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的意識沒有更深沈的改革,所有的森林很快就會消失。」
──約翰.席德(John Seed),澳洲環保運動家
環境運動推行數十年後,人們普遍意識到「環保」與「生態」的重要。然而世界依舊朝著災難性的未來駛去。為什麼?
人類的心靈鑲嵌於大地萬物之中,在古代,自然同時是抵禦與崇敬的對象。隨著文明進展,人類卻忘了與大地的神聖連結,將大地矮化為「資源」,無限度地消費著。人類是地球的癌細胞嗎?或者我們可能再度進化,成為珍視與萬物連結的謙虛物種?
新興的「生態心理學」,主張人類心靈應尋回與大地的連結,為環境運動提出了新的解方。
什麼是生態心理學?
此領域的先驅者西奧多.羅斯札克(Theodore Roszak)將之定義為:
1. 生態學與心理學的逐漸融合;
2. 在心理治療的實作中技術性地運用生態學的識見;
3. 研究人類對地球的情感聯結;
4. 尋求以環境為基礎的心理健康標準;
5. 在顧及整個世界的條件下重新定義「精神健全」的意義。
生態心理學的重量級著作
本書收錄二十篇具代表性的文章,面向多元:有都市人對環境變遷的體會,也有在曠野中與大地之靈的相遇;有來自動物夥伴的訊息,也有對人類文明的思索;有聚焦於人與自然關係的研究,也有後現代觀點的反思;有導入心理治療元素的環境運動紀實,也有生態環境思考與心理治療過程相互映照之下的領悟。
閱讀本書,你能得知……
.一片幼兒經常前往遊玩而產生歸屬感的自然野地,不但能讓環境教育紮根,也能做為幼兒離開母親懷抱、練習進入世界時的情感依附對象。
.想實踐環保,又難以割捨便利時尚的生活和投射情感的物件?看看「碳對話」和「轉型城鎮」計劃如何面對人心的矛盾,拓展了環保工作的深度與進展。
.常常會聽到動物或植物說話?你可能是「邊界人格」(Borderland Personality)者,肩負著維繫人類與自然平衡的靈性任務。
生態心理學所引入的活水,將滋潤我們面臨環境危機而僵住的大腦,讓人的心靈再次與大地共振,也使大地的心靈重新復甦。
作者簡介:
瑪莉─珍‧羅斯特(Mary-Jayne Rust)
藝術治療師與榮格分析師,除了私人執業,也從事生態心理學領域的寫作、講課,以及帶領工作坊。1980年代,她在女性治療中心從事飲食障礙女性的治療工作,讓她更關注於消費主義的根源,以及身體與心靈、土地、靈魂的連結。1990年代早期兩次造訪拉達克(Ladakh)的經驗令她注意到環境危機的嚴重性,也讓她對傳統文化驚鴻一瞥。回程後她加入了PCSR的生態心理學小組。她生長在海邊,並熱衷游泳,目前住在北倫敦一處古老森林旁。個人網站http://www.mjrust.net/
尼可‧托頓(Nick Totton)
具有近三十年經驗的治療師與訓練師。因為原本是里奇派身體治療師,他的工作取向甚為寬廣,並對自然發生及非預期的事件保持開放。精神分析研究碩士,曾從事過程導向心理學工作,並受訓為顱薦椎治療師。著作包括《身體心理治療:導論》(Body Psychotherapy: An Introduction);《心理治療與政治》(Psychotherapy and Politics);《燈亮時請按鈕:詩作新選》(Press When Illuminated: New and Selected Poems);最近的著作是《狂野的治療》(Wild Therapy)。他目前和伴侶住在柯爾德(Calderdale)並自己種菜。個人網站http://www.erthworks.co.uk/
審閱者簡介
陳俊霖
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理事、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醫師、台灣榮格發展小組成員、台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
譯者簡介:
黃小萍
曾任荒野保護協會副秘書長。於2006年接觸並且翻譯了追蹤師系列書籍,從此展開學習原始生活技能、靈境追尋的旅程。從事口筆譯多年,譯有《哺乳動物圖鑑》、《球根花卉園藝圖鑑》(貓頭鷹)、《發燒地球200年》、《正念療癒力》(野人)等書籍,並為Discovery頻道譯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誠摯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李偉文(作家、牙醫師、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范欽慧(作家、教育廣播電台「自然筆記」節目主持人)
陳玉峯(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山林書院創辦人)
陳曼麗(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監事)
張達人(仁慈醫院身心科醫師暨執行長、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黃盛璘(園藝治療師、台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理事長)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主任)
賴榮孝(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推薦語}
我們是生態的一部分,在碰到矛盾的時刻,只要回到生命的原點來正視,總能找出方法來平衡。
──陳曼麗(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監事)
我極為樂意推薦這本好書,這才是真正的全境生態學!
──陳玉峯(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山林書院創辦人)
名人推薦:誠摯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李偉文(作家、牙醫師、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范欽慧(作家、教育廣播電台「自然筆記」節目主持人)
陳玉峯(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山林書院創辦人)
陳曼麗(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監事)
張達人(仁慈醫院身心科醫師暨執行長、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黃盛璘(園藝治療師、台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理事長)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主任)
賴榮孝(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推薦語}
我們是生態的一部分,在碰到矛盾的時刻,只要回到生命的原點來正視...
章節試閱
本段文字摘錄自〈引言〉
在這個領域努力了許久的人士之間,流傳著越來越令人憂心的問題:萬一我們失敗了怎麼辦?萬一人類社會無法過渡到無碳經濟模式(carbon-free economy)──其他需要同時發生的文化與實務上的轉變,也無法發生怎麼辦?在每個可能的模式中,剩下的時間都非常緊迫;全球生態系統的重大破壞已經確鑿無疑,科學家預測「引爆點」效應(“tipping point” effect)即將失控。儘管人們對這個危機的覺察度已經比十年前高,但大眾的態度並沒有重大的改變跡象。確實,在英國和其他地區,人們對於生態議題的關注被近來的經濟危機所遮掩,似乎一點也沒有察覺到生態、社會和經濟危機是完全相互交織在一起的。我們既無法肯定地預測未來,也沒有多少值得樂觀的具體基礎。接下來又該怎麼辦?
或許生態心理學在未來的角色,是幫助人們面對伴隨「世界末日」而來的痛苦與絕望,並且保存某種希望。就我們所能預見的,世界並不會就此結束;但現今的人類社會、我們成長於其中的世界,將不復存在:數萬億的人類及非人類生物將會死亡,正在發生中的物種大滅絕即將加速,地球的很大一部分將無法住人。不過,在任何情況下都將有某種倖存者,極小部分的人類很可能是那「某種倖存者」的一部分,必須取得所需的一切協助,才能心智健全地活下去,帶著健全的文化種子前進、建立生態意識。生態心理學目前存在的形態,或許是這種未來所需的理論或實務的起始點。
不過,儘管世界其他地區正因為我們富裕的生活風格而成為受害者,承受著苦難,我們也尚未走到末日的田地,而生態心理學也還無法承接那樣的重責大任。這本文集所提供的,是關於生態心理學當前發展的樣本,以及它可能發展的方向。我們希望這些文章能讓以下社群產生興趣,並為之所用:已經涉入生態心理學領域,且想要發展與精煉想法的人;開始有所覺察,想要了解更多現況及該從何處加入的人;關心人類與其所屬生態系統的關係、想尋找能夠探索這些關係的方法,及是什麼使這段關係產生問題的任何人。
我們將本書分為六部,一如往常,這種分類總是有些武斷,因為許多章節可以被合理地分類到不只一部之中,且許多章節的材料包含了不只一部的主題。特別是在某種程度上,幾乎每一章都談及在當前的嚴重情況下可以做些什麼。不過,感覺上有分類的幫助更大,以下是我們所選擇的分類。
第一部〈脈絡〉包含了四章,聚焦於為我們所處的現況提供各種觀點,即生態危機及其心理影響和肇因。在開場的第一章,薇奧拉‧山普森(Viola Sampson)為氣候變遷帶來了具體的而非智性上的探索,試圖將理性的回應深植於情感的土壤之中,在大環境中找到地區性的地位,並且使物質世界與愛連結,因為這是唯一有效的行動基礎。蘇姍‧巴德納爾(Susan Bodnar)為我們的各種理論提供了不同的紮根方式,利用一份可被稱為精神分析式之微觀人類學(psychoanalytical micro-anthropology)的研究中,詳細記載某些紐約居民對於氣候變遷的反應。彼得‧查特洛斯(Peter Chatalos)在本文集中最早問世的文章裡,以愛滋病來比喻地球對我們的「文化自閉症」(cultural autism)所產生的全球免疫反應。保羅‧馬特尼以非常有效的方式,跨越多數早期文獻的紋理,思考人類在地球上的角色有何獨特之處,這獨特之處可以如何有創意地運用,而不是破壞。
接續薇奧拉的文章,第二部專注於〈非人類及超越人類〉,越來越多人使用這個片語來描述地球上的其他物種及現象,使它們與人類至少有平等的立足之地。瑪格麗特‧柯爾(Margaret Kerr)及大衛‧基(David Key)寫到與地方的關係,及在野外獨處如何能開啟我們的無意識及超個人經驗。凱文‧霍爾(Kevin Hall)及布萊德蕭(G. A. Bradshaw)兩人以截然不同的風格提出假設,認為人類鑲嵌於與其他物種關係中的優越感,對於我們在世界上的存在方式多麼具有破壞性,而如果這些關係能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又將帶來多少益處。在第二部最後一章,英格爾‧柏克蘭(Inger Birkeland)及亞斯翠‧阿森(Astri Aasen)精采地描述了挪威一群孩子,以孩子有機會時就能發揮的本能,與當地一片超越人類的小地方所建立的一段充滿想像力的關係。這四個篇章及其他書籍中要描述的強烈訊息是在這場危機中,人類必須在超越自身物種利害關係以外的地方尋找解決之道。
相較之下,以〈後現代主義觀點〉為主題的第三部是以智性而非感性的方式來表達作者對生態的看法,對他們所見到的單純而浪漫的「自然」紀錄提出評論(我們這篇引言中努力避開使用「自然」一詞,但有很好的理由)。馬丁‧喬丹(Martin Jordan)及約瑟夫‧塔茲(Joseph Dodds)運用多種評論理論,主要是德勒茲(Deleuze)和瓜塔里(Guattari)的理論,分別探索了生態心理學的可能性,嚴厲地質疑生態心理學的假設及特權概念。這個取向在風格和內容上都與我們熟悉的方法大有逕庭,但我們認為它為這個領域添加了重要的自我質疑元素。
最後三部從各種面向探索了關鍵的問題:我們能做什麼?首先是〈如何是好:可能的未來〉,其中包括了四篇文獻回顧,主題在於如何使人類文化深入到心的改變中,也就是喬安娜‧梅西所謂「大轉變」(The Great Turning)的變化版。瑪麗-珍‧羅斯特的焦點在於重新找回與非人類及超越人類領域的親密關係,及喪失這段親密關係所造成的傷痛。米克‧柯林斯(Mick Collins)及共同作者運用了史丹‧葛羅夫(Stan Grof)「靈性浮現」(spiritual emergence)的概念為中心意象,表現出以下的改變:根據葛羅夫和其他人的理念,許多個別情感危機,及傳統上被稱為「崩潰」(breakdowns)的情緒,也是一種「突破/崩越」(break-throughs),是創造轉變的機會,作者並且認為這種情況也以全球性的規模發生中。希拉蕊‧普林特斯提供的是目前英國在生態學與心理學關係上的部分歷史,並且透過英國第一個轉型城鎮托特尼斯(Transition Town Totnes)的「心與靈團體」(Heart and Soul Group),記錄了這段歷史近期的繁華發展,她也分享了她對「生態與心理」的反思。傑洛米‧伯恩斯坦(Jerome Bernstein)的文章溫暖而親和地總結了他對於邊界意識(Borderland consciouness)的概念,「為自我(ego)之外的力量所形塑,打開自己以接受所有生命系統彼此相連且互相依賴的事實」,他透過不同的文字,描寫出與柯林斯等人所描述的靈性浮現現象一致的景象。
〈如何是好:影響態度〉提出四篇根據心理學的取向,如何改變與環境議題相關的人類行為。湯姆‧克朗普頓(Tom Crompton)運用他參與環境運動的廣泛經驗以及諸多研究發現,主張「個人越是認同自我內在的目標及自我超越的價值,也就越能對非人類的自然表現出正面的態度及行為」,因此若僅只倡議改變人們的作為,這種運動本身的價值就很有限。珊德拉‧懷特(Sandra White)提供了一種對於何以人們具有環境意識卻未能進一步行動的理解方式,她將焦點放在否認(denial),以及犧牲的意義上。這一部的最後兩篇文章分別探討了特定的倡議行動實務。蘿絲瑪麗‧藍黛爾(Rosemary Randall)敘述了劍橋的「碳會談」(Carbon Conversations)計畫,與小團體共同促進低消費的生活風格。大衛‧基和瑪格麗特‧柯爾於本書的第二篇文章描述了他們「自然改變計畫」(Natural Change Project)的故事,這個由世界自然基金會蘇格蘭分會(WWF Scotland)所成立的計畫,試圖在荒野地區將生態心理學運用於實務工作,參與者是由受邀的個人所組成的小團體,這些人在各種領域中有其影響力,但過去不曾主動參與環境議題。
本書大多數(而非全部)作者是心理治療師、諮商師或分析師;有趣的是,目前為止所提到的篇章中,對於治療本身的討論極少。這是本書最後一部的主題,〈如何是好;臨床實務〉。尼可‧托頓的文章探討了生態思維與情感或許真的能改變心理治療的實務,而不只是被用來當作「補強」工具。克里斯‧羅伯斯頓(Chris Roberston)以優美的文字,來回穿梭於臨床小品文和普通生態理論之間,說明兩者可以如何啟發彼此,以及個案的「病症和弱點本身」如何「成為原料,在他與超越人類的存在之間,幫忙建構連結感及隨之而來的受呵護感。」
在如此豐富和多樣的文集中,最突出的主題為何呢?基於資料來源,我們可以想像本書收集的文章,會強調在基於情況所需做出實務上的改變之前,必須先在心理上有深層的改變。如稍早提及的,情況的緊急程度與為此必須付出的情緒轉變程度之間,存在著緊繃的張力。我們希望很多事情能更早發生,但卻沒有,因此也無疑地不可能達成了。如同在科技領域,目前在心理學領域至關緊要的,也是以一種可行的速度、穩定地努力下去,而非因為恐慌而喪失了我們的精熟技能。
此外,文集中所有作者除了對情況的嚴重性意見一致,其餘幾乎完全沒有共識。最明顯的主題,其實是彼此之間的差異:每位作者都表達了與其他多數人不同的觀點,也對情勢的某些面向提出了自己的診斷及(或)補救辦法。我們甚至很難看出大家投入的是相同的任務,或屬於同一領域的一份子。讀者甚至會想問:到底一個可識別的「生態心理學」領域是否真的存在?然而,這對我們來說似乎是個健康的跡象,一個生命徵象!而不是缺陷。在心理層次及實務層次上,我們正目睹各種創造性的想法和局部的解決之道開花結果,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哪個或哪些作法最有效。(不過我們很肯定的是,在本書中不斷出現的主題,即化解人類與其他物種間的隔閡、個人與世界的隔閡及「內在」與「外在」的隔閡,對情勢的發展十分重要。)
如薇奧拉‧山普森在她的文章中,引用了某些常見的環境保護主題所說的,或許我們只是像在鐵達尼號上把躺椅搬來搬去一樣,在面對龐大到無法理解、遑論能對它發揮影響力的事件時,做著無謂的事情好讓我們的頭腦保持忙碌。就某種程度上,情況確實如此。然而,社會運動的基本原則,是沒有人能夠隻手改變世界;這永遠是一項過度龐大的任務,而我們只能盡量以自己的方式,做到自己能力所及的事。如我們在前面提出的理由,對我們而言,目前的任務面向之一,也是一個在許多層次上都具有價值的面向,就是去思索生態危機中的心理面向;而本書所收集的文章對這項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本段文字摘錄自〈引言〉
在這個領域努力了許久的人士之間,流傳著越來越令人憂心的問題:萬一我們失敗了怎麼辦?萬一人類社會無法過渡到無碳經濟模式(carbon-free economy)──其他需要同時發生的文化與實務上的轉變,也無法發生怎麼辦?在每個可能的模式中,剩下的時間都非常緊迫;全球生態系統的重大破壞已經確鑿無疑,科學家預測「引爆點」效應(“tipping point” effect)即將失控。儘管人們對這個危機的覺察度已經比十年前高,但大眾的態度並沒有重大的改變跡象。確實,在英國和其他地區,人們對於生態議題的關注被近來的經濟...
推薦序
重要的徵兆
陳俊霖
《失靈的大地:生態心理學的反思與實踐》原文書名為“Vital Signs: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to Ecological Crisis”,如原文副標題所示,內容談的是對於生態危機的心理反應,而原文主書名“Vital Signs”既代表「重要的徵兆」,又代表醫學專有名詞「生命徵象」──亦即心跳、呼吸、血壓、體溫,這四種醫護人員監測生命時最重要的指標。原文書由英國在心理學領域極重要的卡爾那克出版社(Karnac Books)於二○一二年發行。二○一五年即能在台灣發行中譯本,殊為難得。
本書得以於台灣翻譯出版的近因,乃是於二○一三年底,本書主編之一瑪麗-珍.羅斯特(Mary-Jayne Rust)應荒野保護協會之邀前來台灣。由於她具有榮格分析師的背景,加上在生態心理學領域的投入,此行她除了代表荒野保護協會,在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聯合年會中介紹生態心理學,亦在林益仁所長和王浩威醫師的協力下,在台北醫學大學及台灣榮格發展小組進行演講;並透過輔仁大學宗教所蔡怡佳主任的幫忙,運用輔大美麗的校園舉辦了兩天的生態心理工作坊,透過體驗活動,讓學員感受生態心理團體的工作模式。在半個月的行程中,瑪麗-珍為台灣的生態心理運動,灌注了許多能量。為了讓這樣的能量不致消散,親身參與了工作坊的心靈工坊王桂花總編輯,不久便劍及履及地簽下本書的中文翻譯版權,因而有今日此書中譯本的迅速問世。
往前回溯,瑪麗-珍之所以來台,則是源於二○一○年荒野保護協會翻譯了生態心理學這個領域的經典書籍《生態心理學:復育地球,療癒心靈》(Ecopsychology: Restoring the Earth, Healing the Mind, Roszak ed., Sierra Club, 1995),以及在二○一一年邀請了另一位生態心理界的前輩,澳洲的環運人士約翰.席德(John Seed)來台。為了持續推動生態心理學,在他的推薦下,我們連繫上在英國的瑪麗-珍。
再進一步往前回溯,這些淵源就要歸於一九九○年代在美國舉起「生態心理學」(ecopsychology)旗誌、號召生態學界與心理學界對話與合作的西奧多.羅斯札克(Theodore Roszak)。他在一九九五年主編的《生態心理學》一書之於後續生態心理學的發展,或可形容為猶如佛洛依德(Freud)《歇斯底里症研究》之於精神分析,或是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寂靜的春天》之於環境運動;一本書的出版,揭開了整個新領域發展的一連串蝴蝶效應。
羅斯札克所描繪出來的生態心理學,是一個讓生態學界與心理學界兩個原本相去甚遠的學門,產生有意義的連結和合作的新取徑。他在生前主持的網站中,為生態心理學所立下的定義是:
1. 生態學與心理學的逐漸融合;
2. 在心理治療的實作中技術性地運用生態學的識見;
3. 研究人類對地球的情感聯結;
4. 尋求一個以環境為基礎的心理健康標準;
5. 在顧及整個世界的條件下重新定義「精神健全」(sanity)的意義。
他本身是歷史學家,由他主編的《生態心理學》一書,彙集了二十幾位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師、精神科醫師、作家、荒野活動引導員、哲學家、薩滿工作者……,各以其專長寫出結合生態與心理的工作心得。因為彼此專長不同,二十幾篇文章中,涵蓋了用心理學觀點分析環境危機的理論論述,也包括像荒野治療如此具體的實務報告;有傳統榮格學派的大師為之撰文、寫序,也介紹了薩滿式諮商和荒野治療如此前衛的治療模式;有對當代消費文化能否真正創造心靈滿足感的檢視,也有從人類的大歷史來對這一路走到環境困境的心理暗雷所做出的思考。
二十年下來,生態心理學在歐美的發展不曾少歇,越來越多學者投入這個新領域,也不斷有新的觀點和作品問世,更已有生態心理學的專門期刊在定期發行。瑪莉─珍即是在這股生態心理運動中投入的心理治療師。當時的背景是安德魯.沙繆斯(Andrew Samuels,亦是本書中一篇文章的共同作者)等人發起英國的「社會責任之心理治療師與諮商師」(PCSR,Psychotherapist and Counsellor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號召更多心理治療從業人員不要自限於治療室內,也要共同關心社會現況,在企業紛紛承擔起社會責任的這個時代,心理治療師也該有類似的擔當。在PCSR下設有對應不同社會議題的小組,而瑪莉─珍參與了環境生態小組,也才有其後她和尼可.托頓(Nick Totton)出面召編本書的機緣,主要的作者群固以英倫地區為主,但也含括一部份歐陸的作品。
若以此書相較於一九九五年的《生態心理學》,承襲著此學門一貫的精神,許多文章仍繼續探討著人與自然的關係,尤其嘗試讓人們從心中產生與自然更深的情感連結,而非僅考量現實利益的環保動機,一直是此學門的核心焦點。基於對心理健康價值的重視,而對當代偏重物質消費的文明型態提出檢視和提醒,並進而分析導致環境危機的心理癥結,也是生態心理學必然關注的主題。有了心理治療學的加入,嘗試運用同理心來理解未能力行環保的廣大民眾的心理,以做為改良倡議手法的參考,也是這群作家相同的關懷。
在《生態心理學》與《失靈的大地》這兩代生態心理學大作之間,當然也有不同。隨著環境運動最為燃眉的主題,多已聚焦於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上,本書亦可看出心理學界在關懷環境議題時,也符合同樣的趨勢。連結了學術圈新的發展方向,則有後現代、混沌、複雜等學理加入對話,讓生態心理學界思考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擴大;在實務性的療癒工作上,前書引用的主要是荒野治療與薩滿式諮商等治療模式,本書中的「自然改變計畫」和「碳對話」則是環保團體規劃給倡議對象的體驗方案和心理式的團體,值得成為環運組織推廣理念時效法的新模式。而或許因為主編背景之故,也可能是因為學理上互通的潛力,本書中引用榮格學派的典故,較前書更為豐富。還有一篇討論「邊界人格」的文章,讓我們對於具有不同心靈功能的人,產生了演化大圖的新想像。
讀者若對生態心理學產生興趣,目前台灣也逐漸浮現相關資源,雖然尚屬小眾,自有花中天堂的美妙。廣義而言,心理界出現一些試圖結合自然元素或在思想上串接生態思維的工作,而生態界也同樣有一部分綠人強調自然的心理效應,以及更為著墨環保在心靈層面上的意義。陸陸續續有學者在校園中開課講授與生態心理學有關的內容,研究生選擇兼跨此二領域的主題者,也已有論文產出。由自然元素輔助之心靈療癒逐年萌芽,日常式綠活和慢活文化的提倡,園藝治療、荒野治療、冒險治療等模式的建構,以及心靈風自然體驗活動的增多,也可視為是生態心理學的實務與實踐。荒野保護協會,則發展出以生態心理學為核心理念的志工群組。受生態心理學直接影響或間接與之呼應的成果,已可在身邊觸及。若希望進一步向國外尋找資源,以ecopsychology一字為起點上網尋找,外在的資源更是豐富。
撰文此時,一對榮格學派重要的老師湯瑪士.克許及珍.克許(Thomas & Jean Kirsch)正造訪台灣。湯瑪士.克許在榮格心理學圈的地位甚高,國際經驗豐富,原本對台灣的印象並未讓他太有興趣來訪,卻在二○○七年第一次訪台行程後,對台灣在心靈文化上的潛能給予很高的評價,繼而支持了台灣在國際榮格心理學界的發展。的確,即便社會情勢在某種程度上帶來不少騷動,我仍相信台灣是華人文化圈中,在精神心靈領域上有幸累積深厚資源的一區,再加上福爾摩莎島本身具有的自然生態優勢,讓生態心理學在台灣滋長、深化,以及與本土文化融合出不同於西方的生態心理觀點,應該是值得大家耕耘的方向。
過度重視物慾的消費主義生活,以及在此驅力下築起的經濟發展大業,已然對生態和對心靈產生長年的衝擊。生態和心理這兩位比經濟立足於世更為恆久的受害者,如何攜手合作,進而整合經濟這個彷彿與生態或心理對立,卻也同樣難以割捨的需求,是每個文明都要面對的個體化歷程。或許,生態心理學可以成為這個鍊金爐中的哲人之石,讓生態健全、心理健康、經濟穩定三者共同鎔鑄出智慧的黃金。
二○一五年十月三十一日
(作者為本書中文版審閱者、精神科醫師、台灣榮格發展小組成員、台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理事)
重要的徵兆
陳俊霖
《失靈的大地:生態心理學的反思與實踐》原文書名為“Vital Signs: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to Ecological Crisis”,如原文副標題所示,內容談的是對於生態危機的心理反應,而原文主書名“Vital Signs”既代表「重要的徵兆」,又代表醫學專有名詞「生命徵象」──亦即心跳、呼吸、血壓、體溫,這四種醫護人員監測生命時最重要的指標。原文書由英國在心理學領域極重要的卡爾那克出版社(Karnac Books)於二○一二年發行。二○一五年即能在台灣發行中譯本,殊為難得。
本書得以於台灣翻譯出版的近因,乃是於二○一...
目錄
【導讀】重要的徵兆 陳俊霖
【推薦序】為地球把脈,也成為地球的脈動 蔡怡佳
推薦語
關於編輯與作者群
引言
第一部 脈絡
第一章 日漸黑暗的角落:具體探索變遷中的全球氣候
第二章 「雪變少了」:人與環境間轉化關係的敘事記錄
第三章 罹患愛滋的蓋婭:以免疫系統之喻重新連結人類與生態系統的自我再生
第四章 渴望為人:療癒地球,進化自己
第二部 非人類及超越人類/異於人者與甚於人者
第五章 無意識之生態學
第六章 憶起忘卻的語言
第七章 尋回守護精靈
第八章 生態心理學與教育:兒童早期教育的地方素養
第三部 後現代主義觀點
第九章 幻想之生態學:生態精神分析及三種生態學
第十章 拉岡會去露營嗎?尋找生態自我的心理治療
第四部 如何是好──可能的未來
第十一章 生態親密關係
第十二章 全球危機中轉化的政治
第十三章 「心與靈」:轉型運動中的內在與外在
第十四章 「萬一那是真的……」
第五部 做些什麼──具影響力的態度
第十五章 回到大自然,然後又回到辦公室
第十六章 否認、犧牲及生態自我
第十七章 脆弱的認同感與消費:運用「碳對話」改變人們與「物品」的關係
第十八章 自然改變計畫
第六部 該怎麼做──臨床實務
第十九章 「無不治」:走向生態式的療法
第二十章 危險邊緣:修復心靈幹細胞
【附錄一】索引
【附錄二】參考書目
【附錄三】延伸閱讀
【導讀】重要的徵兆 陳俊霖
【推薦序】為地球把脈,也成為地球的脈動 蔡怡佳
推薦語
關於編輯與作者群
引言
第一部 脈絡
第一章 日漸黑暗的角落:具體探索變遷中的全球氣候
第二章 「雪變少了」:人與環境間轉化關係的敘事記錄
第三章 罹患愛滋的蓋婭:以免疫系統之喻重新連結人類與生態系統的自我再生
第四章 渴望為人:療癒地球,進化自己
第二部 非人類及超越人類/異於人者與甚於人者
第五章 無意識之生態學
第六章 憶起忘卻的語言
第七章 尋回守護精靈
第八章 生態心理學與教育:兒童早期教育的地...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