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只隔了一張紙,
每個人都可能變成加害人家屬
沈伯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劭宇/實務社會工作者‧台東海山扶兒家園主任
挺身推薦
當家人犯了罪,
家屬還有權利捍衛自己的發言、還有資格快樂嗎?
他們究竟該概括承受「養不教父之過」的罵名,
抑或堅持主張「罪不及妻孥」的清白?
犯罪的代價,竟是所有家人必須一同承擔?
身為無罪的罪人,加害人家屬最終該何去何從?鄰居的閒言閒語、蜚短流長,媒體的緊迫盯人、疲勞轟炸,社會集體性的霸凌與排擠,無所不在的網路搜索與攻擊,在在迫使加害人家屬不敢曝光、不願發言,他們沒有哭的立場,更沒有笑的資格,甚至不得不搬家、轉學、辭職,一輩子背負著加害人家屬的標籤,就此墜入深沉無邊的地獄……
然而,世界上沒有人會自願成為加害人家屬。當我們憤怒地怪罪他們,會不會其實是在引發對立、助長歧視?當我們指著他們的鼻子叫罵,可曾想過他們或許是最痛心的人?最終,這樣的譴責會不會導致又一個被害人?最終,我們會不會也淪為了加害人?
每當社會上出現重大案件,針對加害人家屬經常出現兩種不同的聲浪,一種認為「養不教父之過」,因此犯罪者家屬必須概括承受,不僅有人會對犯罪者做出人身攻擊,亦不乏針對家屬的「人肉搜索」、「網路霸凌」;另一種則是認為「罪不及妻孥」,犯罪者會受到應有的懲罰,而家屬何辜,不應該受到波及。這類正反意見引發的網路公審與媒體亂象在台灣屢見不鮮,卻鮮少有人設想加害人家屬因此承受的壓力。
本書爬梳日本眾多犯罪事件中加害人家屬的心境與困境,透過第一手採訪,詳細記錄了事發後他們如何承受社會壓力,並進一步指出面對犯罪事件時,媒體的推波助瀾和大眾無法客觀審視,往往在現實中和網路上導致集體霸凌而不自知。時至今日,在我們終於懂得對被害人伸出援手之際,或許也該試著「站在援助被害人的立場看待加害人家屬」。
作者簡介:
鈴木伸元
1996年自東京大學教養學系畢業,同年進入NHK電視台任職,歷任新聞節目導播,負責《NHK特輯》、《今日焦點》等節目。曾兩度榮獲表彰優秀節目的銀河賞獎勵賞。著有《沸騰都市》(合著)、《新聞消失大國:美國》(皆為日本幻冬舍出版,書名暫譯)。
譯者簡介:
陳令嫻
輔仁大學日文系學士,東京學藝大學國文系碩士。喜歡閱讀、旅行與陶瓷器。
聯絡方式:reikan0412@hotmail.com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幸福美滿的家庭有一天突然瓦解
突然接到警方的電話
這是一個四處可見的平凡家庭。
太太淺野洋子(化名)年過三十五,和比自己小的丈夫、小學低年級的兒子住在一起。她在計程車行負責庶務工作,丈夫則在公公經營的小工廠做事。丈夫個性溫和,幾乎不曾大呼小叫。兒子雄太(化名)很喜歡踢足球,每逢週末便到當地的少年足球隊踢球。由於夫妻倆都在工作,因此小孩平常放學了就會去學校的安親班。
洋子雖然鎮日忙於工作與家庭,但對於生活並未感到特別不滿,過著平凡充實的每一天。
然而,這樣平凡幸福的日子,卻在某一天毫無預兆地突然瓦解。
那是二○○六年二月的某個冬日傍晚,天氣十分寒冷。
當洋子正準備煮晚餐時,家裡電話突然響起來。她接起電話,對方自稱是警察,說要找她的先生。她望向丈夫,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丈夫也一臉驚訝地接過電話。
不過他很快就掛了電話,留下一句「警察好像想問我一些事情,我去去就回」便出門了。洋子這時候還沒想到丈夫其實是殺人凶手。當天夜裡回家之後,丈夫只說了句「沒事,沒問題」。畢竟他平常就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因此洋子並未特別在意。
然而丈夫自願配合偵訊並不是一次就結束了,第二天、第三天他又去警察局報到。
洋子開始擔心,丈夫卻還是回答「沒事」,不願多說。
到了第三天,洋子越來越不安,於是趁著丈夫不在家的時候找出了舊報紙,仔細翻閱。她認為丈夫可能捲入了當地某一起尚未抓到嫌犯的案件。
其中一則短短的報導吸引了她的目光──隔壁鎮發生了命案,警方尚未找到嫌犯,目前正在調查。
當天夜裡,洋子面對來接丈夫的警察,直接開口問道:「你們是為了這起案件而調查我先生嗎?」
警察面無表情,彷彿拒人於千里之外般說道:「太太,不好意思,案情尚未釐清,我們無法透露細節。」洋子的直覺告訴她,丈夫就是因為這起案件而受到調查。
丈夫出乎意料的自白
從這時開始,洋子忍不住一天到晚思考丈夫與案件的關係。
丈夫一定是因為隔壁鎮的命案而接受調查,但是被害人與他應該沒有交集才對,更何況她不相信丈夫會殺人。雖然很想找人商量,不過丈夫還在配合警方調查,稱不上嫌犯,所以她覺得還不用為此尋求協助。
有一天,洋子試著詢問偵訊完回家的丈夫:「是因為那起案件嗎?」丈夫老實承認,同時也告訴她:「命案與我無關,妳用不著擔心。」她雖然很想相信丈夫,卻又無法完全信任對方。
就連在車行上班時,她的腦袋裡都還是充斥著丈夫與那起命案。
她在意得不得了,於是又讀了一次報導。
報導中提到警方推測的犯案時間,她於是試著回想當時丈夫正在做什麼。
當她回想起來時,嚇得倒抽了一口氣──因為當天明明是週末,丈夫卻出門去了。
報紙上寫的受害人死亡時間推測是星期天傍晚。那一天,丈夫中午說要送貨去給附近的客戶,雖然他有時的確會在週末送貨,當天卻是晚上才回到家。她還記得自己當時覺得很納悶,明明客戶就在附近,怎麼這麼晚才回家。
或許丈夫就是這起殺人命案的凶手……她嚇得全身顫抖了起來。
警方之後依舊持續調查。隨著偵訊的日子越來越久,洋子心中的疑惑也越來越強烈。凶手果然就是丈夫嗎?或許他正在努力證明清白,所以偵訊的時間才會拉得這麼長,就算如此……
距離一開始自願配合偵訊已經過了十天,洋子也不安到了極點。這一天正當她在公司處理庶務時,接到了警方打來的電話:「不好意思打擾您工作,您的先生有話要跟您說,我們現在會出發前往貴公司附近,可以麻煩您出來一趟嗎?」
洋子雖然搞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但可以感覺到原本的僵局開始出現變化。
他們會合的地點是離她公司有點距離的小巷子,警方開著一台普通的汽車前來。洋子一坐進後座就看到丈夫低著頭,直到警方催促才開口。
「對不起……其實,人是我殺的。」
當下洋子幾乎聽到自己的血液倒流的聲音,整個人頭暈目眩,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丈夫說完「對不起,我真的很對不起妳」,又低著頭陷入了沉默。
丈夫遭到逮捕,警方發布新聞稿
丈夫坦承犯案的那天,洋子依照警方指示回家,結果一整晚都沒能闔眼。
他說的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之後的日子該怎麼辦?兒子會不會受到影響?種種煩惱在心頭打轉,她卻不知道該和誰商量。
隔天早上,獨生子雄太注意到父親並未回家,便開口問洋子。
她隨口編造謊言道:「爸爸工作有點忙,要出差一陣子,可能暫時不能回家了。」之後就跟平常一樣送兒子去上學。
洋子試著思考今後該怎麼辦,卻怎麼也想不到辦法,於是選擇照常上班。
當天下午,警察再次打電話給她:「兩、三個小時之後就會對您的先生發出拘捕令,也會發布新聞稿。」
丈夫說的果然是實話。警察繼續說下去,口氣平淡:「就事件的特性來說,媒體應該會大幅報導,屆時府上附近可能會充斥媒體記者,所以請儘早帶令公子離開,要是把他捲進來就太可憐了。」
洋子掛斷電話後急忙早退,在開車回家的路上打電話給高中以來的好友A女,簡單說明情況,希望暫時把雄太託付給對方照顧。
洋子的雙親在她小時候離婚,之後相繼過世,因此她能依靠的就只有好友A女了。
當她去接在學校安親班的雄太時,雄太還因為母親提早來接他而流露天真的喜悅。
等到他一坐上車,洋子便告訴他:「媽媽工作也變忙了,所以你暫時要去A阿姨家住一陣子。等我工作告一段落,馬上就去接你。」可能是因為母親不由分說的強硬態度,所以他雖然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卻仍默默點頭答應。
一回到家,洋子趕緊把幾天份的換洗衣物塞進包包裡,馬上又驅車離家。
她首先開往隔壁市的好友A女家,剛下班的A女已經在家裡等她來。
洋子告訴A女:「外子好像鬧出了什麼事,詳情我還不清楚,不過希望妳能暫時讓雄太避避風頭。」A女表示一切都交給她。聽到洋子說「外子的事明天好像會上報,我如果知道詳情,會再好好跟妳說」,A女也並未追問任何細節。
包圍住家的電視台SNG車
洋子離開A女家後,先打電話到公司,告知老闆大致的情形,希望老闆允許她暫時住在公司的休息室。老闆很乾脆地答應,還說:「如果有什麼困難,隨時都可以來找我。」洋子聽了眼淚差點掉下來。
開車前往公司的路上,洋子發現自己忘了帶雄太的健保卡。因為接下來可能暫時回不了家,所以最好現在就去拿,於是她便趕緊開回家。
但是她太天真了。
正當她要開進自家前方的小巷子時,發現眼前的景象和平常有些不一樣。這一帶到了晚上七點應該是一片漆黑,但這時位於巷子底的自家附近卻異常明亮。
洋子停下車,張大眼睛凝視,發現自家前方的空地停了好幾輛電視台的SNG車,照明亮晃晃的。附近還出現了人牆,閃光燈不時閃爍,大概是有人在拍照。眼前的一切彷彿電影,卻又真實存在。如同警方所言,洋子再也無法靠近自己家了。
她於是緩緩倒車離開,以免遭到媒體包圍。
她接著先到公司一趟,把換洗衣物等行李放進休息室,過了幾小時後,再趁著深夜摸黑回家。她心想,還是把雄太的健保卡帶在身上比較保險,反正這麼晚了,媒體應該都走了吧。
當她回到自家附近時,車上的時鐘顯示是深夜十二點。
進入巷子後,她發現方才的燈光全部消失了,心想媒體果然已經離開了,於是放慢車速朝自家前進。
然而正當她靠近自家前方的空地時,發現平常應該空無一人的空地卻隱約可見人影與車影。電視台的SNG車和媒體租的車子都還停在空地上。
洋子因而大吃一驚──在這麼嚴密的監視下,她根本無法靠近家門。
她於是維持原本的車速,緩緩通過家門口,駛回公司。
丈夫遭到逮捕的那天,就在驚濤駭浪中度過了。
丈夫瞞著她殺人,洋子於是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殺人犯的家屬,也就是加害人家屬。
無法開口的加害人家屬
我第一次採訪洋子是在二○一○年二月,當時距離案件已經過了四年。我們約在東北地區某個出租會議室見面。
見面之前,我曾經請好幾個加害人家庭代我親手把信交給她,也嘗試透過律師和援助組織詢問能否採訪,卻一直得不到正面的回應。
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後是透過在仙台成立的援助加害人家屬的民間團體「World Open Heart」(詳見第五章),才終於採訪到洋子。
洋子的一頭長髮摻雜了超乎她年齡應有的白髮。兒子雄太穿著一身運動服,陪同她前來接受採訪。
雄太喜歡踢足球,採訪過程中也一直巧妙地控球,球一直沒離開過他腳下。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是當地J聯盟球隊的狂熱球迷。
洋子露出虛弱的笑容說:「我雖然對足球一點興趣也沒有,不過前一陣子在兒子邀約下,一起加入了球迷俱樂部。」
她小心地斟酌用字遣詞,慢慢談起事件經過。至今從未跟其他人開口談過那件事的她,接受這次採訪也是經過再三考慮。
「無論我怎麼解釋,都無法改變我是加害人家屬的事實。想到被害人與被害人家屬,我們身為加害人家屬無論多麼悲傷痛苦,都沒有立場開口。」
看來她很疑惑自己身為加害人家屬是否有資格發言。
我所採訪的每一位加害人家屬幾乎都會提到這件事,他們覺得自己不但不能笑,也不能哭。
當然也有不少加害人家屬表示:「犯罪的是犯人本身,與我們無關。」這種例子以少年案件的加害人家屬居多,但這樣的態度與發言往往更加激怒被害人。
然而,多數的加害人家屬都會受到家人犯罪的打擊,自責不已,認為自己沒有資格發言,因而一直堅決拒絕採訪。
洋子也是這樣。
儘管如此,告訴社會大眾加害人家屬的處境應該還是有些意義,因此她才終於下定決心,願意傾吐這四年來的悲慘遭遇。
新聞好可怕
從丈夫遭到逮捕的那天起,洋子便不再收看電視新聞,也不再讀報。
她一方面認為丈夫不是真正的凶手,就算是凶手,一定也是過失殺人。另一方面,她不想與案件沾上邊的心情更勝於擔心丈夫。
由於住在公司的休息室,因此洋子的生活不曾受到媒體騷擾,然而白天上班時卻會一直處於情緒緊繃的狀態。
只要打開電視,每一小時就會播一次相關新聞。這種時候,她總是會悄悄離開座位,或是想辦法集中精神在工作上,盡量不接觸任何訊息。
問題在於兒子雄太。大人可以想辦法不看新聞,小孩卻不知道何時何地會接收到父親犯案的消息,心靈也沒有堅強到能夠冷靜以對。
洋子從未對兒子提及丈夫犯案一事,只是含糊以對:「爸爸媽媽最近工作都很忙,所以不能住在家裡。」她把兒子託付給好友A女,卻又擔心他會因為電視新聞而發現父親是凶手,讓她盡力隱瞞的心血都付諸流水。
因此她心想等過一陣子事情平靜些,得好好向兒子說明真相。但如果在這之前聽到扭曲的資訊,雄太的心靈可能會受傷。
所以洋子把雄太託給A女時,特別請她不要讓兒子看電視。
A女於是拔掉電視插頭,對雄太說:「我家電視壞掉了,所以沒辦法看。」雄太雖然對於看不到每個禮拜必看的卡通感到不滿,卻乖乖地沒鬧彆扭。
第一章
幸福美滿的家庭有一天突然瓦解
突然接到警方的電話
這是一個四處可見的平凡家庭。
太太淺野洋子(化名)年過三十五,和比自己小的丈夫、小學低年級的兒子住在一起。她在計程車行負責庶務工作,丈夫則在公公經營的小工廠做事。丈夫個性溫和,幾乎不曾大呼小叫。兒子雄太(化名)很喜歡踢足球,每逢週末便到當地的少年足球隊踢球。由於夫妻倆都在工作,因此小孩平常放學了就會去學校的安親班。
洋子雖然鎮日忙於工作與家庭,但對於生活並未感到特別不滿,過著平凡充實的每一天。
然而,這樣平凡幸福的日子,卻在某一天毫無...
作者序
根據日本2009年度的《犯罪白皮書》顯示,警方認定2008年全年度發生的犯罪案件數量為253萬3351件。
其中主要罪名如下,統計數量皆包含未遂案件:
殺人 1,297件
強盜 4,278件
傷害 28,291件
毆擊 31,641件
詐欺 64,427件
強制性交 1,582件
強制猥褻 7,111件
車禍過失致死傷等 714,977件
這些案件不僅使被害人成為媒體焦點,不少被害人家屬也會遭受媒體的採訪攻擊,形成二次傷害。
另一方面,經常遭人遺忘的是,有這麼多起案件,就代表背後同樣存在著這麼多的加害人家屬。
任誰都覺得「我不會成為加害人」,然而,自己不犯罪,並不代表不會因為家人犯罪而成為加害人家屬。
例如小孩犯罪的家長、配偶犯罪的丈夫或妻子、父親或母親犯罪的兒童,連同親戚犯罪的人一併算起來,每起案件背後其實牽連者眾。
加害人家屬往往必須承受來自社會的巨大壓力。
例如因為家人犯案而失去工作、反覆搬家;小孩必須不斷轉學,無法過正常生活。更不要提一天到晚響個不停的無聲電話、遭到網友人肉搜索住家地址或公司等個人資料,以及住家遭到塗鴉等各種難以想像的毀謗中傷。
不少加害人家屬因為熬不過殘酷的現實而自殺,例如連續誘拐女童並加以殺害的殺人犯宮崎勤,其父便是跳多摩川自殺。被害人家屬的嘆息與痛苦不計其數,而加害人家屬的人生也隨之陷入深淵,再也無法恢復平靜的日子。例如犯人是十四歲國中生的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導致兩人死亡、三人受到輕重傷;長崎市國中一年級男學生殺害四歲男童的長崎誘拐殺害男童事件,與畠山鈴香所犯下的秋田連續兒童殺害事件等等,都是日本人記憶猶新的案件。這些案件背後都有加害人家屬,而這些人是如何面對親人犯罪,又是如何度過往後的人生呢?
本書將聚焦於至今乏人討論的加害人家屬,分析這些人被迫背負的十字架之沉重,以及他們贖罪的方式。
根據日本2009年度的《犯罪白皮書》顯示,警方認定2008年全年度發生的犯罪案件數量為253萬3351件。
其中主要罪名如下,統計數量皆包含未遂案件:
殺人 1,297件
強盜 4,278件
傷害 28,291件
毆擊 31,641件
詐欺 64,427件
強制性交 1,582件
強制猥褻 7,111件
車禍過失致死傷等 714,977件
這些案件不僅使被害人成為媒體焦點,不少被害人家屬也...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幸福美滿的家庭有一天突然瓦解
突然接到警方的電話
丈夫出乎意料的自白
丈夫遭到逮捕,警方發布新聞稿
包圍住家的電視台SNG車
無法開口的加害人家屬
新聞好可怕
媒體攻勢激怒附近居民
在公司與記者面對面
犯人的妻子也必須負責嗎?
如何尋找合適的律師?
「殺人犯的家」
「連兒子一起抹殺吧!」
校方反應冷淡
半夜前往校園「道別」
轉學也無法消弭心中的不安
加害人家屬如何遭到孤立
在監獄裡的丈夫一無所知
加害人家屬借錢度日
為了孩子而活
第二章 加害人家屬的生活
連續誘拐殺害女童事件①證人
連續誘拐殺害女童事件②接獲逮捕通知
連續誘拐殺害女童事件③憔悴得不成人形的加害人父親
連續誘拐殺害女童事件④對親戚的影響
連續誘拐殺害女童事件⑤加害人父親自殺
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加害人父親連被害人的名字都不知道
和歌山毒咖哩事件①塗鴉
和歌山毒咖哩事件②縱火
五千萬圓恐嚇事件①父親的職場
五千萬圓恐嚇事件②對姊姊的攻擊
長崎誘拐殺害男童事件①「家長也該處以斬首」
長崎誘拐殺害男童事件②波及他人
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①雙重痛苦
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②四女的自白
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③遭到媒體冤枉
山梨綁架幼兒撕票事件
名古屋綁架女大學生撕票事件
冤獄也會終結人生
秋田連續殺害兒童事件──弟弟的絕望
交通意外引發的悲劇①走上絕路的加害人家屬
交通意外引發的悲劇②包庇兄長的妹妹
交通意外引發的悲劇③市公所接到大量抗議電話
禽流感──養雞場老闆的悲劇
首次針對加害人家屬所做的全國調查
「家人殺害家人」的慘劇
第三章 失控的網路
虐待幼貓事件①網友的威脅
虐待幼貓事件②個人資料曝光
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網友開始失控
殺害英國女性的被告家屬
加害人家屬的服裝遭到眾人批評
二手書店店長面對異常的「人世間」
日本電子布告欄「第二頻道」的「大神」
人權擁護局的「資料」所呈現的事實
最高法院針對個人攻擊的判決
第四章 加害人家屬身處的環境
逃避責任的家長
「責任多半在家長身上」
批評與共鳴的界線
子女成為加害人的徵兆①
子女成為加害人的徵兆②
子女成為加害人的徵兆③
大惡始於小惡
子女成為加害人的徵兆④
「人世間」的可怕
潛藏於日本社會的力學
被害人也會遭到攻擊
害怕犯罪的社會
記者因採訪加害人家屬而後悔不已
危險的報導規範論
冤獄也會造成家屬痛苦
第五章 加害人家屬需要的援助
英國的作法
正視加害人子女
集合加害人子女的澳洲
美國的加害人家屬①令人驚訝的事實
美國的加害人家屬②教導受刑人何謂「家人」
日本的加害人家屬①出現了提供援助的非營利組織
日本的加害人家屬②出發點是援助被害人
日本的加害人家屬③難以援助
更生論與社福論
犯罪與社會鍵
站在援助被害人的立場看加害人家屬
後記
前言
第一章 幸福美滿的家庭有一天突然瓦解
突然接到警方的電話
丈夫出乎意料的自白
丈夫遭到逮捕,警方發布新聞稿
包圍住家的電視台SNG車
無法開口的加害人家屬
新聞好可怕
媒體攻勢激怒附近居民
在公司與記者面對面
犯人的妻子也必須負責嗎?
如何尋找合適的律師?
「殺人犯的家」
「連兒子一起抹殺吧!」
校方反應冷淡
半夜前往校園「道別」
轉學也無法消弭心中的不安
加害人家屬如何遭到孤立
在監獄裡的丈夫一無所知
加害人家屬借錢度日
為了孩子而活
第二章 加害人家屬的生活
連續誘拐殺害女童事件①證人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