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未來
芬蘭教育
贏在未來的能力
台灣與芬蘭近期都面臨「課綱改革」挑戰,這關乎建構孩子能力的議題,
《親子天下》深入台灣與芬蘭教育現場,剖析台灣需要什麼,能向芬蘭學什麼。
焦點人物 鄧惠文 × 黃瑽寧
經營家庭
請把另一半當隊友
特別企劃
9歲兒的「小青春風暴」
焦點人物
休‧傑克曼:我只想當孩子談心的朋友
專欄
葉丙成:人不卡,不成器
封面故事
3股力量,翻轉台灣公校
親子小旅行:天海相連,跳島遊 P.170
別跟孩子說:打針像蚊子咬 P.80
抱怨配偶,受傷的是孩子 P.70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把我們的「相信」變成動詞 文∣陳雅慧
從十一月號開始,連續三期的封面故事,《親子天下》將推出「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未來」系列報導。
半年來,部門內所有參與專題的記者們,都非常的熱血但焦慮。熱血,是因為真心覺得參與非常有意義的議題;焦慮,則是擔心自己的感動可不可以傳遞給讀者?
九月底,我和總主筆賓靜蓀、特約攝影主編楊煥世飛到芬蘭採訪。芬蘭的教育,這十多年來一直被視為世界的典範和奇蹟,這是我第一次去芬蘭,其實我有很多困惑:芬蘭的老師素質公認是世界一流,然而要成為小學老師的錄取率只有一○%,老師沒有評鑑、終身職、沒有分級。台灣也是啊!
二○一六年芬蘭中小學新的課綱將全新上路,台灣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則是二○一八年將實施。芬蘭討論中小學的核心課綱改革,歷時四年,每個階段所有討論的階段性結論,全部上網公開,歡迎任何人回饋給意見,形成共識。
但回想當初十二年國教滾動式政策上路,也是一樣的流程,同樣號稱全部上網有專屬討論區……
芬蘭到底哪裡不一樣?
我問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實驗學校中學部副校長馬提瑪雅(Marja Martikainen):「當你要聘用一位老師時,關鍵是什麼?」她不假思索的回答我:「反思能力(Reflection),隨時反思『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為什麼要這樣教學?』『沒有更好的方法嗎?』」這是一個讓我震撼的答案。
芬蘭與台灣,最大的差別在於,有沒有習慣反思,是不是「相信」自己做的事?還是讓相信被無可奈何的「應付」綁架。學生應付考試、老師應付成績、校長應付評鑑、家長應付生計……
在台灣教育現場,不太理解的「名詞」,在芬蘭的現場,看到名詞轉成動詞,「原來是這個意思」的頓悟,不斷在腦海中冒出來:
1. 跨領域學習。老師不用教,老師做給你看。赫大實驗中學,每天早上十五分鐘的「朝會」,全校師生聚集,每一個老師和學生都有機會,針對任何一個題目在大庭廣眾前專題分享。我們到訪這一天,中學數學老師準備搖滾樂與戰爭的主題,告訴學生這個世界需要仇恨以外的觀看角度。
2. 鷹架。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在教室公布欄用圖貼出整天行程。孩子們清楚知道遊戲時間結束是講故事,接著洗手、吃午餐。同一個公布欄上,月曆用不同顏色顯示星期幾,圈圈標出今天在本月的哪一天。一長串果實做成的串珠,讓孩子可以數這個學期過了幾天,還剩下幾天?孩子邊學數數,邊掌握住每天怎麼進行?每個月如何組成?每個月又和每季有什麼關係?
3. 自我評量的能力。小學三年級導師,每天下課前會和學生聊聊「今天學會了什麼?」「覺得自己做得如何?」「哪些你覺得很困難?」「哪些覺得容易?」四個問題。對話中,老師掌握學生進度,孩子也知道以後怎麼掌握自己的學習。
芬蘭的經驗裡,最值得學習的就是不斷的反思,找到我們自己的相信,把名詞變成動詞。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把我們的「相信」變成動詞 文∣陳雅慧
從十一月號開始,連續三期的封面故事,《親子天下》將推出「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未來」系列報導。
半年來,部門內所有參與專題的記者們,都非常的熱血但焦慮。熱血,是因為真心覺得參與非常有意義的議題;焦慮,則是擔心自己的感動可不可以傳遞給讀者?
九月底,我和總主筆賓靜蓀、特約攝影主編楊煥世飛到芬蘭採訪。芬蘭的教育,這十多年來一直被視為世界的典範和奇蹟,這是我第一次去芬蘭,其實我有很多困惑:芬蘭的老師素質公認是世界一流,然而要成為小學老師的錄取率...
作者序
把我們的「相信」變成動詞 文∣陳雅慧
從十一月號開始,連續三期的封面故事,《親子天下》將推出「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未來」系列報導。
半年來,部門內所有參與專題的記者們,都非常的熱血但焦慮。熱血,是因為真心覺得參與非常有意義的議題;焦慮,則是擔心自己的感動可不可以傳遞給讀者?
九月底,我和總主筆賓靜蓀、特約攝影主編楊煥世飛到芬蘭採訪。芬蘭的教育,這十多年來一直被視為世界的典範和奇蹟,這是我第一次去芬蘭,其實我有很多困惑:芬蘭的老師素質公認是世界一流,然而要成為小學老師的錄取率只有一○%,老師沒有評鑑、終身職、沒有分級。台灣也是啊!
二○一六年芬蘭中小學新的課綱將全新上路,台灣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則是二○一八年將實施。芬蘭討論中小學的核心課綱改革,歷時四年,每個階段所有討論的階段性結論,全部上網公開,歡迎任何人回饋給意見,形成共識。
但回想當初十二年國教滾動式政策上路,也是一樣的流程,同樣號稱全部上網有專屬討論區……
芬蘭到底哪裡不一樣?
我問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實驗學校中學部副校長馬提瑪雅(Marja Martikainen):「當你要聘用一位老師時,關鍵是什麼?」她不假思索的回答我:「反思能力(Reflection),隨時反思『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為什麼要這樣教學?』『沒有更好的方法嗎?』」這是一個讓我震撼的答案。
芬蘭與台灣,最大的差別在於,有沒有習慣反思,是不是「相信」自己做的事?還是讓相信被無可奈何的「應付」綁架。學生應付考試、老師應付成績、校長應付評鑑、家長應付生計……
在台灣教育現場,不太理解的「名詞」,在芬蘭的現場,看到名詞轉成動詞,「原來是這個意思」的頓悟,不斷在腦海中冒出來:
1. 跨領域學習。老師不用教,老師做給你看。赫大實驗中學,每天早上十五分鐘的「朝會」,全校師生聚集,每一個老師和學生都有機會,針對任何一個題目在大庭廣眾前專題分享。我們到訪這一天,中學數學老師準備搖滾樂與戰爭的主題,告訴學生這個世界需要仇恨以外的觀看角度。
2. 鷹架。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在教室公布欄用圖貼出整天行程。孩子們清楚知道遊戲時間結束是講故事,接著洗手、吃午餐。同一個公布欄上,月曆用不同顏色顯示星期幾,圈圈標出今天在本月的哪一天。一長串果實做成的串珠,讓孩子可以數這個學期過了幾天,還剩下幾天?孩子邊學數數,邊掌握住每天怎麼進行?每個月如何組成?每個月又和每季有什麼關係?
3. 自我評量的能力。小學三年級導師,每天下課前會和學生聊聊「今天學會了什麼?」「覺得自己做得如何?」「哪些你覺得很困難?」「哪些覺得容易?」四個問題。對話中,老師掌握學生進度,孩子也知道以後怎麼掌握自己的學習。
芬蘭的經驗裡,最值得學習的就是不斷的反思,找到我們自己的相信,把名詞變成動詞。
把我們的「相信」變成動詞 文∣陳雅慧
從十一月號開始,連續三期的封面故事,《親子天下》將推出「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未來」系列報導。
半年來,部門內所有參與專題的記者們,都非常的熱血但焦慮。熱血,是因為真心覺得參與非常有意義的議題;焦慮,則是擔心自己的感動可不可以傳遞給讀者?
九月底,我和總主筆賓靜蓀、特約攝影主編楊煥世飛到芬蘭採訪。芬蘭的教育,這十多年來一直被視為世界的典範和奇蹟,這是我第一次去芬蘭,其實我有很多困惑:芬蘭的老師素質公認是世界一流,然而要成為小學老師的錄取率只有一○%,老師沒有評...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