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曠野中摸索前進,學到減輕生命旅程艱辛的訣竅,
希望能幫助你從多元化的角度思考,崇揚生命的神祕與矛盾,
安心欣賞生命的複雜多變吧。
──史考特.派克
繼《心靈地圖I》自我成長的真摯書寫,
派克醫師續寫《心靈地圖II》,更深入探索自我靈性的啟發。
★如果要在人生旅程中選擇一個時刻,當作將來的永恆,在千百萬種選擇裡,你挑的是感到游刃有餘、滿足自在的一刻嗎?隨著心靈的成長,人格日趨成熟,愈來愈能面對危機,感受愈多快樂,那一刻將近在咫尺。
人生困難重重,人生卻也變化無窮。
每個人都必須自己摸索人生的路,
沒有自助手冊、公式或簡單明瞭的答案可以憑藉。
唯一的路,是越過人生的沙漠,度過乾涸荒蕪的大地,
一步步踏入更深的意識層次。
派克醫師選出心靈成長各階段中值得記錄與分享的議題,
如「寬恕」、「死亡」、「靈性修練」、「信仰」等觀念深入分析與探討,
在他引領之下,讓人興起重新探索存在終極意義、了解生命奧祕的想望,
同時克服惶惑不安,靜心面對人生的複雜多變,開闊成熟的視野與人生。
|| 探索成熟與自由之旅 ||
成長
當我們愈來愈能承擔痛苦,了解寬赦的真意,以珍惜生命的方式來接納死亡,在神祕之中摸索出自己的方向,心靈也就隨之成長。
探索
對生命的探索就是從自愛開始。深刻了解人性、修練性靈,努力達致天人合一的境界,就能覺悟人生的本質。
信仰
每個人都能從宗教中汲取智慧,由內而外整合自我,並培養對新觀念開放的態度,如此,我們將擁有最滿足、成熟的人生。
專文推薦
阮大年 教育家、作家
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作家
溫暖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曹中瑋 資深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各界推薦
如果《心靈地圖I》是一本有關自我心理調適和成長的書籍,那麼《心靈地圖II》則是自我靈性的修行和解放。這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一步,然而作者平易而輕鬆地做到了。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我們一直是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令人擔心的是,經濟的成就並沒有帶來真正生命的豐盛和愉悅,反而是沉迷與失落。派克醫師提醒我們,生命是有限卻又可能是永恆的,外在、可見的身體是會變老及消逝,但我們內心已經看見心靈是永存及可以日新又新的。
──阮大年,教育家、作家
人生,就是在計畫之外所發生的事。儘管不在計畫中,會帶來沮喪與失措,但對於無常能敞開心懷,就能不斷修正我執,接納那些突如其來的安排。在這個過程中,承認自己不完美,是學習愛自己的開端。邀請您一起來,藉著這本書學習自愛!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史考特.派克 M. Scott Peck, M.D.(1936~2005)
哈佛大學及凱斯西儲大學醫學博士,曾服務於陸軍醫療部隊、擔任精神科開業醫師。在1984年創辦了「團體激勵文教基金會」(Foundation for Community Encouragement),提供心理專業指導,協助無數的組織建立真誠共識。派克醫師著書、演講不輟,是備受推崇的作家、思想家、精神科醫師以及深具影響力的精神導師。
譯者簡介:
張定綺
台大外文系研究所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研究。曾任《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文版資深編輯、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筆譯組召集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述委員,譯著甚豐。
章節試閱
心身苦痛相連
所有疾病都受到心理、社會、生理等多重影響。當然也有例外,例如先天性疾病、腦性麻痺等。但即使是這些疾病,求生意志還是能大幅延長壽命,並改善生活的品質。
不幸的是,反之亦然。我駐紮在沖繩美軍部隊時,奉命治療一名懷孕期間劇烈嘔吐的十九歲少婦。我得知她成長於美國東岸,對母親有著病態的依戀。十七歲時,她曾被送到西岸跟舅舅同住,就出現嘔吐症狀。嚴重的嘔吐導致她必須回到東岸,之後就過得非常愉快而健康,直到她懷了一名士兵的孩子,兩人成婚後她就跟丈夫到沖繩定居。她一下機就開始嘔吐,沒幾天就進了醫院。
如果病人病情沉重,我有權基於醫療原因把他們遣送回國。我知道只要我送這個病人回家,她就會立刻停止嘔吐;我也知道,這麼做可能會使病人每次跟母親分離就出現的嘔吐症狀,更加根深柢固。
於是,我決定不送她回國,我告訴她:「你必須長大,學會脫離母親生活。」她病情一度稍見好轉,但不久又開始嘔吐,我再次告訴她,我不會送她回美國。她再次好轉,可以返家休息。但兩天後,她突然在寓所倒地死了。
她才十九歲,懷孕四個月,屍體經解剖,找不出死因。不消說,我對自己的決定深感後悔。可是我相信,不論基於什麼原因,她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決心只做個小孩。我不肯讓她做小孩,所以為了不挑起責任,她死了。
過去研究人員以為思覺失調、躁鬱、憂鬱症等疾病應完全歸咎於心理因素,因此為它們描繪了一幅完整的心理學地圖。可是後來發現包括上述幾類的所有心理疾病,都有很深遠的生理因素淵源。結果導致某些心理醫師太過迷信生物化學,而把仍然管用的老式心理學智慧全然拋開。其實,思覺失調不僅是生理失調而已,心理、心靈、社會、生理都牽涉在內;癌症等疾病也適用同樣的道理,它們都兼具多種生理與心身的因素。
人類所受的苦痛心身相連,數百年來在語言中已經表達得很貼切。有種心理醫師稱作「器官語言」(organ language)的表達方式,反映出一種與心身觀念契合的智慧。諸如「這人讓我『頭』痛」、「柔『腸』寸斷」或「我的『心』碎了」。很多半夜送進急診室的病人,都是因為碰到令他們傷心難過的事,感到胸口疼痛,而不一定是心臟病發作。
脊椎問題與勇氣有關,這也會反映在語言中。我們會說:「沒骨氣」、「軟骨頭」、「背脊裡冒起一股涼意」。我大半生都有背痛的毛病,尤其是一種叫做椎關節黏連(spondylosis)的症狀,在脖子部位的骨頭老化得特別嚴重。我第一次診斷出有這方面的問題時,曾詢問神經外科和整型外科的醫師:「什麼原因造成我的脖子老化得這麼嚴重?」他們說:「可能你小時候摔壞過脖子。」
我從來沒有摔壞脖子。可是我告訴他們以後,他們只能說:「那我們就真不知道你的椎關節黏連是怎麼來的了。」我聽了很高興,因為幾乎沒有一位醫師願意承認:「我不知道。」
事實上,我自己倒相當清楚我的椎關節黏連是如何引起的。大約十三年前,我覺得脖子痛得要命,一條手臂癱瘓,後來還做了一連串神經外科的大手術。當時我告訴自己:「要是你不每隔幾年就動一次這種非常昂貴、又有生命危險的手術,到頭來,恐怕得把脖子切掉才治得好。你得想想看,自己在造成這種病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有沒有可能是自己在助長病情?」
我願意提出這個問題以後,就立刻想到自己確實有這種行為。我覺悟到自己在執業時一直戰戰兢兢,唯恐樹立不必要的敵人。我曾遇到過敵意的對待,雖然從來沒有我預期的嚴重,但我的憂慮顯然不是毫無來由。我一輩子都像有強敵當前、採取守勢的足球員一樣,縮著脖子和腦袋。讓自己的脖子和腦袋保持那種姿勢三十年,當然助長椎關節黏連的產生了。
當然,任何事都不是那麼簡單的,大多數疾病都有好幾種起因。我父親、母親、兄弟雖然從不凡事強出頭,卻同樣都深受椎關節黏連之苦,只是沒我那麼嚴重罷了。可見我的病情也有生物學──基因或遺傳的成分。我說過所有疾病的起源不僅有心身因素,還涉及到心理、心靈、社會、生理種種影響。
這不是我的創見,很多人已注意到疾病的心身因素,以致現代人一生病就有罪惡感。生個小感冒就產生罪惡感,當然沒有必要。可是如果你罹患嚴重的慢性病,倒不妨檢討一下,自問是否做過促使自己生病的事。
人類寶貴的特色
常有人問我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人的本性是什麼?」因為父母把我教養成有禮貌的人,所以我會嘗試回答這個根本不可能回答的問題。我編出的第一個答案是:「人的本性就是尿在褲子上。」
每個人小的時候,都是完全照自然湧現的意念行事,隨興而為,也隨興更動意念。但是到了大約兩歲的時候,父母親就會說:「嘿,你是個好孩子,我很喜歡你,如果你放規矩點,我會更高興。」
最初,這樣的訊息對孩子絲毫沒有意義,只有隨自然湧現的意念去做或停止不做某事才有意義。更何況,有時候在牆上寫字,有時候把小皮球扔到搖籃外,看它在地板上跳,都很有趣。但是要求小嬰孩把屁股夾緊,趕快到廁所去,只為了把那堆東西用水沖掉,不加利用,那真是最最不自然,毫無道理可言的事。
不過,只要孩子跟母親的關係良好,母親有足夠的耐心,不過分嚴格或專制,孩子就會對自己說:「媽咪是好人,過去兩年來,她對我那麼好,我得報答她,給她一些表達感激的禮物。可是兩歲的小娃娃能做什麼?所以除了在這件瘋狂的事上照她的意思做,迎合她的要求,還有什麼別的選擇呢?」
於是孩子就開始做不自然的事,夾緊小屁股去上廁所,把這當作送母親的禮物。但是再過幾年,孩子到四歲、五歲的時候,要是因壓力或疲倦,意外沒來得及上廁所,尿在褲子上了,他反而會覺得自己搞得一團糟,很不自然。就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孩子改變了自己的本性,做為送給母親的愛的禮物。
所以要是有人問我:「派克醫師,人的本性是什麼?」我最常給的答覆就是,根本沒有這種東西。這也是我們做為人最了不起的一點。
人跟其他生物最大的不同,不在於靈巧的手指構造、可以說話的聲帶構造,或特大號的腦容量,而在於我們與其他動物相較之下,極端缺乏生物本能,也沒有不易改變、由遺傳決定的行為模式。
我住在康乃迪克州一個大湖邊,每年三月融雪時,總有一群海鷗飛來;到了十二月,湖面整個結冰,也是海鷗離去、飛往南方的時候。最近有朋友告訴我,牠們是飛往阿拉巴馬州的佛羅倫斯。
研究候鳥的科學家發現,鳥兒真的可以靠星星辨別方向,這是與生俱來的本能。牠們遺傳一種複雜的天文導航模式,能安然飛抵阿拉巴馬州的佛羅倫斯,每次都在同一地點落地。唯一的問題是,這件事沒有自由可言。海鷗不能說:「我今年想改到百慕達或巴哈馬群島去過冬。」不去阿拉巴馬州的佛羅倫斯,就哪兒都別去。
人類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自身行為上享有完全的自由和變通的可能,百慕達、巴哈馬,愛去哪兒都可。我們甚至可以做完全違反本性的事,趁冬季到科羅拉多州山裡,踩著滑雪板,沿結冰的山坡往下滑。這種為所欲為、有時甚至故意違反本性的自由,就是人類本性當中最突出的特色。
計畫之外的人生
巴西有位心理醫師柯沛(Norberto Keppe),指出人類最常見的心理疾病,就是他所謂的「神明自大狂」(theomania):幻想人類可以變成上帝。
神明自大狂跟王子或公主情結頗為類似,不過出現頻率更高。我有個病人是虔誠的基督徒,他在二十多歲時曾專職參與基督教青年社團工作,中年後改行經商。他來找我的時候,跟兩個寡廉鮮恥的人合夥,因為他的生意靠這些人投資,所以承受很大的壓力,不得不出賣人格、使用欺詐的手段。例如他帶一件產品去參加五金商展,雖然沒有拿到產品的專利權,但為了推銷,還是得假裝擁有專利權。我若處於他的處境,大概也不免經常感到焦慮,因此這個人始終處於一種無法平息的恐慌之下。
有一天,我試著安慰他說:「你只能盡力而為!」可是他反駁道:「盡力而為是不夠的。」
這話聽來有點奇怪,所以我問:「這是什麼意思呢?」
他說:「我不但要盡力而為,我的公司也不許失敗。」
我說:「有朝一日這家公司垮台了,對你其實是最好不過。我們都知道,上帝也希望這家公司垮台。你想想看,我們都是天地間一齣劇情複雜的絕妙好戲的演員,我們的心願不過是一窺劇情的全貌,以及盡可能把自己的角色演好。可是我剛聽你的意思,你不但要盡力當全戲最好的演員,還想寫劇本?」
他就像是每個人的化身。我們都患了神明自大狂,以為可以自行編寫人生這齣戲的腳本,如果事情沒有照我們的腳本發展,不聽擺布,我們就會發怒、沮喪、恐懼。人生不僅是一場個人秀而已,但很多人始終沒有適應這個事實,問題是,不能適應也就不能學習。為了追求真正的學習與成長,我們必須面對一個事實,正如一句精采的名言所說的:「人生就是在你已定好的計畫之外所發生的事。」
心身苦痛相連
所有疾病都受到心理、社會、生理等多重影響。當然也有例外,例如先天性疾病、腦性麻痺等。但即使是這些疾病,求生意志還是能大幅延長壽命,並改善生活的品質。
不幸的是,反之亦然。我駐紮在沖繩美軍部隊時,奉命治療一名懷孕期間劇烈嘔吐的十九歲少婦。我得知她成長於美國東岸,對母親有著病態的依戀。十七歲時,她曾被送到西岸跟舅舅同住,就出現嘔吐症狀。嚴重的嘔吐導致她必須回到東岸,之後就過得非常愉快而健康,直到她懷了一名士兵的孩子,兩人成婚後她就跟丈夫到沖繩定居。她一下機就開始嘔吐,沒幾天就進了醫院。...
作者序
【推薦序】
推薦序 生命的飢渴
阮大年 教育家、作家
本書是美國著名精神導師派克醫師繼《心靈地圖I》而寫的續集,顧名思義他所探討的乃是一般人不常去思考的問題,也是一般認為不實際的問題。
中國人一向重視實用,也許是中國人的歷史一直是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不得不實際面對生存問題,在台灣這數十年經驗裡,果然看到了實用主義的輝煌成果,而使台灣人民走到任何地方都抬頭挺胸、趾高氣昂,甚至表現出不可一世的氣概。只是令人擔心的是,經濟的成就並沒有帶來真正生命的豐盛和愉悅,反而是沉迷與失落。
其實台灣的問題不是偶發的,而是一味追求發達及富足之後的必然因果,一九九二年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中記載:「近來有一種飢渴,源自唯物主義和科學發展而來,是一種使人不安的匱乏感,一種對內在生命的渴望……愈來愈多的人亟於找尋一個從心靈與精神層次出發的答案。」同樣的話可描繪在台灣的人,我們目前心靈的飢渴及精神的苦悶,比當時的美國人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派克醫師的主張,是因應這種飢渴而寫的。
人生是由一連串飢渴而編織成的,嬰孩一生下來就飢渴──需要食物及溫情;稍長後又對知識、真理產生飢渴──因此要上學、讀書;有生理及性的飢渴──因此進入婚姻之門;有群居及歸屬的飢渴──因此組織家庭、參加社團;有追求卓越的飢渴──因此努力於求名求利、著書立言等。
飢渴感並沒什麼不好,而且是使人類努力的原動力,然而吾生也有涯,往往因為忙於解決上述一般的飢渴後,人生也就在解飢止渴的過程中溜走了,而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體會到生命中有另一種更基本及深邃的飢渴──心靈永恆的需求。
聖奧古斯丁有言:「神啊!我心永遠不得安息(或作永遠在飢渴),直到在祢裡面。」
派克醫師的話,不一定能解除你我心靈中的飢渴,如同他一開始就說的「壞消息──我什麼也不知道。」他的目的也不是給我們一個標準答案,雖然他承認已經尋到了自己的答案及方向。
派克醫師提醒我們,生命是有限卻又可能是永恆的,外在、可見的身體是會變老及消逝,但我們內心已經看見心靈是永存及可以日新又新的。只可惜人幾乎把一生的精力及時間都去改進和化妝外在的形體,而忽視了對心靈的貫注及追尋。從某方面講,外在努力是可見且容易見效的,也容易引人注意,甚至功成名就還可以遺傳給兒女、惠及子孫,何樂而不為?反之,對心靈的追尋、是非,只存乎一心,別人也體會不到,更不易傳授轉贈,因此在功利的環境中更加不受重視及被忽略了。
我推薦這本書,因為它是暮鼓晨鐘,在這個多元卻無目標的社會中發出了聲音:「要追求永恆!」、「要自省!」確實,這一代可稱為不多自省的一代,我們每天看到的都是批評、不滿,卻鮮見任何人自省。
派克醫師認為人類的心靈有無止境求新求變的獨特能力,這也是孟子所說人之異於禽獸者的「幾希」,而作者為心靈的成長可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的人可謂是混沌的心靈,只有生活的過程而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
第二階段的人屬於需要形式才能滿足的心靈,他們倚賴某些形式做為生命意義之所依,這形式可能是宗教、藝術團體,也可能是黨派、社團,他們的特徵是強調組織內的形式及教條,而以儀式為最高準則。
第三階段的心靈較自由且理性,也許沒有明顯的信仰主題,但都積極正面地參與社會,認為生命的意義在貢獻自己,使世界更美好。
第四階段的心靈可以說是第三階段努力尋求後的答案,他們不迷信宗教,卻真正可以認識上帝,生命中有不能說的真正神祕,也真正能感到天人合一的生命境地。然而這並不是一個目的地,第四階段只是表明真正進入一個有無限發展可能的心靈之旅,也正如基督教所謂的信仰是一條路──來於信,以致於信。
無論如何,一個好好接納本書的讀者,對自己心靈的成長都有更高、更深一層的激勵,也能認清自己內心有比目前更進步的可能,正如王爾德所說的:「每個聖人都有不可告人的過去,每個罪人都能有美好的盼望!」
推薦序 尋求靈性解放
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作家
原先翻閱派克醫師著的《心靈地圖I》時,總有些隨興消遣的意味,畢竟市面有太多「勵志」、「心理」或「心靈」的書籍了,令人覺得翻來翻去,也不過如此。偶爾拾遇了一本令我眼睛一亮的這類書籍,好不容易記住作者的大名,待他的新作出版時便趕快買一本,然而,常常原本抱著極大期待的,卻一次次的失望了。
看《心靈地圖I》的感覺卻截然不同。躺在床上翻著這本書時,睡意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對作者的好奇。「愛」是談得令人有點厭煩的字眼,而「紀律」則是天生引人反感的,然而在這本書中,一切卻有了重生的定義。
對作者而言,寫作的材料原本就是源自實務的臨床經驗。病人或個案所陳述的生命經驗,觸目驚心地引發了他對自己的思考,寫作也就成為另一種自我探索的紀錄。
身為一位擅長精神分析的精神科醫師,在學理訓練的出發點上,他很明顯受到佛洛伊德和榮格的影響。特別是有關自戀的理論,佛洛伊德首先提出了原初自戀和次發自戀,榮格進而將之視為自我完成的必要途徑,也就是除了一般人知道的「自戀人格違常」這類負面陳述以外,其實自戀也有另一種正面的意義呈現。
在派克醫師的筆下,這一切學理化為無形,取而代之的是極其平易的舉例和用詞。也因為對這個平易的要求,他毫不畏懼地重新用了一些已經有些俗氣的字詞。這時,「紀律」已不再是團體對個人的要求,而是來自自我的要求,是自我進行著紀律,而非自我被要求守紀律;同樣的,「愛」也不再是對他人的付出,而是「擴充自我的意願」,只不過前提是「滋養個人和他人心靈成長」罷了。這是作者極其高明的地方,他用平凡得甚至有點保守的字眼,來暢談他極其進步的觀念。
到了《心靈地圖II》這本書,他進而開始談宗教。
直到今日,雖然很多人已經不再像馬克思一般強烈排反宗教:但對於社會上各種宗教形式的盛行,不免還是有些擔憂,從書中可以看出,派克醫師也懷有這樣一份隱憂,他敢於拂逆當今盛行的新世紀運動,指出各種盲點和困境,就是典型的例子。
然而作者也不忌諱宗教,甚至用信仰來解決宗教的困境。對他而言,宗教是必要的;但他指的是個人信仰的追求,而非宗派團體的遵循。
當下的宗教團體往往在無形中扼殺了個人的意志。關於這點,如果用強烈的字眼,便是常見的「宗教法西斯」:如果用派克醫師的說法,就是「祕密教派」。作者不擔心教派的攻擊,甚至提出了它們的十大特徵,認為只要符合三、四點就可以了,像對領袖魄力的偶像崇拜、地位崇高的權力核心、行政黑箱作業、隱瞞財務、鼓勵教徒倚賴、強化教徒一致性、特殊語言、武斷的教義、異端邪說或是自認掌握了上帝。他列出了這份標準,幾乎是從新時代運動到傳統的基督教或佛教,全都被擊中要害了。
另一方面,他卻是極力陳述個人心靈或個人信仰的重要性,雖是科學訓練出身的精神科醫師,他還是排斥了以科學自居的狹義心理學,從《心靈地圖I》到《心靈地圖II》,最大的突破莫過於這種將宗教和心理學融為一體的努力,恐怕是和心理學的人格階段相關;他對個案信仰活動發展出的興趣,特別強調了類似艾瑞克森(Eric Erikson)「認同危機」一般的「信仰危機」。
宗教的特殊角色,一種極與自省的信仰,成為本書最大的特色。作者自己也承認,他的受洗是在《心靈地圖I》完成之後,《心靈地圖II》是重新信仰以後寫就的。因為宗教和科學(心理學和精神醫學)的兼顧,讓他能看見更廣闊的視野。
對於不可知的世界,他永遠保持必要的敬畏,像現象學常說的「劃上括弧」(bracketing),也就是「存而不論」;承認它的存在,但暫時不會急著說定它。因為這樣的敬畏,他開始談論密契主義和死亡,甚至認為性愛高潮和性靈經驗有著一定的相關性。
如果《心靈地圖I》是一本有關自我心理調適和成長的書籍,那麼《心靈地圖II》則是自我靈性的修行和解放。這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一步,然而作者平易而輕鬆地做到了。
【自序】
自序 多元化的思考向度
讀者或許還記得《心靈地圖I》的第一句話:「人生困難重重。」那是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我現在要為它添一句注腳:人生變化無窮。
每個人都必須自己摸索人生的路,沒有自助手冊、公式或簡單明瞭的答案可以憑藉。適合甲的路或許乙走了就是錯誤,所以本書中絕對沒有「走這條路」、「在這兒左轉」的字樣。人生的旅程不是康莊坦途,它是一條沿路視線不佳、沒有路標,且穿過曠野、崎嶇不平的山徑。
過去十年來,我在曠野中摸索前進,學到一些減輕旅程艱辛的訣竅,都盡可能記錄在本書中。但是當我告訴你,迷路時根據青苔生長在大樹北側的原則,又可以找到原路的同時,也一定會警告你,如果置身紅木林中,你會發現很多樹的四周全都長著青苔,很多時候你還是要自行判斷。
更不要以為人生這條路會一直筆直向前,只要你一步一步踏出去,就能不斷前進。書中所寫的,是我個人心靈成長的進階,不必然是每個人成長會經過的道路。人生的路像一連串同心圓,從圓心向外不斷擴張,其中的關連無法用任何簡單直接的原理說明。
可是我們不必堅持踽踽獨行,可以向出現在我們生命中、任何一股超過自我的力量求助。每個人對這種力量的觀點不同,可是大多數人都知道它確實存在。此外,一路行進時,也不妨與他人結合力量、同舟共濟。
如果本書對你有任何助益,我最希望它能幫助你避免以偏概全的思考方式,不要鑽牛角尖尋找公式或者簡單的解答,而開始從多元化的角度思考,崇揚生命的神祕與矛盾;不要因為每一次經驗內存著許多因果關係而惶惑不安,安心去欣賞生命的複雜多變吧。
【推薦序】
推薦序 生命的飢渴
阮大年 教育家、作家
本書是美國著名精神導師派克醫師繼《心靈地圖I》而寫的續集,顧名思義他所探討的乃是一般人不常去思考的問題,也是一般認為不實際的問題。
中國人一向重視實用,也許是中國人的歷史一直是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不得不實際面對生存問題,在台灣這數十年經驗裡,果然看到了實用主義的輝煌成果,而使台灣人民走到任何地方都抬頭挺胸、趾高氣昂,甚至表現出不可一世的氣概。只是令人擔心的是,經濟的成就並沒有帶來真正生命的豐盛和愉悅,反而是沉迷與失落。
其實台灣的問題不是...
目錄
推薦序 生命的飢渴 阮大年
推薦序 尋求靈性解放 王浩威
自序 多元化的思考向度
第1部 成長
第一章 包容痛苦
第二章 學習寬赦
第三章 擁抱死亡
第四章 品味神祕
第2部 探索
第五章 從愛自己開始
第六章 從神話中發掘人性
第七章 躍向心靈更高峰
第八章 回歸伊甸園的路
第3部 信仰
第九章 追尋心靈宗教智慧
第十章 整合生命所有疆域
第十一章 審慎迎接新觀念
第十二章 攀上性靈的國度
後記 提供自己心靈養分
推薦序 生命的飢渴 阮大年
推薦序 尋求靈性解放 王浩威
自序 多元化的思考向度
第1部 成長
第一章 包容痛苦
第二章 學習寬赦
第三章 擁抱死亡
第四章 品味神祕
第2部 探索
第五章 從愛自己開始
第六章 從神話中發掘人性
第七章 躍向心靈更高峰
第八章 回歸伊甸園的路
第3部 信仰
第九章 追尋心靈宗教智慧
第十章 整合生命所有疆域
第十一章 審慎迎接新觀念
第十二章 攀上性靈的國度
後記 提供自己心靈養分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