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協尋「正能量!!!」(找不到也沒關係) Every Silver Lining Has a Cloud
二○二四年,二十一世紀即將過完四分之一。如今,自九○年代以來以各種方式長銷的人間關鍵字「正能量」,對人們還有意義嗎?它的系統還有效嗎?它真的被反省了嗎?或者,其實也不需要反省?
我問ChatGPT,想了解AI對正能量的看法,回答是:「正能量是一種能夠激勵他人、促進積極行為和情感的能量,有助於個人的成長、幸福感和社會的和諧。」
我又問:「一定要積極、一定要勵志、一定要成長?躺平不行嗎、笑死不行嗎、我就爛不行嗎?」
接著我被AI進行了一段冗長的心理輔導:「自我價值、成就感缺乏會⋯⋯」(以下省略200字)
今天的正能量,好像有點在又好像有點不在(薛丁格的能量?),而過去數十年積極向上激勵光明的社會氣候,究竟是穢土轉生?還是掃入塵埃?或者是換湯不換藥?在不同的場景、不同世代的創作者、不同的文化事件,甚至是以魔法對付魔法的心靈領域之間,我們來找點蛛絲馬跡。
官方網站:www.fountain.org.tw
Facebook:www.facebook.com/fountainofcreativity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fountain.tw
Threads:www.threads.net/@fountain.tw
開場白:我們的輾轉反側
說人「充滿負能量」不是什麼好話,但時至今日,說人很「正能量」,恐怕也不算誇獎,這大概是此一描述系統如今最大的特色了:詞彙上它看起來像是某種對照與拮抗,實際上兩面畫滿的都是我們活得輾轉反側的樣子,這樣也不舒適,那樣也不舒適。
但這種歹剃頭(pháinn-thì-thâu)或許也不壞。正因為從九〇年代與千禧年最浮誇的成功學嘉年華中活了下來⋯⋯體驗過各式各樣關於勵志成功光明向上的矯正手段,才會知道那些答案不是答案,其實根本沒有答案。而「正能量」的慫恿與誘惑又真的退場了嗎?或許也沒有,它不斷以更加適應時代的變體繼續存在,資深記者鄭進耀(萬金油)從過去半世紀的暢銷書排行榜中找出主旋律,發現每個時代各有不同的心靈危機,這是否表示人的心靈從不可能安全?二十年前的青少女幾乎人手一本的《朵朵小語》系列,作者身份曾經非常保密,多年後朵朵逐漸與她的本體彭樹君整合為一,如今她以什麼角度理解自己、讀者與時代之間的關係?
看起來應該「很不正能量」的藝術圈,攝影師汪正翔說,其實面對「那個東西」,普遍存在著一種熱鬧的樂觀主義;聽起來應該也「不會太正能量」的搖滾樂團,「拍謝少年」們其實各自有一張跨越不同年代的振奮歌單。有些工作,不倚賴一點專屬自己的正能量,恐怕很快就會半空折翅,長期專注社會現場的調查記者胡慕情、在實務與學術上雙管齊下耕耘動物保護議題的學者龍緣之,以及曾在第一線擔任藥癮個案管理工作的傅筱婷,她們如何在不可迴避與互相磨損的無力感與責任感中續航,方式或許出人意料。我們熟悉的作家鄧小樺與鄒欣寧、別具隻眼的命理研究者春生,則從占星、身心與紫微斗數的邏輯,嘗試找出正能量對命運的意義。
關於正能量的各種是與不是,從哲學路徑有解答嗎?黃哲翰告訴我們勵志不是一天造成的,他回溯了自己二十年前參加心靈成長團體(!)甚至擔任小組長(!!)的親身經驗,說明二十世紀末的「正向邪教」如何追溯至西方清教傳統的殘餘影響,又如何在職場、教育市場、伴侶市場等各領域趨向不穩定與難預測的今日,以及「危機白熱化、政治極端化、社會碎片化」的場景中,裂變出另一種守住內在世界的方式:躺平主義,也就是說,如今的躺平,才不是放棄,本質上甚至可以說是保持心靈穩定的積極手段。
在此就不得不大力推薦本期裡三位二十出頭的年輕寫作者,許瞳、羅菩兒、陳亮妤,她們的寫作中對身處時代的精神狀態充滿洞察,那些社群媒體與個人界線的拉扯,以及「既不能和大家一樣窮忙,也不能不和大家一樣窮忙」的尷尬,往「負能量」的方向說,就我所知,這些徬徨與遲疑到了四十幾歲,通常也不會有真正的答案,但往正能量的方向說,看見這麼會寫又這麼年輕的人,帶著獨特的透徹與冷靜加入成年人的隊伍,還是覺得很高興。請各位務必讀讀他們在這一期的作品。
作者簡介:
鬆文化的土,在紙本開花,澆點新活水,一本不過期的精品雜誌。
我們挖掘歷史、表現當代、開創未來。生活即文化,《Fountain新活水》深刻與時代對話、和台灣社會並進,探討當前重要的文化議題、現象及趨勢,佐以編輯和設計技藝,豐富當代的文化想像;搭配網站上線,以深度主題和專欄,持續深化拓寬台灣的文化個性與風貌。
優惠價: 9 折, NT$ 207 NT$ 23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限量商品,即時庫存>5
封面故事
協尋「正能量!!!」(找不到也沒關係) Every Silver Lining Has a Cloud
二○二四年,二十一世紀即將過完四分之一。如今,自九○年代以來以各種方式長銷的人間關鍵字「正能量」,對人們還有意義嗎?它的系統還有效嗎?它真的被反省了嗎?或者,其實也不需要反省?
我問ChatGPT,想了解AI對正能量的看法,回答是:「正能量是一種能夠激勵他人、促進積極行為和情感的能量,有助於個人的成長、幸福感和社會的和諧。」
我又問:「一定要積極、一定要勵志、一定要成長?躺平不行嗎、笑死不行嗎、我就爛不行嗎?」
接著我被AI進行了一段冗長的心理輔導:「自我價值、成就感缺乏會⋯⋯」(以下省略200字)
今天的正能量,好像有點在又好像有點不在(薛丁格的能量?),而過去數十年積極向上激勵光明的社會氣候,究竟是穢土轉生?還是掃入塵埃?或者是換湯不換藥?在不同的場景、不同世代的創作者、不同的文化事件,甚至是以魔法對付魔法的心靈領域之間,我們來找點蛛絲馬跡。
官方網站:www.fountain.org.tw
Facebook:www.facebook.com/fountainofcreativity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fountain.tw
Threads:www.threads.net/@fountain.tw
開場白:我們的輾轉反側
說人「充滿負能量」不是什麼好話,但時至今日,說人很「正能量」,恐怕也不算誇獎,這大概是此一描述系統如今最大的特色了:詞彙上它看起來像是某種對照與拮抗,實際上兩面畫滿的都是我們活得輾轉反側的樣子,這樣也不舒適,那樣也不舒適。
但這種歹剃頭(pháinn-thì-thâu)或許也不壞。正因為從九〇年代與千禧年最浮誇的成功學嘉年華中活了下來⋯⋯體驗過各式各樣關於勵志成功光明向上的矯正手段,才會知道那些答案不是答案,其實根本沒有答案。而「正能量」的慫恿與誘惑又真的退場了嗎?或許也沒有,它不斷以更加適應時代的變體繼續存在,資深記者鄭進耀(萬金油)從過去半世紀的暢銷書排行榜中找出主旋律,發現每個時代各有不同的心靈危機,這是否表示人的心靈從不可能安全?二十年前的青少女幾乎人手一本的《朵朵小語》系列,作者身份曾經非常保密,多年後朵朵逐漸與她的本體彭樹君整合為一,如今她以什麼角度理解自己、讀者與時代之間的關係?
看起來應該「很不正能量」的藝術圈,攝影師汪正翔說,其實面對「那個東西」,普遍存在著一種熱鬧的樂觀主義;聽起來應該也「不會太正能量」的搖滾樂團,「拍謝少年」們其實各自有一張跨越不同年代的振奮歌單。有些工作,不倚賴一點專屬自己的正能量,恐怕很快就會半空折翅,長期專注社會現場的調查記者胡慕情、在實務與學術上雙管齊下耕耘動物保護議題的學者龍緣之,以及曾在第一線擔任藥癮個案管理工作的傅筱婷,她們如何在不可迴避與互相磨損的無力感與責任感中續航,方式或許出人意料。我們熟悉的作家鄧小樺與鄒欣寧、別具隻眼的命理研究者春生,則從占星、身心與紫微斗數的邏輯,嘗試找出正能量對命運的意義。
關於正能量的各種是與不是,從哲學路徑有解答嗎?黃哲翰告訴我們勵志不是一天造成的,他回溯了自己二十年前參加心靈成長團體(!)甚至擔任小組長(!!)的親身經驗,說明二十世紀末的「正向邪教」如何追溯至西方清教傳統的殘餘影響,又如何在職場、教育市場、伴侶市場等各領域趨向不穩定與難預測的今日,以及「危機白熱化、政治極端化、社會碎片化」的場景中,裂變出另一種守住內在世界的方式:躺平主義,也就是說,如今的躺平,才不是放棄,本質上甚至可以說是保持心靈穩定的積極手段。
在此就不得不大力推薦本期裡三位二十出頭的年輕寫作者,許瞳、羅菩兒、陳亮妤,她們的寫作中對身處時代的精神狀態充滿洞察,那些社群媒體與個人界線的拉扯,以及「既不能和大家一樣窮忙,也不能不和大家一樣窮忙」的尷尬,往「負能量」的方向說,就我所知,這些徬徨與遲疑到了四十幾歲,通常也不會有真正的答案,但往正能量的方向說,看見這麼會寫又這麼年輕的人,帶著獨特的透徹與冷靜加入成年人的隊伍,還是覺得很高興。請各位務必讀讀他們在這一期的作品。
作者簡介:
鬆文化的土,在紙本開花,澆點新活水,一本不過期的精品雜誌。
我們挖掘歷史、表現當代、開創未來。生活即文化,《Fountain新活水》深刻與時代對話、和台灣社會並進,探討當前重要的文化議題、現象及趨勢,佐以編輯和設計技藝,豐富當代的文化想像;搭配網站上線,以深度主題和專欄,持續深化拓寬台灣的文化個性與風貌。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