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室的話
我們的青春,在漫畫
文:石芳瑜
不管是諸葛四郎和魔鬼黨,還是《尼羅河女兒》;是《20世紀少年》還是《老夫子》;抑或是水瓶鯨魚或柴門文,漫畫都曾經陪伴許多人的青春歲月。
比較起眾多的漫畫迷,我對漫畫或許沒那麼熟悉,國小時讀亞森羅蘋和中國民間故事,中學起抽屜裡塞的是「好時年」出版的翻譯小說或是金庸武俠,可是當同學傳閱《尼羅河女兒》、《玻璃假面》等少女漫畫,搭配著電視播映的《小甜甜》,我仍多少接觸了一些。
每一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漫畫記憶,不管是流連於租書店,或是夾在課本裡面。於是當我們決定製作漫畫專題,聊聊大家讀過的漫畫時,書店朋友們的稿子真是如雪片般飛來,異常踴躍。
在爬梳記憶前,先讓專業的來吧!我們邀請了大辣出版社總編輯黃健和,他在台灣漫畫界工作逾三十年,熟悉台灣漫畫業發展及現況,編輯過上百本漫畫並參與過兩本漫畫雜誌的誕生,多年來帶團前往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是將台灣漫畫推向國際的關鍵推手。而這次他的文章則聚焦女性漫畫家,有趣地讓我們知道二十一世紀女性漫畫家嶄露頭角,有別於過去我們認識的漫畫家多為男性的現象。看台灣且同時望向法國,知己知彼之外,也讓我們一窺編輯在引進和輸出漫畫/圖文作家上的所做的觀察和努力。
創作《 用九柑仔店》、《東華春理髮廳》,並且與小說《天橋上的魔術師》合作漫畫的阮光民,大概是近幾年大家熟悉的漫畫家,他則細細道來自己看的漫畫和所受的影響,並且從創作者的角度觀察漫畫產業的發展。而他告訴我們:一部成功的作品,好故事才是王道。
年輕的流行文化評論者嘎拉嬉皮GALA,則以《致不滅的你》和《葬送的芙莉蓮》兩部漫畫為主,同時提到多部影視作品,和讀者談論生死議題。除了帶出漫畫中迷人的魔幻想像,更引出大眾文化作品中深邃的哲學思考。
書店的部分,有人細細道出對某部作品的愛,像是「梓書房」寫《蜂蜜幸運草》,「天河書屋」的李金發寫《交響情人夢》,都因為作品和自己的人生有過深刻的交集,或是提供寄託情感與理想的空間。比較讓我驚訝的是年輕的「楫文社」陳冠宏竟然寫早期的漫畫《諸葛四郎》,這種考古精神簡直像是在寫研究生的小論文啊。
至於「三餘書店」的許莉欣,則聚焦百合漫畫,推薦了多部作品,相信百合文化迷也可以聞到這股香氣。
更多的書店則是列出了洋洋灑灑的書單,細數他們的漫畫史,畢竟我們的題目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漫畫」。只是我看到這些書單時,只能站在門外讚嘆,書迷如我,在漫畫領域還真是幼稚園程度。
自小在書店長大的「南方書店」陳峻昕道出他〈記憶中的漫畫與漫畫家〉,他說當大人忙著店裡事務時,書店小孩如他閱讀比例最大的就是漫畫,並且也跟著塗鴉。「小獸書屋」的吳家興也介紹了許多漫畫,他特別鍾情《獵人》與《BLEACH死神》這兩部作品,娓娓道出幾部漫畫的靈魂,他說「詩、藝術、生命哲學,是漫畫教給他的事。」
而以漫畫書見長的山豬窩的小豬更是從《尼羅河女兒》寫到《美少女戰士》,從鬼怪寫到冒險再到美食,跨越了好幾個世代,大概我們朗朗上口的漫畫都被一網打盡,漫畫裡真是藏著每個人的年輪密碼。
我很喜歡看「書粥」高耀威的文字,總覺得他越來越有生命的厚度與溫度,他也介紹多部經典漫畫,還說從漫畫中也能學到地方創生。不過我覺得他說:「終於成為大人後才總算得到漫畫的力量。」中年以後,看漫畫的心境更高,這無疑是對漫畫最好的肯定。
前合作社同事朱阿水是我知道的重度漫畫迷,她談漫畫也談動畫,更談漫畫與其他文化產業媒合的可能性,像是改編舞台劇,出版BD、DVD與各類周邊商品,更可見漫畫真是一門影響深遠的好生意。
從情感記憶到文化產業,我們希望這一期的漫畫專題也能讓更多讀者受益。
這一期新書店部分,有老派而樸實、懷抱與萬物共生夢想的基隆「小獸書屋」;桃園的「苔蘚視角」則專注於社會議題,並以紀實、報導文類為選書主軸;而苗栗又多了一家在地書店,是位在銅鑼的「微光書旅」;台中豐原更是一口氣多了兩家書店:「風起人文主題空間」和「安朶家一號獨書店」,都是懷抱著對故鄉情感的書店。
「世界是一座大書房」專欄的文自秀,也在今年三月中創立了世界首家以立體書為主題所開設的庇護工場書店,用愛翻轉閱讀世界。文中,她爬梳了立體書的歷史,也訴說她對立體書和對世界的愛。
本期「書店店員的一天」則有來自三餘書店、夏樹書屋、瓦當人文書屋、以及爬上坡.好書室的四篇稿子,在疫情下,大家或苦或樂,卻總是打起精神地生活著。
這期「社務傳真」則由新任理事主席邱月亭撰稿,小小身軀的她自帶能量,和一群充滿活力的新任理事一起努力著合作社事務。
大疫之年,讓我們一起閱讀,一起勇敢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