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製聲響】
如果世界因視覺而立體,那麼能否為了聽覺而流動?我們如何聽/見聲音的形狀?聆聽如何連接地方與社群?詩歌如何製造聲響?如何聽見聽不見的聲音?當我們朗誦,和諧與不和諧的聲音是否開始對話?
聲音記憶時代,顯影政治,帶來不同以往的文學景觀。當我們連接感官,按下播放鍵,或者以耳貼牆,沉入不願意閉起來的耳朵。拋棄慣性,也就開啟幾種主義,數種狀態。
–聽的可能–
聽覺潛礦脈:聲音(文化)研究與聲音藝術◎廖于萱
–聲音的房間–
流動的聲音現場──聽說聲音工作室◎施友傑
城市的聲帶:當歷史建築成為文學跨藝基地◎藍念初
–文史聲軌–
聽見臺灣史的新趣味◎黃裕元
案前之字,耳中之聲:以聲音(景觀)重新想像臺灣文學◎高鈺昌
–按下播放鍵–
「肉聲」:一種台灣戲曲音樂的聆聽史◎林勝韋
成為我,成為你:臺灣金屬樂簡史◎金絲眼鏡
歌從哪裡來?排灣族山地流行歌謠卡帶的產製◎黃國超
留住臺灣的聲音:戰後臺灣原住民與非原住民流行音樂發展簡史◎徐睿楷
–開放的喉嚨–
孤獨與不孤獨的聲音:鄭傑文×郭哲佑
–詩三百#聲響 「紅樓詩社」徵詩選刊–
貢獻那23條染色體的男人◎何歡
風剪樹◎飛也
跳跳糖一樣的夏天◎吳彧
–聲音物件–
聲景:記憶與思索◎劉芳一
雲朵磨擦的聲音◎賀婕
游牧之歌◎曾貴麟
–造音實驗–
表情、速度、音色◎王和平
金火島◎林寒
我們的假想國◎陳顥仁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沙之書 ◎馬翊航
我的室友亦修在臺大音樂學研究所攻讀博士,有時候客廳一早遇見,他正好要出門練習甘美朗。六月中,他們的甘美朗樂團與印尼的音樂家與舞蹈家在臺大演出。我跟謝利一起前往,那是我們第一次聆聽甘美朗的現場演出。演出中間,音樂家胡敏德教授(Made Mantle Hood)進行示範,他分別敲擊兩組排鑼,音高略有不同,同時敲擊卻相互共鳴。他用了一個比喻讓觀眾理解:高一點的是黃蜂,低一點的是花。色澤,音響,關係:世界上沒有一組完全相同的甘美朗。
唸書的時候在課堂讀過吉見俊哉《聲的資本主義:電話、RADIO、留聲機的社會史》,也對文學裡的聲音景觀感到好奇。以前讀李渝《溫州街的故事》,聶華苓在《自由中國》上連載的幾篇小說,會讀到隔室竊聽的情境。交談聲音的斷斷續續,隔牆有耳的謹慎恐懼,成人與政治世界的陰影。後來沒能繼續追究這個問題,但這幾年有優秀的研究者已經回應這種好奇,例如張毓如談廣播小說與聽覺文化,高鈺昌談文學與聲音景觀。今年春天的臺北文學季特展內容就是「耳朵帶路」,近期當代藝術館與臺北市立美術館也都以聲音為主題策劃了展覽。我們都期待聲音引領走入另一種巷弄與座標。
規劃專題的時候,讀到泰莉.坦貝斯特.威廉斯的《當女人是一隻鳥》。她生長於摩門教家庭,摩門教女性有兩件重要的傳統(或責任?):生兒育女,寫日記。泰莉的母親因核子試爆影響,為癌症所苦,五十多歲離世。當她翻開母親生前留下的日記,卻是一本又一本的空白。她如何重新聽見母親?現實與書寫的沉默是開放、背叛、模仿,或是接收?無聲帶來有聲,鳥類,土地,女人的對抗與鳴響,不是知識與秩序所能拘牽。聲音是否引來連結與自由?
之前幾次機會,曾經向于萱請教聲音藝術如何聽,也開始思考,聲音能不能把實踐串連起來?島嶼上的人如何聆聽,如何感知重述?我們試圖走進聲音的空間(高雄文學館與「聽說聲音藝術工作室」),按下播放鍵也走進了人文研究的不同聲軌:歷史的、文學的、肉身的聆聽經驗、重金屬與原住民音樂⋯⋯也有紅樓詩社的聲音與身體展演,來自四方的聲響徵詩,聲音的物件,記憶的景觀,以文字造音的可能。這期的作家專訪有聰威與蘋芬,都是他們的第一本詩集,也有他們與世界摩擦的聲響。
與謝利去北美館看「聲動:光與音的詩」的時候,我們都被米歇爾.馮德艾(Michel van der Aa)的音像裝置《沙之書》打動。三面螢幕,三軌音響,三個故事切面。影像裡有沙丘,洞穴,字條與門,垂直穿梭與平行輸出。頭戴耳機往不同螢幕觀望,機械感測角度切換音軌,是同一首也是不同一首:聲音讓無限成為可能。波赫士〈沙之書〉裡的沙之書被藏在圖書館深處。或許沙之書藏在聲音裡,聽說一頁生出一頁。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沙之書 ◎馬翊航
我的室友亦修在臺大音樂學研究所攻讀博士,有時候客廳一早遇見,他正好要出門練習甘美朗。六月中,他們的甘美朗樂團與印尼的音樂家與舞蹈家在臺大演出。我跟謝利一起前往,那是我們第一次聆聽甘美朗的現場演出。演出中間,音樂家胡敏德教授(Made Mantle Hood)進行示範,他分別敲擊兩組排鑼,音高略有不同,同時敲擊卻相互共鳴。他用了一個比喻讓觀眾理解:高一點的是黃蜂,低一點的是花。色澤,音響,關係:世界上沒有一組完全相同的甘美朗。
唸書的時候在課堂讀過...
目錄
編輯室報告‖馬翊航
識詩記‖讀書的算計◎廖偉棠
給冰河期‖七月流火◎言叔夏
陽光裡的棄站‖再說一個故事◎曹馭博
國際換日線‖廖啟余、張容瑄、林佑軒、陳芳珂
亞洲轉運站‖王萌、吳佳鴻、郭艷媚
黑板上下‖臺東體中吳瑋婷、萬芳高中林佳樺、員林高中曾昭榕
動力測試‖東南亞當代藝術速寫:「太陽雨」◎楊佳璇
平行故事‖失蹤◎朱嘉漢
平行故事‖沙地◎楊莉敏
平行故事‖鍋店簡:早秋忽憶鳳五師◎林佑軒
八月人物‖如果怕忘了,那就寫詩記住吧──王聰威與他的首部詩集《微小記號》 ◎陳冠良
新詩‖黑鴿紀——致詩人劉霞◎曹尼
第一本書‖遺忘名字的速度:李蘋芬在《初醒如飛行》◎呂佳機
迴轉文學‖渴望批判與探究的國文課◎林廷諭
林中小屋‖鬼娃◎鄧觀傑
走私者‖走私者◎洪逸辰
現世之手‖背離親緣──Far From the Tree◎瞇
打開我的圖書館‖你是否深愛過一個人:《偷看他人做愛者的漫遊》◎柯蘿緹
對話練習‖混亂過後,生機盎然:讀許含光詩集《齒與骨》◎楊書軒
永不過刊‖天亮於南◎蔡易澄
散文‖天光當好。日頭發發、辣辣◎朱正勛
散文‖失魂◎曾昭榕
飛行模擬‖詩的距離:你也愛那些現代主義的傻瓜嗎?◎葉福炎
八月選書‖《致──賢南哥》、《華麗計程車》◎潘秉旻
編輯室報告‖馬翊航
識詩記‖讀書的算計◎廖偉棠
給冰河期‖七月流火◎言叔夏
陽光裡的棄站‖再說一個故事◎曹馭博
國際換日線‖廖啟余、張容瑄、林佑軒、陳芳珂
亞洲轉運站‖王萌、吳佳鴻、郭艷媚
黑板上下‖臺東體中吳瑋婷、萬芳高中林佳樺、員林高中曾昭榕
動力測試‖東南亞當代藝術速寫:「太陽雨」◎楊佳璇
平行故事‖失蹤◎朱嘉漢
平行故事‖沙地◎楊莉敏
平行故事‖鍋店簡:早秋忽憶鳳五師◎林佑軒
八月人物‖如果怕忘了,那就寫詩記住吧──王聰威與他的首部詩集《微小記號》 ◎陳冠良
新詩‖黑鴿紀——致詩人劉霞◎曹尼
第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