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化、現代化、全球化的衝擊下,
華人如何奮鬥掙扎,在公私領域裡安身立命?
從思想史的角度切入,
就家族倫理、宗教信仰、美學思想、政治理念、文化衝擊、自我認同等面向,
析論梁啟超、李叔同、林語堂、徐復觀等民國知識分子,
深入呈現20世紀的華人精神世界。
在舊社會、舊道德傾頹之際,現代華人不僅要創建公私領域內的制度性架構,更要摸索相應的信仰與價值觀。《安身立命》探討梁啟超、李叔同、林語堂等人,如何分別在儒家、佛教、道家、基督教的引領下做生命的實踐;也以徐復觀在台灣的經驗為例,說明兩岸文化如何激盪交融,和以儒家民主及儒家美學建立「華人現代性」的可能性。最後,作者李淑珍思考人格主義在全球化時代的意義,肯定儒家不論在公領域或私領域,依然是華人安身立命的重要精神資源。全書理性與感性兼具,值得細細品味。
作者簡介:
李淑珍
1961年生於台南,高雄女中、台大歷史系、師大歷史研究所畢業,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博士。求學時曾經歷文學、經學、史學等階段的思想轉折,三者共同形塑日後的學術關懷︰文學直視人生真實,經學安定人心憂疑,史學則體現生命的渺小與莊嚴。目前任教於台北市立大學,以史學從事生命教育。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中國思想史、當代儒學,並持續觀察台灣文化與政治。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導論
這是一本討論現代華人精神世界的史學著作。它所關懷的主題是:在驚濤駭浪的二十世紀,華人知識份子如何苦苦掙扎,在私領域及公領域尋找「安身立命」之道?
一、「歷史三峽」中的「大我」與「小我」
「安身立命之道」的渴求,是源於巨大的「不安」。
給我點亮兒吧!給我條路吧!
這是20世紀初一個湖北農村婦女的放聲哭喊。
有時候我會對著鏡子悚然震驚;你怎麼還活著呢?你怎麼能活到今天呢?
這是經歷過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台灣白色恐怖的作家的沈痛自白。
當然,每個時代、每個社會都不乏騷動的靈魂,其內在的不安往往源於個人性格與際遇。但是,現代華人極為普遍的不安,則和整個大時代天翻地覆的動盪息息相關。──因為,20世紀的華人社會,正處於史家唐德剛(1920-2009)所謂「歷史三峽」的驚濤駭浪中。
唐德剛認為:中國四千年來之社會政治形態發展,可分為「封建」、「帝制」與「民治」三大階段。從「封建」轉「帝制」,發生於商鞅與秦皇漢武之間,歷時約三百年。從「帝制」轉「民治」,則發生於鴉片戰爭(1842)之後。自此以降,從文物制度、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到語言文字、文藝思潮、學術研究……,無不從千年不變,到十年一變,大變特變。
我們看到,從鴉片戰爭(1839-1842)、太平天國(1850-1865)、自強運動(1861-1895)、戊戌變法(1898)、義和團、八國聯軍(1900),到辛亥革命、建立民國(1911)、五四運動(1919)、北伐統一(1927)、對日抗戰(1937-1946),然後是國共內戰、中共建國(1949)、大躍進、三年飢荒(1958-1961)、文化大革命(1966-1976),再到鄧小平改革開放(1978)、六四事件(1989)……,幾乎每隔十年,就有驚心動魄的世變發生。
比較起來,中國第一次轉型源於內部自發,第二次轉型則是受西方之挑戰,出於被動。這個挑戰,既有華人文化是否應「西化」的問題,又有華人文化本身如何「現代化」的問題。備受衝擊的,不只包括華人的「公領域」,也包括他們的「私領域」;有待重建的,不只是他們的「大我」,也包括他們的「小我」。
儘管中國歷史上亂世頻仍,飢饉、流亡……史不絕書、屢見不鮮,但是加上了「社會轉型」的背景之後,所有的天災人禍,都以更驚人的規模出現。老弱輾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她/他們生離死別、顛沛流離的故事,構成了二十世紀華人世界的主題與變奏。這樣的遭遇,知識份子當然不能倖免。1890年以降,隨著內憂外患不斷、帝制基礎動搖,新思潮湧入中國,儒教瀕於解體,使傳統士人子陷入嚴重的「意義危機」,對傳統道德價值產生懷疑(「道德迷失」),對苦難、死亡、命運等存在困境感到焦慮(「存在迷失」),傳統世界觀也為之傾頹(「形上迷失」)。
但從另一方面看,儒家傳統的動搖,也開啟了新時代的契機。五四運動時代,青年就勇於「重估一切價值」,實驗各種新式學說,追求個人的自由解放。只是很不幸,在他們還沒有立穩腳跟之前,內憂外患接踵而至,「救亡」的需求還是壓倒了「啟蒙」的渴望。這無數「小我」乃獻身民族主義、社會主義,轉而在黨國「大我」中安頓個人身心性命。只是這個「大我」受獨夫宰制,三十年治國實驗下來,只餘下被踩斷了背脊、搾乾了血汗的「小我」屍橫遍野。於是,倖存者及其後代站在精神的廢墟中,四顧茫然,再度面臨「信仰真空」的困境。
就台灣而言,儘管南島語族才是台灣最早的主人,荷蘭、西班牙也曾在十七世紀分別控制島嶼南北數十年,但是明鄭、滿清長達二百餘年的統治(1662-1895),使得台灣建立以漢人文化為主導的社會。此社會以「儒釋道三教合一」為主要價值體系,長期以來和平演變,除了少數時期(如日治「皇民化」時代)之外,並未遭受如大陸文化大革命那般激烈的破壞。因此整體而言,台灣人的「小我」信仰安頓問題比較小。
但是,台灣遭遇的「大我」困擾(特別是「國族認同」問題),則和中國大陸不相上下。台灣的歷史主軸是「多元文化的衝突與融合」,是否能概括在中國史的「由『帝制』轉『民治』」的發展模式中,有待討論;但是這個島嶼的近代命運,與動盪的中國共起伏,則是不爭的事實。
馬關條約(1995)之後,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使台灣跳過「反滿」「反帝制」的辛亥革命,而直接面對在殖民體制下「西化」、「現代化」的議題。日本戰敗,中華民國接收台灣,在台灣文化與中原文化激烈碰撞之後,「西化」「現代化」課題持續盤旋不去。儘管台灣的政治、社會、經濟狀況相對穩定,二十世紀末「民治」更露出曙光,但是「中國化vs.本土化」與「全球化vs.在地化」的爭議,依舊沸沸揚揚。
本書所關懷的主題,正是華人世界在經歷「西化」、「現代化」等社會轉型的時代背景下,若干知識份子對公、私領域「安身立命」之道的重新摸索。
本書所謂「安身立命」之道,強調的是精神的安頓與價值的追尋。這種追尋,改變了華人「私領域」的面貌。「家庭」本是傳統儒家實踐「差序倫理」的場域,現代華人則期待它能提供「親密感」;「宗教」不再是生活中的儀式行為,轉而成為貫徹始終、指導生命的終極關懷;而「藝術」,則從原來的為人生而存在,寖假轉為以藝術本身為目的。
對某些公共知識份子(public intellectuals)而言,所謂「立命」,不只是「小我」身心性命的依託,他們更冀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從體制上謀求「大我」的精神安頓。因此,它涉及的不只是「私領域」,而更涵括了「公領域」規範的追尋。建立「民主政治」,尤其是重中之重──儘管二十世紀兩岸獨裁者都以「妨礙國家富強」為由,不斷延遲它的實現。
誠如唐德剛所說,乍看之下,這一百多年來知識份子在各方面領導了華人世界的轉型(包括:政治上的康有為、孫文,外交上的李鴻章、顧維鈞、周恩來,語言文學上的胡適、魯迅……),其實真正的歷史是「時勢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時勢」;這些英雄只是隨波逐流的弄潮兒(「沒有他們,我們的日子好過多了!」),與之一道蜂擁而下的千千萬萬「無名英雄」,才是這場現代化運動的主流。
從這個角度來看,本書以四個知識份子為討論焦點,與其說是假定他們發揮了領導時代的作用、為動盪的時代找到了安魂的藥方;不如說是把他們當作「騷動的靈魂」的樣本,藉由他們特別廣闊的觸角、不尋常的敏銳感受、格外深刻的反省能力、和幸運保存下來的豐富文本,來反映那個時代對這些切身問題的思索。
本書文字,可以各自獨立單篇閱讀,也可以就共通的主題合而觀之。在第二章中,筆者將透過梁啟超的私領域,探討近代華人家庭生活如何由傳統過渡到現代形態。第三、四章則藉由李叔同、林語堂的改宗經驗,思考儒家、佛教、基督教、道家等信仰在轉型時代給人的依託和限制。徐復觀佔了全書最多篇幅(五、六、七章),一來因為他是筆者博士論文的研究主題,筆者對他較為熟悉;二來因為他的生命幅度、關懷層面特別寬廣,使我們得以透過他的視角,看到近代華人世界如何在文化、政治與藝術等領域尋求安頓。第八章則是筆者反思近代西方與華人世界現代性的發展,汲取儒家思想資源,嘗試提出資本主義全球化之下個人可能的安身立命之道。第九章則為全書的總結。
第一章 導論
這是一本討論現代華人精神世界的史學著作。它所關懷的主題是:在驚濤駭浪的二十世紀,華人知識份子如何苦苦掙扎,在私領域及公領域尋找「安身立命」之道?
一、「歷史三峽」中的「大我」與「小我」
「安身立命之道」的渴求,是源於巨大的「不安」。
給我點亮兒吧!給我條路吧!
這是20世紀初一個湖北農村婦女的放聲哭喊。
有時候我會對著鏡子悚然震驚;你怎麼還活著呢?你怎麼能活到今天呢?
這是經歷過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台灣白色恐怖的作家的沈痛自白。
當然,每個時代、每個社會都不乏騷動的靈魂...
作者序
序
文/江宜樺
「安身立命」是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但是每一個文化、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個人,處理安身立命的方式都不一樣。
筆者的研究領域是政治思想,對於「安身立命」的問題比較習慣從哲學家的角度去思考,像是「人類的共同性與差異性」、「理性與信仰的影響」、「意識形態的作用」、「政治制度所能提供的協助」等等。淑珍的研究領域是歷史學,比較習慣從「常與變」、「傳統與現代」、「具體的時代脈絡」、「個人的生命故事」等去思考同樣的問題。我們兩人的對話,經常彰顯出兩大學門在這個關鍵問題上論述風格的差異,但也經常證明了兩種知識傳統所不可或缺的互補性。
淑珍具有一顆纖細、好奇、敏感的心靈,從大學時代以來,就不斷思索她自己的生命意義,以及周遭親友、古今人物的生命史究竟透露了什麼樣的時代訊息。岳父的早逝,促使她以中國古代的喪葬禮俗作為碩士論文的主題。徐復觀先生的精彩論著,則吸引她一頭栽進中國現代思想史包羅萬象的世界。毓老獨家的四書講解、台大三研社的思想刺激、布朗大學的自由學風、以及眾多師友的啟發與論辯,則形塑了她的價值信念與知識根基。我是一個陪伴她成長的人,也是一個在她的呵護與支持下,得以確認自己安身立命之道的人。
我們都是對方最好的傾聽者與評論者。無論是在書桌前、廚房裡、飯桌上、或是在工作中、散步時、入睡前,總能將思想與實踐、家務與研究冶為一爐。這其中當然免不了有激辯的時刻,甚至有賭氣的場景,但是琴瑟終究可以和諧,就像哲學與歷史終究不可或缺一般。我們的兒女從小見證父母的生活方式,已經習慣柏拉圖與徐復觀共同出現在餐桌上,也知道爸爸所熟悉的政府實際運作等一下會成為媽媽論文裡的某個註腳,或是媽媽所樂於講述的某位歷史名人軼事可能會變成爸爸明天決策的參考。
從某個角度來看,我們所體現的安身立命之道,其實也是一、二百年來華人知識分子生命史的最近實例之一。如同淑珍在本書中所述,中國從帝制轉型為民主、從傳統轉型為現代,並不是短短幾年或幾十年就順利完成。華人知識分子在「西化」及「現代化」的過程中,除了殫精竭慮擘畫政治社會的未來藍圖,也必須摸索自我心靈安頓之道。「公領域」的劇烈變遷固然驚心動魄,家庭價值、宗教信仰、藝術品味等私領域所遭受的衝擊一樣不遑多讓。
以梁啟超為例,我們一般知悉他勇於「以今日之我挑戰昨日之我」,歷經保皇、維新與復古之多變,但淑珍點出他在私領域中對兩性與親子關係的態度,更可看出一代宗師真實的人性。弘一法師(李叔同)從名士、留學生到高僧的生命歷程,見證了儒家及佛家價值體系在時代變遷中的調適與調和。林語堂詼諧幽默的盛名背後,有著二度改宗的懷疑、疏離、鄉愁與堅持。而徐復觀努力結合儒家與民主、融通中西文化的壯舉,同樣有著貼近亙古人性、力抗現代主義逆流的宏願在其中。透過這些知識分子在公、私領域的呼籲與實踐,我們乃得以窺知近代中國的巨大變遷,對億萬生民有何具體的意義。
有人認為,在現代化的巨變之後,傳統儒家思想不再具有指導公領域事務的作用,最多只能提供個人私領域安心立命的參考。然而,無論是淑珍的探討或筆者的研究,都顯示這種看法可能有所偏差。無可諱言,儒家所追求的聖君賢相,或是以禮治國,顯然無法與現代憲政民主制度相容;但是儒家對於仁義、德性、天理的追求,以及強調政府必須以民為念、領導人必須清廉自持的重要性,依然具有跨越時代限制的意義。如果沒有這種政治思想傳統的薰陶,而純然要靠法治秩序或程序正義去維繫一個國家的運作,恐怕也是緣木求魚。當然,「外王」之道要如何取捨,才能與民主法治相得益彰,並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但是,在現代化的流變之中,傳統思想文化所能提供者,應該不純然只是每個人退回到私領域之後的生活律則而已。
與梁啟超、林語堂、徐復觀等人一樣,我們都是現代化變遷過程中的一部份,只不過時序較晚、衝擊稍緩罷了。在憲政民主已然確立的台灣,我們不必再為革命與否煩惱,但是儒家思想與自由主義的磨合摶揉,仍然未有定論。即使在私領域之中,平等的夫妻關係、開明的親子互動、多元的宗教信仰,也依然夾雜著傳統社會各種隱微的矜持、威嚴、排斥或偏見。也許終究有一天,諸般衝突與兩難皆能有所安頓;但更有可能的是,每個時代都會出現新的衝突與兩難,而讓知識分子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無論是哪一種情形,細究前人的安身立命之道,都會有助於今人對己身處境的思考。
是為序。
序
文/江宜樺
「安身立命」是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但是每一個文化、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個人,處理安身立命的方式都不一樣。
筆者的研究領域是政治思想,對於「安身立命」的問題比較習慣從哲學家的角度去思考,像是「人類的共同性與差異性」、「理性與信仰的影響」、「意識形態的作用」、「政治制度所能提供的協助」等等。淑珍的研究領域是歷史學,比較習慣從「常與變」、「傳統與現代」、「具體的時代脈絡」、「個人的生命故事」等去思考同樣的問題。我們兩人的對話,經常彰顯出兩大學門在這個關鍵問題上論述風格的...
目錄
序
江序
誌謝
第一章 導論
一、「歷史三峽」中的「大我」與「小我」
二、儒家與現代公私領域的重建
三、人生史學
第二章 私領域中的梁啟超──兩性關係與家族倫理的轉型
一、前言:梁啟超的「公德」與「私德」
二、維新人物的家族倫理
三、「男女有別」格局下的兩性觀
四、「戀愛神聖」?
五、「大大小小的孩子們」
六、結論:私領域與公領域的關連性
第三章 從李叔同到釋弘一──意義危機時代的信仰歷程
一、前言:三個課題
二、李叔同/弘一的生命階段與生命基調
三、儒學階段:從名士到嚴師
四、出家契機:「無常感」與「罪業感」
五、出世間法:律、淨、華嚴
六、世間修行:自利利他,律己律人
七、病、老、死
八、結論:「美」與「無常」的超越
第四章 論林語堂的改宗經驗──東西信仰的個人抉擇
一、前言:林語堂的「一團矛盾」
二、東風與西風
三、從清教徒到異教徒
四、二十世紀道家
五、回歸精神原鄉
六、結論: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
第五章 徐復觀在台灣──兩岸文化的激盪與交融
一、前言:大陸/台灣,1949
二、三個方向的反省
三、台灣的中華文化傳統
四、近代西方文化的光與影
五、結論:外省知識份子在台灣思想史上的意義
第六章 《民主評論》的民主想像――儒家/民主的多重詮釋
一、前言:流亡者的「建國方略」
二、徐復觀與《民主評論》
三、中國傳統與民主政治:徐復觀與錢穆的思想歧異
四、學術與政治之間:徐復觀與唐君毅的君子之爭
五、結論:廿一世紀初的省思
第七章 徐復觀論現代藝術──藝術、政治與人性
一、前言:現代藝術與現代文明──台灣版
二、「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 五○、六○年代的台灣文藝青年
三、劉國松的崛起
四、美善合一:「人性主義者」徐復觀的美學思想
五、「毀滅的象徵」──徐復觀眼中的現代藝術
六、現代藝術的文化意涵與政治意涵
七、結論:「現代畫論戰」的文化背景與思想理路
第八章 全球化的我在哪裡?──儒家人格主義在全球化時代的意義
一、前言:全球化時代的失根感
二、中華文化:從「人格主義」到「個人主義」
三、西方文化 :現代性下的個人主義認同危機
四、儒家人格主義在全球化時代的意義:資源及限制
五、結論:安身立命之道的追尋
第九章 結論
一、百年世變下華人精神價值的追尋
二、現代華人公私領域的變遷
三、安身立命:永恆的問題,暫時的答案
引用書目
中文論著
英文論著
索引
序
江序
誌謝
第一章 導論
一、「歷史三峽」中的「大我」與「小我」
二、儒家與現代公私領域的重建
三、人生史學
第二章 私領域中的梁啟超──兩性關係與家族倫理的轉型
一、前言:梁啟超的「公德」與「私德」
二、維新人物的家族倫理
三、「男女有別」格局下的兩性觀
四、「戀愛神聖」?
五、「大大小小的孩子們」
六、結論:私領域與公領域的關連性
第三章 從李叔同到釋弘一──意義危機時代的信仰歷程
一、前言:...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