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領世代】這是一份可觀的投票結果,也是七年級世代,一個有意思的實力舞臺。
新詩類/崔舜華
春天系列 ◎崔舜華
文字的祕密結界 ◎崔舜華
崔舜華快問快答
物換身移──崔舜華其人其詩 ◎蔡琳森
散文類/李時雍
城堡 ◎李時雍
墜落 ◎李時雍
李時雍快問快答
抒情的再現:略談李時雍的散文 ◎鄭政恆
新詩類/波戈拉
虛構的女伶 節選 ◎波戈拉
陰性書寫 ◎波戈拉
波戈拉快問快答
從女神到女人,從紡織到等待――小論波戈拉 ◎利文祺
【在地看景】
看見民雄的年輕力 ◎楊錦郁
用心烘焙 美芳流傳 ◎顏艾琳
【人物專訪】
歐都納程鯤:讓世界看見臺灣 ◎陳心怡
【團圓角落】「團圓」的形式常常不是一個「圓」,而在我們發現它的「圓」。本系列將邀約作家寫作,持續「圓」下去……
肥滿 ◎黃淑假
兩則團圓 ◎鄭乃瑄
茄苳樹下 ◎吳儒芳
團圓的角落 ◎林靈
國境之南:女神團圓日 ◎簡齊儒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室報告
團圓 ◎吳鈞堯
我每回想到「圓」,不是想到它的飽滿、它的溫潤,而想起國小老師在課堂說起的故事,大意是:很久很久以前,臺灣退出聯合國以後,收到一個繪畫比賽邀約,為了為國增光,遴選優秀的畫家參加現場繪畫。到了美國以後,延誤出機場、接送又有問題,畫家千辛萬苦抵達繪畫比賽現場,看到各國的代表,畫油畫的只差落款;畫水彩畫的在做最後修潤。畫家看到大廳的時鐘,就只剩下一分鐘了,能畫甚麼呢?
畫家深呼吸一口氣,閉目細思,審慎以對,拿出鉛筆,在偌大畫紙上,畫了一個圓。現場的臺灣加油團跟群眾,都為了畫家遲來而感嘆,不料幾小時後,大會揭曉冠軍作品,又紛紛為他喝采。老師說,「作家快速畫下的那個圓啊,主辦單位動用科學家以儀器量測跟繪製,都無法畫得比他更圓,所以獲得冠軍了。」
我不知道這是老師胡謅的,還是真有這樣一個故事,但故事的目的是甚麼呢?在那個艱苦的年頭,是砥礪人民得自立自強、慎謀能斷嗎?這個與「圓」沒有特別搭嘎的故事,卻老是跟在「圓」的後邊,一閃一閃。而且,那位作家的身影慢慢立體了,飄逸而瀟灑,猶如俠。
五月有兩個大專題,一是「團圓角落」,刊登黃淑假、鄭乃瑄、吳儒芳、林靈、簡齊儒作品 。團圓的時刻、團圓的氣氛……一般都與過年畫上了等號,但其實,「團圓」無所不在。「七領世代」已於四月刊登總得票結果,本月刊登崔舜華、李時雍、波戈拉三家小輯,從作品、小論以及作家的自白,看一個作家的養成。世代的交替總在不知不覺,猶如作物的茁壯、結穗,只見陽光花好,卻不知歲月流轉,一個乾坤已經移了過來。
這年代的作家不如過往年代,多有聚會、沙龍等,多數只聞其人、讀其作品,但甚少逢面,比如崔舜華、李時雍、波戈拉等三人,崔見過一回,波未曾謀面,李倒是認識得早。新的世代,作家的逢遇也有不同的方式了。
本月製作專題,褚天安、劉雅郡、韋瑋、郭繐綺專欄暫停一次,刊登林水福刊登芥川龍之介名作〈俊寬〉,並專訪知名戶外服飾品牌歐都納董事長程鯤。程育才、程鯤父子使命相繼,打造臺灣品牌力量,父子連心、目標精純,更是一種「圓」了。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輯室報告
團圓 ◎吳鈞堯
我每回想到「圓」,不是想到它的飽滿、它的溫潤,而想起國小老師在課堂說起的故事,大意是:很久很久以前,臺灣退出聯合國以後,收到一個繪畫比賽邀約,為了為國增光,遴選優秀的畫家參加現場繪畫。到了美國以後,延誤出機場、接送又有問題,畫家千辛萬苦抵達繪畫比賽現場,看到各國的代表,畫油畫的只差落款;畫水彩畫的在做最後修潤。畫家看到大廳的時鐘,就只剩下一分鐘了,能畫甚麼呢?
畫家深呼吸一口氣,閉目細思,審慎以對,拿出鉛筆,在偌大畫紙上,畫...
章節試閱
看見民雄的年輕力 ◎楊錦郁
對民雄的美好印象一直停留在中正大學美麗的校園,以及讓人回味的湖畔咖啡。湖畔咖啡之所以出名,除了風景好、咖啡好,更與它的主人,學生膩稱「郎叔」的郎毓彬出身有關,因為郎叔有個大名鼎鼎的父親──攝影大師郎靜山先生。
郎叔煮的咖啡醇厚,口感帶點果酸,尤其是冰咖啡,風味獨到,一喝就知道是他家的咖啡。慕名湖畔咖啡而專程去了一趟民雄,是我很多年前到當地的「朝聖」之舉。
後來,郎叔在臺北木柵政大校園開了一間水岸咖啡,味道如一,似乎也就沒有再懷念民雄的理由了。
在民雄文教基金會的邀請下,睽違十多年,我得以重返民雄參訪,雖說老大時雍大學讀中正大學社福系,但因為自己當時工作忙碌,他在民雄讀書的四年間,我從未曾前去探望過他,這次在超級寒流來襲之下,我們正好被安排去中正大學參觀,李祖原先生設計的行政大樓仍是該校的顯目地標,主祕樓文達教授為我們詳介了學校創辦的沿革和特色,然後帶我們去參觀約百公頃的校園。或許因周末,加上氣溫驟降,幾乎看不到學生的影子,只有一隻黑色的校狗盡責地跟著我們經過文學步道,前去觀賞從大門綿延而上的「羽光之丘」裝置藝術,以及在樹林當中,由鄒族原住民所蓋的「庫巴」(少年集會所)。這幾個富有人文氣息的校園景點,吸引了我們的目光,讓我們冒著細雨,穿梭在校園。不過我心中卻渴望在寒天中,來一杯有點果酸味的熱咖啡,便側問郎叔的訊息,樓主祕笑說,因為「郎叔」是他中學的同學,每次都不收費,他反而不敢前去喝咖啡。
聽他說著,我不由得想起,那時在此讀書的時雍,因離鄉背井,不免感到孤單,在班上一位較談得來的同學,正在湖畔咖啡打工,所以他常常在課餘,窩在那裡看書,並成了常客。感覺那裡除了賣咖啡,也賣一些關於日後的夢想。
因為參觀的行程緊湊,接待的朋友說,先去參觀國家廣播文物館和日式招待所後,再帶我們去星農場喝咖啡。國家廣播文物館前身為「民雄放送所」,建於民國27年(昭和13年),是當年日軍為了南進,所建立的心戰播放站,民國34年抗戰勝利後,由我方接收,改向中國大陸華中地區廣播,並於88年成為國家廣播文物館。展館中除有播音室,並陳列電唱機、大型的真空管;在展示的機器櫥櫃間,還留有美軍空襲時所掃射過的彈痕。幫我們導覽的是一位年輕的男義工,他對過往的歷史如數家珍,本行則是種「玉女番茄」的果農。
我們在民雄參訪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幾個像他一樣「在地」耕耘的青年男女,他們都對民雄充滿深刻的情感。例如星農場的第二代經營者Yvonne三姊弟。Yvonne和妹妹在三興村的大學路旁經營一間星咖啡,一進店裡,除了一架看起來很專業的咖啡機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主牆上掛的一個衝浪板,畢竟在不靠海的民雄山丘上出現這玩意,有點突兀。Yvonne說衝浪板是她弟弟的,他們姊弟在成長過程,被父母送到澳洲讀書,她父親是星農場的第一代經營者,除了在十幾甲的自家土地上栽種金鑽鳳梨、牛奶鳳梨外,也是當地鳳梨的產銷商,由於對家鄉北緯23度半紅壤土所栽種出好品質鳳梨的推廣和開發具有使命感,所以三姊弟在父親的開口下,從澳洲返回家鄉,跟果農一起打拚,她和妹妹並以這間小店做為實體和網路的產銷推廣。
而著名的「民雄金桔」也加入了年輕人的元素,當家的廖俐佳女士是「民雄金桔」創辦人的媳婦,她先是大膽的將公公的產業和工廠加以更新、現代化,更發展成結合產業、休閒、餐飲的觀光工廠,有了不錯的成績。如今她的兒子從加拿大學成歸來,也加入自家「民雄金桔」的事業,她說:「我盡量多聽年輕人的意見。」至於以「臺灣酵素村」在兩岸打出名號的「伍鑫酵素」創辦人鄭金鎮的兒子鄭卜元也從馬尼拉大學讀企管回來。
年輕的生力軍紛紛投入家鄉的事業,讓民雄的未來發展更讓人期待,就如同入選為「十大非去不可的圖書館」的民雄鄉立圖書館,在新穎、現代設計風的一面透明玻璃門上,噴貼的一行字「knowledge is the realization of ignorance」。知識是力量,在湖畔咖啡、星咖啡或圖書館裡發呆的年輕人,有朝一日也會是改變我們生活環境的力量。
數位匯流 ◎宇文正
我的「雜誌編輯」年代,雖然是擔任文字編輯,但熟稔於自行貼版,那時做版是照相打字,刪稿、改稿,不敢勞動大牌的美編大叔,都是自己小心翼翼撕下來,割開,貼回。電腦打不出來的字,自己從舊雜誌裡挖字,細心拼湊組合。而後,我的「報社記者」年代,每日發稿,手寫在報社專用的稿紙上。報社分工細,不像雜誌社編採合一;記者寫完之後下班,編輯怎麼處理就不關記者的事了。那時的稿子,我想應該是電腦排版,不是撿字排版印刷了。我的字不算太草,對打字、校對及編輯已經算仁慈;那年代他們都有特異功能,能夠辨識草書、天書、鬼畫符!
1991年,我離開媒體工作到洛杉磯南加大唸碩士,報告、論文都必須電腦列印,我這個連打字機都沒有碰過的人,忽然進入電腦時代,還好周遭有一大票來唸電機、電腦的同學相助,靠著一指神功,終於也混過去了。那時用的文書軟體,還記得是PE2,得記憶許多指令。回臺後,短暫工作,又辭職回家帶孩子,我與社會脫節,也跟電腦的日新月異脫節。這幾年中,email風行,Microsoft Windows作業系統席捲世界,成為全球性的大家庭,而我,除了用以寫作,什麼也沒跟上,電腦不過是一個可以儲存檔案的打字機罷了。
1999年我重回就業市場,進入聯副。那時報社記者已普遍使用電腦,但作家們用電腦寫作比例不高,主要稿件都是紙本郵寄。我每天一進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剪刀拆信。起先編世界日報副刊,邊拆信邊欣賞信封上的郵票,漂亮的就剪下來,還因緣際會集了一陣子的郵票。然而短短二、三年之間,數位科技以勢如破竹之姿狂襲媒體業。2000年,聯合報成立UDN(聯合線上)公司;內部公文全面e化,同仁們分批上課,年輕人教導資深同事,來幫忙修電腦的工程師,愈年輕的愈被信賴,世界一夕翻轉。我在座位上聽見義芝主任練習操作電子公文喃喃自語說:「出手之前,要先ㄩˋ覽……」,我心想:這個主任愛說笑,還御覽呢!等自己上電腦操作一遍,喔,是「預覽」!
《傷心咖啡店之歌》從網路紅回紙本,痞子蔡、藤井樹網路小說爆紅,我在外頭座談、評審,開始被學生問道:「妳對網路小說的看法?」我的答覆始終沒變,網路只是載體、傳播路徑,就作品內容來說,並沒有先天的原罪或優勢,未來,當愈多的文學菁英把他們的精力放在網路上時,就會是它開花結果的時候吧。
2009年,聯副製作了一個「網際網路40年」的年度專題,當時全球上網人口達16.7億,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現在的情況又如何呢?今年五月,國際電信聯盟發表的數據:「今年底全球上網人口可以達到32億人,目前全球總人口大約為72億。」恰好約是七年前我做專題時的兩倍。而「全球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的數量到年底也將超越70億個。」「歐美兩地每100人當中就有78個人使用行動網路,全球有69%的地區可以使用3G網路。」「網際網路」已趨近於「人際網路」。
數位科技以前所未見的方式改變這個世界。那麼副刊如何因應這個趨勢?從我接手聯副(2007年),正是聯合報邁向「數位匯流」的新世紀。面對網路所帶來全新的生活地景,2008年10月,我們開設了「聯副文學遊藝場」部落格,嘗試在紙本副刊之外,另闢園地,陸續舉辦遊戲性格濃厚的網路徵稿,包括龍頭鳳尾詩、隱題藏頭詩、標語詩歌、復仇小說、車票詩、十字小說、武俠極短篇、便利貼告白詩……種種活潑的徵文活動。這些過程,令我這個過去只把電腦當作打字機的新石器時代人種大感吃驚。在無獎金為誘因下,每期徵稿動輒上千人次參與,印象最深刻的,「十字小說」(2009年十月)來稿竟高達八千餘件!而且選出的作品水準之高,至今我還經常拿來當作寫作課的教材。我第一次接觸到早逝作家葉青(1979-2011)的作品,也是在遊藝場的徵文裡遇見。2009年八月的「車票詩」徵選,葉青寫了〈哭站到笑站〉,使我記憶深刻:
風景都是錯的
風景都是錯的
風景都是錯的
這種由副刊主導,文學場內的界外玩法,讓我看到許多潛伏網海的優秀書寫者浮出水面。對我而言,文學遊藝場,像是網路與副刊這兩個平行宇宙間,一個交會流動的出入口。
又過幾年,臉書興起,每一個愛好文學、且喜歡在臉書上分享(轉載)作品的臉友,都像是一頁個人副刊,人人都是主編(只是不發稿費)。這情況對副刊,是又一衝擊/打擊嗎?我倒不這麼看。人人上網,不買報紙的大問題,不在此文討論的範疇,我想說的是,臉書便於「分享」的特性,固然造成一有爭議爆發,迅即延燒,讀者的反應常常尖銳、不留餘地,也不免有偏頗,處理稍有閃失,主編是無處躲藏的;即便見仁見智的議題,還是令主編如坐針氈。但好文章卻也能因此快速擴散。寫作、編輯,最後的目的不就是面對讀者嗎?大千世界,好文章是源源不絕的。就像二月份刊載了王鼎鈞五百字小品〈靈感速記1〉,作家廖玉蕙眼尖,馬上在臉書上分享,得讚一千多枚。一周後,我從email信箱收到席慕蓉、隱地兩位作家來文致敬。一篇小品,多位作家讀出其中人生況味、深刻哲思;而見寶刀更上一層樓的無限歡喜,英雄們所感皆同,但相較之下,臉書的反應,真是暢快啊!
看見民雄的年輕力 ◎楊錦郁
對民雄的美好印象一直停留在中正大學美麗的校園,以及讓人回味的湖畔咖啡。湖畔咖啡之所以出名,除了風景好、咖啡好,更與它的主人,學生膩稱「郎叔」的郎毓彬出身有關,因為郎叔有個大名鼎鼎的父親──攝影大師郎靜山先生。
郎叔煮的咖啡醇厚,口感帶點果酸,尤其是冰咖啡,風味獨到,一喝就知道是他家的咖啡。慕名湖畔咖啡而專程去了一趟民雄,是我很多年前到當地的「朝聖」之舉。
後來,郎叔在臺北木柵政大校園開了一間水岸咖啡,味道如一,似乎也就沒有再懷念民雄的理由了。
在民...
目錄
編輯室報告‖團圓 ◎吳鈞堯
作家季書‖寫字 ◎方梓
空間筆記‖我在月球表面想你 ◎鍾文音
副刊學‖數位匯流 ◎宇文正
這件事讓我思索良久 ◎丁名慶
不盡冬話‖畫他外面的女人哪 ◎蔡怡
私物招領‖填充題 ◎陳姵蓉
查爾斯河散記‖波士頓的初雪 ◎羅智強
自怡微言‖消失的貓大人 ◎張怡微
在陸上‖同城公寓 ◎徐禎苓
音塵往事‖青春走馬燈 ◎陳玠安
希希嚷嚷的日子‖《被討厭的勇氣》教我面對三角關係 ◎張希慈
物裡香港‖開心果 ◎郭艷媚
一個人的小寫‖叛逆之愛──六○~八○年代全球學生運動回顧(上)◎簡白
歐陸散步‖法依達、澤拉、沙發衝浪 ◎林禹瑄
現代文學,看進來‖現身與發聲――臺灣同志文學 ◎蕭義玲
給歷史一支嘜‖趙氏孤兒的千古奇冤──程嬰 ◎陳啟鵬
青春點名簿‖霸凌 ◎林明進
師 想起‖我的學障生 ◎賴鈺婷
一頁書‖時報:《買槍,養馬,呼大麻: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范琪斐
書評‖神人關係的召喚與重建:《孿生》 ◎向鴻全
在地看景‖看見民雄的年輕力 ◎楊錦郁
用心烘焙 美芳流傳 ◎顏艾琳
人物專訪‖歐都納程鯤:讓世界看見臺灣 ◎陳心怡
電影迷熱門‖《新天堂樂園》25周年數位修復版、《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戰場上的小人球》◎吳孟樵
音樂爆‖狂野小人物、肯妮貝兒 ◎編輯部
生活學幸福‖「大衛師傅」余建德:成就別人,最是圓滿好滋味 ◎顏艾玨
我家的加法‖全能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允文︰用真心引領接納,發掘孩子的天賦◎高淑芬
臺南讀本‖神宴 ◎楊美紅
文化部「我的文學啟萌」講座‖走一半的路 ◎陳珈棣
團圓角落‖肥滿 ◎黃淑假
兩則團圓 ◎鄭乃瑄
茄苳樹下 ◎吳儒芳
團圓的角落 ◎林靈
國境之南:女神團圓日 ◎簡齊儒
小說‖俊寬(上) ◎芥川龍之介 翻譯◎林水福
母牛 ◎郭艷媚
七領世代
新詩類/崔舜華
春天系列 ◎崔舜華
文字的祕密結界 ◎崔舜華
崔舜華快問快答
物換身移──崔舜華其人其詩 ◎蔡琳森
散文類/李時雍
城堡 ◎李時雍
墜落 ◎李時雍
李時雍快問快答
抒情的再現:略談李時雍的散文 ◎鄭政恆
新詩類/波戈拉
虛構的女伶 節選 ◎波戈拉
陰性書寫 ◎波戈拉
波戈拉快問快答
從女神到女人,從紡織到等待――小論波戈拉 ◎利文祺
編輯室報告‖團圓 ◎吳鈞堯
作家季書‖寫字 ◎方梓
空間筆記‖我在月球表面想你 ◎鍾文音
副刊學‖數位匯流 ◎宇文正
這件事讓我思索良久 ◎丁名慶
不盡冬話‖畫他外面的女人哪 ◎蔡怡
私物招領‖填充題 ◎陳姵蓉
查爾斯河散記‖波士頓的初雪 ◎羅智強
自怡微言‖消失的貓大人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