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不只是藝術家的事情,是一種社會生活,一般人每天都被他影響著的生活方式。
它在我們生活中的各種視覺領域裡,除了電影電視之外的各種生活層面,在吃穿用品等各種時尚之中。
這些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美的問題,從上世紀以來即在美學的觀念上發生了重大的革命。
這本書所講的就是今天已經深深介入我們生活的前衛藝術,為甚麼它離我們所認識的美哪麼遠。我們周邊的商品各種視覺形象,它們到底象徵著甚麼?表現著什麼? 什麼才是藝術與美之間合理的關係?
這本書解答了我們對當代藝術的迷惑。
好的藝術未必美
Good art may not be beautiful
一個世紀之前,美被視為藝術的最高標的,甚至是藝術造詣的同義語,幾乎是一致公認的事。然而,時至今日,美之為物卻成了一種美學的罪惡,作品只要稍有追求美的嫌疑,藝術家就會成為評論家交相撻伐的對象。
然而,在過去幾年當中,卻有一些藝術家、評論家與權威人士站了出來,開始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美。討論的結果經常莫衷一是,在藝術權威人士的眼裡,有時候把美看成是藝術家對其本然角色的背叛,有的時候,卻又想方設法要在明顯怪異與噁心的作品中去尋找美。
本書為美國當代哲學家兼藝評家亞瑟‧丹托(Arthur Danto),繼《在藝術終結之後》(After he End of Art﹞又一部有關現代藝術與審美的力作,在本書中他說明了反美革命的濫觴,以及現代主義的前衛是如何將美給拉下寶座的。按照丹托的說法,否定美之於藝術是必要的,現代主義者可說是言之成理,但是,他也強調,美之於人類的生活乃是不可或缺的,沒有必要從藝術中予以全盤排除。
在本書中,丹托延續這種反傳統藝術、反傳統美學的觀念,進一步針對「什麼是藝術」這個問題提出新的挑戰:「好的藝術未必美」﹝Good art may not be beautiful﹞。他認為,某些東西可以不美卻可以是好的藝術,這項發現乃是二十世紀藝術哲學的偉大觀念啟蒙。
任何人想要深刻瞭解現代甚至後現代藝術,丹托在這本書中提供了一條有別於傳統的道路。愛藝術就要先瞭解藝術。此書值得一讀。
作者簡介:
亞瑟‧丹托﹝Arthur Danto﹞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約翰生研究(Johnsonian)榮譽哲學教授,同時也是《國家雜誌》(The Nation)的藝術評論家,著作等身,已出版的書包含《哲學家尼采》(Nietzsche as Philosopher)、《超越布瑞洛盒》(Beyond the Brillo Box)、《未來的瑪丹娜》(The Madonna of the Future),以及《藝術終結之後》(After the End of Art)等書。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