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旅行與讀書
三年疫情結束,打開社群軟體,各地美景照片洶湧來到眼前,大家早已按耐不住,紛紛訂起機票、打包行李,展開久違的旅行。
旅行與讀書,對許多打開這本雜誌的讀者來說,大概是人生最重要的兩種志趣。對充滿好奇心的人們而言,讀書與旅行,帶領我們探索全世界。在網路時代,搜尋引擎和大數據其實大大限制了我們的選擇,而逛書店和旅行,是最能和事物「不期而遇」的方式。「偶然」是如此美妙,誠如日本B&B書店創辦人嶋浩一郎所說:「這才是作為『人』該有的體驗。」
假設你即將展開旅行,你的行李包,會帶些什麼?一直以來,旅行若不帶上幾本書,我是絕對無法安心上路的(平板或是紙本不是主要的問題)。我寧願帶上最新版的旅遊指南,也不喜歡只用手機搜尋,旅行書上大大展開的地圖,還是比較一目了然、讓人心安。除此之外呢?你會帶怎樣的書上路?
在專題「閱讀在他方」裡,詩人洪春峰在前往墾丁的路上,手中握著是泰戈爾的《漂鳥集》。黃昏時「腳跨在欄杆上,洗滌過的衣裳飄動在風中。隨手一翻,詩人寫道:『太陽跨往西天的海,留予東方以最後的問候。』」這是多麼應景又閒適的畫面?
薄荷則在花蓮的五天旅程中,帶我們走訪了五間不同的書店,靜思書軒、一本書店、時光書店、舊書鋪子、瓊林書店。他在不同的書店,遇見不同的書,正如我說,這是雙重的「不期而遇」。
金門浯島文製邱翌瑄所寫的〈一個媽媽的每日旅行〉,寫的是拉拔三個小孩的日常。「每天接送小孩上下課的日子是我每日的小旅行,包包內除了那條頭巾外,還有從來自娘家雲林的虎尾的手巾,水壺、記事本,另外就是我每天要看的書,以及我的小照相機。」真是讀來又幽默又心酸(?)除了介紹在金門相遇的人,她手中拿著《女子工作術》,吹著海風閱讀著,卻又有忙裡偷閒的自得。
這次書店的長稿,有兩篇寫到東京。日本果然是台灣人旅行的心頭好。現流冊店的沛澤帶我們去的地方是東京郊區的高圓寺,雖離新宿不遠,據他的說法,卻是「一處視無所事事為美德的東京」。他介紹了與此地相關的小說和電影,還有小店裡播放的音樂。而他手上帶著的居然是翁鬧的《破曉集》,原因是翁鬧曾落腳於高圓寺周邊,更爲此地寫下〈東京郊外浪人街——高圓寺界隈〉一文。(沛澤啊沛澤,你也太會了吧XD)
樂心書室的瑄庭,則為我們走訪了神保町,這個有著「世界第一書街」美譽的舊書街,可說是愛書人的必訪之地。我自己每次到東京,也必定在此待上一兩天。而比較特別的是,瑄庭著眼的是童書和繪本,非常值得有童心的你,跟著她一起旅行。
旅行是為了相遇,當然當一天結束,回到飯店打開書本,也可能是旅人最平靜的歸處。紅氣球的淳芳如是說。
也許是大家忙著旅行去了,這次長篇稿子雖不多,但是小單元「帶一本書去旅行」來稿卻十分踴躍。有人在中國北將與一間小書店相遇;有人在前往青藏高原時,帶著《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有人在回到山裡以前,順手拎起《走進布農的山》;有人告訴你在旅行中因為書發生的事;也有人告訴你:到高雄,帶著《12元的高雄》,到台南,帶《大隱於市的街屋們》,或是旅行中陪伴你的《旅人》;更有人到濟州島,讀一本跟當地的傷痕、記憶有關的書。且讓我們把每一次的閱讀都成為旅途吧!
而這一期介紹的新書店也非常多:主打療癒主題的基隆「共感覺」;據說是坪林百年的第一間書店——流域書店;「永樂座」在中正紀念堂對面開的第二間以詩和藝術為主題的「春雪書廊」;在台北文山區一間只有六坪大,想跟你當好朋友的的「好朋友書店」;搬家後重新思考定位的「起點書房」;在彰化社頭,一間美麗老房子裡,以繪本為主的書店——SusuBooks;以及由前合作社員工在市集裡開設的「斜槓書報攤」。七家書店主人各有自己的夢想和故事。而書店則是許多讀者在雪中生火取暖的應許之地。
開書店對這些店主和員工來說,都是一趟未知的旅行。逛書店對讀者而言,也是旅行。而閱讀本身,則是一趟趟想像的旅行。
詹宏志說:「旅行和閱讀都是人生的延伸。通過旅行,可以短暫地變成一個異鄉人。」而透過閱讀,你也可以短暫地體驗別人的思考與人生。透過旅行與讀書,我們都將變得比原來的自己更寬廣、更富裕。
——閱讀的島總編輯石芳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