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經 50 週年特別企劃,50 種跨時代經典說書計畫 ★★
超過40位重量級領讀人,引你重返經典回應當下的疑問
成立於1974年的聯經出版,今年迎接創社五十週年,特別規劃「經典聯聯看」Podcast說書節目,由聯經出版發行人林載爵、《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王聰威、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副總編輯陳逸華共同主持,精選五十年來,具代表性的五十種作品,每集節目邀請專業領讀人,對談一部跨時代的經典,分享他們與書相遇的時刻、作品的跨時代意義、讀者可以如何閱讀。
聯經 50 經典分成文學、歷史、思想三大類,涵蓋翻譯作品與中文創作,從柏拉圖、康德到馬克思;從莎士比亞、普魯斯特到康拉德;從錢穆、余英時到林毓生;從龍瑛宗、高陽到高行健。這些作品出版至今,不斷再版、也不斷被閱讀。在每一個時代裡,都佔有重要位置,給予讀者一種思考,對他當下的疑問,提供解答、參考,或者產生一種辯論、對話。
第三輯收錄第11集至第15集內容,將節目完整內容編輯成文字,推出E-only原生電子書版。特別收錄名家選讀重要段落,以及3000字試讀內容,邀請不同世代的讀者重返經典。
EP11:《黃崑巖談教養》,領讀人:黃碧端、主持人:林載爵
2004年總統大選辯論會,教育界代表黃崑巖向總統候選人提問:何謂教養。一時之間「教養」一詞成為流行話題,隨後聯經以「談教養」為題邀請黃崑巖出書,目的在激發大眾一同思考。
黃崑巖先生言教養有如一陣風,誰想看它或捕捉它,必須從一個人的言行去察覺、推測與判斷。此類概念自古不論中西方皆有,《論語》中就提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柏拉圖理想國》也描述好的君主應是有智慧,言行又值得大家信服的哲人。更可延伸至社會有風骨氣節的人一多,帶動將教養成為風尚,社會的品味就自然提昇。
EP12:《蘇東坡新傳》,領讀人:陳逸華、主持人:張輝誠
李一冰寫蘇軾並非按時序,而是從其貶謫黃州之時切入,歷經烏臺詩案,遭小人陷害,入獄瀕死,最後否極泰來,雨過天青之輕鬆與從容。此段際遇與作者自身的生命高度重疊,李一冰寫東坡,實則在寫自己從苦悶中走向曠達自在的心境,讓《蘇傳》裡的東坡和他真實的生命處境交融在一起,使其形象躍然紙上之外,更讓讀者深入東坡的內心世界。
本集邀請到學思達創辦人張輝誠,他在求學期間,以蘇軾為研究主題,最推崇的材料即是李一冰先生的《蘇東坡新傳》,表示「愛之不倦、捧讀再三」。後因敬愛作者,訪談作者的後人,蒐集大量材料,在2015年發表〈尋找李一冰〉一文,李一冰先生小傳及成書始末皆收於此文。
EP13:《中國青銅時代》,領讀人:黃銘崇、主持人:涂豐恩
人類學家張光直教授的代表作品《中國青銅時代》,他直言撰寫中國古代史是想解釋,考古研究不應是依史料的性質區分專業。現行對研究材料的分類,多是源於歷史的偶然傳統沒有必然理由,研究上古時代應該水平思考當時文化及社會各方面的有機聯繫。他企圖以史料證據,透過不同學科的整合,全面性重新建構中國上古時代,提供讀者完整的想像。
本集節目邀請張光直在哈佛執教時的學生,現任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黃銘崇,與聽眾分享張先生的人格特質,以及在中國上古史研究所提出的重要觀點。
EP14:《西周史》,領讀人:黃銘崇、主持人:涂豐恩
甫獲得第六屆唐獎漢學獎的許倬雲院士代表作品──《西周史》。《西周史》是一部綜合性的西周文化史,許院士總結過去累積的原始資料及研究成果,以「華夏國家」的形成為中心議題,透過西周時代的發展,觀察中華民族及文化逐漸成形的過程,並對西周史上聚訟紛紜的議題,提出信而有徵的合理解說。不僅具有學術專著的深度,也是適合一般讀者的通論性讀物。
相較於商王朝以征戰和鬼神之說鞏固權力,周王朝以通婚方式鞏固社會結構。並建立了以人為主的文化、禮教制度。本集領讀人黃銘崇研究員,戲稱商沒有朋友,而周與鄰近部族締結關係,以此發展有別以往的社會文化制度。他提及,中國上古時代以血緣為姓、地緣為氏,從考古黃國出土的青銅器發現黃姓是夷人,倘若我們嘗試了解自己先祖的結構,就不會以偉大血統及民族自居,而是更能理解文化應是多元開放的。
EP15:《孔子與論語_》,領讀人:林啟屏、主持人:涂豐恩
日本學者伊藤仁齋盛讚《論語》是「最上至極宇宙第一書」,錢穆也極力推崇《論語》及孔子思想,並主張兼讀歷代的注本,其原因為儒學是逐漸積累的精神文化,各家的註解或有不同,但如此會通式的閱讀,更能接近孔子當時人與事物的連結,掌握孔子生命實踐的基本內涵。
錢穆所著《孔子與論語》,全書由十八篇專文組成,寫成文章年代跨度二十餘年,內容從論語的重要性談及孔子的主要思想,是其整個學識歷程當中闡述精神內涵的重要著作。時至今日,閱讀《論語》仍可以帶領讀者回到價值的領域鍛鍊涵養,讓我們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心智及精神。
本書特色
.50種經典作品:文學、歷史、思想三大類,涵蓋翻譯作品與中文創作。
.40位名家領讀:由各領域專家、學者、作者,專業解讀經典。
.4位主題人專業提問:由聯經出版發行人、總編輯、副總編輯,《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共同主持。
.經典精讀與試讀:由領讀人精選300-500字重要段落精讀,另選3000字試讀內容。
.有聲內容同步聽:各集內容另附有聲內容,可同步至《經典聯聯看》Podcast頻道線上收聽。
作者簡介:
【節目主持人】
林載爵
聯經出版發行人,曾任《歷史月刊》總編輯,東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在擔任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期間因在台推廣法國文學並促進台法之間的文化交流,受法國政府頒贈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的騎士勳位。獲得金石堂書店年度出版風雲人物(2010),金鼎獎圖書類特別貢獻獎(2012)。
研究專長以日據時期臺灣文學與中、西近代思想史為主。在出版領域,致力於人文與社會科學圖書,將出版作為開展視野與國際文化合作的窗口,推動彼此文化及思想的交流。近年來致力於東亞出版圈的聯繫與交流,與日本、韓國、中國大陸、香港、冲繩等六地出版人共組「東亞出版人會議」(East Asia Publishers Conference),展開交流與合作計畫。
王聰威
小說家,一九七二年生,臺大哲學系、臺大藝術史研究所畢業。曾獲巫永福文學獎、中時開卷十大好書獎、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選書、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決選、臺灣文學金典獎入圍、宗教文學獎、臺灣文學獎、打狗文學獎、棒球小說獎等。
雜誌人,現任《聯合文學》雜誌事業群副總經理兼總編輯。曾任台灣《明報周刊》副總編輯、marie claire執行副總編輯、FHM副總編輯。《聯合文學》雜誌在其主導的改版後,於二○一六年首次榮獲金鼎獎年度雜誌大獎與最佳人文藝術類雜誌獎,二○一七年榮獲金鼎獎「雜誌類個人獎:設計獎」(視覺設計指導陳怡絜)。
著有長篇小說《生之靜物》(日文版《ここにいる》)、《師身》、《戀人曾經飛過》、《濱線女兒──哈瑪星思戀起》,中短篇小說集《複島》、《稍縱即逝的印象》,散文故事集、《編輯樣Ⅱ:會編雜誌,就會創意提案》《編輯樣》、《作家日常》、《中山北路行七擺》、《台北不在場證明事件簿》,詩集《微小記號》等。
涂豐恩
聯經出版總編輯、故事 StoryStudio 創辦人。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歷史所。2014年創立「故事 StoryStudio」網站,曾任職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著有《大人的日本史》、《救命:明清中國的醫生與病人》等。
陳逸華
聯經出版副總編輯。曾任九歌出版社編輯、總書記二手書店店長。嗜書者,過去曾於舊書店服務。曾任台灣首場「舊書珍品鑑定會」鑑定者、台北文學季文學書塾系列講座講者等。執編書籍曾獲Openbook好書獎、台北書展大獎、香港書獎、金鼎獎等。
【經典領讀人】
黃碧端
臺灣大學政治學學士、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文學博士。曾任美國印地安那大學及威斯康辛大學客座及訪問學人、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系主任、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劇院暨音樂廳副主任、《表演藝術》雜誌創刊總編輯、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校長、行政院文建會主委、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總統府國策顧問等。現為教育部政務次長。
著有散文集《有風初起》、《沒有了英雄》、《期待一個城市》、《昨日風景》;時論集《記取還是忘卻》、《沉寂與鼎沸之間》;書論集《書鄉長短調》、《月光下.文學的海》等。
張輝誠
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為台北市普林思頓中小學(學思達專校)教學總監、學思達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文學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九歌年度散文獎,著有散文集《離別賦》、《相忘於江湖》、《我的心肝阿母》、《毓老真精神》、《祖孫小品》,繪本集「學思達小學堂」五冊。教育相關著作有《學思達》、《學思達增能》、《教室裡的對話練習》等等。
曾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金質獎,二〇一三年九月開始提倡「學思達教學法」,是台灣教育圈「隨時開放教室」第一人,五年間超過全世界六千位老師前來觀課;組建臉書「學思達教學社群」,目前有七萬多名老師、家長、學生、學者每天進行專業教學討論;又在誠致教育基金會的資助之下建立網路「學思達講義分享平台」(ShareClass),打破校際藩籬,共享學思達教學講義;同時組建一百餘位學思達核心講師群團隊,在全台灣各地辦理演講、工作坊,分享學思達教學法,更受邀至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大陸、港澳等地分享,為華人世界的教育革新寫下新頁。
黃銘崇
臺灣大學土木系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學碩士、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文物陳列館主任、《古今論衡》主編。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研究以商代史為主,兼及西周史。企圖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東亞上古史(從史前至早期歷史時期)的架構與內容。這是一個涵蓋傳世文獻、出土文獻、考古資料、環境變遷資料與DNA研究之整合的藝術。編有《中國史新論.古代文明的形成分冊》、《來自碧落與黃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精選錄》、《殷墟出土器物選粹》等專書。
林啟屏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曾任政治大學教務長、文學院院長、中國文學系系主任。現任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哲學、經學、子學等。曾主講中國思想史、荀子、韓非子、治學方法、儒學思想專題等課程,並主持國科會「失落與重建:從新出土文獻論先秦儒家思想研究的相關課題」、「經典詮釋中的語文分析研究計畫-儒家思想中的『知行』及其意義等」等計畫。著作有《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等專書。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作者:聯經出版數位出版部
優惠價: 6 折, NT$ 149 NT$ 250
★★ 聯經 50 週年特別企劃,50 種跨時代經典說書計畫 ★★
超過40位重量級領讀人,引你重返經典回應當下的疑問
成立於1974年的聯經出版,今年迎接創社五十週年,特別規劃「經典聯聯看」Podcast說書節目,由聯經出版發行人林載爵、《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王聰威、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副總編輯陳逸華共同主持,精選五十年來,具代表性的五十種作品,每集節目邀請專業領讀人,對談一部跨時代的經典,分享他們與書相遇的時刻、作品的跨時代意義、讀者可以如何閱讀。
聯經 50 經典分成文學、歷史、思想三大類,涵蓋翻譯作品與中文創作,從柏拉圖、康德到馬克思;從莎士比亞、普魯斯特到康拉德;從錢穆、余英時到林毓生;從龍瑛宗、高陽到高行健。這些作品出版至今,不斷再版、也不斷被閱讀。在每一個時代裡,都佔有重要位置,給予讀者一種思考,對他當下的疑問,提供解答、參考,或者產生一種辯論、對話。
第三輯收錄第11集至第15集內容,將節目完整內容編輯成文字,推出E-only原生電子書版。特別收錄名家選讀重要段落,以及3000字試讀內容,邀請不同世代的讀者重返經典。
EP11:《黃崑巖談教養》,領讀人:黃碧端、主持人:林載爵
2004年總統大選辯論會,教育界代表黃崑巖向總統候選人提問:何謂教養。一時之間「教養」一詞成為流行話題,隨後聯經以「談教養」為題邀請黃崑巖出書,目的在激發大眾一同思考。
黃崑巖先生言教養有如一陣風,誰想看它或捕捉它,必須從一個人的言行去察覺、推測與判斷。此類概念自古不論中西方皆有,《論語》中就提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柏拉圖理想國》也描述好的君主應是有智慧,言行又值得大家信服的哲人。更可延伸至社會有風骨氣節的人一多,帶動將教養成為風尚,社會的品味就自然提昇。
EP12:《蘇東坡新傳》,領讀人:陳逸華、主持人:張輝誠
李一冰寫蘇軾並非按時序,而是從其貶謫黃州之時切入,歷經烏臺詩案,遭小人陷害,入獄瀕死,最後否極泰來,雨過天青之輕鬆與從容。此段際遇與作者自身的生命高度重疊,李一冰寫東坡,實則在寫自己從苦悶中走向曠達自在的心境,讓《蘇傳》裡的東坡和他真實的生命處境交融在一起,使其形象躍然紙上之外,更讓讀者深入東坡的內心世界。
本集邀請到學思達創辦人張輝誠,他在求學期間,以蘇軾為研究主題,最推崇的材料即是李一冰先生的《蘇東坡新傳》,表示「愛之不倦、捧讀再三」。後因敬愛作者,訪談作者的後人,蒐集大量材料,在2015年發表〈尋找李一冰〉一文,李一冰先生小傳及成書始末皆收於此文。
EP13:《中國青銅時代》,領讀人:黃銘崇、主持人:涂豐恩
人類學家張光直教授的代表作品《中國青銅時代》,他直言撰寫中國古代史是想解釋,考古研究不應是依史料的性質區分專業。現行對研究材料的分類,多是源於歷史的偶然傳統沒有必然理由,研究上古時代應該水平思考當時文化及社會各方面的有機聯繫。他企圖以史料證據,透過不同學科的整合,全面性重新建構中國上古時代,提供讀者完整的想像。
本集節目邀請張光直在哈佛執教時的學生,現任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黃銘崇,與聽眾分享張先生的人格特質,以及在中國上古史研究所提出的重要觀點。
EP14:《西周史》,領讀人:黃銘崇、主持人:涂豐恩
甫獲得第六屆唐獎漢學獎的許倬雲院士代表作品──《西周史》。《西周史》是一部綜合性的西周文化史,許院士總結過去累積的原始資料及研究成果,以「華夏國家」的形成為中心議題,透過西周時代的發展,觀察中華民族及文化逐漸成形的過程,並對西周史上聚訟紛紜的議題,提出信而有徵的合理解說。不僅具有學術專著的深度,也是適合一般讀者的通論性讀物。
相較於商王朝以征戰和鬼神之說鞏固權力,周王朝以通婚方式鞏固社會結構。並建立了以人為主的文化、禮教制度。本集領讀人黃銘崇研究員,戲稱商沒有朋友,而周與鄰近部族締結關係,以此發展有別以往的社會文化制度。他提及,中國上古時代以血緣為姓、地緣為氏,從考古黃國出土的青銅器發現黃姓是夷人,倘若我們嘗試了解自己先祖的結構,就不會以偉大血統及民族自居,而是更能理解文化應是多元開放的。
EP15:《孔子與論語_》,領讀人:林啟屏、主持人:涂豐恩
日本學者伊藤仁齋盛讚《論語》是「最上至極宇宙第一書」,錢穆也極力推崇《論語》及孔子思想,並主張兼讀歷代的注本,其原因為儒學是逐漸積累的精神文化,各家的註解或有不同,但如此會通式的閱讀,更能接近孔子當時人與事物的連結,掌握孔子生命實踐的基本內涵。
錢穆所著《孔子與論語》,全書由十八篇專文組成,寫成文章年代跨度二十餘年,內容從論語的重要性談及孔子的主要思想,是其整個學識歷程當中闡述精神內涵的重要著作。時至今日,閱讀《論語》仍可以帶領讀者回到價值的領域鍛鍊涵養,讓我們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心智及精神。
本書特色
.50種經典作品:文學、歷史、思想三大類,涵蓋翻譯作品與中文創作。
.40位名家領讀:由各領域專家、學者、作者,專業解讀經典。
.4位主題人專業提問:由聯經出版發行人、總編輯、副總編輯,《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共同主持。
.經典精讀與試讀:由領讀人精選300-500字重要段落精讀,另選3000字試讀內容。
.有聲內容同步聽:各集內容另附有聲內容,可同步至《經典聯聯看》Podcast頻道線上收聽。
作者簡介:
【節目主持人】
林載爵
聯經出版發行人,曾任《歷史月刊》總編輯,東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在擔任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期間因在台推廣法國文學並促進台法之間的文化交流,受法國政府頒贈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的騎士勳位。獲得金石堂書店年度出版風雲人物(2010),金鼎獎圖書類特別貢獻獎(2012)。
研究專長以日據時期臺灣文學與中、西近代思想史為主。在出版領域,致力於人文與社會科學圖書,將出版作為開展視野與國際文化合作的窗口,推動彼此文化及思想的交流。近年來致力於東亞出版圈的聯繫與交流,與日本、韓國、中國大陸、香港、冲繩等六地出版人共組「東亞出版人會議」(East Asia Publishers Conference),展開交流與合作計畫。
王聰威
小說家,一九七二年生,臺大哲學系、臺大藝術史研究所畢業。曾獲巫永福文學獎、中時開卷十大好書獎、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選書、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決選、臺灣文學金典獎入圍、宗教文學獎、臺灣文學獎、打狗文學獎、棒球小說獎等。
雜誌人,現任《聯合文學》雜誌事業群副總經理兼總編輯。曾任台灣《明報周刊》副總編輯、marie claire執行副總編輯、FHM副總編輯。《聯合文學》雜誌在其主導的改版後,於二○一六年首次榮獲金鼎獎年度雜誌大獎與最佳人文藝術類雜誌獎,二○一七年榮獲金鼎獎「雜誌類個人獎:設計獎」(視覺設計指導陳怡絜)。
著有長篇小說《生之靜物》(日文版《ここにいる》)、《師身》、《戀人曾經飛過》、《濱線女兒──哈瑪星思戀起》,中短篇小說集《複島》、《稍縱即逝的印象》,散文故事集、《編輯樣Ⅱ:會編雜誌,就會創意提案》《編輯樣》、《作家日常》、《中山北路行七擺》、《台北不在場證明事件簿》,詩集《微小記號》等。
涂豐恩
聯經出版總編輯、故事 StoryStudio 創辦人。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歷史所。2014年創立「故事 StoryStudio」網站,曾任職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著有《大人的日本史》、《救命:明清中國的醫生與病人》等。
陳逸華
聯經出版副總編輯。曾任九歌出版社編輯、總書記二手書店店長。嗜書者,過去曾於舊書店服務。曾任台灣首場「舊書珍品鑑定會」鑑定者、台北文學季文學書塾系列講座講者等。執編書籍曾獲Openbook好書獎、台北書展大獎、香港書獎、金鼎獎等。
【經典領讀人】
黃碧端
臺灣大學政治學學士、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文學博士。曾任美國印地安那大學及威斯康辛大學客座及訪問學人、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系主任、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劇院暨音樂廳副主任、《表演藝術》雜誌創刊總編輯、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校長、行政院文建會主委、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總統府國策顧問等。現為教育部政務次長。
著有散文集《有風初起》、《沒有了英雄》、《期待一個城市》、《昨日風景》;時論集《記取還是忘卻》、《沉寂與鼎沸之間》;書論集《書鄉長短調》、《月光下.文學的海》等。
張輝誠
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為台北市普林思頓中小學(學思達專校)教學總監、學思達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文學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九歌年度散文獎,著有散文集《離別賦》、《相忘於江湖》、《我的心肝阿母》、《毓老真精神》、《祖孫小品》,繪本集「學思達小學堂」五冊。教育相關著作有《學思達》、《學思達增能》、《教室裡的對話練習》等等。
曾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金質獎,二〇一三年九月開始提倡「學思達教學法」,是台灣教育圈「隨時開放教室」第一人,五年間超過全世界六千位老師前來觀課;組建臉書「學思達教學社群」,目前有七萬多名老師、家長、學生、學者每天進行專業教學討論;又在誠致教育基金會的資助之下建立網路「學思達講義分享平台」(ShareClass),打破校際藩籬,共享學思達教學講義;同時組建一百餘位學思達核心講師群團隊,在全台灣各地辦理演講、工作坊,分享學思達教學法,更受邀至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大陸、港澳等地分享,為華人世界的教育革新寫下新頁。
黃銘崇
臺灣大學土木系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學碩士、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文物陳列館主任、《古今論衡》主編。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研究以商代史為主,兼及西周史。企圖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東亞上古史(從史前至早期歷史時期)的架構與內容。這是一個涵蓋傳世文獻、出土文獻、考古資料、環境變遷資料與DNA研究之整合的藝術。編有《中國史新論.古代文明的形成分冊》、《來自碧落與黃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精選錄》、《殷墟出土器物選粹》等專書。
林啟屏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曾任政治大學教務長、文學院院長、中國文學系系主任。現任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哲學、經學、子學等。曾主講中國思想史、荀子、韓非子、治學方法、儒學思想專題等課程,並主持國科會「失落與重建:從新出土文獻論先秦儒家思想研究的相關課題」、「經典詮釋中的語文分析研究計畫-儒家思想中的『知行』及其意義等」等計畫。著作有《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等專書。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