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釀造 與 藝術 之間
每年一到夏天,
啤酒節便在世界各國登場。
數十、百萬人的狂歡、
逐年擴大的規模都顯示著,
啤酒,
已不再只是一種飲品,
更蔚為一種文化。
在這場文化饗宴的背後,
究竟蘊藏什麼神秘魔力,
成就歷久不衰的啤酒風潮?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大口喝下的暢快
走進居酒屋,累到只能舉起左手對著調酒師比出1的手勢,便逕自往吧台旁的高腳椅坐下。吧台內,調酒師拉下木桶上的啤酒把手,清澄的黃色液體沿著玻璃杯壁緩緩滑入各種不同形狀的啤酒杯,上層帶著些許綿密細小的氣泡,是啤酒的招牌標誌。不論玻璃杯中裝載的是印度淡色艾爾(India Pale Ale, IPA)、德式白啤酒(Weizen)或夏季啤酒(Saison),總之,先來杯啤酒吧!這是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獣になれない私たち)中,女主角深海晶(新垣結衣飾)忙了一天後的日常,也是日本時下白領族下班後的最佳寫照。
「乾杯!」,玻璃杯撞擊的聲音在居酒屋內此起彼落地響起。對日本人而言,下班後與上司、同僚暢飲一番的啤酒文化不僅能凝聚團隊向心力,也是社交能力的一環。即使不選擇到居酒屋喝一杯,日劇《魚乾女又怎樣》(ホタルノヒカリ)中下了班便只想回家的高野螢(綾瀨遙飾),也會在洗完澡後從冰箱中取出一瓶罐裝啤酒,咕嚕咕嚕地大口喝下,以犒賞上班一天的辛勞。
實際走一趟日本超商,整潔明亮的飲料櫃中更擺放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罐裝啤酒。看到此場景,也不難想像啤酒年年蟬聯日本酒類產品第一市占率的原因。不只是充斥在生活中,啤酒,更深深影響日本文化。儘管在臺灣,喝啤酒的頻率可能不像日本人來得如此頻繁,不過,近年來普及度已逐年上升,加上世界各地的啤酒陸續打入臺灣市場,遂也使啤酒成為超商中選擇性最多的酒類。
細數人類的歷史,啤酒,可謂是一個亙古且伴隨人類文明的釀造工藝技術。相較於其他酒類,其酒精濃度較低,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容易入喉。在冰涼口感沐浴下,瞬間沁入心脾,讓人身心靈同時感到放鬆。隨著眾多啤酒愛好者的擁戴,如今,啤酒釀造已屬全球性工業項目,從小型私人酒廠到跨國企業,不僅造就出各國獨特風味的啤酒,更是一場全世界的商業角逐和獨特的飲酒文化。
喝啤酒容易、但釀造出好喝的啤酒卻大不易,不只是門學問,更富含各種科學。現在,跟隨《科學月刊》的腳步,一同探究前人們是如何透過4種釀造啤酒的主原料(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和4項釀造主要步驟(糖化、熬煮、發酵和過濾),變化出成千上萬不同風味的啤酒,成就流傳千年的啤酒工藝。
但在開始閱讀之前,不妨先從冰箱中拿瓶啤酒,乾了之後再讀吧!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大口喝下的暢快
走進居酒屋,累到只能舉起左手對著調酒師比出1的手勢,便逕自往吧台旁的高腳椅坐下。吧台內,調酒師拉下木桶上的啤酒把手,清澄的黃色液體沿著玻璃杯壁緩緩滑入各種不同形狀的啤酒杯,上層帶著些許綿密細小的氣泡,是啤酒的招牌標誌。不論玻璃杯中裝載的是印度淡色艾爾(India Pale Ale, IPA)、德式白啤酒(Weizen)或夏季啤酒(Saison),總之,先來杯啤酒吧!這是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獣になれない私たち)中,女主角深海晶(新垣結衣飾)忙了一天後的日常,也是日本時下白領族下班後的最...
章節試閱
超越千年的釀造工藝—啤酒
鄭建瑋/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
啤酒和麵包是早期住民飲食文化的起點,不過,人類將穀物製成啤酒的歷史可能比將穀物烘培成麵包還早,而埃及人則是第一個記錄釀酒製程的民族。埃及人用小麥釀酒,然後將此技術傳給希臘人。古人認為啤酒具有醫療效果,且在許多相關記載,埃及的男子還會把啤酒當成定情之物。種種跡象顯示,啤酒可能是人類最早的一種工業。
啤酒的歷史與演進
13世紀末,啤酒已成為英格蘭人的國民飲料,不論是貴族或庶民都喜歡啤酒的清涼氣味,據說女皇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早餐不喝果汁,而是喝濃烈的麥酒。啤酒的酒精成分和碳水化合物是早期住民的能量來源,15世紀時,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發現美國原住民會用小麥和樺樹汁釀啤酒。然而,一直到19世紀,德國移民才將歐洲釀酒技術和飲用啤酒的習慣帶入美國,美國啤酒工業才真的算是正式開始。此外,啤酒的研發與保存更在巴斯德(Louis Pasteur)酵母實驗和殺菌技術(pasteurization)的成功之下,使釀酒技藝往前邁開一大步。在此之前,啤酒的保存期限甚短。
因生產技術的進步及二次世界大戰後盛行的全球貿易,許多國家發展出大型的啤酒企業,例如比利時的安海斯-布希英博集團(AB InBev)、英國的南非米勒(SABMiller plc)、荷蘭的海尼根(Heineken)和丹麥的嘉士伯(Carlsberg)等。如今,這些大型啤酒集團都已是跨國企業,年產量動輒超過百萬桶。例如,年產量高達130萬桶的安海斯-布希(Anheuser-Busch, ABC),就是一間所謂的巨型啤酒廠(megabrewer),或稱為主流啤酒廠(mass-market brewer)。然而,近年來併購往往是巨型啤酒企業高速成長的手段,競爭對手彼此之間既聯合又鬥爭,競相併購各國具潛力的中小型酒廠與品牌或與各地的大型啤酒廠結盟交換持股,建構全球啤酒帝國。近期就發生了幾件大型收購案,像是美國莫爾森庫爾斯(Coors)收購英國的卡爾蘭(Carlin);南非釀酒(South African Breweries, Ltd.)併購美國的米勒(Miller)。不僅如此,金磚各國更是跨國啤酒企業競逐的新市場,例如巴西近年已取代德國,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中國的啤酒第三大消費市場,銷量排名全世界第九的博浪(Brahma Chopp)則是巴西最暢銷的啤酒。
而隨著啤酒帝國的成長,跨國企業之間的爭奪也漸趨白熱化。以中國市場為例,南非米勒擁有中國排名第四的哈爾濱啤酒集團部分股權,但不到1年的時間,就以更高的價格轉賣給安海斯-布希。南非米勒透過姐妹公司中國資源啤酒廠(China Resources Breweries),間接擁有32間中國啤酒廠;安海斯-布希也擁有小部分的中國啤酒廠;而日本啤酒則是選擇俄羅斯做為進軍的市場,低卡啤酒的熱量比伏特加(vodka)低,使市場反應熱烈。2004年,比利時的英特布魯(Interbrew)收購巴西的安貝夫(AmBev),成為全世界產量最高的啤酒廠,如今這家新的企業巨人就是安海斯-布希英博集團,佔28%的全球市場,擁有200個以上的啤酒品牌。
不同於商業啤酒的手工啤酒
雖然巨型釀酒廠仍是現今全球啤酒市場的主流,然而,近年來世界各地手工精釀啤酒(craft beer)卻大為盛行,且在許多國家甚至慢慢變成主流。消費者願意付更高的價錢體驗與眾不同的新鮮啤酒,來突破以往口味的窠臼。與一般啤酒相比,手工啤酒口感更豐富、色彩更鮮豔、香氣也更加濃郁,並且從歐洲風味啤酒到個人獨家特調的啤酒,種類繁多。當大企業掌控其秘方時,手工啤酒也能找到自己的利基,聯合小型釀酒廠共同銷售自身產品。2016年,手工精釀啤酒在美洲的市占率已超過51%,歐洲聯邦地區也接近40%,在亞太地區則已達到大約10%。各地啤酒的生產,個性化、小型化和精釀化已是一個沛然莫之能禦的趨勢。
而在根據美國釀酒商協會(Brewers Association, BA)對手工啤酒的定義則包含精釀啤酒廠(specialty brewer)、啤酒酒吧(brewpub)和小型啤酒廠(microbrewery)。小型啤酒廠是指年產量少於15000桶的酒廠〔註一〕。啤酒酒吧是餐廳和酒廠的合體,現地販賣自釀酒和食物,屬於本地授權
(on-premise),一般銷售比例是70%的食物和30%的啤酒。有些啤酒酒吧甚至會大量生產,提供外帶或超市販售,藉以創立品牌。如果外帶啤酒超過總營業額的50%,則稱為小型啤酒廠。區域型啤酒廠(regional brewery)則是指年產量介於1.5~50 萬桶的釀酒廠,regional指的是產量多寡,不具地緣性的關係。有些地區型啤酒廠會幫其他的酒廠代工(contract brewer),有些則會成為知名的地區精釀啤酒(regional specialty brewery)。
啤酒的種類
目前全世界最少有1萬家以上的釀酒廠,生產超過2萬種品牌的啤酒。不過,其實啤酒只有2種基本型式:下層發酵的拉格(lager)和上層發酵的艾爾(ale)。而基本型式還可以再細分成數種類型的啤酒,以下將討論各式常見的啤酒類型。
(更多內容請參閱本期)
超越千年的釀造工藝—啤酒
鄭建瑋/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
啤酒和麵包是早期住民飲食文化的起點,不過,人類將穀物製成啤酒的歷史可能比將穀物烘培成麵包還早,而埃及人則是第一個記錄釀酒製程的民族。埃及人用小麥釀酒,然後將此技術傳給希臘人。古人認為啤酒具有醫療效果,且在許多相關記載,埃及的男子還會把啤酒當成定情之物。種種跡象顯示,啤酒可能是人類最早的一種工業。
啤酒的歷史與演進
13世紀末,啤酒已成為英格蘭人的國民飲料,不論是貴族或庶民都喜歡啤酒的清涼氣味,據說女皇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早餐...
目錄
804 顯影
808 非關科學:太空競賽/謝育哲
810 非關科學:如果身體是座釀酒廠/郭家銘
812 News Focus:出售火星土壤 每公斤20美元/狗很聰明?那倒未必!
813 News Focus:長頸鹿的斑點 來自媽媽的遺傳/一場比賽 各自解讀
814 News Focus:部分蔬果所含之非瑟酮 傳能促進衰老細胞裂解/以人工酶捕捉光源 氫氣自造有望
815 News Focus:神秘電波觀測 將成就更多天體定位/漏斗網蛛毒液顯妙用 皮膚癌細胞「剉咧等」
816 評 論:顛覆癌症治療的革命—免疫治療的前世、今生與未來/李岳倫
818 評 論:從日本經驗談東方教育思維 也能造就諾貝爾獎得主/林翰佐
820 解 數:海德堡論壇、阿蒂亞與黎曼猜想/游森棚
822 理 物:淺談量子密碼/黃宗立
826 生 動:細菌隨身組裝的重裝武器—T6SS/陳俊堯
830 變 化:艷彩下能否食之無畏?淺談食品與工業用色素/陳炳輝
834 天 地:拿下4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無線電天文學/賴詩萍
838 封面引言
840 封面故事一:超越千年的釀造工藝—啤酒/鄭建瑋
848 封面故事二:精釀啤酒的風味靈魂—啤酒花/邱啟銘
852 封面故事三:啤酒口感及風味的關鍵—酵母/陳奕伸
856 封面故事四:自己的醉自己釀—人生第一次釀啤酒就上手/柯怡樺、林翰佐
860 封面故事五:創造精釀價值—昭富興業釀酒廠專訪/李依庭
864 精選文章一:找尋細胞中的遺珠—遺失蛋白質/黃斌
868 精選文章二:3D列印植入物的外型設計與材料開發/鄒年棣
872 精選文章三:寬頻消色差超穎透鏡與全彩成像應用/蔡定平、吳品頡
876 Live科學:漫步太陽系策展緣起/孫維新
太陽系中的金銀島/葉永烜
878 書摘:《好奇心》
804 顯影
808 非關科學:太空競賽/謝育哲
810 非關科學:如果身體是座釀酒廠/郭家銘
812 News Focus:出售火星土壤 每公斤20美元/狗很聰明?那倒未必!
813 News Focus:長頸鹿的斑點 來自媽媽的遺傳/一場比賽 各自解讀
814 News Focus:部分蔬果所含之非瑟酮 傳能促進衰老細胞裂解/以人工酶捕捉光源 氫氣自造有望
815 News Focus:神秘電波觀測 將成就更多天體定位/漏斗網蛛毒液顯妙用 皮膚癌細胞「剉咧等」
816 評 論:顛覆癌症治療的革命—免疫治療的前世、今生與未來/李岳倫
818 評 論:從日本經驗談...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
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
![](/new_include/images/ebook-iosDownload.png)
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