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者的話
要求有趣,未免過分有趣
如果不是天生追求變革的性格,我不會在全然跟媒體脫鉤的狀態下,胸有成竹地折返原地,直接攻頂,坐在這個位子。回望近兩年,變動被我追齊了,風景被我收集了,但直到最近卻常嘲笑自己,而且是笑到流淚的那種。我老是跟宇宙說,自己容易覺得無聊,所以拜託凡事一定要「有趣」,未料宇宙的回應不只手筆大,還帶著一種老神在在的捉弄態度。2025年才第1季,擺在面前的是人性滋味吃到飽套餐,都還來不及咀嚼為何行事道義變成沒有下限,同時間,環顧職場周遭的操盤手一個個開始豪賭,就像沒有明天的玩法,大破大立,導致產業每個環節都搖搖欲墜。老天,一切狀況不是有趣,那叫驚心動魄。
「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這句話套在崩壞實況裡仍然睿智。儘管沿途一路傻眼,但生存本能會讓人自動重建,我也開始重新蓋起屬於自己的全新邏輯天地,既然經驗值不管用,乾脆換個腦袋、換組眼睛看世界。尤其時尚產業無論品牌或媒體,也身陷混沌謎團中,每個人突然接獲一組全新拼圖,意味著布局全部重來,得靠自己摸索,一塊、一塊拼出你沒看過的完整樣貌。常謂老狗變不出新把戲,要知道任何經驗老道的菁英分子要清空腦袋,重組新拼圖是有多麼茫然的一件事。Gucci最後選擇Demna,Loewe迎來雙人組McCollough和Hernandez,某種程度上也是跟市場豪賭,而一幅3000片的拼圖目前只放上第1片,我很難抱持興奮期待,好歹要先看到一小塊圖形,才知道這一局最後能不能出現朗朗乾坤。
《ELLE》4月號時尚特輯〈秋冬時裝週25場實況之最〉,記錄了長達1個多月的時尚馬拉松歷程,哪些是讓編輯想要慢速回放的秀場精彩實錄。最近,常回想起Phoebe Philo主掌Celine時期的設計與商業模式,最初我天真以為自創品牌會讓這位大神走向登峰造極的新格局,結果經過1年半,Phoebe Philo品牌開始主動積極從線上銷售轉向拓展實體店舖,當高冷形象照裡的一件西裝,進入精品店供顧客試穿評估,仙女落入凡間,一群死忠粉絲變得越來越沉默。偶爾看著家裡留著的Céline舊布套,我看著上面有一撇的「é」,會停頓一兩秒。擁有天賦是一回事,選對舞台又是另一回事。但願現在的每個坎,皆會成為日後的生存養分,還有做人應該更豁達,關於人生願望清單,不見得每項都要打勾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