書時,我面對著一場夠瞧的艱苦戰鬥。雖然人們對相關的健康問題感到緊張與不安,但他們對要放棄已經大量佔據他們生活的神奇科技產品感到更加不安。請允許我從一開始就先讓你放心:我們沒有必要放棄電子時代的設備。
但從「全然放棄」到目前「毫無限制地使用」之間,存在著極多的解決辦法。我們只要看看氣懸膠體(aerosols)的故事,就可以看到一旦問題被指出,更安全的替代品就會出現。當氣懸膠體首次出現時, 它們被視為是奇蹟的物質,這也是科技進步時常有的現象。然後在20世紀70年代,研究顯示,在氣懸膠體中的推進劑(propellants)會損耗對地球上生命至關重要的臭氧層。國家級別和國際性組織都被呼籲要採取行動,隨之而來的是擴大禁止使用這些最危險的推進劑。因此,雖然我們今天仍使用氣懸膠體,但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排放量卻在下降中。
每當我們開始辯論要如何實施限制,典型被企業贊助方的台詞是:「沒有確鑿的證據顯示有危險。」我寫了這本書來告訴你,事實並非如此。有龐大且確實的科學證據顯示,電磁輻射(EMR)是我們高科技世界的一個副產品,它對我們的生物體系有多種且多樣的影響。該是時候把「沒有確鑿的證據顯示有危險」這常見說法改為「我們得承認確實有危險並要開始做點什麼來改變!」
需要做的改變是很多的,其中兩個最重要的是:
1. 為科技使用者和環境周邊萬物訂定更安全的標準。幸運的是,這些標準都不難到位,並有多種方法可以讓電磁波曝射量減少。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認知到,改變是必要並且可以做到的。
2. 讓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當人們被告知了,他們才能夠應對。我們已經一遍又一遍地看到,當人們被動員採取行動時,他們可以完成什麼樣的壯舉。企業和政府的政策可以因此有大幅的改變。
這些目標是這本書的核心思想。透過了解事實,你可以對如何使用科技作出明智的決定,你也可以為減少電磁輻射造成的潛在傷害出一份力。
當我在不同的聚會場合,無可避免地被問到我做什麼為生時,通常會伴隨發生一連串耐人尋味的事情。我回答他們:「我正著手研究手機、WiFi無線網路以及相關設備對生物產生的影響。」緊隨其後的通常是一個略帶焦慮的關切,「那它們危險嗎?」當我說目前有可觀、大量的證據顯示有顯著的風險,談話往往到這兒就結束了,並以這樣的一句話作結:「門兒都沒有,不管怎樣我是不會放棄我的手機的。」
這些經歷讓我知道在寫這本書時,我面對著一場夠瞧的艱苦戰鬥。雖然人們對相關的健康問題感到緊張與不安,但他們對要放棄已經大量佔據他們生活的神...
目錄
Contents
導讀(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科暨研究所教授 李中一)
前言
第一章 意想不到的活躍能量 An Unlikely Activist
第二章 電磁場 Electromagnetic Fields
第三章 電磁力時代 The Electromagnetic Age
第四章 EMF傷害DNA EMF Damages DNA
第五章 EMF和癌症的關係 EMF and Cancer
第六章 其他EMF對健康的效應 Other Health Effects of EMF
第七章 EMF的非人類衝擊 The Nonhuman Impact of EMF
第八章 EMF科學的商場 The Business of EMF Science
第九章 從菸草到手機的懷疑
第十章 EMF的安全標準
第十一章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and the BioInitiative Report
第十二章Minimizing EMF Risk
第十三章Children and the Electrohypersensitive
第十四章EMF的治療用途 Therapeutic Uses of EMF
第十五章 下一步 The Next Step
致謝
註釋
Contents
導讀(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科暨研究所教授 李中一)
前言
第一章 意想不到的活躍能量 An Unlikely Activist
第二章 電磁場 Electromagnetic Fields
第三章 電磁力時代 The Electromagnetic Age
第四章 EMF傷害DNA EMF Damages DNA
第五章 EMF和癌症的關係 EMF and Cancer
第六章 其他EMF對健康的效應 Other Health Effects of EMF
第七章 EMF的非人類衝擊 The Nonhuman Impact of EMF
第八章 EMF科學的商場 The Business of EMF Science
第九章 從菸草到手機的懷疑
第十章...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