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里亞斯在《臨終者的孤寂》一書中討論生死,回顧過去與當代的人們對待臨終者的差異,生者與死者(或「生與死」、或「生者的生活空間與死者的墓地」)的距離由近而遠。愛里亞斯認為,臨終者之所以孤單,非但是一種心理狀態,也有不同的歷史文化作為背景。 社會的隔離機構,例如養老院,將老人與他原本熟悉的生活環境隔離開來,於是更加深孤寂的感覺。書末,作者提醒我們,生理治療在今日或許已是一個重要環節──在於挽救臨終者的性命,但臨終者所需的心理上的關愛,或許能使瀕死的過程,更溫暖一些。
作者簡介:
愛里亞斯(NorbertElias,1897-1990) 社會學大師。主要著作有《什麼是社會學》、《臨終者的孤寂》、《論時間》(群學出版)及《宮廷社會》、《文明化進程》(或譯《文明歷程》)等。
譯者簡介:
鄭義愷 台大哲學所西洋哲學組碩士,碩士論文《謝勒的倫理學奠基:實質價值與位格的現象學倫理學》探索現象學作為社會理論的潛能。學術興趣為古典哲學、政治哲學、社會理論。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證嚴上人台大社會系孫中興教授南華大學生死學魏書娥副教授北護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曾煥棠教授
名人推薦:證嚴上人台大社會系孫中興教授南華大學生死學魏書娥副教授北護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曾煥棠教授
章節試閱
附錄:衰老與臨終:一些社會學問題
愛里亞斯
一
我年輕時的一次經驗,在我如今年長的狀況下,變得尤為重要。我那時在劍橋,去聽一知名物理學家的演講。他是個老人,步履蹣跚地進來。我那時想:他幹嘛那樣拖著腳走?他為什麼不能像個正常(normal)人一樣走路?我立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我跟自己說,他是不得已的。他畢竟很老了。
我年輕時看到老人自然而然會出現的反應,實際上是很典型的,它反映了今日(甚至更加反映了早先一些的時代)一般(normal)年齡層的健康人看到老年人會產生的感覺。他們知道,即便是健康的老年人,在行動上都無法像其他年齡層的健康人(除了小孩子以外)那樣自如。他們知道是這樣,但只是隱約模糊的感覺到而已。他們無法想像自己的雙腿或身軀有一天會變得不正常,變得不聽使喚。
這裡,「正常(normal)」一詞是我刻意為之。人們在老年時會變得不若以往,我們經常不自覺地將這看作是偏離於社會常態的情況。一般年齡層經常難以設身處地去體會老年人衰老的經驗――這自然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當肌肉纖維漸漸硬化甚至還可能變得肥大、結締組織增生而且細胞的再生速率也變得緩慢時,大多數年輕人並無任何經驗藉以想像,那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感覺。科學家熟知這類生理過程,而對它的探索也有一部分得到了卓有成效的結果。然而衰老的經驗本身,我們卻理解不多,在文獻上更是少有人觸及。相對說來,關於這一課題的討論不多。為了釐清並不年老的人(或說尚未衰老的人)該如何對待(這裡指的不限於醫學上的治療)老年人,更為切實地理解衰老過程還有臨終過程的體驗面向,肯定不是無關緊要的。但是就像我剛說的一樣,這裡顯然有許多特殊的困難,阻礙著人們同理心的發揮。我們很難想像,自己充滿活力和快樂的身體竟有可能變得遲鈍、疲憊而笨拙。這不但無法想像,而且說到底,人們也不願這樣想。換句話說,設身處地站在衰老者和臨終者的立場想,可以想見,對其他年齡層的人來說是特別困難的。無論人們是否自覺這一點,他們都儘可能地抗拒想像自己的衰老和臨終。
這種抗拒,這一壓抑的過程,在發展程度較高的社會中恐怕比發展程度較低的更為明顯。為何如此,我之後會再回過頭來談。現在我是個老人了,我於是從另一個面向體會到,年輕人或中年人在理解老年人的體驗時會遭遇到何等的困難。許多我的熟識會對我說出諸如此類的好話:「太神奇了!你怎麼維持得如此硬朗的?你都這麼老了!」或者:「你還在游泳嗎?太不可思議了!」一個人聽到這種話,八成覺得自己像個走鋼索的人,他清楚自己的生活方式帶來的諸多風險,也頗為自信他將走到繩索的另一頭,並在適當的時刻從梯子上平靜地回到地面。可是從下方看著他的人知道,他隨時都可能自高處跌落,因此他們看著他,覺得既刺激又有點害怕。
我想到另一次經驗,足以當作年輕人難以為老年人設身處地著想的一個例子。我那時是一間德國大學的訪問教授,一位時正壯年的同事邀我一同晚餐。晚餐前還有餐前酒,他請我坐在一張相當低矮的帆布椅上。他的太太請我們到餐桌上用餐。我於是站了起來,他則以驚異,也許還有些失望的眼神看著我。他說道,「嗯,你保養得還不錯嘛。不久前我們有請老普列斯納(Plessner)來這裡用晚餐。他跟你一樣坐在這種低矮的椅子上,可是他再怎樣也沒辦法起身。你應該去看看他。最後我們只好去扶他了。」他一直不斷地笑著:「哈哈哈!他沒法再站起來了!」主人笑得身體都顫起來了。很顯然在這種狀況下,不年老的人和老年人間的設身處地也是很困難的。
「也許我有朝一日也會變老」的感覺,可以是完全不存在的。餘下的只有對自身優越性,還有年輕人相對於老年人的權力優勢自然產生的歡欣之情。在嘲弄無助的老年人和對醜陋的老女人老男人的嫌惡中表達出來的殘忍之情,在早先時期也許是遠比今日更為普遍的。可是它肯定沒有消失。這與人際關係的特殊轉變有相當緊密的關係:人們衰老或者臨終於床榻時,他們的權力相對於年輕人而言就變得越來越弱,無論是潛在而言還是實際上來說都是如此。他們越來越明顯地依賴他人。隨著人們衰老,他們如何調適心情,以面對自己更加依賴他人、自身權力位勢衰退的事實,自然是因人而有巨大差異的。這種差異可能源於他們的生命歷程,以及他們的人格結構。無論如何,將下列事實牢記在心是有益的:老人的某些舉止,特別是某些怪異的舉動,往往與他們的恐懼脫不開關係――害怕失去權力和自主性,特別是害怕自己失去控制。
在這種處境裡,其中一種調適的形式就是倒退至幼兒的行為模式。我並不打算判定,老年人採取幼兒行為模式的事例一再出現,究竟只是單純生理功能退化的症狀,還是由於感到身體益發孱弱,才不自覺的逃避到孩童時期的行為模式中。無論如何,它體現了在完全需要依賴於他人的狀況中一種可能的調適方式,它當然有其痛苦,卻也不乏滿足之處。事實上就是如此:今日,養老院中有許多人都需要由他人來餵養、安置在小浴缸中由他人清洗身體,就像小孩子一樣。他們在權力的角力中也表現得跟小孩子一樣。哪個值晚班的護理若是稍微粗魯地對待他們,恐怕就要聽到整晚不停的按鈴聲了。這只是諸多例子之一。它表明了,除非我們明白,衰老的過程經常根本地改變了一個人在社會中的位置,也因此改變了他/她與他人的整體關係,我們就無法理解老年人如何體驗他們的衰老。當一個人六、七十歲或八、九十歲時,他的權力和地位也遲早都會改變。
二
在衰老者,特別還有臨終者與他人的關係中,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看待其中的情意面向。受限於主題和時間,我必須局限於這變化的其中一個面向,即衰老者和臨終者的孤立無援,這在我們的社會經常發生。如我一開始所說,我關心的不是診斷衰老和臨終的生理症狀――這些症狀經常被人稱作是客觀的,這並不完全恰當――而是衰老者和臨終者「主觀上」的體驗。我想為傳統的醫學診斷作一種社會學診斷的補充,將注意力集中在衰老者和臨終者的孤立無援所帶來的危險之上。
從這方面看可以注意到,今日工業社會和前工業(中世紀或早期工業)社會裡的衰老者和臨終者相比起來,身在截然不同的處境中。前工業社會裡,主要人口都住在村落並忙於耕地和照養畜群,或者換句話說,農民或農場勞動者是最大的職業群體;相應的,照料衰老者和臨終者的責任就落到了家人身上。這種照料或許親切,或許野蠻,然而仍有一些結構性的特徵,將這類社會中的衰老和臨終過程與較為先進的工業社會區別開來。這類差異,我打算指出兩點。身體越來越虛弱的老年人,儘管有時可能會與年輕的成員經歷激烈爭執,通常還是待在家庭的生活空間中,而且通常也在這個空間中死去。相應於此,任何涉及衰老和臨終的事務,都遠比高度都市化的工業社會來得公開。當然,在大家庭的範圍內(有時可能還包括了鄰居在內),任何事情都有比較公開的處理方式,並不必然意味著衰老者和臨終者總是得到親切的對待。無庸置疑,年輕的世代在取得權力優勢時,以不友善甚至殘忍的方式對待老年人,並非不常見的事情。但那時候,國家並不覺得自己需要插手干涉這類事情。
今日的工業社會裡,國家則保護老年人或臨終者不受明顯的暴力傷害,就和所有其他公民一樣。然而與此同時,隨著人們衰老孱弱,他們也益發隔絕於社會,隔絕於自己家人和熟識的圈子之外。只有老年人生活其中的機構越來越多了,而這些人以前並不相識。即便我們社會的個體化程度這麼高,大多數人仍在退休前同他人有情感的牽絆,這不只包括了家人,還有大大小小的朋友圈子。老化本身經常讓狹窄的家庭圈子以外的牽絆益發衰弱。除了老夫妻以外,進養老院通常不但意味著完全切斷舊有的情感牽絆,也意味著個人將要和沒有任何情感關係的人們住在一起。醫師和護理人員在身體上的照料也許是頗為完善的。然而與此同時,老年人離開了舊有的生活並和陌生人共處,意味著個人的孤寂。我在此關注的不只是性慾的需要(即便在遲暮之年,活躍的性生活也是可能的,在男人身上特別是如此),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情意價,他們歡欣於相聚的時刻,在某種程度上離不開彼此。隨著人進入養老院,這類關係也往往消褪,而且鮮少能找到替代品。是故,許多養老院可說是孤寂之荒原。
三
若是將晚期社會中處理死亡的方式和面對死亡的一般態度和發展程度較低的社會相比較,我們就特別能清楚地看到發達工業社會裡臨終的特殊性質(而此中尤為突顯的即是情緒上的孤立感)。早期照片所展示的景像,大家都很熟悉:整個家族――女人、男人和小孩――聚集在大家長床榻周圍的景像。這也許是一種浪漫情懷的美化想像。家族處於那樣的狀況下時,也許常常是不屑一顧的、粗野且冷漠的。如果是個富人,繼承者也許還嫌他死得不夠快。窮人則可能身處污穢,飢寒交迫。可以說,在二十或也許十九世紀之前,大多數人的臨終都有他人在場,恐怕只是因為人們那時候並不習慣於一個人生活且一個人死去。那時並不存在多少空間讓人可以孤獨。臨終者和死人尚未明確地隔絕於共同生活之外,而晚期社會往往如此。這類社會早先也是較為貧窮的;它們也不像晚期社會那樣,有組織化的手段來應付衛生問題。嚴重的傳染病經常侵襲歐洲國家;它最早從十三世紀起就反復出現,直至二十世紀人們總算學會如何應付這類重大疫害才終止。
四
後來的人通常很難設身處地想像以前的人是怎麼過活的,所以往往也不能恰當地理解他們的處境,也不能理解他們。他們的處境很簡單:早期社會關於疾病及其原因的社會知識存量不但極為受限,而且也遠比今日更加不確切。人們面對現實缺乏確切知識時,不安感就多了;他們更容易受激情左右也更容易驚慌失措;在現實知識不足之處,他們就只能仰賴幻想的知識,並試圖用幻覺的手段來減緩不可解釋的危險所帶來的恐懼。因此以前的人面對一再爆發的疫情,只能針對井中下毒者、巫婆或者自己的罪孽運用護身符、犧牲儀式或者譴責手段,以緩和他們的激動心情。
當然,人們今日因無藥可治的病痛或者其它理由而受苦或瀕死時,他們仍有可能聽見內心的細語之聲,說這一切都是由於親人的過錯,或是對他們自身罪過的懲罰。但今天,這類個人的幻覺不再那樣容易誤認為實際的社會知識了;人們通常都知道這是個人的幻覺。對於疾病原因、衰老和臨終的知識已變得更為確切且全面了。當切合現實的知識有所增長,人類的感受和行為也會有所變化;對重大致命疫情的控制只是說明這種影響的例子之一。
五
情意上的幻覺解釋之消褪,或者用馬克斯.韋伯那帶有情緒性的表達方式,「世界之除魅」,若視之為一理性化過程,恐怕是會造成誤解的。無論如何使用這詞,它都暗示著真正改變的是人類「理性」本身;它似乎意味著人變得比以前更「理性」了,或者白話些說就是更明智了。這種自我評估完全禁不起事實檢驗。要理解理性化這一概念所指稱的變化為何,至少必須了解到其中一種變化就是:事實導向的社會知識,能帶來安全感的知識,開始有所增長。現實知識的擴張,相應的還有幻覺知識之縮減,加強了我們的控制能力。我們不但能有效控制於人有益的事件,也能控制威脅著人們的危險。年老和死亡屬於後一類。我們若是試圖理解,現實知識在這領域中的增長對於人控制它的可能性具有何等重大的意義,就能看到這裡的事態有其奇特之處。
過去兩世紀以來,社會上關於老化和死亡的生物學知識存量已有大幅提升。這個知識領域有了更加穩固的根基,也更為符合現實。然而在生物學的層次上,當我們試圖進一步擴張人對老化和死亡過程的控制時,我們現在似乎就遇到了一個不可逾越的瓶頸。這事實提醒我們,人面對自然宇宙的能耐總是有極限的。
在提升個人平均壽命方面,生物學知識的進展是極富助益的。但不管我們怎麼努力,醫學再怎樣進展、延長個人壽命或是緩和老死之病痛的能力再好,人的死亡事件仍然顯示,人對自然的控制是有限的。無疑,在許多領域裡,人的控制範圍之大是難以想見的。這卻不意味著,人在自然事件上力所能及的一切是沒有極限的。
就我們目前所知,這一命題並不適用於人類生活的社會平面。在此看不到任何不可逾越的界限,而且未來恐怕也不會遇見任何這種界限。然而人們在擴張知識和控制的範圍時,確實會遇上難以克服的障礙,也許還是讓人數百年甚至數千年都停滯不前的瓶頸,即便它絕非人類控制力所不及。對於控制是否可行,造成絕對阻礙的是宇宙中那些先於人類階段的事物,我們稱之為「自然」。然而在人類―社會的階段上(我們稱之為「社會」或「個人」),只有在無法經由學習而變化的自然階段同樣存在於並整合進這個階段的程度上,絕對的阻礙才是存在的。
我還要順帶提到兩項阻礙,在人尋求引導並控制自身事務時,它們造成了相當的影響,然而卻絕非不可克服。首先,「自然」,即先於人類的自然事件所構成的領域,在評價上遠比「文化」或「社會」,即人自身所形塑並創造的領域更高;人們通常將這種價值階序當作不言自明的。「自然」的永恆秩序受人景仰,與人類世界的失序和易變形成對照。許多人即便成年,也還尋求某個能把他們當孩子一樣扶持的人,某種母親或父親的形象,可以指明他們應該走的道路。「自然」就是這樣一種形象。人們假定「自然」作的一切,任何「自然的」都必定是好的,有益於人的。牛頓的「自然」形象具有的和諧、規律特質,就表現在康德對法則的景仰中:在我們之上是星辰的永恆法則,在我們內心中則是永恆的道德法則。然而牛頓美麗的「自然」形象早已離我們遠去。我們容易忘記,「自然」的概念現在和宇宙學家所謂宇宙的演化是同義的,它的擴張沒有目的,不過是星辰和星系的誕生和消亡,伴隨著連光都能吞噬的「黑洞」。無論我們將之形容為「秩序」還是「偶然」或「混沌」,都沒有什麼不同。
說自然事件有益於人或甚至有害,也沒什麼道理可言。「自然」並無意圖;它並無目標;它是完全沒有目的的。在這宇宙中唯一能設定目標、能創造並賦以意義的造物,就是人自己。然而無疑的,人們很難接受說,他們必須靠自己決定人該追求什麼目標,或是哪些計劃和行動於人有無意義。他們總想要某個人來承擔這責任,某個能夠為他們該如何生活設立規則,並為他們生命的價值設定目標的人。他們期待自外而來的,預先命定的意義;然而只有他們自己,最終說來是人類全體,才能創造意義,並讓他們的生活有所依歸。
人的成長是艱困的過程。學習的階段很漫長;嚴重的錯誤不可避免,而學習過程中自我毀滅的危險,我們生存條件被消弭的危險,是極為巨大的。然而當人們還保持著孩子的心態,期望將只有他們才能作的一切假手他人時,只是讓危險更為加強罷了。[這種心態的] 一個例子就是認為,只要任自然自我運作,結果將恰好是人們所願的,甚至連集體生活的需要也能滿足。這例子顯示了,只有人才能決定的事連同其責任,是如何被推諉予一想像的母親形象,「自然」的。然而自然的自我運作是充滿危險的。當然,人對自然的利用同樣隱含巨大的危險。然而人可以從錯誤中學習。非人的自然過程是不能學習的。當然人類社會本身就是自然發展的一個階段。然而它和先前的階段都不同,因為人可以由於集體的或個人的經驗,即藉由學習過程而改變其行為和感受,其改變程度遠超出其它生物,其模式也大異其趣。這種變化的能力對人也許有不可限量的價值。然而他們對不朽的渴望經常誤導他們的評價模式,賦予不變化的象徵符號(比方說被設想為不變化的「自然」)更高的評價,而他們自身、他們的共同生活的發展、他們對「自然」、「社會」和自身人格的控制幅域和各種控制模式,相應就沒有什麼價值可言。有讀者可能讀到這裡時,都還會有一種抗拒的心態,不願面對這一探索所要求的重新評價。這就是我想指出的其中一項阻礙。
我要舉例提出的第二項阻力則與下列事實有關:人們今日無法了解,在他們彼此形塑出來的現實領域中,開始出現了各種長期且未經計劃的變化,卻有特定的結構和方向;這些過程正如不可控制的自然過程,推動著他們不情願地往某個方向前進。既然他們無法了解這正是未經計劃的社會過程且因之不知如何解釋它,他們就缺乏影響或控制它的適當手段。這種阻礙的一個例子就是,人們今日無法理解推動著他們一再發生戰爭的過程為何。41 許多國家的文明化已進展到相當階段,殺害他人不再為其成員帶來特殊的愉快感,而他們在戰場上捐軀也不再顯得特別光榮了。儘管如此,人們今日依舊無助地籠罩在戰爭的危險中,正如發展在早先階段,當大河泛濫成災無法控制,或是嚴重的傳染病有時令國家人口大量死亡,人們也感到無助一樣。
前已談過,人們習慣將外於人的自然和人類―社會過程的關係概念化為「自然」與「文化」的對立,並賦予前者絕對的高評價。說「自然」在其原生階段並不能特別滿足人類的需求,並不總是能讓二十世紀晚期的人們信服。只有在原始森林都已清除危險物,即狼群、山貓、毒蛇和毒蠍――易言之,所有能威脅人類的生物――業已撲滅時,只有在人類早已馴化並根本上轉變了「自然」的時候,多半住在市鎮的人才會覺得自然於人是可親而美麗的。現實是,自然過程的運作盲目地在人之間分配好事和壞事、健康的喜樂和疾病的劇痛。唯一在必要時能有限度地征服自然的無意義過程並相互扶持的生物,就是人自己。
醫生就可以這麼做;至少他們有嘗試的機會。可是,病人身上至關緊要的只是自然過程這種想法,恐怕連他們也不能完全擺脫掉。有時也許真是如此。然而有時未必。嚴密的學說在此幫助不大。關鍵在於不可獨斷,而要力圖知悉自然中可親的和有害的是什麼。目前,人們經常將醫學知識完全等同於生物學知識。然而我們可以想像,人彼此的關係、牽絆和隨之對彼此施加的壓力和限制,有一天也會成為醫學知識的一部分。
我在此論及的問題都算是這一知識的分支。正因為盲目且不可控制的自然過程如此明白地攫住了年老者和臨終者,人生活的社會面向,即他們彼此的關係,恐怕對他們就是特別重要的。然而知道人已抵達了控制自然過程的界限,往往在醫生身上,也許也在年老者和臨終者的親朋好友身上,產生出一種態度,它反而不足以回應年老者和臨終者的社交需要。人們似乎覺得,反正什麼也不能作了,於是聳聳肩並滿懷遺憾地繼續自己的生活。而特別是醫生,其職務既是要控制自然盲目的毀滅力,當這類盲目的力量侵襲病人和臨終者,進一步破壞有機體正常的自我運作,最終則以不可遏止之勢破壞有機體本身時,他們就經常在束手無策的旁觀中感到一陣恐怖。
當然,要人們平靜地觀看這一衰朽的過程並不容易。然而在這種處境中的人也許特別需要他人。表明彼此的牽絆尚未斷絕、且離開人世的他們依舊有價值,這是特別重要的,因為他們是虛弱的,相比於過往,他們當下也許顯得微不足道。可是對某些臨終者來說也許孤獨才是對的。也許他們還能夢想,不願受到打擾。我們必須感受到他們真實的需要。我們時代裡的臨終不再那樣拘泥於形式了,是故個體的需要,在它們為人所知的狀況下,就變得更加多樣了。(待續)
附錄:衰老與臨終:一些社會學問題愛里亞斯一我年輕時的一次經驗,在我如今年長的狀況下,變得尤為重要。我那時在劍橋,去聽一知名物理學家的演講。他是個老人,步履蹣跚地進來。我那時想:他幹嘛那樣拖著腳走?他為什麼不能像個正常(normal)人一樣走路?我立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我跟自己說,他是不得已的。他畢竟很老了。我年輕時看到老人自然而然會出現的反應,實際上是很典型的,它反映了今日(甚至更加反映了早先一些的時代)一般(normal)年齡層的健康人看到老年人會產生的感覺。他們知道,即便是健康的老年人,在行動上都無法像...
目錄
引:臨終的社會性死亡議題............................................... 曾煥棠序:「現在,我是個老人了!」......................................... 魏書娥譯序......................................................................................... 鄭義愷導讀:大師.小書.大學問................................................. 孫中興臨終者的孤寂附錄:衰老與臨終:一些社會學的問題跋:一種慧命的延伸............................................................... 釋證嚴
引:臨終的社會性死亡議題............................................... 曾煥棠序:「現在,我是個老人了!」......................................... 魏書娥譯序......................................................................................... 鄭義愷導讀:大師.小書.大學問................................................. 孫中興臨終者的孤寂附錄:衰老與臨終:一些社會學的問題跋:一種慧命的延伸............................................................... 釋證嚴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