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聽到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
吃飯配什麼?配電視。一起共享食物是美好的,共享電視則不然,基於尊重或禮讓,常得收看一些其實並不想看的節目,久了我也開始歸類它們,以前常和朋友說「旅遊、寵物、食物」是三大我最討厭的節目主題(介紹歷史、掌故、生態、冷知識......這類節目我不排斥,但把它們劃為其他類別)。並非我憎惡旅行、討厭動物、反對美食,而是那些體驗止於主持人,美景美食可愛動物終究只在螢幕中,觀者徒留悲。
本期專題「飲食與書寫的千滋百味」,由熟稔歷史掌故的胡川安老師協助策畫,搭配的講座於6月16日登場。為了收錄側記以豐富專題,舉行時間一般會早於收到任何一篇稿件的時間,這對編輯來說有點像熱身或預告,講座是我們與專題實際內容的第一次相遇。那天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是聽眾報名、報到皆踴躍,有些是第一次參加《文訊》講座的生面孔,除了歸功於講者和主持人的號召力,也體認「飲食」真是讓文學出圈的酷東西,尤其「吃」是永不退流行的。二是QA時間有聽眾提問:飲食文學的「文學性」何在?往下閱讀專題,你就會得到兩位與談人韓良憶、洪愛珠的回答,不過這題讓我想到前述「看電視」的體會,我想飲食文學勝過美食節目的是,當用文字描寫與食物有關的記憶、經驗,會有更加深邃的個人化呈現,作者稟性與風格都是看點;對我來說其中的烹調方法、餐廳指南只是附帶(但這常是美食節目重點和目的),畢竟我不下廚、也不一定能夠去到那些開在天南地北(甚至早就倒閉)的好館子。梁實秋與我看法一致,他說「食譜有兩種:一種是文人雅士之閒情偶寄,以冷雋之筆,寫飲食之妙,讀其文字即有妙趣,不一定要操動刀匕,照方調配......」(《雅舍談書》頁394)有風格的食譜也能當散文讀。再者,「飲食文學」也是後至的概念,先是文學而剛好主題寫了飲食,爬了一下文獻,臺灣文學脈絡中「飲食文學」的分類是八〇年代後的事,梁實秋說的文人食譜,若在今天當是飲食文學而非歸於食譜了。
無意寫成一篇欠缺文獻回顧的小論文,就此打住,願能稍為既不烹飪也不追求美食的人,找到閱讀飲食文學理由。此次專題呈現也完全友善,沒有烹調教學也無餐廳細介,13位作者外加2位與談人,15種風格任君選讀,當中可以見到關於煮食/生活的態度、飲食異文化的有趣相遇、經典作的探討到私房閱讀書單,媒體人/編輯的幕後心得、歷史學家冷知識大全。幾篇文章觸及對當代飲食寫作的思考,是觀察媒體生態與消費型態的特殊角度。
於我,最有啟發性的當是古碧玲說年輕人提出吾輩世代大多外食、甚至便利商店解決一餐,她回以「我還真期待有人可以把便利超商食物寫出仰其三餐的故事,畢竟,那也是屬於這時代的飲食版圖,誰曰不可寫?」——這樣說我就放心了。吃飯配電視、被自助餐養大、成天叫外送的美食廢人也能有所為,至少,「如果能吞一顆藥丸替代吃飯就太好了」的念頭,這幾年我幾乎不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