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轉型高值醫材 打造亞太生醫重鎮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為4,281億美元,預計2021年可達約5,174億美元,2016至2021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4.78%,總體醫材市場呈現穩定成長的態勢。
而在國內,日前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綜觀國內外政經情勢,依臺灣製造業趨勢預測模型(IEKCQM, Current Quarterly Model)預測結果,2018年臺灣醫材產值年增率將持續成長5.4至6.2%,產值上看新臺幣1,100億元。
2017年臺灣醫材產值為新臺幣1,034億元,其中出口占比約六成,顯示臺灣醫材產業一路走來,一直跟著國際脈動。早期臺灣醫材製造以血壓計、代步車和體溫計為主,目前出口則以隱形眼鏡、血糖機為大宗。
隨著高齡化議題在全球持續發酵,醫療照護資源分配日漸失衡,相關健康照護需求急遽上升。因此,善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物聯網等數位科技,打造創新醫材、先進生理量測技術,實現智慧醫療,成了臺灣醫材轉型關鍵。
政府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生醫產業就是其中之一。為推展生醫產業,2016年7月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啟動「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規劃完善生態體系、經營創新聚落、接軌國際市場及推動特色產業等四大行動主軸,希望打造臺灣成為生醫生技、醫材重鎮。
投資額是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的KPI,目標是新臺幣500億元,2017年已達新臺幣526.2億元,其中醫材投資達新臺幣187.81億元。在營業額上,2017年醫材營業額為新臺幣1,463億元,比起2016年成長4.8%。
生醫產業發展已初見成效。未來生醫產業將繼續結合臺灣既半導體、資通訊產業優勢,培植關鍵技術發展,並加速國際接軌,營造創新生態,生醫產業可望成長茁壯,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