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德魯.科伯恩
定價:NT$ 420
二手價:62 折,NT$ 262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絕版商品,即時庫存=1
被射殺不是因為你是恐怖分子,而是因為你符合電腦篩選的條件。
一種新形態的戰爭已然出現,
過去殺人者最難承受的是死者的眼神,現在殺人則只需在遠方按下按鍵,
當殺戮成為一種電玩,人命將如同草芥。
安德魯‧科伯恩帶領讀者從五角大廈在越戰期間的電腦夢,
一路走到今天的匿蹤超級無人機,揭露了二十一世紀機器人戰爭的黑暗真相。
*美國亞馬遜讀者5顆星推薦
•這本精采的著作告訴我們電腦如何屠殺士兵及百姓,揭露了從越南到阿富汗戰場上將領們是如何被電腦晶片所取代,細節駭人。一部關於機器人戰爭崛起的駭人紀錄、精彩故事,與亟需被閱讀與注意的先知卓見。──提姆‧韋納(Tim Weiner),《灰燼的遺產:中情局歷史》(Legacy of Ashes:The History of the CIA)作者
我們早已置身戰爭之中,只是我們自己並不知道。
2002年11月,葉門蓋達組織領導者哈里斯在非美國交戰國的葉門馬里卜遭無人機殺害
2009年5月,歐巴馬下令兩起無人機攻擊,造成25人死亡,其中至少20名是平民
2011年9月,有網路賓拉登之稱的恐怖組織領袖奧拉基在葉門被無人機擊斃
2012年美國無人機共出動21次,造成許多無辜平民死傷,逼得歐巴馬發佈一份使用武力標準程序的聲明
2013年夏天,美國在15天內對葉門進行了9次攻擊,有49人喪命
2014年美國無人機開始佈署至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進一步擴張了無人機活動的版圖
俄國、印度、以色列……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無人機,
從早年的無人偵察機發展到攻擊型武器,無人機已然成為新一代戰爭的主流。
2012年美國以無人機在阿富汗奪走了200條人命,但只有35人是所謂的「預定目標」
•使用無人機與其說是減少戰鬥人員的傷亡,毋寧說是更為濫殺無辜。
•無人機的本質無論再怎麼合理化,都是一種恐怖暗殺,必將引起同樣恐怖的報復。
•如果殺人只是緊盯電子螢幕、按鍵、發射,戰爭將成為一種電玩,人命將更不重要。
•當觀察、分析、下令,成為一條長長的狙殺鍊,甚至最後由程式下決定狙殺,誰將最後為此殺人的命令負責?
【本書特色】
1.第一本全面解析無人機發展過程及其背後戰略思維的權威著作
2.揭開美國軍方、中情局和企業為爭奪龐大預算,競相發展無人機的背後黑幕
3.詳細紀錄無人機投入現役後的重要行動,告訴我們現在面對的究竟是怎樣的一場戰爭
【各界熱評】
‧「這是一本迷人的著作……一本革命性的、必讀的無人機發展與空中狙殺行動的紀錄。」──喬‧惠特尼,舊金山紀事報(Joel Whitney,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科伯恩是一位能幹的寫手……他以高解析度的筆調陳述了大量資訊(回扣、私利,以及雷神、洛克希德、諾斯洛普、休斯、通用動力、博思艾倫等等),也引領我們走進72個處女的花園小徑。這些武器無效──在許多層面上,無人機在各地劃下一道寬闊且無情的傷痕──而且軍事戰略本身也是是失敗的。──彼得‧路易斯,《基督科學箴言報》(Peter Lewis,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科伯恩將鏡頭拉遠,拍出一個更寬廣的歷史角度,將無人機獵殺行動放進美國軍需複合體的大背景中檢視。從匿蹤轟炸在科索沃及越南的頻頻失敗,到國安官僚在冷戰後介入反毒戰爭而得以延續生命,科伯恩將無人機的殺戮行動視為美國在全球長年的軍事行動中的謊言、騙術,以及貪婪的集大成……在《解密無人機》中,科伯恩這位充滿正義感的左派,將反戰先鋒的火炬帶進了時事爭議中。──凱倫‧格林伯格,華盛頓郵報(Karen J. Greenberg, The Washington Post)
‧在這本一流的歷史著作中,安德魯‧科伯恩帶領讀者從五角大廈在越戰期間的電腦夢,一路走到今天的匿蹤超級無人機,揭露了二十一世紀機器人戰爭的黑暗真相。資訊充實,調查精闢,鉅細靡遺地揭露真相。這本書是一面照妖鏡,將長年隱身黑暗中的遠端遙控殺手相關理論及理論家、秘密軍事及情報計畫,與機密科技照得無所遁形。──尼克‧圖爾斯(Nick Turse),《殺掉任何會動的東西:美國在越戰時不為人知的殘暴》(Kill Anything That Moves: The Real American War in Vietnam)作者
‧這本精采的著作告訴我們電腦如何屠殺士兵及百姓,揭露了越南到阿富汗戰場上的將領們是如何被電腦晶片所取代,細節清晰駭人。一部關於機器人戰爭崛起的駭人紀錄、精彩故事、與亟需被閱讀與注意的先知卓見。──提姆‧韋納(Tim Weiner),《灰燼的遺產:中情局歷史》(Legacy of Ashes:The History of the CIA)作者
‧一本說服力十足、可讀性極高的著作,比任何我所閱讀過的著作都更完整地告訴讀者無人機為何無法滿足政客們過度膨脹的期待,也清楚地告訴讀者,無論用的是人還是機器,情報領域其實是何其脆弱。──愛德華‧傑‧艾普斯坦(Edward Jay Epstein),《騙術:KGB與CIA間看不見的戰爭》(Deception: The Invisible War Between the KGB and the CIA)作者
‧在這本精彩的著作中,科伯恩引領讀者進入飛行員的座艙,隨即趕回家參觀孩子的美式足球賽的殺戮小組進行致命的獵殺行動。在機密的層層包覆下,科伯恩這本偉大的新作是通過武裝衛兵和密碼鎖一探地獄火外交這嶄新領域的唯一法門。在下一場選舉中,選民投票時該驗的不是身分證,而是有沒有讀過這本書。──愛德華‧傑‧艾普斯坦(James Bamford),《影子工廠:從911到竊聽全美國的超機密國安局》(The Shadow Factory: The Ultra-Secret NSA from 9/11 to the Eavesdropping on America)作者
‧改變現代戰場的並不只是科技,而是一個質疑──有時甚至能取代──昔日戰爭邏輯的新理論。這理論將敵方領導者視為可暗殺目標,並在軍事層面上添加了一個政治因素……。最一針見血且引人擔憂的,就是科伯恩的結論推測:在資本永無止境的湧入下,「這殺戮機器也將永遠運作下去。」──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一份既熱情洋溢,卻又讓人極度不適的報導。──線上書評(Booklist Online)
作者簡介:
安德鲁‧科伯恩(Andrew Cockburn)
哈潑雜誌駐華盛頓編輯,著有許多主要與國安及軍事事務有關的文章和書籍。包括榮獲紐約時報編輯獎、戳破冷戰時期蘇聯軍事領先謊言的《倫斯斐與戰爭威脅》(Rumsfeld and The Threat)。他定期在洛杉磯時報發表社論,並為《紐約時報》、《國家地理雜誌》、《倫敦書評》等報章雜誌撰稿。
譯者簡介:
劉名揚
1968年生於台北。美國紐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畢業。曾長年旅居美、日,現專職從事設計與英、日文翻譯工作。譯有《完全北野武》(紅色文化)、《GO》(麥田)、《電子之星:池袋西口公園4》(木馬)、《秋葉原@DEEP》(木馬)、《給我搖擺,其餘免談》(時報出版)、《續巷說百物語》(台灣角川)、《後巷說百物語》(台灣角川)、《與小澤征爾共度的午後音樂時光》(南海出版)、《圖解資本論》(漫遊者文化)、《圖解心理學》(漫遊者文化)等書。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作者:安德魯.科伯恩
二手價:62 折,NT$ 262 NT$ 42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絕版商品,即時庫存=1
被射殺不是因為你是恐怖分子,而是因為你符合電腦篩選的條件。
一種新形態的戰爭已然出現,
過去殺人者最難承受的是死者的眼神,現在殺人則只需在遠方按下按鍵,
當殺戮成為一種電玩,人命將如同草芥。
安德魯‧科伯恩帶領讀者從五角大廈在越戰期間的電腦夢,
一路走到今天的匿蹤超級無人機,揭露了二十一世紀機器人戰爭的黑暗真相。
*美國亞馬遜讀者5顆星推薦
•這本精采的著作告訴我們電腦如何屠殺士兵及百姓,揭露了從越南到阿富汗戰場上將領們是如何被電腦晶片所取代,細節駭人。一部關於機器人戰爭崛起的駭人紀錄、精彩故事,與亟需被閱讀與注意的先知卓見。──提姆‧韋納(Tim Weiner),《灰燼的遺產:中情局歷史》(Legacy of Ashes:The History of the CIA)作者
我們早已置身戰爭之中,只是我們自己並不知道。
2002年11月,葉門蓋達組織領導者哈里斯在非美國交戰國的葉門馬里卜遭無人機殺害
2009年5月,歐巴馬下令兩起無人機攻擊,造成25人死亡,其中至少20名是平民
2011年9月,有網路賓拉登之稱的恐怖組織領袖奧拉基在葉門被無人機擊斃
2012年美國無人機共出動21次,造成許多無辜平民死傷,逼得歐巴馬發佈一份使用武力標準程序的聲明
2013年夏天,美國在15天內對葉門進行了9次攻擊,有49人喪命
2014年美國無人機開始佈署至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進一步擴張了無人機活動的版圖
俄國、印度、以色列……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無人機,
從早年的無人偵察機發展到攻擊型武器,無人機已然成為新一代戰爭的主流。
2012年美國以無人機在阿富汗奪走了200條人命,但只有35人是所謂的「預定目標」
•使用無人機與其說是減少戰鬥人員的傷亡,毋寧說是更為濫殺無辜。
•無人機的本質無論再怎麼合理化,都是一種恐怖暗殺,必將引起同樣恐怖的報復。
•如果殺人只是緊盯電子螢幕、按鍵、發射,戰爭將成為一種電玩,人命將更不重要。
•當觀察、分析、下令,成為一條長長的狙殺鍊,甚至最後由程式下決定狙殺,誰將最後為此殺人的命令負責?
【本書特色】
1.第一本全面解析無人機發展過程及其背後戰略思維的權威著作
2.揭開美國軍方、中情局和企業為爭奪龐大預算,競相發展無人機的背後黑幕
3.詳細紀錄無人機投入現役後的重要行動,告訴我們現在面對的究竟是怎樣的一場戰爭
【各界熱評】
‧「這是一本迷人的著作……一本革命性的、必讀的無人機發展與空中狙殺行動的紀錄。」──喬‧惠特尼,舊金山紀事報(Joel Whitney,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科伯恩是一位能幹的寫手……他以高解析度的筆調陳述了大量資訊(回扣、私利,以及雷神、洛克希德、諾斯洛普、休斯、通用動力、博思艾倫等等),也引領我們走進72個處女的花園小徑。這些武器無效──在許多層面上,無人機在各地劃下一道寬闊且無情的傷痕──而且軍事戰略本身也是是失敗的。──彼得‧路易斯,《基督科學箴言報》(Peter Lewis,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科伯恩將鏡頭拉遠,拍出一個更寬廣的歷史角度,將無人機獵殺行動放進美國軍需複合體的大背景中檢視。從匿蹤轟炸在科索沃及越南的頻頻失敗,到國安官僚在冷戰後介入反毒戰爭而得以延續生命,科伯恩將無人機的殺戮行動視為美國在全球長年的軍事行動中的謊言、騙術,以及貪婪的集大成……在《解密無人機》中,科伯恩這位充滿正義感的左派,將反戰先鋒的火炬帶進了時事爭議中。──凱倫‧格林伯格,華盛頓郵報(Karen J. Greenberg, The Washington Post)
‧在這本一流的歷史著作中,安德魯‧科伯恩帶領讀者從五角大廈在越戰期間的電腦夢,一路走到今天的匿蹤超級無人機,揭露了二十一世紀機器人戰爭的黑暗真相。資訊充實,調查精闢,鉅細靡遺地揭露真相。這本書是一面照妖鏡,將長年隱身黑暗中的遠端遙控殺手相關理論及理論家、秘密軍事及情報計畫,與機密科技照得無所遁形。──尼克‧圖爾斯(Nick Turse),《殺掉任何會動的東西:美國在越戰時不為人知的殘暴》(Kill Anything That Moves: The Real American War in Vietnam)作者
‧這本精采的著作告訴我們電腦如何屠殺士兵及百姓,揭露了越南到阿富汗戰場上的將領們是如何被電腦晶片所取代,細節清晰駭人。一部關於機器人戰爭崛起的駭人紀錄、精彩故事、與亟需被閱讀與注意的先知卓見。──提姆‧韋納(Tim Weiner),《灰燼的遺產:中情局歷史》(Legacy of Ashes:The History of the CIA)作者
‧一本說服力十足、可讀性極高的著作,比任何我所閱讀過的著作都更完整地告訴讀者無人機為何無法滿足政客們過度膨脹的期待,也清楚地告訴讀者,無論用的是人還是機器,情報領域其實是何其脆弱。──愛德華‧傑‧艾普斯坦(Edward Jay Epstein),《騙術:KGB與CIA間看不見的戰爭》(Deception: The Invisible War Between the KGB and the CIA)作者
‧在這本精彩的著作中,科伯恩引領讀者進入飛行員的座艙,隨即趕回家參觀孩子的美式足球賽的殺戮小組進行致命的獵殺行動。在機密的層層包覆下,科伯恩這本偉大的新作是通過武裝衛兵和密碼鎖一探地獄火外交這嶄新領域的唯一法門。在下一場選舉中,選民投票時該驗的不是身分證,而是有沒有讀過這本書。──愛德華‧傑‧艾普斯坦(James Bamford),《影子工廠:從911到竊聽全美國的超機密國安局》(The Shadow Factory: The Ultra-Secret NSA from 9/11 to the Eavesdropping on America)作者
‧改變現代戰場的並不只是科技,而是一個質疑──有時甚至能取代──昔日戰爭邏輯的新理論。這理論將敵方領導者視為可暗殺目標,並在軍事層面上添加了一個政治因素……。最一針見血且引人擔憂的,就是科伯恩的結論推測:在資本永無止境的湧入下,「這殺戮機器也將永遠運作下去。」──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一份既熱情洋溢,卻又讓人極度不適的報導。──線上書評(Booklist Online)
作者簡介:
安德鲁‧科伯恩(Andrew Cockburn)
哈潑雜誌駐華盛頓編輯,著有許多主要與國安及軍事事務有關的文章和書籍。包括榮獲紐約時報編輯獎、戳破冷戰時期蘇聯軍事領先謊言的《倫斯斐與戰爭威脅》(Rumsfeld and The Threat)。他定期在洛杉磯時報發表社論,並為《紐約時報》、《國家地理雜誌》、《倫敦書評》等報章雜誌撰稿。
譯者簡介:
劉名揚
1968年生於台北。美國紐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畢業。曾長年旅居美、日,現專職從事設計與英、日文翻譯工作。譯有《完全北野武》(紅色文化)、《GO》(麥田)、《電子之星:池袋西口公園4》(木馬)、《秋葉原@DEEP》(木馬)、《給我搖擺,其餘免談》(時報出版)、《續巷說百物語》(台灣角川)、《後巷說百物語》(台灣角川)、《與小澤征爾共度的午後音樂時光》(南海出版)、《圖解資本論》(漫遊者文化)、《圖解心理學》(漫遊者文化)等書。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