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五國際光之年
年初一月十九至二十日,一千多位科學家與各方人士齊聚「光之城」(City of Light)巴黎,正式為「國際光之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Light, IYL)拉開序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二O一五年定為國際光之年,以此紀念過去一千年來人類在光領域的研究足跡及各種光技術的發展。一千年前的一O一五年,生於今日伊拉克南部的阿拉伯學者 Ibn al-Haytham 撰寫了七冊「光學之書」,是為人類文明的首篇光學研究,敘述人體眼睛構造、視覺理論與光的物理特性。這位阿拉伯學者被視為人類史上首位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家,因為其研究所得,皆透過謹慎的實驗與紀錄而來。他提出人之所以能夠觀看外在世界,是因為光線照射到物體後反射至我們的眼睛,而非過往(即一O一五年以前)認為人體眼睛能發出光線照亮物體;他也提出了大氣使光偏折,研究出光在曲面折射的數學公式,並試圖以實驗解釋彩虹、日食與月食等天然現象。
一千年過去,人類發明了各種光源點亮夜晚,歷史上記載人類終可在晚上出外遊走,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紀法國君王路易十四頒布法令,在巴黎街頭掛上燈籠;接下來的公共照明系統還有燃燒鯨魚油的燈具、於十九世紀出現的煤氣燈、刺眼的弧光燈,直至十九世紀末電燈終於登場。隨著時代發展,漸漸地人類亦開始習慣在夜晚工作、從事娛樂活動、發展各式廿四小時服務。短短一百多年的時間,光學科技改造了人類的文明與生活,隨著雷射發明逾半世紀,由醫療到消費性電子產品、通訊、軍事科技等領域皆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例如運用雷射治療眼科、皮膚科與牙科疾病;常見的用品如 DVD 播放器、條碼讀取機;軍事武器以雷射標定瞄準等。
至於 LED 更是另一波照明革命,三位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與中村修二於九十年代開發出高品質藍光 LED,在此之前的半世紀只有紅光與綠光 LED,藍光的加入得以配製出白光 LED,延伸應用於照明、液晶螢幕、手機面板螢幕的背光晶片等。現代生活大量依賴的網路、雲端服務,就靠光纖傳送大量訊息,光纖具有體積小、訊號減低的優點,且光纖不受電磁干擾,每條光纖可用不同波長的頻段獨立傳送訊息,因此光纜能傳送的訊號大量而準確,被譽為發明光纖之父的高錕因此獲得二OO九年諾貝爾獎。
以上一切有關光科技的演進,改變了運作千萬年的地球生態,也孕育出今期 CUP 專題主力介紹的科技媒體公司 Obscura Digital——命名靈感取自達芬奇發明的光學儀器「暗箱」(Camera Obscura),為觀眾提供一個全方位無邊界的視野,利用建築本身的特徵或者特製投射螢幕,突破傳統的長方形平面感,創造令人身臨其境之感,得到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這間公司近年更獲李嘉誠先生賞識注資,並且與汕頭大學一拍即合,為學生提供學習及實踐平台。
國際光之年原來在不知不覺間已過了一半,生活在香港從不缺乏光,但究竟我們的視野因為「夠光」愈見擴闊?還是因為「太光」而活得太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