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問卜大中:你認為新聞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你,還相信新聞嗎?
話先說在後面,這些回憶就是回憶,不是傳記。
我的自知之明告訴我別寫傳記,因為:一則我無論學識、資歷、成就都不過爾爾,沒資格要人拿看傳記的心理準備看本書,不要浪費人家的時間。二則,本書是我個人在媒體界遇到的一些人與事。由於個人格局有限,遇到的人與事也就有限,寫出來不是深度不足,就是小題大做。三則寫作過程中,需要顧慮到所寫對象的隱私和政治立場,因而稀釋了故事的濃度。四則,我膽識不高,沒有被人討厭的勇氣;從眾心理多次左右了我寫作時的態度,十分慚愧。因為有這些警惕,寫事時盡量就事論事,寫人時試著心存善念與誠實坦率,不為已甚。——卜大中
卜大中的這本書的寫法雖然單篇單篇地寫來,像是雜憶,然而,背後貫串的時代社會時間軸,氣味分明,脈絡清楚,不只是個人生命的軌跡、傷痕,更是時代的烙印,有些地方點到為止,藏有伏筆,似是留待讀者填補,其實是作者的敦厚,不忍深究。寫至「美洲中時」的突起猝落,面對《蘋果日報》來勢洶洶的挑戰,尤其讓人不勝唏噓。我認為台灣報業(或媒體)的興衰發展與台灣整體的關聯,值得有心人研究撰述,這本書只是開端。如果卜大中是個說故事的人,你要問:他說了什麼?怎麼說;或是什麼沒說?為什麼?背後牽動的是政治,權力,人性,以及各種利益糾葛。——廖志峰
作者簡介:
卜大中,一九四八年出生在南京,不到一歲全家隨國府「轉進」台灣,成為亂世的小小見證人,一面吃奶,一面冷眼旁觀國共內鬥。此後一生都在當邊緣人、離散人和被凝視的他者。
就像雙性戀既遭異性戀厭惡,也被同性戀排斥。我既是外省人,又不是外省人(沒住過眷村);是內行人眼中的外行人、外行人眼中的內行人;有雙重國籍,既是美國人又是台灣人……血緣認同是部份漢人、部份胡人(家父是河北人,家母四川人);文化認同也小部份是中華文化、大部份是西洋文化;政治認同是台灣民主政體,所以反對課綱去中國化、堅持民主生活方式、相信多元價值,認定是手段決定目標的正確性而非目標決定手段的正確性。貫穿全部社會元件的哲學是「自由主義」。
認為世上最可怕的事務是政治權力,必須讓權力互相分立與制衡,否則民眾遭殃。認為最好的事務是親友之情和伴侶之愛。
著有:《麻辣台灣》、《火眼金睛集》、《戀愛卜一卜》、《性、自戀、身分證》、《五百玩人》、《從中國到世界》、《中華民國的戰略外交與安全》
譯有:《第八類接觸》、《孫中山:未完成的革命》
章節試閱
公費留考被做掉,文法科男生被嫌棄
一九七〇年代,是大學畢業後出國留學的時代,不去留學好像怪獸般令人側目。但是美國學費、生活費非常昂貴;而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的學生大多沒有獎學金,美國大學一般只願給理工科的外國學生獎助學金,社會人文學科的飽受歧視,只好去考教育部主辦的公費留學考試,或國民黨自己辦的中山獎學金,但只給黨方刻意培養的人才。
社會人文學科的學生不但遭到學校歧視,連女朋友都追不到。我認識很多男同學,以為頂著國立政大的冠冕去把妹,必將無往不利,沒想到都不約而同地接到類似的回答:「我爸爸不准我交社會人文學科的男生,只准交理工科的男生,最好是台大電機系的。」如果你很白目,自取其辱地追問:「為什麼?」厚道點的女生就婉轉回答,單純點或直率點的女生會直接告訴你:「我爸說社會人文科的男生將來找不到好工作,沒出息!」於是就會收到女生寫來的「長痛不如短痛」啦,「你會找到比我更好的伴侶」啦……一類的牛屎屁話,連瓊瑤的愛情小說男主角都是台大電機的,還是籃球校隊,女主角當然就是台大外文系的啦。
那時社會人文學科男生的情敵不僅僅只有電機系或理工科,還有暑假回台逆襲的留美學人。台灣非理工科的男學生,慘遭台灣各大學理工男生和留美學人的內外夾攻,情敵一二三四五,情敵個十百千萬,能落個全屍已屬萬幸。更慘的是畢業後服兵役隨時接到女友「親愛的約翰信」(Dear John Letter),通知你她已琵琶別抱,將嫁給暑假回台省親的留美學人。當兵苦悶,又起兵變,在陽剛氣重的軍中又不敢哭泣,於是生不如死地渾渾噩噩渡過行屍走肉的餘日。恨理工男生和留美學人遠超過恨對岸的共匪。
我有一哥們,文化學院(改制大學前)法律系畢業,辛苦多年追求的女生眼看就要開花結果,就在他倆畢業的那個暑假,女方親人介紹一個暑假回台省親的留美學人工程師交往,在機場接機的時候,該人拿出這位女生親人寄去的照片,上下打量該女說:「嗯,妳長得不錯」,同意交往。女生覺得不舒服,想要拒絕,但熬不過父母的軟硬兼施,還是決定馬上結婚。我那哥們痛哭流涕問她為什麼?回答是她並不愛該員,但想到父母要她拿到美國公民後,把全家接到美國去成為美國人的家族夢想,就不忍心反對。當然,我哥們被認為讀「沒出息」的社會科學其實早已被女生的老爸槍斃了,設計留美學人只是剛好而已。
那時台灣是開發中國家,教育急功近利,要盡快培養出經濟建設的工程人才,完全顧不到人文素養;於是出現一大批醫科、工科人才,卻對人類文化寶庫中的其他知識完全不解,也沒興趣,成為「一度空間人」。如今台灣的大學教育還是專科人才掛帥,醫學院、法學院、商學院(MBA)都在大學部,沒有通才教育,文學、藝術、歷史、哲學方面缺少通儒,更沒有思想家。
言歸正傳。我家境貧寒,當時還沒有進「中國時報」工作,沒有辦法自費留學,只有靠教育部辦的公費留學考試。於是我報考那一年出現的「西洋政治思想」科,留學國家是英國。英文只要托福超過五百五十分即可,只考國文、西洋通史和西洋思想史三門。國文只出兩題,一題是文言翻白話,一題是作文:「孟子曰人病捨己之田而耘人之田」。文言翻白話很簡單,作文是出題老師譏諷留學生出國就不回來耕自己的田,去耕別人的田。看得出他老夫子對我們是一肚子氣。西洋通史從上古史考到當代;西洋思想史從蘇格拉底考到二十世紀的聖塔耶那。為了這場考試,我已把書背得爛熟。
打開成績單發覺通史七十八分,思想史七十二分,都大幅過關(規定兩門專業科目只要總分一百二十分就通過),但國文竟只有四十分,沒通過。我跑去教育部找位科長查分數,他出來說我是第一名,但國文真的四十分,沒辦法。那年思想史門沒有一個合格,就從缺了。
我去老友李簡明家請教他老爸李邁先教授(台大歷史系主任)原因,他驚訝地說;「你專業科目考得比我們歷史系畢業生都好。」但沒說國文怎麼回事。我也告訴鄭學稼教授此事,他說是我經常批評黨國體制,思想有問題,被思想管控機關用國文科做掉。他說以前他出公費留考題,有某學生答得很好,給他最高分,但有關人員來電請鄭教授把他down掉,因為他思想有問題,被鄭教授峻拒,後來得知那學生也因國文不及格被做掉。
這就是戒嚴時代的悲劇,國家機器被濫用,傷害人權,毀滅人們的機會。我只不過是眾多被害人當中的一個。在改變台灣由威權體制成為民主體制的過程中,我也付出微小的努力,算是為自己公費被做掉的故事一個正向的交代吧。
公費留考被做掉,文法科男生被嫌棄
一九七〇年代,是大學畢業後出國留學的時代,不去留學好像怪獸般令人側目。但是美國學費、生活費非常昂貴;而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的學生大多沒有獎學金,美國大學一般只願給理工科的外國學生獎助學金,社會人文學科的飽受歧視,只好去考教育部主辦的公費留學考試,或國民黨自己辦的中山獎學金,但只給黨方刻意培養的人才。
社會人文學科的學生不但遭到學校歧視,連女朋友都追不到。我認識很多男同學,以為頂著國立政大的冠冕去把妹,必將無往不利,沒想到都不約而同地接到類似的回答:「我爸爸不准我交...
作者序
出版前言:昨日報 ⊙廖志峰
我曾經歷過這樣的時代,相信老三台(台視、中視、華視)所播放的新聞,相信三大報(中央、中時、聯合)所刊出的新聞,那是一個純真而毫不懷疑的年代,然而,有一天我忽然明白,就像教科書一樣,這些都是被編選過,並帶有一定視角和導向,我開始好奇:這些新聞是怎麼來的?編輯台後的故事是什麼?
三大報的時代有一個人讓我印象深刻,除了他犀利睿智的文字,主要是他的名字,我想應該是筆名吧?怎麼可能有人姓氏筆畫這麼簡單,那人就是卜大中。二〇〇六年,我請卜大中為一位作者寫序,有了第一次的接觸,接觸時,異常的溫暖謙和,讓我嚇了一跳,後來經他介紹又認識杜念中,也同樣彬彬有禮,待人十分周到,讓我非常驚訝:這些人是怎麼回事?我竟有一種從叢林重回文明世界的感覺。卜大中為允晨所寫的書序總是要言不煩,背後帶有社會文化的脈絡,讓人深思。我從那時起就開始約書稿了,想的是「蘋論」結集,他總說評論集不值得出版,但他也不是拒絕。有天吃飯,他說起他和許家屯在美國相遇的故事,許家屯身上充滿了時代和政治秘辛,但要卜大中保密,只說有一天會給他獨家。卜大中遵守了約定,後來也真的寫了二條獨家新聞(有一條獨家被當時的報社高層壓掉了,原因是太出色了)。他為什麼說這個故事呢?也許是我自己誤讀,那天之後,我們見面只談電影,談風花雪月,談生老病痛,不談書。我始終記得他說他退休後會寫一本書給我。有一天,看到「思想坦克」開始登出他的文章,〈我為何從統派變成反統派〉,我忍不住打電話給他。我說:老卜,你說退休之後要寫一本書給我,現在你退休了……。他說:就是這一本。
很多年前讀過《紐約時報》、《走進美國大報》,充滿嚮往,真希望自己可以到這樣的大報社工作,參與時代,但我一輩子只守在南京東路的一家出版社裡,時代從大馬路上呼嘯而過。不過,我還是嘗試藉由出版來還原時代面貌被形塑的背後肌理。卜大中的這本書的寫法雖然單篇單篇地寫來,像是雜憶,然而,背後貫串的時代社會時間軸,氣味分明,脈絡清楚,不只是個人生命的軌跡、傷痕,更是時代的烙印,有些地方點到為止,藏有伏筆,似是留待讀者填補,其實是作者的敦厚,不忍深究。寫至「美洲中時」的突起猝落,面對《蘋果日報》來勢洶洶的挑戰,尤其讓人不勝唏噓。像《中國時報》這樣的大報,在二戰之後創立的報社,擔負時代的傳聲筒和記憶者,有它不可磨滅的重要位置,從這大報社出來的菁英(驕兵悍將,卜大中語),到今天都還雄據各方,引領風騷不已,值得記述這逝水年華。
我認為台灣報業(或媒體)的興衰發展與台灣整體的關聯,值得有心人研究撰述,這本書只是開端。如果卜大中是個說故事的人,你要問:他說了什麼?怎麼說;或是什麼沒說?為什麼?背後牽動的是政治,權力,人性,以及各種利益糾葛。我一直想問卜大中:你認為新聞的核心價值是甚麼?你,還相信新聞嗎?
《昨日報——我的孤狗人生》說的是台灣曾有的一個新聞時代,獻給所有一起走過時代的讀者。謝謝卜大中,謝謝當日約稿催生「孤狗人生」的蔡其達。
跋
話先說在後頭
話先說在後面,這些回憶就是回憶,不是傳記。
我的自知之明告訴我別寫傳記,因為:一則我無論學識、資歷、成就都不過爾爾,沒資格要人拿看傳記的心理準備看本書,不要浪費人家的時間。二則,本書是我個人在媒體界遇到的一些人與事。由於個人格局有限,遇到的人與事也就有限,寫出來不是深度不足,就是小題大做。三則寫作過程中,需要顧慮到所寫對象的隱私和政治立場,因而稀釋了故事的濃度。四則,我膽識不高,沒有被人討厭的勇氣;從眾心理多次左右了我寫作時的態度,十分慚愧。因為有這些警惕,寫事時盡量就事論事,寫人時試著心存善念與誠實坦率,不為已甚。
寫傳記類的文章是有價值的。法國人類學家馬克.歐傑說:「巴黎人把地鐵路線當作備忘錄、當作一種記憶的開端。」書寫自己的故事其價值就像地鐵路線,可以重現那段生命經驗的記憶。各階層人物的傳記,加上族裔書寫、女性書寫、生活書寫與階級書寫,可以拼圖般拼出某特定時代的人類活動全圖。多年前,「傳記文學」鼓吹人人寫回憶,人人寫我家園,目的就在全面記錄那段時代的種種面向。如果沒人寫回憶,那段時代將成為空白,也因沒有對照參考,無法得知此刻的種種與那時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差別和因果關係。
有些社會由於某種遭遇產生了認同的分裂或對抗,解決之道即在於找尋或製造共同的記憶。記憶早在古希臘時代,就被認為是和空間秩序形成知識上的連續體。中古時期,記憶成為宇宙與空間的對應秩序。及至印刷文化出現,人的記憶遂成為書本內固定頁面配置下的物質性空間,於是人的記憶也開始被文字所記錄與取代。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興起後,人們發現:記憶與創傷和過去壓抑的潛意識情結息息相關;榮格更發展出集體潛意識,追溯不同人種的基因所產生的多元文化與精神傳統,以及如何生產不同的記憶與集體潛意識,並進而影響空間觀念與民主文化認同的打造。在這個面向上,記憶經常與敘述及故事有關。不同的族群與文化形塑其不同的集體記憶,因此記憶對文化認同和國族認同的確立與鞏固非常重要。尤其在都市文化研究和人文地理學的範疇裡,記憶有其關鍵性的角色。然而,由於都市景觀很快消失或改變,人們被迫失憶,無法透過固定地標和空間想像來固定既有的記憶。對歷史的失憶徵候群會造成深沈的憂鬱和失落,找不到藉以固錨的定位點。
說這些無非是呼籲國人多寫回憶,包括從台灣國族宏大論述的回憶,到各人微觀的生活小確幸回憶。由於每人角度與立場的不同,越多人寫同一段歷史,拼出的圖像越完整,國家要統一解釋歷史事件的野心也越不可能實現,多元文化的成熟度也越高。
我經過一段憂鬱症的黯淡歲月,原先的盲目自信心被徹底摧毀。憂鬱使我誠實地直面我的人生,殘忍地反省每一件我曾經有意無意犯過的錯、傷害過的人、自以為是的偏執、過度淺薄的炫耀、沒有意識的對他人的忌妒、令人討厭的耍嘴皮、不得體的開玩笑、隨意尖酸刻薄地批評認識不深的人與所知不多的事、對很多事強以不知為知、嘲笑他人的失敗與尷尬、缺乏溫暖寬厚的人格、對他人正處於精神危機與心理病症,遲鈍不知或視而不見、任意撒謊、逃避心理的黑暗面,人生中很多失敗與虧欠,錐心刺骨般啃食我的內在……。(憂鬱症好像又犯啦)
我在此以文字向曾經被我傷害過的師長親友嚴肅致歉,不知還有沒有時間找到救贖。我現在最怕心懷愧疚地活到死的那天,還生生不息地長出新的罪惡感。我曾說一直很欣賞存在主義哲學家齊克果的人生哲學:半是遊戲人生,半是心存上帝;我的遊戲人生損人不利己,罪業深重,這人生的漫長後悔,是心存上帝也救不回來了。
我北投初中的國文老師楊永偕,鼓勵我暑假時讀中國古代章回小說,我讀了二十多本,對我日後的寫作助益極大。我的鄰居也是同學的周汝汎是西方小說迷,強迫我閱讀,還跟我討論,增加我很多的文學教育,像是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六大本差點噎死。最受不了俄國小說,光記又多又長的人物名字就去掉半條命,但奠定了對西方文學的基礎。我的知識很多是自學,學校教育反而影響有限。
我是外省人,爸爸不是軍人,是公務員,所以我沒住過眷村,但有許多朋友在眷村中長大。我很羨慕他們的兄弟意識,團結而有安全感(像是小太保組織);但也了解到他們的社區意識比較狹窄,省籍意識強烈,阻礙了雍容大度、兼容並蓄的人格發展。
這是本書的最後一篇文章,到了七十歲,也該知道什麼時候需要結束,我直覺現在是該停筆的時刻了。要感謝蔡其達,沒有他的發起和盯稿,這個專欄不可能完成。他文史素養甚佳,給我很多啟示,是良朋益友。也感激允晨文化的總編輯廖志峰,他膽大包天,不畏賠錢堅持要出本書,並提出專業意見和鼓勵。他的視死如歸是我暗自好笑的來源,希望不要虧損太多。
最後,要深摯感謝我的好友林中一。他是我中時和蘋果的老同事,無論何時只要我電腦出問題,一通電話他立即從IT辦公室趕來救我。我們老人家是電腦文盲,我會用漢音輸入已經不容易了,許多老傢伙停留在手工業時代,寫完稿還要麻煩別人打字。由於我已退休,在家工作,林先生不怕麻煩犧牲週休日常主動來家裡幫我處理電腦問題。重申感恩,沒有林先生,就沒有我打字寫作的可能。
要致歉、要感恩的人太多,在此表過不提。最後只想說一句:「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出版前言:昨日報 ⊙廖志峰
我曾經歷過這樣的時代,相信老三台(台視、中視、華視)所播放的新聞,相信三大報(中央、中時、聯合)所刊出的新聞,那是一個純真而毫不懷疑的年代,然而,有一天我忽然明白,就像教科書一樣,這些都是被編選過,並帶有一定視角和導向,我開始好奇:這些新聞是怎麼來的?編輯台後的故事是什麼?
三大報的時代有一個人讓我印象深刻,除了他犀利睿智的文字,主要是他的名字,我想應該是筆名吧?怎麼可能有人姓氏筆畫這麼簡單,那人就是卜大中。二〇〇六年,我請卜大中為一位作者寫序,有了第一次的接觸,接...
目錄
出版前言:昨日報/廖志峰
輯一:青銅時代
1.我為什麼從統派便變成反統派
2.我被警總約談兩次
3.我的坎坷上學路
4.耶穌會和我的青春時期
5.政大的三千六百五十天之一
6.政大的三千六百五十天之二
7.政大的三千六百五十天之三
8.政大的三千六百五十天之四
9.公費留考被做掉
10.割胃與割盲腸
11.叫我卜副總統大中先生
輯二:昨日報
1.中國時報的風光日子
2.余先生複雜多樣的人格特質
3.余紀忠先生是自由主義者嗎?
4.美洲中時的奇幻旅程
5.美洲中時的覆滅
6.余先生本土化的錯誤判斷
7.想我中時的兄弟們
8.余先生曾想要陳映真主編人間副刊
9.關於針對一傳媒的應戰策略
10.從時報到蘋果
11.黎智英,厲害了我們的報
12.兩代報人的代溝,黎智英的奇襲
13.複雜又難測的壹傳媒老闆黎智英
輯三:數風流人物
1.我們的自戀型領導人:馬、蔡、柯
2.星雲大敗馬克思
3.2LA黨外的流亡者之家
4.歸隱山林的高士彭明敏
5.不惜暮年再流亡
6.新郎不是我
7.許家屯給我的獨家大新聞
8.許家屯的感嘆與哀愁
9.關於陪許家屯遊歐以及對中國高幹的印象
10.千秋功過蔣經國
11.冷戰與性別的受害人
12.陳立夫虎落平陽被犬欺
13.柏楊,陳宏正
14.有點神祕的﹁台北記者俱樂部﹂
15.看那些才女多麼燦爛
16.看那些才女多麼燦爛之二
17.我那些才華橫溢的朋友們
18.從特務到藝術家
第四部:孤狗人生
1.情色好萊塢之一
2.情色好萊塢之二
3.情色好萊塢之三
4.李麗華、胡金銓、李翰祥
5.胡金銓、吳天明、陳凱歌、李安
6.胡茵夢與李敖
7.我的帕金森氏症
8.心靈受苦,從身體宣洩
9.想要一路玩到掛
10.話先說在後頭
出版前言:昨日報/廖志峰
輯一:青銅時代
1.我為什麼從統派便變成反統派
2.我被警總約談兩次
3.我的坎坷上學路
4.耶穌會和我的青春時期
5.政大的三千六百五十天之一
6.政大的三千六百五十天之二
7.政大的三千六百五十天之三
8.政大的三千六百五十天之四
9.公費留考被做掉
10.割胃與割盲腸
11.叫我卜副總統大中先生
輯二:昨日報
1.中國時報的風光日子
2.余先生複雜多樣的人格特質
3.余紀忠先生是自由主義者嗎?
4.美洲中時的奇幻旅程
5.美洲中時的覆滅
6.余先生本土化的錯誤判斷
7.想我中時的兄弟們
8.余先生曾想...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