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生命中的教堂
席慕蓉《寫給幸福》書裡有一段話:「所有的歡樂和自由都必須要有一個據點,要有一個島在心裡,在揚帆出發的時候,知道自己隨時可以回來,那樣的旅程才會有真正的快樂。」在我年少的想像裡,那個島,說的是家。
不論我們離得多遠,改變多少,心中永遠有不變的渴望,希望有一個家,隨時能包容自己,把能量充滿。這期家的設計封面故事中,我們走訪了幾位對生活特別有想法的朋友的家。我看到那個「島」在這些舒適的空間中堅實地存在,也看到這些家的主人如此自在、享受、留戀在這個「島」上的生活。家不僅是他們性格的延伸,更是每個人對理想生活最具體的描繪。
飲食作家葉怡蘭的家(不意外地)以中島為中心,所有的起居、動線,幾乎都圍繞著它。意外的是,這個家不如想像中大,不是一個因為大而理所當然得以容納各種物品的空間,反而是一個小巧、經過審慎設計、功能齊備的房子。但我更意外看到怡蘭平時在外不易顯現的許多面貌,非常放鬆地,有各種俏皮的反應和表情,彷彿在這個家裡,釋放了她內在所有的束縛,除了真實,還充滿活力。
原來一個理想的家,能讓居住其中的人,比起在任何地方都更「活」了起來,空間也因此充滿生氣。或許這就是家的設計最高段的目標,也是「生」「活」的道理。
讀者可以在這些家的案例中,看到每位主人如何顧慮到五感的需要,思考生活其中的人們如何與所在空間相處,如何與其他家人互動。建築師李靜敏的家能聽到大自然的聲音,導演陳宏一的家有建築自己的表情,眉角生活設計師王聲沛以手做和愛構築了一個適合三代同堂的家。
在這些家裡,你可以看到真正的「設計」,那不是關乎用了什麼名牌的家具,裝潢成漂亮的樣品屋,而是根據生活其中的人們之需求和想望而自然形成的樣貌,每一項安排都有道理,
每一個家都有自己的個性。我也開始想像自己的家,未來能有什麼新氣象。先想想我希望這間房子保有什麼特色,自己最重視的是什麼;空間中的物件和物件、人和物件之間,是為了什麼需求而存在。
去年製作「我們的建築」專題時,曾拜訪元根建設創辦人吳武易先生,有幸聽聞他對建築的看法。他說,「家是生命中的教堂」。我想他的意思是,家是把心安放的地方。如果家是一座隨時可以回來的島,是我們安心之所在,那麼,它的確值得我們好好經營;讓它成為一個我們願意交付自己的地方,不要讓自己的心,在外面流浪。
本期除了「家的設計」專題,我們還企劃了以2013年度推薦為主題的「非主流閱讀書單」。會有這個構想,源自對書市暢銷榜的不滿足。太多類似的書目和類別,在不同的暢銷榜上持續出現,然而關於閱讀的美好,關於整年度出版人、作者、編輯為此付出的心血,以及所有愛好閱讀者可能會感興趣的多元角度的書,都無法在量化的年度榜單上獲得。那可以是一種指標,卻不應該是唯一。
因此我們想從「局外人」的角度,以一名讀者的身份,來發展一份觀點完全不同的書單。它可能很偏食,可能很小眾,但你會發現,重要的不是推薦什麼書,而是這些推薦者從書裡得到什麼。那些觀察的角度,呈現了閱讀的豐美。
如果讀者確實從SD的書單中獲益,歡迎在粉絲頁上回饋我們,未來它可能和Best 100一樣,成為每年必做的題目。
我自己對書店的期待是,它應該要成為一個詮釋者,而不只是銷售者。正因為出版和書店的前景不被看好,詮釋的角色才更加重要。觀點和詮釋能讓我們的心靈壯大、行動有根據、生活更美好,而能讓世界變美好的事,是不容易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