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ces of Photography
Issue 20 : 冷戰影像.美國因素
Cold War Images.The American Factor
冷戰,一個自二戰後從美國與蘇聯為首的對立關係之中展開,進而影響世界局勢與歷史發展的關鍵詞彙。1950年代起,居於美國反共圍堵政策重要位置的台灣——麥克阿瑟口中的「不沉的航空母艦」——也在美援的推力下,進入了一個新的社會與文化狀態。從意識形態到可口可樂,美國因素至今依舊牽動著東亞世局與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本期專題中,我們從台灣出發,循著東亞島鏈爬行,從冷戰時期的影像檔案,到後冷戰時期的當代攝影創作,對遠去卻仍鮮明的冷戰記憶進行了一次影像考查。
以文化冷戰作為切點,張世倫推究東亞冷戰架構下的圖像線索,剖視美國新聞處與國府的影像敘事策略;單德興與王梅香分別從香港美國新聞處自1950年代起發行的《今日世界》與《四海》畫報,揭開冷戰年代資本主義陣營宣傳戰的紙上烽火;李威儀探查農復會於美援時期拍攝的照片檔案,尋找過往台灣攝影譜系中遺落的美援身影;仲嶺繪里奈以不同世代沖繩攝影家的在地視角,細細解讀戰後沖繩人在美軍佔領與基地環繞下,複雜糾結的認同與抵抗;朴智洙藉由多位南韓攝影家的影像,訴說朝鮮半島分斷體制在北緯38度線間的沉重拉扯;許芳慈則透過藝術家菲奧娜.阿蒙森與萬迪拉塔那的作品,揭示在美國主導的冷戰史學之外的異質論述與歷史創傷。
此外,我們更專訪曾在六○年代派駐台灣的美軍退役士官長肯特.馬修。1965年,23歲年輕的馬修搭上C-54運輸機來到台灣,在隸屬美國空軍的台北通訊站工作,同時兼任台北美軍顧問團軍官俱樂部分部的經理;退休後,他建立了網站,召集許多當年駐台的美國老兵分享在台灣的時代足印。在馬修的軍旅回顧裡,我們彷彿重返歷史現場——美國大兵、俱樂部和基地……。這不只是一個老兵的故事,更是一段屬於台灣的集體記憶。
今年初,對當代視覺文化思考有深遠影響的藝評家約翰.伯格,以高齡90歲辭世。為紀念他,我們邀請影像評論家郭力昕與張世倫在編輯室進行了一場長篇對談,深度評析伯格的觀點論述及其知識份子典型,同時由資深藝評家黃翰荻執筆,追憶伯格敏銳深刻的觀看之道,絕對適合伯格的重度讀者。
此外,這期我們也開啟一個新的攝影書選書單元「Photobook Club」,每期邀請一位國際影像工作者、研究者或收藏者,為讀者挑選近來值得關注的攝影書籍,本期將由位在墨爾本的亞太攝影書庫創辦人伯克-史密斯率先為大家介紹。
二月截稿之際,傳來青年藝術家任航輕生的惡耗,讓人震驚不已。我們在2013年的「身體與性」專題曾與任航對話,在他作品中穎異的肢體語言所展露的視覺張力,推進著身體意識的遊戲邊界,令人著迷,也使他成為近年國際攝影圈的一顆新星,但他卻毫不留戀地如流星飛去,告別他正澄亮的藝術生命。謹在此揮手,悼念送行。任航,好走!
目錄
在冷戰的旗幟下—— 「美國因素」在台灣的影像敘事(或其可能的重建)
文 / 張世倫
美國即世界?—— 《今日世界》的緣起緣滅
文 / 單德興
冷戰影像.香港製造—— 從《四海》畫報看東南亞的文化冷戰
文 / 王梅香
被遺落的美援時代台灣造影——打開農復會的攝影檔案
文 / 李威儀
基地來的人—— 一位前駐台美軍的六○年代台灣記憶
文 / 肯特.馬修
美軍基地與沖繩自我認同的糾結—— 以三位不同世代攝影家的攝影集作為指引
文 / 仲嶺繪里奈
後冷戰的北緯38度線——從南韓當代攝影看朝鮮半島的分斷
文 / 朴智洙
無法分解的冷戰死學——菲奧娜.阿蒙森與萬迪拉塔那的紀錄性影像
文 / 許芳慈
共同點何在?——讀《共同點:鐵幕兩邊的德國攝影文化》
文 / 顧錚
我們在此相遇......——回想John Berger
郭力昕 X 張世倫
弔伯格兼及宋妲
文 / 黃翰荻
一本無名寫真帖的發現——太魯閣戰爭側記
文 / 蕭永盛
攝影早過香港
文 / 黎健強
Photobook Club
文 / 丹尼爾.伯克-史密斯
Bookmark
在冷戰的旗幟下—— 「美國因素」在台灣的影像敘事(或其可能的重建)
文 / 張世倫
美國即世界?—— 《今日世界》的緣起緣滅
文 / 單德興
冷戰影像.香港製造—— 從《四海》畫報看東南亞的文化冷戰
文 / 王梅香
被遺落的美援時代台灣造影——打開農復會的攝影檔案
文 / 李威儀
基地來的人—— 一位前駐台美軍的六○年代台灣記憶
文 / 肯特.馬修
美軍基地與沖繩自我認同的糾結—— 以三位不同世代攝影家的攝影集作為指引
文 / 仲嶺繪里奈
後冷戰的北緯38度線——從南韓當代攝影看朝鮮半島的分斷
文 / 朴智洙
無法分解的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