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一個極端多樣化的國家,擁有眾多不同的追求,大相徑庭的信仰,判然有異的風俗和異彩紛呈的觀點。《慣於爭鳴的印度人》是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的一部發人深省的論文選集。該書從印度由來已久的爭鳴傳統這一角度出發,提綱挈領地表明了了解當代印度——包括其生機勃勃的民主制度——的必要性。
爭鳴傳統不僅影響了印度文學、文化、政治、科學與數學發展的歷史,而且還影響了構威其宗教多樣性之基礎的知識多元主義。知識多元主義包括屬於印度教哲學範圍之內的非正統見解,也包括印度的其他宗教經驗,從佛教、耆那教和無神論在早期的盛行,到與外來宗教尤其是伊斯蘭教的具有建設性的遭遇,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要想理解當代印度所面臨的政治、社會、文化與經濟挑戰,就應當充分認識其多元主義的、相互作用的和生生不息的傳統。
森認為,通過互動進程,特別是在後殖民世界,外來觀點也會對民族本體認知產生影響。西方往往將印度視為一個具有無窮無盡的精神性和無緣無故的神秘主義的地方。然而,印度具有懷疑主義和追求理性的悠久傳統,除了在數學、天文學、語言學、醫學和政治經濟學等世俗領域的貢獻之外,或許還擁有所有文明古國之中規模最為龐大的不可知論和無神論文獻。森還論述了印度豐富的知識遺產的方方面面,包括從公元前四世紀和前三世紀的僑底利耶與阿育王直至十六世紀的阿克巴所概述的經世治國哲學:印度在公元第一千紀與中國之密切關係的歷史及其至今依然存續的重要意義:印度古老而嚴謹的曆法:薩蒂亞吉特·拉伊的電影:具有遠見卓識的詩人羅賓德羅納特·泰戈爾與莫漢達斯·甘地之間關於印度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辯論。
森認為,理解和利用印度豐富的爭鳴傳統,對於印度民主制度的成功,對於捍衛其世俗政治,對於消除各種與階級、種姓、性別及社群有關的不平等現象,對於南亞次大陸的和平事業,都是至關重要的。
作者簡介:
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是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他1933年生於印度,現在仍然保持印度國籍。他1953年在印度完成大學學業後赴劍橋大學就讀,1959年取得博士學位。森曾執教於倫敦經濟學院、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等著名學府,現任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長。森的學術思想繼承了從亞里士多德到亞當·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遺產,他對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難的人們深切關心,享有“經濟學的良心”的美譽。森的思想已經產生了重大影響,聯合國出版的《人類發展報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論框架設計的。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肯尼思·阿羅認為,“在社會選擇、福利經濟學基礎理論、更廣泛的分配倫理學以及與這些領域相關的測量問題上,森是一位無可懷疑的大師。”
阿馬蒂亞‧森的代表作《以自由看待發展》已於2002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最新力作《身份認同與暴力》也將於2007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阿馬蒂亞.森
優惠價: 52 折, NT$ 140 NT$ 270
本商品已下架
印度是一個極端多樣化的國家,擁有眾多不同的追求,大相徑庭的信仰,判然有異的風俗和異彩紛呈的觀點。《慣於爭鳴的印度人》是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的一部發人深省的論文選集。該書從印度由來已久的爭鳴傳統這一角度出發,提綱挈領地表明了了解當代印度——包括其生機勃勃的民主制度——的必要性。
爭鳴傳統不僅影響了印度文學、文化、政治、科學與數學發展的歷史,而且還影響了構威其宗教多樣性之基礎的知識多元主義。知識多元主義包括屬於印度教哲學範圍之內的非正統見解,也包括印度的其他宗教經驗,從佛教、耆那教和無神論在早期的盛行,到與外來宗教尤其是伊斯蘭教的具有建設性的遭遇,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要想理解當代印度所面臨的政治、社會、文化與經濟挑戰,就應當充分認識其多元主義的、相互作用的和生生不息的傳統。
森認為,通過互動進程,特別是在後殖民世界,外來觀點也會對民族本體認知產生影響。西方往往將印度視為一個具有無窮無盡的精神性和無緣無故的神秘主義的地方。然而,印度具有懷疑主義和追求理性的悠久傳統,除了在數學、天文學、語言學、醫學和政治經濟學等世俗領域的貢獻之外,或許還擁有所有文明古國之中規模最為龐大的不可知論和無神論文獻。森還論述了印度豐富的知識遺產的方方面面,包括從公元前四世紀和前三世紀的僑底利耶與阿育王直至十六世紀的阿克巴所概述的經世治國哲學:印度在公元第一千紀與中國之密切關係的歷史及其至今依然存續的重要意義:印度古老而嚴謹的曆法:薩蒂亞吉特·拉伊的電影:具有遠見卓識的詩人羅賓德羅納特·泰戈爾與莫漢達斯·甘地之間關於印度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辯論。
森認為,理解和利用印度豐富的爭鳴傳統,對於印度民主制度的成功,對於捍衛其世俗政治,對於消除各種與階級、種姓、性別及社群有關的不平等現象,對於南亞次大陸的和平事業,都是至關重要的。
作者簡介:
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是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他1933年生於印度,現在仍然保持印度國籍。他1953年在印度完成大學學業後赴劍橋大學就讀,1959年取得博士學位。森曾執教於倫敦經濟學院、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等著名學府,現任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長。森的學術思想繼承了從亞里士多德到亞當·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遺產,他對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難的人們深切關心,享有“經濟學的良心”的美譽。森的思想已經產生了重大影響,聯合國出版的《人類發展報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論框架設計的。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肯尼思·阿羅認為,“在社會選擇、福利經濟學基礎理論、更廣泛的分配倫理學以及與這些領域相關的測量問題上,森是一位無可懷疑的大師。”
阿馬蒂亞‧森的代表作《以自由看待發展》已於2002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最新力作《身份認同與暴力》也將於2007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