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問題 拖垮台灣退休金績效
委外代操不會管 自行操盤績效差
撰文 / 楊紹華出處 / 今周刊829期
盈正案爆發,凸顯勞保、勞退、退撫等台灣三大退休基金的管理問題;從委外代操到自行操作,現行制度都讓民眾血汗錢置身於「缺乏專業」的管理風險,也讓台灣退休金的操作績效長期「績憂」,甚至不到韓國的四分之一。
「這些都是勞工和軍公教的血汗錢,請問,今天政府有沒有用最理想的制度、想盡辦法找到最強的人選來幫人民管好這些錢?」關於政府退休金制度的管理操作,一位金融業人士是如此提問。
隨著「盈正案」爆發,勞保、勞退、退撫基金在二○一○年九月短短數周之內,慘遭代操經理人坑殺二.二億元的事實浮上?面,問題的答案呼之欲出:管錢的制度、管錢的人,都大有問題。
「不夠專業的人,加上不以專業為導向的制度,造成台灣退休金操作績效遠遜於國際,也讓委外代操業者存在徇私舞弊的空間。」政大風險管理暨保險系主任王儷玲說。
在她的解讀中,盈正案或許是一個極端的案例,「不能因此完全否定所有的委外代操經理人,」但這個極端案例卻鮮明地點出事實:「台灣的退休金管理,從委外代操到自行操盤,都嚴重缺乏專業精神。」
不專業之處,首先可從委外代操機構的評選開始說起。至今年九月,勞保基金約有一三九五億元委外代操,占基金總規模的二五%,勞退新舊制委外代操金額則達六三九八億元,占比四五%;退撫基金亦有二○二三億元委外操盤,約占基金總額的四○%。這些總額高達九八一六億元的龐大資金,究竟是如何決定由誰操盤?
兩位前基金經理人的告白:「盈正案是一個共犯結構!」
撰文 / 張弘昌、歐陽善玲出處 / 今周刊829期
「盈正案是一個共犯結構,絕對不是單方面基金經理人的問題;甚至可說因為有這樣的環境,經理人才能這樣上下其手。」透過兩位已離職的基金經理人告白,我們發現投信業光怪陸離、貪婪的現象。
十餘年資歷投信基金經理人:
「鎖單、丙種 經理人大玩金錢遊戲!」
我在二、三家投信待過,資歷超過十年,對於盈正案的發生,我並不意外,意外的是,這話題竟然可以延燒兩年。
「炒作機會財,在轎上的人急著下車,間接導致盈正上櫃後猶如坐溜滑梯般下跌!」
事實上,在投信圈,盈正股票的炒作故事絕對不是特例,但為何會鬧得沸沸揚揚,原因有二。一是ING安泰投信的前副總操盤人謝青良本人太過醒目,如果他不像外傳的去買豪宅,就不會引人側目;另一個是對盈正的停損動作太慢,倘若很快就認賠殺出,例如四百多元就賣而不是三百多元,損失金額不大,自然不容易被外界注意。我知道有一位王姓基金經理人,在幾年前默默賺了一票後,才四十一歲就退休到澳洲,圈外人知之甚少。
大家一定好奇,為何上市櫃公司可以輕易和基金經理人搭上線?我和謝青良沒有接觸,但大概可以根據所見所聞,推估整個過程。盈正是從上市公司漢唐分割出來的事業部門,它在興櫃時就開始有炒作的跡象,因此,經理人有可能原本就與漢唐高層熟識,例如之前買過漢唐的股票,或者多次拜訪公司後,有某種程度的默契,很快就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