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緊盯體重計
把治療策略放在減輕體重這件事情上,並不會令人比較健康。
有些醫生正嘗試建議病人改變生活習慣與觀念,破除體重迷思。 撰文/索爾–史密斯(Virginia Sole-Smith)
翻譯/鄧子衿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教堂山的馬賽克綜合照護醫院(Mosaic Comprehensive Care)檢查室和一般診所的沒什麼兩樣,除了牆上掛了一幅格言:「沒有錯誤的身材。」第二個不同之處在於這間基礎醫療檢查室內少了一項檢驗設備:體重計。醫院創辦人梅茨(Louise Metz)只在醫院內通往後門的走廊放了一台體重計,大多數病人都不知道。
37歲的湯恩(Erin Towne)來此接受年度健檢,知道這裡有台體重計,檢查時需站上去,這樣梅茨才知道在湯恩從限制性飲食失調(restrictive eating disorder)復原後,體重是否持續增加。湯恩在當地一所大學擔任資訊人員,有兩個小孩,身材高䠷修長,喜歡跑步。她身著長背心裙,背有點駝,坐在檢查室內的無扶手椅上。這種椅子是設計成讓體重較高的人坐得舒服,不久前湯恩還很高興有這種椅子,最近她才瘦成了竹竿身材;2017年1月她接受減重手術,術後體重少了72公斤。
湯恩說,她這輩子大多數時間「都專注於減重。」13歲時她發生血糖飆高的情況,確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之後便每天施打胰島素。當時她的身高體重都符合同齡標準,但內分泌科醫師建議她要減重大約五到七公斤,後來的醫生也都如此表示。低劑量胰島素成功控制她的糖尿病,但這好像不重要,1990年的研究指出,體重和正常血糖濃度有關,因此減重是標準醫療方案。湯恩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控制飲食,但從未長期維持較輕體重。
2016年,湯恩換了新的醫師,這名醫師的診斷結果不同,認為她罹患的是年輕早發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屬於遺傳疾病。即使診斷出真實病因,也確定這種糖尿病來自遺傳,與體重無關,但湯恩希望繼續減重。醫師為她開了糖尿病藥物胰妥善(Victoza),這種藥物可用於減重。湯恩服用一個月後造成胃酸逆流,嚴重到無法上班,減重手術似乎是無可避免的選擇。她說:「我認為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減輕我的體重。我當時有信心能夠處理自己的糖尿病,但是沒有醫師願意把體重與糖尿病分開看待。」接受減重手術後六個月,湯恩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下降至19.1,相對於她的身高,這已經是正常範圍的下限了。
醫療照護的迷思
2017年5月,湯恩不再施打胰島素,內分泌醫師認為這是減重贏得的勝利。湯恩記得在2017年12月回診時,醫師助理看到結果非常興奮地說:「恭喜,妳可以在耶誕假期多吃一些蛋糕了!」但湯恩覺得自己的飲食失調了,她著迷於在健身App上記錄自己的運動量和飲食熱量,她說:「我站在廚房的食物櫃前,想像自己吃下裡面所有的食物。」幾個星期後,湯恩去看心理治療師,診斷出她罹患了厭食症,把她轉診到馬賽克綜合照護醫院接受治療。湯恩一開始無法相信心理治療師的話:「我有限制性飲食失調?太震撼了。我認為我只是照著別人的話去做。」
身為內科醫生的梅茨與湯恩之前的醫生不同,她並沒有讚賞湯恩體重大幅減少,梅茨懷疑長久以來的醫學論點:減重對於適當的糖尿病照護是必要的。她說:「減輕體重和改善血糖數據的相關研究問錯了問題。」限制飲食後體重可能暫時降低,但她相信這是因為飲食習慣和運動所致,並非體重真的減輕了。 梅茨了解湯恩病史後,讓她去做心電圖檢查,發現湯恩休息時每分鐘心跳次數低於50下,遠低於60~100下的正常值(對於耐力運動員來說,心跳速率低是正常現象,但對於體重大幅減輕和營養不良的人來說,心跳速率過低是危險訊號,可能導致心律不整甚至死亡。)梅茨也讓湯恩接受血液檢查,結果發現湯恩的膽固醇濃度很高,動情素濃度低到和經期時相同,這都是厭食症常見的症狀。梅茨把檢驗結果拿給湯恩看並跟她說:「這些數據都不妙。」湯恩這時猶如大夢初醒,她說:「我以前的醫生都沒有注意到。這是我頭一次了解比起我體重最重的時候,現在體重過輕的我反而健康問題更嚴重了。」
對梅茨來說,湯恩過去接受的醫療照護是典型例子,說明醫學界對體重高的負面教條導致治療時採用的資訊有所偏誤,使得治療帶來更多傷害。在湯恩的案例中,過去她的醫生一直採用減重方式來處理糖尿病,因此沒有看到其他危險訊號,甚至強迫湯恩養成失調的飲食行為。2018年5月,一名加拿大女性班奈特(Ellen Maud Bennett)在診斷出癌症末期後的幾天就去世,家屬在訃聞中寫道,班奈特因為病症求醫多年,得到的建議只有減重。梅茨說:「我們每次都見到病人因為體重而羞愧,每次求醫都背負污名。醫師認為高體重導致病人目前的健康和生活出了問題,通常會建議他們減重,而不是根據相關正確資訊治療他們的症狀。」
梅茨之前就讀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在舊金山接受住院醫師訓練,在紐約成為主治醫師。她回想自己成為醫師的前五到七年,都在醫治體重問題。她說:「來我診所的病人全都會詢問減重的事情,我馬上就投入這方面的研究。」事實上,大部份醫療人員認為在20世紀初就應該研究體重問題,因為當時保險業開始蒐集資料,發現高體重可能會導致壽命變短。1970年代,生理學家基斯(Ancel Keys)發表的研究結果,建立了飲食脂肪和心血管疾病的關聯,並提出了現在廣泛使用的BMI系統。BMI系統以身高和體重為基礎,計算身體脂肪量,許多醫生採用BMI定義健康體重的範圍。1985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採用BMI做為評估體脂肪的兩種方法之一。1998年,NIH召集專家委員會設立並公佈指導方針,讓一些美國人體重歸類從正常變為過重、過重變為肥胖,總計達2900萬人受影響。邁阿密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助理教授亨格爾(Jeffrey Hunger)研究的主題是污名化的族群健康狀況,他說:「這造成了肥胖流行,也確實令人注意到體重是健康的危險因子。」
支持1998年NIH指導方針的人說,研究結果大力支持相關改革,並讓醫療照護體系更關注體重是健康風險因子。印第安納大學布隆明頓公衛學院的院長、傑出教授艾立森(David Allison)說:「肥胖對於健康產生一些負面影響,這是無庸置疑的。肥胖顯然會導致血壓升高與慢性發炎,這兩者都會帶來健康問題。」就是因為這種態度,而對體重高的人產生偏見,甚至是歧視,稱為體重污名(weight stigma),也稱為體重偏見。這種污名化的確造成了傷害,因為體重污名會影響科學家從事研究的方式,使得人們誤解體重與健康的關聯,造成錯誤或是未能及時治療,並讓病人長期處於壓力下。在此同時,醫療社群的目標是經由減輕體重來解決美國人的健康問題,但看來不可能成功。
肥胖矛盾
雖然我們都知道高體重與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的風險有關,但背後的相關機制卻沒有那麼直接。主流的體重研究專家認為,高體重引起高血壓和發炎反應,是造成那些慢性疾病的主因。貝肯(Lindo Bacon)等生理學家則認為體重對於健康的影響很複雜,會出現這些疾病,更有可能是因為病人的遺傳、生活習慣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墓葬中的啟示
撰文/李家維
歷代諸多陶瓷品相中,造型最奇特的當數陪葬冥器之魂瓶了。始自兩漢,伴墓主入陰間的是貯五穀之糧倉;到了西晉,糧倉之缸口已封,不再能貯存糧食,而是儀式性地置上亭台樓閣,層層羅列拜佛、奏樂以及戲耍人偶。頂端是群鳥飛舞,或許象徵穀子滿溢,引來眾鳥啄食,更可能是隱喻藉鳥引魂升天。
鳥圖騰崇拜是先民的普遍信仰,7000年前浙江河姆渡遺址中的象牙雕刻有著雙鳥朝陽,5000年前的安徽凌家灘遺址出土了展翅玉鷹,3000年前的商代氏族更堅信「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到了宋、元,潔白的定瓷魂瓶頂端仍然站著一隻神鳥。鳥在人類文化史中有多重的斜槓身分,牠們豔麗的羽毛裝飾著皇族的頭冠,鮮美的血肉是佳餚野味首選,更是天人之間的魂魄使者。
1億4000萬年前,恐龍的一支長出了輕盈羽毛,當牠們的胸骨癒合、肢骨中空和胸肌雄壯之後,就振翅翱翔成了鳥類。6600萬年前天外小行星撞擊,引發了全球生物大滅絕,恐龍家族中唯獨能葷素雜食的鳥類得以倖存。在劫難後的開闊陸空,鳥類輻射適應演化,現今存活著豐富多樣的上萬物種。從已發掘的非鳥類恐龍化石可鑑識出大約有近1000個物種,曾存活過的必然遠大於此數。恐龍與鳥類,誰的演化速度較快?〈3D建模解析鳥類演化〉是對這難解之謎的初步深入探討。
趨吉避凶是鳥類的特質,季節性的南北大遷徙即是明證。然而現生的鳥類危矣!500年來已記錄至少190種鳥類滅絕,這是正常背景值的100倍以上。近日台灣首發的《2020臺灣國家鳥類報告》指出台灣的674種野鳥中,有52種的生存受到威脅。這現象舉世皆然,全球海鳥的個體數在過去50年間已喪失70%,當然是嚴重的生態危機。
2020年是人類的災難年,病毒疫情何時能了仍是未知。展望來年,鑑往知今,請認真讀讀〈被遺忘的大流感〉、看看墓葬中的骨骸如何讓〈古代瘟疫 DNA現蹤〉。我們過往幾無節制地殘害芸芸眾生,現今自己的存亡正面臨挑戰,是該深入檢討了。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墓葬中的啟示
撰文/李家維
歷代諸多陶瓷品相中,造型最奇特的當數陪葬冥器之魂瓶了。始自兩漢,伴墓主入陰間的是貯五穀之糧倉;到了西晉,糧倉之缸口已封,不再能貯存糧食,而是儀式性地置上亭台樓閣,層層羅列拜佛、奏樂以及戲耍人偶。頂端是群鳥飛舞,或許象徵穀子滿溢,引來眾鳥啄食,更可能是隱喻藉鳥引魂升天。
鳥圖騰崇拜是先民的普遍信仰,7000年前浙江河姆渡遺址中的象牙雕刻有著雙鳥朝陽,5000年前的安徽凌家灘遺址出土了展翅玉鷹,3000年前的商代氏族更堅信「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到了宋、元,潔白...
目錄
【關於封面】每天站上體重計就眉頭深鎖,早也量、晚也量,體重計上的數字不知不覺成為每日心情指數。然而,體重真的反映健康嗎?其實健康與生活習慣更密切相關,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不抽菸、飲酒適量才有益健康,而非苛求體重計上的數字。
健康
34 別再緊盯體重計
文/索爾-史密斯(Virginia Sole-Smith)
把治療方法放在減重這件事情上,並不會令人比較健康。有些醫生正嘗試建議病患改變生活習慣與觀念,破除體重迷思。
44 減脂增肌,飲食有道
文/吳映蓉
面對自己的體組成,適度補充蛋白質並搭配運動,才能瘦得健康又強壯。
科技創新
48 10項創意科技走入生活
文/新興科技評選委員會(Emerging Technologies Steering Group)
Scientific American和專家遴選出具開創性的新興科技,將革新能源與感測產業、推動醫療進展以及落實減碳目標。
天文學
60 星際怪客闖進太陽系
文/傑維特(David Jewitt)、莫洛-馬丁(Amaya Moro-Martin)
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兩顆來自太陽系外的天體,正為觀測到的各種特徵困惑不解。
神經科學
68 是精神還是神經疾病?
文/權(Diana Kwon)
醫學史上有一種神秘症狀曾被我們稱為「歇斯底里」症,它既是精神也是神經疾病,挑戰我們對心與腦的認識。
演化
76 D建模解析鳥類演化
文/黃凱特(Kate Wong)
現生鳥類有驚人的多樣性,一項新研究掃描了近400具鳥類與恐龍顱骨,竟發現鳥類比恐龍的演化速度更慢,並指出哪些特徵可能是牠們演化的關鍵。
社會學
82 被遺忘的大流感
文/赫什伯格(Scott Hershberger)
1918年的大流感造成許多人殞命,這場瘟疫便從世人的記憶中消逝。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也會如此?
考古學
86 古代瘟疫 DNA現蹤
文/克羅斯(James P. Close)
採集自古人遺骸中的病原體DNA,找出了推翻古代帝國及改變人類文明的幕後黑手。
科學人觀點
6 法力無邊的萬物論:AI製造 文/曾志朗
總編輯的話
8 墓葬中的啟示 文/李家維
12 讀者論壇
14 科學人新聞
細菌生成奈米導線|啄木鳥消息靈通|超冷分子的加熱奧秘|車諾比輻射遺毒|聽海底地震量水溫|風帆團團轉|細菌DNA測污水|一覽世界科技進展|快速電波爆發
形上集
26 藍道與費曼 文/高涌泉
教科書之外
28 蜜蜂族譜數列玄機 文、圖/陳文盛
網上世代
30 從海纜分佈看台灣的重要性 文/黃勝雄
談心說理
32 測謊需要軟硬兼備 文/曾祥非
專家看新聞
94 30×30保育的正道 文/席夫曼(David Shiffman)
科學佐以詩文
95 凝視空無 文/湯利(Wyatt Townley)
健康與科學
96 新冠疫情重創心理健康 文/華立斯(Claudia Wallis)
科學焦點
98 科學離不開歷史 文/歐瑞斯克斯(Naomi Oreskes)
反重力思考
100 回歸現實 文/米爾斯基(Steve Mirsky)
科學人書摘
102 玩弄圖表誤導人 文/摘自《圖表會說謊》
圖表會說話
106 新冠疫情降低地球噪音 文/菲謝蒂(Mark Fischetti)、圖表/吳雪莉(Shirley Wu)
【關於封面】每天站上體重計就眉頭深鎖,早也量、晚也量,體重計上的數字不知不覺成為每日心情指數。然而,體重真的反映健康嗎?其實健康與生活習慣更密切相關,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不抽菸、飲酒適量才有益健康,而非苛求體重計上的數字。
健康
34 別再緊盯體重計
文/索爾-史密斯(Virginia Sole-Smith)
把治療方法放在減重這件事情上,並不會令人比較健康。有些醫生正嘗試建議病患改變生活習慣與觀念,破除體重迷思。
44 減脂增肌,飲食有道
文/吳映蓉
面對自己的體組成,適度補充蛋白質並搭配運動,才能瘦得健康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