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320
二手價:5 折,NT$ 160
限量商品已售完
1. 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為促進台德文化交流特別贊助出版此書,並協助取得獨家授權及劇評等第一手資訊。
2. 德國知名導演與台灣劇團演出書中《金龍》一劇,屆時將有相關合作行銷活動。
3. 引介德國當代劇作,擴大台灣讀者在劇場藝術及戲劇文學的眼界。
內容簡介
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贊助出版
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專文推薦
德國知名劇評家約爾根‧貝爾格Jürgen Berger跨海導讀
五位作家,五部劇本,呈顯德國舞台劇二十年來精彩的轉變歷程。
近年來德國舞台劇出現令人可喜的發展,一方面歸功於劇院放下高不可攀的文學舞台劇,以開放的態度走出劇場的象牙塔。另一方面,新生代作家們更能直接地融入劇院,成為雙重的實體:一部分孤獨地在書桌前振筆疾書,一貫地維持著藝術家所具有的特立獨行;另一部分則活躍於劇院當中,以藝術家社群的方式,與其他藝術家們攜手合作,群策群力、教學相長。有時劇作家擔任戲劇顧問,有時則近身觀察,學習製作舞台劇的各種技巧。
本書所引介的五個劇本,精選五位當代德國最受注目的劇作家作品,呈顯多元而創作力豐沛的德國戲劇今貌。來自地球另一端的文化創作,與台灣的觀眾會激盪出怎樣的火花呢?值得屏息以待。
本書收錄五部劇作如下:
《金龍》Der goldene Drache
《無辜》Unschuld
《戲子》Die Schauspieler
《愛比資本更冷》Liebe ist kälter als das Kapital
《公司感謝你》Die Firma dankt
作者簡介:
羅蘭‧希梅芬尼Roland Schimmelpfennig(1967-)進入導演系之前,曾以記者身份在伊斯坦堡居住一段時間,也曾旅居美國,1996年起撰寫劇本與廣播劇。他的作品充滿了平行的世界,並置不同時空,同時大量把玩童話、傳說或當代生活中的元素。擅長從詩意的片斷或怪誕的事件切入,具體捕捉劇中人物在社會裡的無所適從與情感上的失落。曾任柏林列寧廣場劇院戲劇顧問、漢堡德意志劇院駐院作家。希梅芬尼是目前德語劇場界中作品最常被演出的劇作家,在全世界二十多個國家都看得到他的劇作。他二度獲得奧地利劇場奧斯卡的Nestroy獎(2002年最佳新進劇作家、2009年最佳劇作),2010年由他自己執導的作品《金龍》,獲德語劇場報導權威雜誌Theater Heute評選為年度最佳戲劇。
黛亞‧洛兒Dea Loher(1964-)大學主修德文與哲學,畢業後旅居巴西一年,返德後進入柏林藝術大學劇本創作系就讀。1992年初試啼聲以來,洛兒以幾乎每年一部新作的穩定速度持續寫作。作品在實驗書寫形式的同時,也關注邊緣人物在追尋自我意義過程中的悲劇,細膩描述想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寓言式的手法直接深入人們的社會關係,在悲傷的基調中閃現幽默感。自2003年的作品《無辜》開始,洛兒固定與漢堡塔利亞劇院導演克里根伯格合作,波蘭劇場大師陸帕也導過她的作品。洛兒曾二度獲得德國重要的劇本獎項慕海姆Stücke獎(1998、2008)以及布萊希特文學獎、柏林文學獎等文學領域重要獎項,劇作亦獲德語劇場報導權威Theater Heute評選為年度最佳戲劇(2008)。
艾納‧許列夫Einar Schleef(1944-2001)身兼導演、畫家、攝影師、演員、作家、舞台服裝設計及音樂家,劇場生涯始於在柏林人劇團擔任舞台設計,隨後成為導演。許列夫的創作在當時東德的政治氣氛下備受爭議,曾遭退學並被劇院解聘。1985年他受邀至西德的法蘭克福劇院擔任駐院導演,直到1995年才重回柏林人劇團執導作品。許列夫發展出自己獨樹一格的空間理論,影響德國當代劇場產生透過歌隊形式呈現群體政治性的形式。劇作與導演作品常在引發爭議的同時獲頒殊榮。奧地利諾貝爾獎得主耶利內克曾說,德國二戰後出了兩個天才,在西德是法斯賓達,在東德是許列夫。許列夫在2001年因心臟病去世。
瑞內‧波列許René Pollesch(1962-)畢業於當代實驗創作者搖籃的基森應用劇場研究系,集編導於一身。他的作品可視為對強調文本傳統的德國劇場的反動;劇本說的不是故事,也沒有人物。波列許從個人角度切入,質疑傳統劇場透過角色扮演強化主流價值的神話,為布萊希特以降的劇場政治性開闢了新選項。作品瘋狂的臺詞中結合如阿岡本、布希亞等人的論述及流行文化,擺盪在公與私、表象與真實、菁英與通俗之間,從當代社經理論及性別研究的角度看待現代社會複雜的人我關係。大段臺詞考驗演員現場表現力與能量,波列許與班底演員共同發展出獨特的語言韻律,開發完全不同的觀眾群。他在柏林人民劇院主持的Prater小劇場,已成為德國後戲劇劇場代表重鎮,作品亦曾多次獲得慕海姆Stücke獎的肯定。
魯茲‧胡伯納Lutz Hübner(1964-)大學主修德文、哲學與社會學,後進入演員學校,曾擔任職業演員。1996年後以導演和寫作為主,千禧年前後曾一年創作多部作品,當時也是作品最常被搬演的德國當代劇作家。擅長針對不同的社會議題創作,以精準的語言打造人物,反應當下的時代情境;編劇策略清楚、節奏緊湊,充滿諷刺力道與黑色幽默。胡伯納亦為青少年劇場寫過多部作品,人物關係簡單明瞭,專注細膩地呈現具體問題,譬如以時事出發,討論在德土耳其裔男孩對女性的看法。1998年獲德國青少年劇場獎,作品並多次受邀參與慕海姆Stücke戲劇節。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本商品資料由TAAZE會員提供,TAAZE並已依據現貨及一般人之認知對其進行審核;TAAZE對其正確性不負連帶責任。若對商品資料有疑義請聯絡TAAZE客服。
作者:羅蘭‧希梅芬尼、黛亞‧洛兒、艾納‧許列夫、瑞內‧波列許、魯茲‧胡伯納
二手價:5 折,NT$ 160 NT$ 320
限量商品已售完
1. 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為促進台德文化交流特別贊助出版此書,並協助取得獨家授權及劇評等第一手資訊。
2. 德國知名導演與台灣劇團演出書中《金龍》一劇,屆時將有相關合作行銷活動。
3. 引介德國當代劇作,擴大台灣讀者在劇場藝術及戲劇文學的眼界。
內容簡介
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贊助出版
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專文推薦
德國知名劇評家約爾根‧貝爾格Jürgen Berger跨海導讀
五位作家,五部劇本,呈顯德國舞台劇二十年來精彩的轉變歷程。
近年來德國舞台劇出現令人可喜的發展,一方面歸功於劇院放下高不可攀的文學舞台劇,以開放的態度走出劇場的象牙塔。另一方面,新生代作家們更能直接地融入劇院,成為雙重的實體:一部分孤獨地在書桌前振筆疾書,一貫地維持著藝術家所具有的特立獨行;另一部分則活躍於劇院當中,以藝術家社群的方式,與其他藝術家們攜手合作,群策群力、教學相長。有時劇作家擔任戲劇顧問,有時則近身觀察,學習製作舞台劇的各種技巧。
本書所引介的五個劇本,精選五位當代德國最受注目的劇作家作品,呈顯多元而創作力豐沛的德國戲劇今貌。來自地球另一端的文化創作,與台灣的觀眾會激盪出怎樣的火花呢?值得屏息以待。
本書收錄五部劇作如下:
《金龍》Der goldene Drache
《無辜》Unschuld
《戲子》Die Schauspieler
《愛比資本更冷》Liebe ist kälter als das Kapital
《公司感謝你》Die Firma dankt
作者簡介:
羅蘭‧希梅芬尼Roland Schimmelpfennig(1967-)進入導演系之前,曾以記者身份在伊斯坦堡居住一段時間,也曾旅居美國,1996年起撰寫劇本與廣播劇。他的作品充滿了平行的世界,並置不同時空,同時大量把玩童話、傳說或當代生活中的元素。擅長從詩意的片斷或怪誕的事件切入,具體捕捉劇中人物在社會裡的無所適從與情感上的失落。曾任柏林列寧廣場劇院戲劇顧問、漢堡德意志劇院駐院作家。希梅芬尼是目前德語劇場界中作品最常被演出的劇作家,在全世界二十多個國家都看得到他的劇作。他二度獲得奧地利劇場奧斯卡的Nestroy獎(2002年最佳新進劇作家、2009年最佳劇作),2010年由他自己執導的作品《金龍》,獲德語劇場報導權威雜誌Theater Heute評選為年度最佳戲劇。
黛亞‧洛兒Dea Loher(1964-)大學主修德文與哲學,畢業後旅居巴西一年,返德後進入柏林藝術大學劇本創作系就讀。1992年初試啼聲以來,洛兒以幾乎每年一部新作的穩定速度持續寫作。作品在實驗書寫形式的同時,也關注邊緣人物在追尋自我意義過程中的悲劇,細膩描述想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寓言式的手法直接深入人們的社會關係,在悲傷的基調中閃現幽默感。自2003年的作品《無辜》開始,洛兒固定與漢堡塔利亞劇院導演克里根伯格合作,波蘭劇場大師陸帕也導過她的作品。洛兒曾二度獲得德國重要的劇本獎項慕海姆Stücke獎(1998、2008)以及布萊希特文學獎、柏林文學獎等文學領域重要獎項,劇作亦獲德語劇場報導權威Theater Heute評選為年度最佳戲劇(2008)。
艾納‧許列夫Einar Schleef(1944-2001)身兼導演、畫家、攝影師、演員、作家、舞台服裝設計及音樂家,劇場生涯始於在柏林人劇團擔任舞台設計,隨後成為導演。許列夫的創作在當時東德的政治氣氛下備受爭議,曾遭退學並被劇院解聘。1985年他受邀至西德的法蘭克福劇院擔任駐院導演,直到1995年才重回柏林人劇團執導作品。許列夫發展出自己獨樹一格的空間理論,影響德國當代劇場產生透過歌隊形式呈現群體政治性的形式。劇作與導演作品常在引發爭議的同時獲頒殊榮。奧地利諾貝爾獎得主耶利內克曾說,德國二戰後出了兩個天才,在西德是法斯賓達,在東德是許列夫。許列夫在2001年因心臟病去世。
瑞內‧波列許René Pollesch(1962-)畢業於當代實驗創作者搖籃的基森應用劇場研究系,集編導於一身。他的作品可視為對強調文本傳統的德國劇場的反動;劇本說的不是故事,也沒有人物。波列許從個人角度切入,質疑傳統劇場透過角色扮演強化主流價值的神話,為布萊希特以降的劇場政治性開闢了新選項。作品瘋狂的臺詞中結合如阿岡本、布希亞等人的論述及流行文化,擺盪在公與私、表象與真實、菁英與通俗之間,從當代社經理論及性別研究的角度看待現代社會複雜的人我關係。大段臺詞考驗演員現場表現力與能量,波列許與班底演員共同發展出獨特的語言韻律,開發完全不同的觀眾群。他在柏林人民劇院主持的Prater小劇場,已成為德國後戲劇劇場代表重鎮,作品亦曾多次獲得慕海姆Stücke獎的肯定。
魯茲‧胡伯納Lutz Hübner(1964-)大學主修德文、哲學與社會學,後進入演員學校,曾擔任職業演員。1996年後以導演和寫作為主,千禧年前後曾一年創作多部作品,當時也是作品最常被搬演的德國當代劇作家。擅長針對不同的社會議題創作,以精準的語言打造人物,反應當下的時代情境;編劇策略清楚、節奏緊湊,充滿諷刺力道與黑色幽默。胡伯納亦為青少年劇場寫過多部作品,人物關係簡單明瞭,專注細膩地呈現具體問題,譬如以時事出發,討論在德土耳其裔男孩對女性的看法。1998年獲德國青少年劇場獎,作品並多次受邀參與慕海姆Stücke戲劇節。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本商品資料由TAAZE會員提供,TAAZE並已依據現貨及一般人之認知對其進行審核;TAAZE對其正確性不負連帶責任。若對商品資料有疑義請聯絡TAAZE客服。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