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吃あぶり餅
就是要下雪
王聰威/文
一月底,我第五次去京都,為了看下雪。我從來沒見過下雪,我見過最接近雪的東西,就是
除霜不良的冰箱冷凍室裡結的霜而已。為了能在京都看下雪,去之前的一個半月,我就每天上
網監視京都的天氣預報,研究京都歷年降雪時間,同時也把手機上的氣象顯示地點改為京都,
以便隨時提醒自己,但預報狀況相當絕望,早該下雪的日子都沒下。
忽然之間,一月中過了幾天,氣溫刷得一聲下降到零度之下,那是京都二○一五年入冬以
來最低溫,下雪了!出發當天,坐上飛機前我最後一次看京都天氣預報,最低溫仍有零下兩
度,所以請完成我卑微的心願,不必讓我看到雪落金閣寺的絕美景色沒關係,但當飛機在關
西機場降落時,讓我能看到雪花於天空瀰漫,隨著關空特急HARUKA 號奔馳,一路飄散至京
都⋯⋯完全沒有,連一米米的雪都沒有落下,從我抵達京都那天開始,氣溫逐步上升,甚至
遠遠超過同時期京都的歷史平均溫度,只有到大原這樣的郊外或信樂高原鐵道旁,才能看到
屋簷和地上的殘雪。
然後,某一天,我去了今宮神社,神社東門外有兩家賣「あぶり餅」的店舖。「あぶり餅」
基本上是以炭火烤塗了黃豆粉的小麻糬,再沾滿甜甜的白味噌醬,我去吃了其中一家據說開
店一千多年的「一文字和輔」,配一壺井水燒的熱茶,偎著陶火爐,坐在表參道邊看著觀光客
走來走去,心裡空蕩蕩的,好像少了點什麼。啊!我想起池波正太郎在《昔日之味》(自由之
丘,2015/7)一書推薦對面那家也有四百多年歷史的錺屋(かざりや),他是這麼寫的:「剛
剛烤好的麻糬非常好吃。而且這烤麻糬還帶著來自江戶的古老風味,與四周相映,彷彿一幅韻
味十足的『日本風情畫』⋯⋯若遇上下雪的日子,那些抱著懷古幽情的人們,應該會更加喜出
望外吧。」(引自〈關東煮與黃豆粉烤麻糬等—京都「蛸長」、「錺屋」等〉)連池波正太郎也這
麼說了,這種時候就是應該要下雪才對味啊,為什麼我沒有喜出望外的命。
同一篇文章裡提到的「蛸長」關東煮,之前去了兩次,一次客滿沒位子,一次遇上閉店,
另外一家上賀茂神社前的「神馬堂」烤麻糬則在這次一併吃到了。至於本月專輯裡介紹的四條
文學路線:宇治的《源氏物語》、嵐山的《平家物語》、一乘寺文學書店周邊,和京大雙璧小說
地景都是非常正統的「一生必去」路線,我前幾次去過了,也請您不必等到下雪才去。附帶一
提,我從京都回台灣的一個禮拜後,京都氣溫又降至零度以下,是的,又下雪了。(哭了)
PS. 本月專輯我們出動執行編輯神小風、視覺設計陳怡絜與郭苓玉三人,親至京都現場探
查、拍攝文學路線。(感謝「有行旅」贊助,以及京大博士生吳若彤小姐策劃行程與採訪協
力)人在京都居然還得工作,沒有比這個更折磨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