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在屋頂上
在即將送今年最後一刊進廠的某個當兒─最先閃過的念頭是二○二○年真的好漫長啊─偶然逛到ACT(南藝大發行的《藝術觀點》雜誌)網站看到藝術家蘇育賢的影音訪談,他說每次為ACT寫稿都會點播一首歌。這才想起,也有位前輩小說家在受訪時提過,創作每本小說時,都會找一首主題曲。當時就覺得這概念不錯,編月刊、寫文章是不是都不妨一試?但後來常常連續忙亂忙到沒有餘裕,再想起這事,多半都是進廠後了。
動念瞬刻,最先躍出腦海的旋律,是電影《在屋頂上流浪》(Hallam Foe, 2007)的〈Here On My Own〉,讓人很想立刻起身舞動;且無違和地聯想起這回「等待好評」專輯中,無論初識熟或熟識皆好慷慨幫忙填答問卷(並且允許我們相當程度去脈絡化地打散重組。這讓我頗有些惶愧)的評論者朋友們,在答案中藉由隻字片語顯現的,清澈卻激情,帶著距離審慎地「進入」對象的目光。主唱此曲的蘇格蘭樂團U.N.P.O.C.帶著詼諧調皮搖滾節奏、又似存身高處恍惚間將墜未墜邊緣的魅人嗓音反覆吼唱「I'm here on my own, I'm here on my own⋯⋯」我初聽時每每自動誤譯「你麻煩大囉⋯⋯」也很有一種我個人認為很呼應某幾位評論人老友總為難自己「對話尚未成功,評論仍須努力」卻又樂在其中的自我調侃況味。
但就算偶遇閒談,也頗難得聽他們多聊自己的工作(?),大概不免自覺難免像吐苦水,再說把自己當成(無酬的)觀察、評論對象好像也有點不像話?為此我相當慶幸有參與製作這回專輯的契機;我總覺得,好像因此又多懂了一點點,某些他們「Here On My Own」的時刻─在專題中,您從哪邊開始與之相遇都很可以。因而更多了些抱憾:總是關注他人作品,且戰戰兢兢讓論述能力、知識、視野與格局能更合宜準確地做好這件工作的他們,什麼時候,也會得到恰如其分的長期關注、尊重,乃至生存權益的保障呢?這也是專輯的初衷之一。
當然,這樣遠遠不夠。在有限的製作時程中先拋出來的基本款提問(您要不要也試著答答看?甚至願與我們分享:評論是什麼?有何收穫?自我要求?推薦一本書?對媒體的期待?遭遇的困難?印象深刻的回饋?想像未來⋯⋯等等)之外,還有很多事可想可問可做,譬如,世上其他地區的評論發展與交流?美學建構與作品深究如何平衡?學院近年研究關注方向?新科技、新媒體的影響⋯⋯以及,更多「評論的評論」、評論者間對話、讀者意見分析等。尤其,互動模式幾乎多年不變的「作品-評論」關係,還有怎樣與時俱進、更深化的可能(譬如近年「策展」成為一種行動選項)?哪些是「現在」就可以做、一起玩的事?
回到「Here On My Own」。由片名的「在屋頂上」延展,最教我念念不忘的畫面,則是溫德斯導演的《欲望之翼》(Wings of Desire, 1987)。天使低眉凝視人間,也沉默諦聽;並對自己、對(「還看得見祂」的)觀眾絮絮訴說。評論,或許也像那天使從塵世的樓頂翩然降下,穿梭視而未見的人群,並以初遇般的好奇之心,尋覓、讀取「只有祂才接收到」的心聲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