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母子故事,真實動人,再加上作者臺大公共衛生博士的專業背景,讓人更能明白,在家人遇到醫療上的困難時,要怎麼去面對、溝通。真摯的文筆,描繪著令人不捨卻感動的人生,深受啟發。
當生命遇到不可控之考驗時,你會如何拿出勇氣往前?
你沒有想過那一天⋯⋯
當你以為一切都是新的開始,卻發現,上天給你更多的考驗。
你沒想到,那位活蹦亂跳,九歲的孩子,卻因為止不住的夜咳,在急診室的晚上,發現了肺部的一個小陰影。改變了你們的人生⋯⋯
◎
網路連載旋即逼哭上萬人眼淚,一段真實的感人故事。
一位臺大公共衛生系博士、商場女強人,在她剛離婚,面對人生的第二階段時,她的孩子,罹患了淋巴癌三期。
以往,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她,在調整生活比重的同時,重新認識自己。
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運用自己的專業,去跟醫生溝通,也和兒童病房的爸媽們,建立了不一樣的友情。
在面對生與死的勇氣中。她跟兒子小安,對生命、對人生有了不一樣的體悟。
作者簡介:
Karen22
臺大公共衛生系博士、一位跨國企業的台灣區負責人
臺大醫院兒童病房小朋友口中的Karen阿姨
小安的媽媽
22是自己的生命靈數,是對生活的提醒。
一路活得飛快, 小安生病之後,開始慢,牽著孩子的手,開始慢。
繪者簡介
Dinner
一位半自由業插畫家,創作題材多來自於生活的喜好,插畫主題圍繞著音樂、毛小孩、戶外活動還有飲食,由於內心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孩子於是畫風總離不了可愛感。
Facebook粉絲頁:Dinner Illustration
Instagram:dinner_illustration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暖心推薦:
「在艱難中,不要成為自己的敵人。這本書教會我如何當一個堅強的母親。」——作家 葉揚
「謝謝小安跟小朋友們用生命教我們的事,更謝謝小安的媽媽如實記載孩子與家庭面對的生命史詩。」——臺大兒童醫院兒童胸腔加護科主任 呂立醫師(專文推薦)
名人推薦:暖心推薦:
「在艱難中,不要成為自己的敵人。這本書教會我如何當一個堅強的母親。」——作家 葉揚
「謝謝小安跟小朋友們用生命教我們的事,更謝謝小安的媽媽如實記載孩子與家庭面對的生命史詩。」——臺大兒童醫院兒童胸腔加護科主任 呂立醫師(專文推薦)
章節試閱
Ch1生活從那天起了變化
你沒有想過,日子突然會變成這樣
你以為每天都一樣。
九月開學,延續暑假足球隊訓練的每天早起操練,孩子也一起適應父母分開後的半年誰接送、住誰家,大家都在一種很習以為常的生活中忙碌,一早碎念他上學的拖延症,下班疲於奔命在從不同客戶的辦公大樓往他的安親班接送,晚上接到孩子後買個便當打發晚餐,你以為每天都一樣。
孩子咳嗽幾週,不以為意,家裡附近診所拿了感冒藥,斷斷續續吃了。沒發燒、平常沒咳嗽,睡前才咳,啊!該不會塵蟎過敏吧,改天好好打掃一下。有時候,晚上我還是會陪他睡,在他的父親家我們隔出一個自以為和平的空間,以為這是讓孩子適應的過渡。
平常不過的晚上,開學第二週,陪他睡前我還在煩惱後天要去幫客戶上課的材料,一個字都沒開工,明天晚上來好好趕工一下,他還是夜咳,咳到我生氣,叫你睡不睡,我明天還要開會啊⋯⋯忽然開始咳到上氣不接下氣,越聽咳的聲音越不對勁,那是很像氣喘的聲音、很深的支氣管整個縮起來的咳嗽⋯⋯(啊,忘了說,媽媽是第三類組,工作都在不同的藥和疾病中打轉十幾年)
跟他父親說了,兩個人離婚後少數沒有太大的爭議,去臺大急診看看。說也奇怪,在車上也是不咳,怎麼一睡就咳成這樣。
那天晚上的急診特別安靜,夏天吧,跟下筆的現在、農曆年前各種慢性病、心血管疾病重症或流感,塞得病床滿到臺大醫院門口的景象不同,特別安靜。我們沒幾分鐘就跟著指示線走到診間,急診醫師聽診器聽了一下,沒有任何表情,沒有,我跟你保證,沒有表情,但是排了X光和馬上放了根靜脈留置針,可能怕感染吧,我心裡想。急診標準,如果驗出感染我們就要ON 抗生素了,那時候我心裡想,不要是肺炎啊拜託!肺炎要住院一週十天的,上班怎麼辦?
等待X光的同時,給了他氧氣、吸了一管支氣管擴張劑,很驚訝地,他在急診也沒咳嗽,到躺下來吸氧氣才又咳了起來。
X光出來,醫師找父母看的時候,我一眼傻了,啊,左肺全白!全白是怎麼一回事⋯⋯正常肺部X光應該是黑色的,空氣充滿肺泡,但是你X光只會看到肋骨和心臟。全白要不是全部都纖維化了,就是都是積水。
「不可能肺炎,他沒有發燒,這幾天都沒有燒!他昨天還踢足球踢了三小時啊⋯⋯」我用我的醫學知識和醫師開始討論起來,醫師也懷疑不是傳統的肺炎,可能是非典型的黴漿菌肺炎,我們當下留急診等臺大兒童醫院的病房,那個晚上孩子在急診病床不安穩地睡了,我坐坐走走,完全不能入睡,開始想著明天看來要取消幾個會議,至少這一週的會都要取消了,公司那週員工運動會我也必須缺席,老闆不在的員工運動會,這還得了,唉,怎麼挑這個時候生病呢。
第二天早上,到了感染科病房,感染科主治醫師進行了很多檢查,每個檢查前我們都會討論可能性,因為前一天的抽血已經排除了非典型肺炎,但肺積水肯定哪裡發炎,住院醫師來做肺結核檢查時,我也斬釘截鐵地說不可能是肺結核(TB)。住院一天後還是找不出原因,但是感染科覺得肺裡的積水不抽出來會影響呼吸,要插一根胸管到胸腔把積水抽出來。為了下胸管的時候正確定位,需要做心臟超音波和電腦斷層。那天臺大加護病房很忙,到傍晚才推孩子進去準備麻醉插胸管,我在加護病房外等待,醫師說一兩個小時吧,胸管插好把水抽出來會叫父母進來。
在加護病房家屬等待區的時間是凍結的,那時候我記得我沒有打電話,但是傳了簡訊給了這時間還醒著的朋友,也不是說多要好需要親暱地報平安,只是這時間需要有個肯定醒著的人陪著說說話,才能讓時間過得快一些。無法感知過了多久,是須臾還是緩慢,忽然加護病房叫了家長,我進去時總醫師看著我,一直吞吞吐吐,喉嚨裡不知道卡了什麼東西,他的臉擠成一團。我才在想是發生什麼事了嗎?插管有問題嗎?麻醉沒醒嗎?
「媽媽,孩子裡面有東西。」
「蛤?什麼?有什麼東西?」
「媽媽,你是醫療專業的對嗎?檢驗科還沒下正式的報告,不過你要不要先看一下電腦斷層的結果?」
我隱約覺得不對勁,你要我看什麼⋯⋯
我坐在加護病房護理站,看著電腦螢幕,那是我兒子的電腦斷層影像,我看到一大顆,對,一大顆不該在那個位置出現的影像,占據了他的整個左肺,非常逼近心臟,往前緊緊貼著肋骨,肺動脈與肺靜脈都被那顆東西壓成扁扁的血管,他這樣怎麼還能呼吸,怎麼還能踢球,怎麼還能生活如常?我的手邊滑動滑鼠,把報告滑到最後,簡短的一行英文「suspicious tumor, bulky」,意即「疑似腫瘤,大」。我邊看,邊把我所有會罵的髒話都罵完了。
「幹!怎麼這麼大,怎麼長的位置這麼差⋯⋯」
也是,難為加護病房的醫師了,他們只是幫忙插胸管抽胸水的,怎麼知道,裡面藏了一顆大彩蛋?
我走到孩子的加護病房床位,看了他父親一眼,看了剛插完胸管的孩子,胸管引流管正引出500 c.c. 的胸水,你怎麼,左肺有500 c.c. 的水,還能這麼正常?於是,接下來,你知道,什麼都不一樣了。
Say Hi to你九歲兒子的腫瘤科醫師
我自己的父親是咽喉癌離開的,意志堅強拖了多年,大部分的時間是媽媽陪著,那時候還在事業的起步,臺灣標準體貼的媽媽一定都會說,她來陪爸爸就好。後來很快地結婚,生子,去上海,一去好多年,大部分陪伴爸爸的還是媽媽和妹妹,我沒機會見到我父親的主治醫師幾次。現在回想很多遺憾,所以如果今天腫瘤病房有孩子進入安寧照護的階段,我都會堅持說你們去把全家福給我照起來!對,是病房大姐頭命令的方式。沒有很多和爸爸那時候的合照,是不能原諒自己的失望。
我回自己的臉書看了一下時間表,忍不住笑了,只有我這個媽,有這個膽子和心臟,在這麼短的時間決定這一切。時間表如下:
9/15: 00 時56 分急診(我回去看了診斷證明書的時間)
9/15:從急診轉十二樓感染科病房,當天下午插胸管,晚上在加護病房ICU
9/16:下午從ICU 轉回來感染科病房
9/17:見過我們的腫瘤科醫師
9/18:開刀,腫瘤位置切片(經胸腔鏡左縱膈淋巴結切片手術)、放化療用的人工血管(人工血管放置手術)、抽骨髓(超音波導引骨髓穿刺及切片檢查),孩子當天再去一趟ICU。稍晚出ICU 後,我們到了五樓腫瘤病房,當天晚上開始打化療(接受靜脈注射全身性化學治療)
正常大人發現癌症的過程,在有病灶後,可能會先切片手術,幾天之後約回診或是在住院的病房看切片報告,然後主治醫師和病患及家屬討論治療方案,回家開家庭會議或和病患決定後,當天或過幾天和主治醫師決定治療方案,是要先開刀、打藥、放射治療還是什麼的,要考慮的很多,腫瘤多大、第幾期、病患的身體狀況、病患和家屬的治療意願。
而我們,沒這麼奢侈的時間,因為那顆太大,已經壓迫左肺影響呼吸,接下來可能影響血管、影響心臟;另外一個原因,我想腫瘤科醫師也會很開心,碰到可以這麼快下決定的家屬,然後直接跳過一般人的哀傷五階段,跳過denial(否認)、anger(憤怒)、bargaining(討價還價)、depression(沮喪),也沒有真的acceptance(接受),直接跳到solution(接下來怎麼辦)。
接受?你叫我怎麼接受九歲的小孩會得癌症?
這太強人所難了⋯⋯
離開加護病房,我們回到十二樓。孩子憤怒,非常憤怒,他以為只是去插管子把胸水抽出來,抽出來之後他就會好好呼吸,他就不會喘,他就會好。他不知道他一個人醒來的時候,爸媽不在旁邊,嘴裡還插著麻醉時輔助呼吸的吸管,手腳被固定,一堆機器嗶嗶嗶嗶叫,護士醫師在旁邊一直忙,但是他不能說話、因為管子還沒拔出來,然後他很痛,在左腋下,插了一根跟冷氣水管一樣粗的管子,不能拔出來,他很痛,呼吸痛、動一下都痛。是,我懂,如果是我躺在那裡也會憤怒,因為到我看到電腦斷層下的那顆腫瘤前,我也以為這樣就會好。對不起,孩子,我們也以為這樣就會好。
孩子的腫瘤科醫師是看輪值醫師,一切來得太快,不會有時間去查誰是有名的醫師、去找誰幫忙介紹厲害的醫師。我們回到病房後,沒多久,一個醫師帶著兩個住院醫師就到我們床邊,醫師說:「你好,我是腫瘤科的醫師,我們可不可以到外面說?」
那個moment,心臟停了,真的是腫瘤,不然不會來一個腫瘤科醫師。
我憋著氣,看了孩子父親一眼,嗯,我出來談。(是,我是這段過去的婚姻裡面比較強勢的那個,不只是關係裡面,也是在這個醫療的事情上我可以比較強勢的,這是我的工作和專業⋯⋯)
醫師很快地發現我聽得懂術語,了解一般人類聽不太懂的醫學術語。我們站在走廊,那個對話,很快,沒有十分鐘。
「很bulky(大),而且看起來是不好的機會很大。這幾天怕他可能是發炎,感染科給了類固醇,類固醇其實對良性的淋巴瘤有反應,如果是良性的,那個會消得很快,但看起來沒有⋯⋯」
到這裡我懂了,Lymphoma(淋巴瘤),所以是malignant(惡性)的,不太可能是benign(良性)。醫師說到這裡更確定他可以講得比和其他的病人更多,可以跳過那些悲傷的五個階段,直接再往下說。
「我們接下來會做切片,可以判斷期別和類型,通常切片後才會再裝人工血管,但是因為現在壓迫呼吸,麻醉科覺得這樣麻醉風險很高,怕醒的狀況不好,如果可以的話,不要手術太多次,我們一臺刀麻醉一次,把切片、人工血管和抽骨髓一次做,媽媽看可不可以?」
到這裡再給我一刀,啊,要抽骨髓,所以已經大到、醫師擔心轉移到骨髓或腦了?啊,這刀比較重,所以這個樣子,不會是前面一期二期,隨便就是三期局部侵犯或者第四期末期起跳了?
好,我們做。請醫師安排,我們做,馬上排了隔天早上的手術。我這一個旅程上能講英文的都講英文,並不是炫耀,只是一直自欺欺人地覺得,你講出那個中文,就不能翻牌,不能改變了⋯⋯
到那一天,做每個決定,就是聽完醫師一句話,我砰砰砰地跟著完成一個決定。整天,沒有大哭,來不及大哭,因為這時候不能哭,來不及,要快。每個動作,要快。
也謝謝孩子的主治醫師,直到現在我們都還是直球對決,他從沒給我太多悲傷的時間,我們才能更快走到今天。
後來回想,真的大哭是孩子住院快三個月後,出院後我去爸爸的靈前,大哭,跟他說謝謝他保護我的孩子,因為孩子後來說,他在那天快四個小時的開刀裡面,有感覺到小爺爺(外公)在旁邊保護他。
逼死人的愧疚感
「為什麼九歲的小孩會得癌症?」
還好,對我的家人或對我的朋友而言,可能我夠兇,所以沒什麼人敢直接問我。這時候你知道,成為一個很兇的人,可以讓你遠離這種尷尬、困難、傷痛,而且他媽的沒人知道答案的問題(抱歉,請允許我粗口,我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
如果是個成人或老人,認了!你可以怪罪你自己的菸、酒、B型肝炎病毒(這個跟肝癌很有關係)、人類乳突病毒(這個跟子宮頸癌有關係)、環境暴露(特殊化學汙染,苯之類的)、職業暴露(氯乙烯之類的);再遠一點,你的飲食、飲水,或是環境空氣汙染(但是你要長時間在非常嚴重的空氣汙染下你才能怪罪它)、輻射(一樣的,你要證明你在高劑量下或是非常長期的暴露),或者基因(如果講到什麼基因跟什麼癌症有關,我們可以開一個專欄),或者更簡單一點—我就是這麼倒楣。
孩子呢?才幾歲?沒這麼長的時間在上面這些東西下暴露。如果你在兒童癌症基金會上查詢,會出現的原因大概幾種:免疫功能不全、細菌或病毒、慢性抗原刺激、環境和基因,但是最後會有一句話會告訴你:
「醫師們很少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會罹患淋巴瘤,而其他人卻不會。很明確地,淋巴瘤是不會因外傷而引起,且它也不具傳染性,沒有人會從另一個人身上得到
癌症。當您的醫師們都不能確定地告訴您為什麼孩子會得到淋巴瘤時,為人父母者,不必去考慮這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責怪或愧疚,對病情並沒有幫助,應該把精神放在治療和照顧上。多了解疾病相關的醫學常識,能增加您對治療的參與感。」
好,不要問這個為什麼,我不知道,沒有人知道,知道了也沒幫助。好,下一題!
「為什麼你不能早點發現、早點治療、要拖到這麼晚?」
這是另外一個沒人敢問我的問題,但我會一直問我自己,因為早一點發現,一切都不一樣。
對,我是個工作狂,我們剛離婚,但不代表我不會盡心在觀察和陪伴小孩,每天接送,每餐吃很多,因為結束婚姻關係,我更關注小孩的每一天,他開不開心、他有沒有埋怨生氣。
這小鬼,前一天才頂著大太陽在球場上踢了三個小時的球,外觀沒有腫塊,沒有發燒,沒有不舒服,體重沒有忽然下降,整個球隊包括他都是瘦子,足球隊媽媽每次對陣其他學校同年的壯漢,都會問我們自己,東區的孩子哪裡出了問題,怎麼都養不出壯漢和胖子?
我觀察不出來,我沒有任何方法知道我的孩子得了癌症。我擁有一個公共衛生學的博士學位,在藥廠工作過,現在的工作是看各種新藥的發展,訪問過各種成人癌症的專家,我會背出各種成人癌症用藥的組合、新藥有哪些、基因檢測有哪些方案,但是我看不出來我兒子得癌症。
好了,你叫我怎麼可能沒愧疚感?但是你告訴我,我要怎麼看得出來他的左胸腔藏了一顆腫瘤?外觀摸不到、肋骨掩護得很好(這個可惡的肋骨)、緊實地包在裡面盡情生長、吸收他的養分、最後讓他肋膜積水不能呼吸?這個可惡的腫瘤,你到底藏了多久?如果我早點發現,是早一點的期別,會不會一切都不一樣?生存的機會,會不會不一樣?(啊,存活率,是很痛很痛的問題)
有的媽媽,發現孩子得血癌,因為白淨漂亮的三歲男孩一直沒消的膝蓋淤血,媽媽還是一位護士,非常專業的MRI 室的護士,她幫所有罹癌症的大人做MRI 檢查,她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孩子生病了?
也有還不太會走的孩子只是一般感冒發燒,媽媽帶去急診,醫師一測血液才發現白血球高到破表,但是貧血,才知道是血癌。他們一直到住院開始打化療那一天,都還在一團迷霧裡面,你看得到爸爸媽媽阿公阿嬤頭頂的迷霧,是行走的問號和一坨移動的烏雲。
有的骨肉瘤,讓五年級的大孩子肩膀肌肉痠痛,孩子愛打羽球,他們看了大半年的復健科才有醫師覺得不對勁,一再深究已經第四期,第四期啊!
一個跟我們一路走來、很美很勇敢的小女孩,爸媽基因的其中一個突變缺失帶給孩子,讓她得了很罕見的胰臟腺體相關癌症,你怎麼想像,孩子的父母其中之一知道是他一個隱性的基因帶給孩子,讓孩子生病?知道那天,心會不會碎到底,然後問自己問老天,怎麼不是自己生病算了?
這兩年,我只有碰到一個媽媽,洗澡的時候摸到四歲的孩子耳下有小腫塊,看了大醫院耳鼻喉科,醫院開個很快的門診刀,以為人生美好。醫院兩週後急call 媽媽回來,切片出來是腫瘤。好好,有時候我看著他們在走廊散步,我的眼神都是羨慕,好羨慕你摸得到,孩子才第二期,真幸運,你摸得到。
誰曉得?孩子沒有像我們一樣還有員工體檢,你讓他每年跟你一起照一次X光?
每年跟你一起抽一管血嗎?一起照超音波嗎?
住院這兩年,時不時還有爸媽在走廊拉著醫師、拉著護理師、拉著其他爸媽問為什麼。問一次兩次可以,問超過半年我就會覺得這些爸媽應該需要其他的心理幫助,他們的愧疚已經需要幫忙,不停止愧疚和問這些沒有答案的問題,你沒辦法往前走、幫助你的孩子。你除了怪自己,還會怪所有的好意。
等待切片的時間很長,剛好遇到中秋節。在住院等待的期間,我沒辦法停止這種想法,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沒人敢問我,只能一直問自己。
切片結果出來那天我才能停下來問自己,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介於三期和四期間,因為很大、是活性很強的腫瘤,還沒有到身體其他的遠端淋巴和中樞神經(腦),但是做完MRI 看到胸骨和脊椎已經有侵犯,癌細胞吃到骨頭去了。
我問了醫師一句,所以到底算三期還是第四期(末期)?
醫師說,沒有太大的差別,因為三四期的治療方案是一樣的。啊!謝謝醫師,再給我一記直球。對,我記得我做過客戶的成人癌症DLBCL,治療方式比較有效的只有一種方案,而且後面如果復發或轉移,目前除了幹細胞移植以外,沒有其他更好的藥物方案了。對,我都記起
來了。
啊,不能再想為什麼了,來不及了,現在只能做,不能再花時間想,陪孩子做下去。放過你自己,不要再想,走下去。
Ch1生活從那天起了變化
你沒有想過,日子突然會變成這樣
你以為每天都一樣。
九月開學,延續暑假足球隊訓練的每天早起操練,孩子也一起適應父母分開後的半年誰接送、住誰家,大家都在一種很習以為常的生活中忙碌,一早碎念他上學的拖延症,下班疲於奔命在從不同客戶的辦公大樓往他的安親班接送,晚上接到孩子後買個便當打發晚餐,你以為每天都一樣。
孩子咳嗽幾週,不以為意,家裡附近診所拿了感冒藥,斷斷續續吃了。沒發燒、平常沒咳嗽,睡前才咳,啊!該不會塵蟎過敏吧,改天好好打掃一下。有時候,晚上我還是會陪他睡,在他的父...
推薦序
臺大兒童醫院兒童胸腔加護科主任 呂立醫師
孩子生病了,大家都很擔心,尤其是重大疾病、威脅生命的疾病、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的疾病,都讓人非常地擔心與焦慮。從聽到疾病的震驚、難過與擔心,到真正地了解如何面對這個疾病的挑戰,家長如何跟專業醫療團隊一起合作,一起勇敢面對這個疾病的困難與危險,常常是人生中很耗費心力、有著巨大距離的勇敢旅程。
我在加護病房超過二十多年陪伴重症兒家長的經歷裡,最常被家長問到的問題是:「到底我們能幫助孩子什麼?」
其實,最重要真正能幫助孩子的力量,是家長與照顧者給予安定、穩定與不急躁的支持陪伴力量。雖然這似乎是隱形看不到的一件事情,但是這個潛在的力量,我經過這麼多年的觀察,影響真的是非常的大。這個不是光專業的醫療團隊可以給予的力量,而是要照顧者、家長,還有孩子本身,大家一起來參與團隊照顧,一起面對疾病的重要力量。小安跟他的媽媽在這本書裡面,呈現出來家長跟照顧者的力量是多麼重要。
家長與照顧者給予穩定的支持力量,才能幫助孩子,陪孩子一起面對疾病。照顧者的安定,才可能好好照顧孩子。因為如果照顧者很焦慮,很容易會傳染給孩子。焦慮越大的時候,對於對抗疾病的挑戰能力與免疫功能的影響是越大的。所以怎麼樣在自己難免都會擔心焦慮的情況下,好好調整好自己的心情與狀態,傳遞正向安定的力量給予孩子,好好跟醫療團隊良性溝通、合作無間、並肩作戰,一起努力陪伴孩子去面對重大疾病,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生挑戰。
小安的媽媽在這本書裡面有很豐富的詮釋,鉅細靡遺地談論面對兒童癌症疾病的變化與挑戰,一路讀來,一邊很感動,一邊也很欽佩中間面對疾病的勇敢、努力與精彩。這常常是人生意外的旅行,很多驚奇轉折、新的體驗學習,也是上天給的挑戰。從媽媽的文字中,身歷其境一起跟小安與他們家人,體驗他們走過生命旅程的大山大水。
裡面談到願意勇敢求助與接受善意,更是這一趟特殊旅程中生命教導的功課,唯有這樣,才可以活出最棒的生命精彩篇章。
書中小安問:「那如果快去當小天使的時候,醫師會知道嗎?爸爸媽媽會提早知道嗎?爸爸媽媽有時間提早跟弟弟說掰掰嗎?」孩子就教我們,真的要早一點討論,早一點準備,才有時間好好討論、好好細細思量,我們有限人生要什麼。
孩子的基本人權,有健康就醫權與治療權,看著孩子們努力面對疾病的挑戰,由小安與生病的孩子們親身演出,帶著我們體驗一場生命的旅行,這場旅行中有著戰友們的互相鼓勵與加油,一個個勇敢努力的身影,讓人看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就算是已經離開去當小天使,透過思念,可以繼續讓我們大家互相有愛的連結。其實沒有一定要放手,但給予孩子最適合的治療,不錯過機會,但也不要增加額外的痛苦,要有許多智慧跟用心來達成。一路走來看到好多貴人,以及重要的他人,彼此給予力量,去好好走過這世間上的酸甜苦辣,讓每一個生命可以發光發熱,無論生命長短,可以好好活出生命的精彩。
謝謝小安跟小朋友們用生命教我們的事,更謝謝小安的媽媽如實記載孩子與家庭面對的生命史詩,值得大家用一點時間來閱讀,體會他們驚心動魄的事蹟,好好思量體會生命的奧妙與韌性。
臺大兒童醫院兒童胸腔加護科主任 呂立醫師
孩子生病了,大家都很擔心,尤其是重大疾病、威脅生命的疾病、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的疾病,都讓人非常地擔心與焦慮。從聽到疾病的震驚、難過與擔心,到真正地了解如何面對這個疾病的挑戰,家長如何跟專業醫療團隊一起合作,一起勇敢面對這個疾病的困難與危險,常常是人生中很耗費心力、有著巨大距離的勇敢旅程。
我在加護病房超過二十多年陪伴重症兒家長的經歷裡,最常被家長問到的問題是:「到底我們能幫助孩子什麼?」
其實,最重要真正能幫助孩子的力量,是家長與照顧者給予安定、穩定...
作者序
愛的記事
小安是在二〇一八年九月,太陽下踢了一個暑假的足球後的一天,沒有發燒、只有夜咳的診斷出DLBCL(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從急診進臺大醫院、感染科、加護病房後,到見到我們的臺大兒童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張醫師懷疑是腫瘤,沒有超過三天的時間。
在切片和影像檢查後,張醫師說介於三期和四期之間,左胸肋間很大一顆,侵犯到胸骨,但幸運地還沒有看到遠端轉移。隱約覺得,張醫師其實是很小心地在和我們溝通,對,就是個晚期、惡性度比較高的淋巴癌,其實說三期或四期沒有太大的差別,後面治療方法一樣,而且我們最後其實用了比標準治療再強一點的方案。
我們的震驚、不能接受,我想是每個陪孩子走過這個旅程的爸媽、阿公阿嬤都能回想的過程。不論這個旅程怎麼開始的,我們就好像壓根沒準備要跑馬拉松的選手,被拉著和摯愛的孩子,一起跑這一趟。而這個旅程,你無時無刻不害怕失去孩子,在陪病床睡著的時候沒一天安穩,半夜點滴幫浦發出警報聲,你會從床上跳起來;每一次不同的副作用,都希望孩子舒服一點;每一次發燒,都在心裡禱告不要有感染;每一次照MRI(核磁共振)、CT(電腦斷層)、PET(全身的正子攝影)你都會在外面拜託所有神明,千萬千萬不要再有東西長出來⋯⋯對呀,這就是我們旅程中的每一天。
二〇一九年六月,在完成了六個療程後,再加做了一個月左右的局部放射治療。
一樣地,張醫師也是很小心地說,這不是孩子淋巴癌標準的方案,但因為小安當時發現的時候腫瘤太大、惡性度高,我們依照大人的方案,再補放射治療。旅程,有走到一半的感覺,但是回學校更是漫長的路—化療後的體力、小學生保護人工血管的難度、老師孩子對功課的期待等等。我記得只跟老師講得很清楚,我不在乎功課,我們活著、健康就好,能走到這一天,已經是萬幸。
二〇二〇年九月,我們先拿下了人工血管,再往前走到這一步,儘管還是擔心後面淋巴瘤可能復發轉移,可能因為之前的化療會誘發的白血病,我們擔心著,但不害怕。
孩子,我們放心地交給醫師和護理師。但我今天想花一點時間,在這本書開始之前,想提醒是因為有需要才看這本書的照顧者。
請記得要把心思放在我們身上,不論你是爸爸、媽媽、阿公或阿嬤。
1. 愛自己。
媽媽好,孩子才會好。你倒了、你病了,你在生活和照顧孩子裡困頓,孩子不會好。治療已經夠苦了,孩子需要我們,孩子心裡也需要我們快樂堅強。我們不好,孩子不會好。我們埋怨、我們跟家人因為治療方針吵架、我們沒有足夠的經濟或社會支持而疲於奔命,對孩子一點幫忙都沒有。這個很難,要當成必須去走的旅程(或gap year),不論結果,我知道很難樂觀,但請大家找到支援,不論醫院社工或其他家人朋友,只要你願意開口,一定會有人幫忙。愛自己、照顧自己,才有辦法把孩子照顧得好。
2. 愛別人。
伸出手,接受別人的好意,也傳承你的好意給其他生病的孩子和他們的家人。病房是個小村落,總有可以教導我們正確衛教知識的人,也有可以讓你一起埋怨上天不公平的人,隔壁的病床可能新發病,還在吃來路不明的粉末保平安,你可以跟阿嬤說,我們要聽醫師的,孩子交給醫師;如果有孩子離開當小天使了,不論我們覺得多害怕下一個是我的孩子,一起分攤媽媽們面對孩子離開的傷心,讓孩子知道,小夥伴離開,我們要珍惜還走在旅程的每一天。孩子會更珍惜,每一次療程的意義,也會慢慢有勇氣,知道如果有我們需要再回醫院的那一天,或不是每次大檢查都是好消息的那一天,你和孩子都會有勇氣一點點。很多力量來自一起努力的小夥伴,有一天你會發現,我們好需要這些力量。
我的主治醫師跟我說過,醫學,有醫學的緣分。今天孩子病了,可能也是一種安排,讓我們的孩子在這段旅程,得到很多好意、幫助,不論這馬拉松跑到哪裡,跑不跑得完,你要相信,你可以每次檢查完都不勇敢、掉眼淚,但是要有勇氣再陪孩子繼續走。
每一個里程碑,和孩子珍惜、慶幸。然後,分享你的好意和善意,在我們的能力所及,一起希望其他家長和孩子,也能夠在旅程中得到幫助。
希望我跟小安的故事,可以給你們一些不一樣的力量。無論你為了什麼原因打開這本書,上天給了我們很多不同的禮物,有好有壞,但也是因為這樣,讓我在此,與你們相遇。
愛的記事
小安是在二〇一八年九月,太陽下踢了一個暑假的足球後的一天,沒有發燒、只有夜咳的診斷出DLBCL(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從急診進臺大醫院、感染科、加護病房後,到見到我們的臺大兒童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張醫師懷疑是腫瘤,沒有超過三天的時間。
在切片和影像檢查後,張醫師說介於三期和四期之間,左胸肋間很大一顆,侵犯到胸骨,但幸運地還沒有看到遠端轉移。隱約覺得,張醫師其實是很小心地在和我們溝通,對,就是個晚期、惡性度比較高的淋巴癌,其實說三期或四期沒有太大的差別,後面治療方法一樣,而且我們最後其實用了比...
目錄
作者簡介
推薦序
前言 愛的記事
Chapter 1 生活從那天起了變化
你沒有想過,日子突然會變成這樣
Say Hi to 你九歲兒子的腫瘤科醫師
逼死人的愧疚感
標準病人
旅程中缺席的父親
我要證明我是他媽
我和我們的新家
學習而來的體貼
來自全世界的善意
為了孩子,我們更要照顧好自己
跨過一個年
Chapter 2 來自五樓的戰友們
聖誕節後的第一次道別
做工父親的背影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唱著歌會忘記痛
戴著神聖盔甲離開的姐姐
雲上的阿里
大女孩的夢想
不想說再見,我們最愛的戰友哥哥
五樓媽媽的Line群組
Chapter 3 期中考,畢業考
地震中的背針
我們都好怕的期中考
治病到底要多少錢
臺大兒童癌症病房的護理師和醫師們
未知盡頭的延長賽,活在當下
回學校的路,很長
畢業考
Chapter 4 後來的我們
我其實是陪伴的後段班學生
小安的成長
上帝的安排
每個媽媽都是孩子的貴人
勇敢的小可
醫療不只是一條直直的道路
活著的人要好好活著
倖存者Survivor
後記:旅程未完,但我們裝滿勇氣
作者簡介
推薦序
前言 愛的記事
Chapter 1 生活從那天起了變化
你沒有想過,日子突然會變成這樣
Say Hi to 你九歲兒子的腫瘤科醫師
逼死人的愧疚感
標準病人
旅程中缺席的父親
我要證明我是他媽
我和我們的新家
學習而來的體貼
來自全世界的善意
為了孩子,我們更要照顧好自己
跨過一個年
Chapter 2 來自五樓的戰友們
聖誕節後的第一次道別
做工父親的背影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唱著歌會忘記痛
戴著神聖盔甲離開的姐姐
雲上的阿里
大女孩的夢想
不想說再見,我們最愛的戰友哥哥
五樓媽媽的Line群組
Ch...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