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not a novel,but it,s still a thriller.
首創驚悚小說手法,刻畫45億年海洋史
百萬小說《群》姐妹作!
全國高中老師不分科一致推薦
寫成《群》之後,薛慶意猶未盡,忍不住打開了進化女神的手提包……
先帶你陪三葉蟲吃飯、看珊瑚蓋房子,又偷窺琵琶魚A片,
一邊幫鯊魚貼上魚翅說明書,一邊還原《白鯨記》犯罪現場,
令讀者拍案叫絕,再也分不清科普和小說的疆界!
「昨天」清晨,下了一場傾盆大雨!
沒有任何一家電視台有膽量播放這樣的天氣預報。大雨溫度超過攝氏300度,在100個大氣壓力下,水在這樣的高溫下才能凝結成雨。原始海洋出現了,但裡面沒有任何生命,沒有人能在那樣的海洋中游泳。大雨持續下著,持續了幾千年。
「昨天」中午,優雅的進化女神拎著手提包出現。她的包包裡充滿了生命,單細胞生物開始佔據海洋。由於她貪睡了30億年,進度嚴重落後,上帝不滿地抱怨:「我的訂單上寫著,寒武紀初期就該有霸王龍。什麼?妳才造出貝殼和蝸牛?還不快幹活去!」
「昨天」下午,一群年輕時髦的藍綠藻,竟在光天化日下大肆繁殖,還到處亂扔氧氣。直到傍晚,原本對「性」不太感興趣的進化女神,為了讓地球免於「人口」爆炸的災難,不得不規定,有些生物不能使用細胞分裂的方式來繁殖,而必須兩兩相遇幽會,再共同製造下一代。
飢腸轆轆的小三葉蟲發現了蠕蟲美食,正要享用大餐,忽然一個龐然大物從天而降,遮住它的視線,兩根魔爪鉗迎面伸來。但三葉蟲命不該絕,使勁各種花招,一再死裡逃生,安然活過了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撐到二?紀,終於還是完蛋啦!
進化女神越來越忙,她所訂的遊戲規則也越來越複雜,但無論如何,她總算趕在「今天」天亮前,把魚龍、龍王鯨、巨齒鯊和人類,都一一造了出來……。
愛海成癡的薛慶,以一貫創作驚悚小說的大膽手法、閒話家常的幽默筆調,細數海洋的古今大小事。全書以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後天為軸,帶領讀者搭乘時空客機,上天下地觀賞地球、海洋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故事,一路盡是「薛慶式」風趣淵博又發人深省的導覽解說:「『請把我碾成藥粉吧!』海藻背上的說明書應該這麼寫,『這樣就可以把我用在你的面膜、敷泥和沐浴乳中。』」「當鯊魚聽到人的慘叫聲時,牠知道獵物的痛苦嗎?還是牠們會把這種慘叫視為獵物新鮮的信號,就像我們把檸檬汁滴在牡蠣肉上,愜意地看著牠戰慄一樣?」薛慶說故事的才華在此書盡情揮灑,各種比喻和觀點出神入化,在在令人拍案叫絕!
作者簡介:
法蘭克.薛慶(Frank Schatzing)
1957年出生,歷任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作曲家、音樂製作人,也是業餘廚師和受過訓練的潛水員。1995年,首部小說《死神和魔鬼》即讓他成為暢銷作家,2000年的政治驚悚小說《悄無聲息》則被媒體譽為「對這即將結束的世紀,所捕捉到的精采瞬間」。2002年獲頒科隆文學獎。
2004年,《群》的大放異彩,讓薛慶與麥克克萊頓、丹布朗等國際作家平起平坐,也讓德國人首度學會了「海嘯」這個字眼。無巧不成書,《群》出版後九個月,震驚世界的南亞海嘯發生,世人紛紛追問他如何能「預測」此事。
薛慶為了寫《群》,費時三年蒐集相關資料、採訪了31位科學家後,又花了兩年時間,才寫出這本近千頁的巨著;儘管如此,仍有超過80%的資料沒用上!於是,某天深夜,在一個小酒吧裡,薛慶在編輯的鼓勵下,做出「男人的承諾」,答應善用所有資料寫成一本跟海洋有關的「150頁,方便攜帶的一本小書」。然而,在伏特加的催化下,餐巾紙上的目錄也愈排愈長,凌晨四點,編輯和薛慶乾下當天的最後一杯酒時,《海》已注定了篇幅比預計厚上四倍的命運。
2007年薛慶又因《群》和《海》,獲邀擔任德國電視台ZDF未來紀錄片《2057》節目主持人。同年獲頒德國地理學會「Stein im Brett地理知識推廣貢獻獎」。
薛慶目前在閉關寫他的下一本書,無論是什麼題材,總之內容一定驚悚。
章節試閱
【前天】 柏林酒館(代序)
前天。
前天發生了什麼事?
凌晨四點,有三個男人在柏林萊蒂森酒店的酒吧裡喝酒。掐指算來,這已是一年前的事情了,但下面的一段對話又似乎剛在兩天前發生。
「你為《群》做了那麼多調查研究,後來都用上了嗎?」漢納斯問道。
漢納斯是科學雜誌《PM》的主編。他端著酒杯,心裡帶著一個要求。
「其中一部分,十%到二十%。」我答道。
「那就是說其中的八十%都沒用上,真可惜。你有沒有興趣為我們寫點什麼?很簡單的工作,只需翻翻你的資料就行了,寫一些關於海洋的精采文章。」
我的手裡也端著一個酒杯。男人們舉杯時通常慷慨大方。
「當然,」我說,「寫點什麼呢?深海技術?水電站?洋流?巨浪?珊瑚礁?進化、生命的起源、微生物、寒武紀時期的物種多樣性?還是鯊魚?」
「對,就寫這些。」
「寫多少呢?」
漢納斯猶豫了片刻。「不一定只寫一篇文章。我的想法是連續三、四篇,寫一個系列。」
我在腦子裡將這個建議思忖了一番。
「好,」我說,「為什麼不呢!」
「算起來也不過五十到六十頁稿子,」赫爾格出神地喝著馬丁尼伏特加,一邊說道。赫爾格經營基彭霍爾&維馳出版社。「這堆稿紙,篇幅夠出版一本書嗎?」
赫爾格說話的樣子,彷彿他依然在深思熟慮。但我瞭解自己的朋友,我知道,此刻他的想像早已結出了美麗的花朵。「你想把它做成《群》的姐妹篇?」
「差不多。」
「一本小書,薄一點,方便攜帶。」
「對,因為經常有人提問:《群》中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虛構的?這本書寫出來的話,我可以回答一部分問題;然後,參加下屆萊比錫書展。」
「你知道萊比錫書展是什麼時候嗎?我們想給你一年的時間。」
「不就只是一本小書嘛,頂多一百五十頁,沒問題。」
我們又喝了點酒。伏特加是一種奇怪的東西,它的成分包括稻穀、酒精和解決問題的良方。這一夜,我們的思緒所向披靡。
漢納斯覺得這個主意很好,赫爾格也覺得不錯,我也這樣認為。接著,我就開始在啤酒墊和餐巾紙上勾勒這本書的目錄。
目錄很長。
而且愈來愈長。
我原本想解釋一下,海洋裡的生物如何產生,如何從單細胞發展成多細胞,再從多細胞發展到今天的程度,然後就能……
不對,錯了。首先要說明水是怎樣到地球上來的。也就是說得從這顆行星的形成開始,然後談到生命的變化和效應、進化和環境的彼此影響,以及其他……直到人類開始活動的時代。這本書第一部分講述過去,第二部分描述現在,第三部分展望未來。關鍵是,我得分毫不差地繪出當今海洋生物的全景圖,釐清牠們之間錯綜複雜的依附關係,但這些關係在一滴水中就……
對,考察「水」是首要之務,還有洋流,以及受到月球影響的潮汐活動……
有趣。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是什麼樣子?它也許會有另外一種大氣層,因為……
關鍵是大氣層。無論如何我都得寫一個關於微生物的章節,牠們會借助陽光釋放出氧氣……
太陽。宇宙。銀河系。其他行星上是否也有海洋呢?那裡也會有生命體嗎?地球之外的生命體看起來說不定像寒武紀的生物……
寒武紀!必須寫一章寒武紀。那時可有貨真價實的怪物:比如奇蝦,那可是寒武紀時期的大白鯊……
哦,對了,鯊魚……
「這可不是本小書,」赫爾格評論道,「這是一部史詩。」
「沒關係,我能寫出來。」
「你確定嗎?我們說的是一年。書展幾乎就是後天。」
「他已經做過研究了。」漢納斯溫和地說。
「正是。我能寫完!我寫!到後天還有不少時間,我明天就開工。」
「好,乾杯!」大家都很開心。
喝了這杯酒也就等於蓋了章,跟簽字畫押一樣。前天我做了一個承諾,而這種承諾,是只有凌晨四點還坐在酒吧裡的人才會做出來的承諾。
【昨天】 雨季(節錄)
進化女神必然心滿意足,否則她不會沉睡了漫漫三十億年。
或許進化女神已對自己的成就深感驕傲,覺得無需再上一層樓。當然,大分子的細胞膜的確是一大發明,頗能令人浮想聯翩。然而漫漫三十五億年中,她為何只造出了單細胞生物?沒有任何更複雜的生命形式,沒有腿,沒有牙齒、眼睛,哪怕是一些勉勉強強分出了上下身的爬行生物?為什麼進化停滯了這麼久,才繼續著手生命的試驗——衝勁十足地創造出愈來愈複雜的有機體,似乎她此刻才意識到自己已誤了完工的期限。
上帝抱怨道:「請你看一下訂單,我的訂單上寫著:寒武紀初期就應有霸王龍。什麼?你只造出了貝殼和蝸牛?還不趕快幹活去!」
生命歷史中並不存在什麼進化訂單。
或許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來提這個問題。為什麼進化女神創造的生命日趨複雜?其實大自然的發展並沒有呈現一種明顯的「進步」趨勢,雖然我們一廂情願地以偏概全。當然,人類比單細胞動物要聰明,然而人類也更為脆弱。複雜性令我們身心虛弱,只要氣溫稍有變化,或股市稍稍低潮一些,我們就已不堪負荷。然而細菌卻不畏嚴寒酷熱,能經受火山爆發、彗星撞地球式的大災難,無論是在滾燙的深海溫泉還是南極的冰天雪地,無論是在岩石中還是在你的麵包裡,細菌都能隨遇而安。總之,細菌比人類活得更瀟灑。牠們其實才是完美的進化終極產品。然而出於某種原因,進化還是選擇了繼續向前走,一直走到細胞生命開始寫作、閱讀為止。
天氣預報──攝氏三百度的傾盆大雨
地球剛誕生時曾有一層薄薄的大氣,然而當時的地球又小又輕。它的引力還不足以使大氣層與不斷干擾地球的太陽風暴抗衡。年輕的大氣層很不穩定,在產生月球的那次大衝撞中,大氣層被甩入了太空。而現在的形勢則好多了。行星已擁有足夠的重量,能夠防止新生的炙熱蒸氣層遁入太空。由於流星雨變少,地球漸漸擁有了一個固定的表層,氣候也漸漸涼爽,也因此產生一種陌生的新現象——下雨。
傾盆大雨!
然而,稱之為雨或許並不恰當。
沒有任何一家電視台膽敢播放這樣的天氣預報。大雨溫度超過攝氏三百度。在一百個大氣層壓力、這樣的溫度下,水才能凝結成雨。大雨持續下著,這一終極惡劣氣候持續了幾千年。
大氣層中的所有水分都落到了地球表面,一.五億兆噸的雨水轟轟烈烈地傾瀉下來。第一次大降雨之後,地球冷卻了,雲層產生,新的雨水又降下來。然後又有了雲,又有了雨。雲,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這樣過去了幾百萬年。
水是一種罕見的分子聚合物,其内部一片混亂,彷彿羅比.威廉斯演唱會的前幾百排歌迷。水的誕生多虧了氧缺少兩個電子。因此氧進入原始雲層後,得找到兩顆氫原子,從而變成了一個兩極分子,一端陰性,另一端陽性。這便是水分子,其質子對和電子對喜歡吸引其他水分子中自己的對立面,並互架橋樑。這種氫鍵橋很微弱,遠不如分子中原子之間的吸引力。單是高溫便能擊潰這種橋樑。然而在適當的條件下,水分子之間能夠發生一觸即斷的短暫結合,每一秒鐘的結合次數高達幾十億次,這是一場無窮無盡的分子輪舞,一片混亂,卻綿綿不斷,結果便是產生流動的水。
當時還沒有可觀的山脈,地球就像月球一樣,渾身布滿火山口,整個行星的地表漸漸全部沉入水下,只有最高的火山頂才露出水面。
一片原始海洋出現了,這片海中沒有任何生命。
水不停地澆灌著地球……
【昨天】 死亡(節錄)
生命的歷史同時也是一部死亡的編年史。我們可以從正反兩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死亡或許是生命的結束,或是生命的開始。進化女神告訴我們:兩種說法都很正確。最撫慰人心的想法是,我們並非真正地結束了,而是為新來者讓出一些位置。演出結束後,我們就得離開舞台。其他人——我們的子孫,或是新型生命,會接替我們的演出,如果我們一直霸著舞台不走,新人根本無法上台。
三億六千萬年前,泥盆紀在一個大蒸籠中結束了,這個蒸籠幾乎導致了一半海洋生物的滅亡,熱帶地區的生命甚至折損了四分之三。
最著名的犧牲者便是盾皮魚,牠們完全從生命的地圖上消失了。剩下的生物們如履薄冰。奧陶紀的大災難曾令節肢動物差點遭滅頂之災,然而牠們後來還是慢慢恢復了元氣,結果又在泥盆紀中再次遭難。身為礁石的建築師,珊瑚也驚險無比地逃脫了滅族的厄運,筆石動物卻從此消逝了。菊石類也遭受了很大損失,無頷魚只剩下一個種族——牠們的後代發展成了今天的八目鰻或盲鰻。
我們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敗壞了泥盆紀的盛宴。當時岡瓦納大陸的大部分區域都覆上了冰層,一些證據顯示,問題來自太空。地球極有可能撞上了一顆隕石。又一次。然而情況還會更糟。
驚愕!來到巨蟲國──石炭紀多氧時代
直到兩億九千九百萬年前的那一階段被稱為石炭紀。正如前文所言,這個時期的名字得自於當時儲藏了地球上第一批碳資源。地球的這一段歷史以及後來的二疊紀有兩個典型的發展特點。
一方面,所有的陸地最終聚集一起,構成了盤古大陸,四周被一片唯一的海洋「原始大洋」所包圍。唯獨東邊的忒修斯海像一把楔子一樣釘在大陸上,忒修斯海是一片大洋,其中點綴著星羅棋布般的島嶼。
這場地質角力導致了日本群島、南極山脈,以及烏拉山脈的誕生。此時,地球的北部形成了一些內海和湖泊,隨著陸地的融接,脫離海洋的水域則漸漸乾涸。南部盤古大陸的大部分區域都被冰山覆蓋,而西部——尤其是今天的南歐和北美區——則出現了大規模的乾燥荒漠。
古老的山脈漸漸風化、消逝……
赤道附近則形成四十公尺高的熱帶雨林,那裡泥沼遍布,蕨類和松類植物蔥蔥郁鬱,最早的針葉植物、石松植物也誕生了,鱗木尤其繁盛——多虧當時豐富的植物,才有現在豐富的碳資源。
在這個炎熱潮濕的世界中,植物長得枝繁葉茂,令人眼花繚亂。當時還沒有開花的植物,也沒有鳴鳴啾啾的禽鳥,只有昆蟲享受著幸福的生活。陸地漸漸變得茵茵綠綠。隨著南部冰川的日益增多,海平面下降了,很多熱帶的淺水域變成了乾地,留下了大範圍的鹽質荒漠。直到石炭紀行將結束時,地球的溫度才緩緩回升,冰川再次融化,水位重新升高。
第二個值得一提的進步是,氧的含量升高到了三十五%,原因可能是當時數量迅速增長的植物的功勞。因此,一切都隨之欣欣向榮。在石炭紀,漫步森林或許並非一件美事。你不時會踩到幾隻兩公尺長的蜈蚣,或在翅翼長達七十公分的蜻蜓前望而卻步。如果不幸遇到野豬般大小的蜘蛛,整個森林可能都會迴盪著你的驚吼聲。這一時期的所有生物都得了巨人症,後來蜥蜴也得了這種病,由於長得太重,跑都跑不動。然而氧氣含量的增加也有好處,不僅促使生物新陳代謝率加速,也提高了昆蟲氣管的擴張能力。飛行的夢想——或噩夢——終於變成真。想一想翅翼七十公分長的蜻蜓……
海洋中的霸主則是古烏賊──菊石。貝類生物四處可見,鈣藻和海綿辛辛苦苦地建起了無數礁石。新的物種不斷湧現,軟骨魚類、硬骨魚和其他有機物首當其衝地進駐了淡水區。河流中則潛伏著很多棘魚綱生物,因此建議大家暫且放棄泛舟遊湖的打算。這段時期,魚類的進化可圈可點,牠們將在二疊紀繼續進化。二疊紀是中生代之前的時期,而中生代承接古生代而來,起始於兩億五千萬年前。二疊紀持續了大約兩億九千萬年,繼寒武紀的物種大爆發之後,二疊紀開始得如夢如幻,結束得也轟轟烈烈。
那是一個可怕的結束。
其實,石炭紀之後的地球發展得很不錯。烏賊們長得非常結實,占領了盤古大陸的海岸和忒修斯。節肢動物和珊瑚一樣也是辛勤的建築師。一切蓬勃待興。甚至連單細胞生物都對自己的身材有所不滿,進化成了五公分長的有孔蟲目。長啊,長啊,長啊。如果一切這樣順利繼續的話,或許今天上班的人們會乘坐雙層蜈蚣上下班,而上流社會則會騎毒蜘蛛出門散步。傍晚時分,家裡養的壁虱會牽狗出門散步,人們還可以坐噴射機大小的蜻蜓去馬洛卡,這種交通工具不需要跑道,就能夠垂直升降。而蚊子會長得像蒼鷹一樣,不怕任何殺蟲劑,而機智的旅行社則會組織滅蚊特警團,用大口徑武器來消滅這些可惡的傢伙。獵人的小屋中將不再掛著鹿角,而是觸鬚和複眼,龍蝦可用來拆除房屋,而人們得用捕鯨的魚叉來對付鯡魚。
誰是肇事者──二疊紀物種第三次滅絕
二疊紀的巨人症突然痊癒了。
這一變故的「罪魁禍首」是西伯利亞的火山,本來那裡的氣候就不怎麼怡人。
兩億五千萬年前,盤古大陸的東北部有一個大冰櫃。那時的地球,火山爆發頻頻,就像今天的反恐主義行動一樣。西伯利亞一直是熔岩滾滾,炙熱逼人,就像魔戒之王索倫占據的黑暗魔多一樣。火山的黑暗之王深覺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一直怨氣沖天。為什麼那些愚蠢的生物只在雨林裡打打鬧鬧?或在海洋裡?為什麼牠們不去別的地方,比如來我這裡?我們這些西伯利亞的火龍難道配不上牠們嗎?沒什麼生物願意加入我們?那好,我們也不讓你們有好日子過:誰也不許活!就這麼辦。哈哈哈哈。
【昨天】 失手?!恐龍全軍覆沒(節錄)
這時,某件事發生了,一場從天而降的災難。
幾乎沒有一個問題像恐龍滅絕的原因一樣,激起了古生物學家如此熱烈的討論。不過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除了恐龍之外,還有其他動植物曾大量死亡。
六千五百萬年前,一個時代結束了,長時間以來,我們一直心高氣傲地將牠看作是親愛的進化女神的一次失手。我們說,恐龍太胖太笨了,看上去很土氣,不惹人喜愛,牠們必須捲鋪蓋滾蛋。直到幾年前人們才開始認識到,恐龍是地球歷史中的久客,至少有一億五千五百萬年,因此這絕對不是進化女神的失敗。古生物學家認為,不管是在水裡還是在陸上,蜥蜴都是極為成功的物種。倘若沒有那場悲慘的變故,那麼牠們一定能夠進化成一個能與人類媲美的物種──高智商蜥蜴。某一天牠們會踏上月球,然後大吼一聲:「一隻蜥蜴的一小步,是整個蜥蜴類的一大步。」令人不寒而慄的是,一個流光溢彩的時代最後竟落得如此悲劇性的收場。
十九世紀初,法國科學家喬治.居維葉(Georges Cuvier)第一次找到了清楚證明恐龍大量死亡的跡象,當時他仍相信那是上帝的意旨。居維葉是這樣猜測上帝的,「上帝定期拿走市場上的貨品,然後用新貨取而代之,而這些後代就得強迫自己適應環境」,差不多就像我們現在習慣比爾.蓋茲的產品一樣。居維葉認為,因為這個目的,上帝總是一再給萬物降下巨大災難,順便提一下,其中一場災難也沖走了智人——原始洪荒時代來臨。
然而正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情況恰恰相反。物種滅亡是因為不能適應變化了的環境,只好為那些能勝任環境的新物種騰出空間。有時物種自身也能改變其周圍的環境,就像製造氧氣的細菌一樣。兩者其實是一體的兩面。正如我們之前所說,死亡也意味著新的開始。我們的星球上有不斷漂移的板塊,有劇烈變化的氣候,有亞熱帶的炎日當空,也有兩極的寒冷刺骨,再加上勤奮的火山運動——這樣的星球也不斷要求進化女神隨時調整思路。這一點我們也得時時銘記在心,因為一方在製造氧氣的時候,還有人在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從表面看來,白堊紀時期的世界猶如伊甸園。溫度適宜,物種豐富,植被迅速生長。菊石精心裝扮其螺旋狀外殼的紋飾,我們完全可以說這是一種頹廢。也在這一時期,讓所有小學生心驚膽顫的粉筆儲量大大增加——都是浮游生物惹的禍──死亡的單細胞動物的外殼在海底大量沉積,並且在那裡累積了密密麻麻的一層碳酸鈣。嚴格說來,今天我們用來塗寫黑板的粉筆其實是微生物的殘骸,但這種事還是不要告訴孩子為妙。
然而第二眼看過去,地球其實並沒有那麼漂亮。盤古大陸已分裂,岡瓦納也已在解體。印度向北遷移,南美向西,澳大利亞大陸與南極大陸業已分手,洋流只得另外取道,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沒了大片陸地,落磯群山合為一個完整的山脈,安地斯山脈成形,非洲推擠著歐洲,擠壓忒修斯海,這使得地中海的前身更具吸引力,因為此時海岸之間已不再遙不可及。當然,地質構造的壓力使地球動盪不安。可以想像一下,幾百萬年間,地球一直很不安分,蜥蜴堅持了如此之久,幾乎是一個奇蹟。
另一種觀點同樣要修正。當我們說蜥蜴活了一億五千五百萬年時,給人的印象是每一個物種都驕傲地存活了一億五千五百萬年。事實上,中生代的若干物種均只堅持了幾百萬年,然後就被其他物種接替了。生活在三疊紀初期的類哺乳四足動物水龍獸與上白堊紀時期巨大的兩足肉食龍鮮有相似處。
單單談論蜥蜴存活的時間並不能切中問題的要害。我們還得花些功夫研究一下那些鮮少被提到的其他物種:地底下是尖鼻哺乳動物經常活動的地方;天空屬於會飛的蜥蜴類,但中生代晚期已有大量的鳥類在森林上空盤旋了;而且如果那時的人們打算造一艘方舟,就不得不再多造三艘給昆蟲﹔鯊魚抗議了:我們也存在!蟹、腕足類、貝類、菊石、箭石以及有孔蟲,都有權利要求至少和蜥蜴同等重要的地位。憑什麼叫恐龍時代?其他物種群起抗議了──
難道只有死後才能出名嗎?一隻腕龍跟五百五十億隻跳蚤相比算得上什麼?
【今天】 對一場災難的觀察(節錄)
二○○二年,我開始著手寫《群》的時候,發現自己面對著這樣的幾個問題:
按照進化論的思路,深海是如何產生出與陸地並行的智慧生物?
牠們的生化結構如何形成?彼此間又如何交流?
人們應如何去理解這群名叫Yrr的高智慧單細胞生物的內心生活、牠們的邏輯,以及價值觀呢?
Yrr要爆發出什麼樣的力量才能徹底摧毀人類、海洋和海岸呢?
在此之前,我所瞭解的只有海嘯,海嘯總是驟然出現,將擋在面前的住宅區全部夷為平地。可以確定的是,海嘯很能傳播恐懼與災禍,因此我把海嘯定義為Yrr群武器庫的一部分,然後開始瞭解它的形成過程。
僅僅在書出版後的九個月,一場真正的海嘯襲擊了整個南亞。世界震驚了,海嘯大大超出人們的承受能力。事實證明,大多數遭受災害襲擊的地區,以及中歐和北美的人們,對於海嘯這個概念並不熟悉。
我變成了預言家──南亞海嘯
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你是怎麼預料到那場海嘯的?」這個問題每次都讓我火冒三丈,每次我都嚴正聲明:我的境界離神機妙算還差之甚遠。我並非預言家,不過是一個恰好在研究海嘯的人而已,就像那些風箏專家、火山專家或養蠶專家一樣。然而在那段時間,搜集的材料愈多,我就愈相信,此生或許會見證一場巨型海嘯。
人類的大腦就像是儲存量有限的硬碟,因此我們在儲存資訊時總會有所取捨。什麼是我們想知道的?什麼又是我們應該知道的呢?
首先,海嘯(Tsunami)這個字源於日語,其本身就包含了這種自然現象的特點。Tsu意為「港口」,Nami則是「波浪」的意思,因此海嘯就是指在港口或在海岸附近形成的波浪。日本漁夫經常在出海捕魚安然歸來後,卻發現家園已成了一片廢墟,這就是這個名稱的由來。
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人能解釋為什麼在極好的天氣裡也會出現這種大浪。如今我們知道,搗蛋的並不是神的孩子—風,也不是風暴引起的,而且它也不像風暴那樣只停留在海水表面。風所捲起的浪最快移動速度只能達到每小時九十公里,海嘯則會以每小時七百公里、甚至更快的速度呼嘯著飆進,海嘯的速度與高度取決於它的形成原因。
這種類型的海嘯通常是板塊活動造成的。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之前,南亞區域的海底世界並無異樣。
然後,眨眼之間,地球開裂了。
引發這次災難性海底地震的原因或許不在蘇門答臘島附近,而是藏在印澳板塊的另一端,也就是它與南極板塊交界的地方。南亞海嘯爆發前兩天,這一地區發生了強烈地震,震波穿過了整個印澳板塊,使之失去平衡,於是造成印尼附近五百公里長的地殼破裂,導致海洋板塊向上急衝三十公尺,後續的衝撞又接踵而至,使震動地區擴展至一千公里,大量海水瞬間受到排擠,一道海浪呼嘯而起,能量貫穿整條水柱。
由於海嘯的誘因產生於海底深處,所以從海水表面無法看到任何跡象,而且初期的浪高大概只有一公尺,加上斜度極小,所以此刻站在船甲板上的人也很難意識到大難將近。
想像一道巨浪並不難,然而要想像海底深處的活動竟然可以翻江倒海,這就太難了,這一幕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力。
有多少海水隨著第一波襲擊印尼及其周邊地區的浪潮到達陸地呢?大概有一百萬噸吧。請想像一下,這些海水是以每小時七百公里的速度衝向陸地,靠近海岸的海底地區立即受到了衝力,這些受到衝力的海水該往哪裡走呢?在此之前,海水仍有幾公里的前進空間,但頃刻間這個空間只剩下幾百公尺,且仍在繼續縮減,於是勁道十足的海水只好衝破水面,飛向空中。
於是海浪開始疊加,但由於受到海底的阻力,它的速度愈來愈慢。海浪像一個不斷長大的巨人,愈拔愈高,隨著速度的降低,它的寬度也在迅速收縮。當巨人勃然而起的時候,會在下方形成一個塌陷,海洋於是出現一個洞,這種現象也出現在畸形波的形成過程中。海嘯帶給我們的是一個巨大的塌陷,因此最先到達陸地的並不是海浪,而是它所製造的深淵。
此時,人們看到海平面迅速下滑,以閃電般的速度出現退潮,從未露出廬山真面目的海底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自己的面貌。當時只有少數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很多不瞭解情況的人好奇地走進退潮區,驚奇地看著那些活蹦亂跳的魚,他們根本沒想到潮水會捲土重來。
很不幸的是,海嘯帶來的並不僅是一波浪潮。在外海,前浪與後浪間還相隔數百公里,愈接近陸地,它們的間隔就愈小。儘管如此,兩波浪潮襲擊陸地的間隔時間足足有數分鐘,甚至一刻鐘,很多人因為不瞭解這一點而命喪黃泉,這些人都是在第一波浪潮過去後,跑到事發地點察看自己的房子,有一部分人則死於海浪撤回大海的時候,兩種情況的罹難者數目相當。當海浪重回大海時會形成漩渦,面對這種漩渦,即便是出色的游泳運動員也只能束手無策,如果你有幸在海浪的重擊下逃過一劫的話,會希望可以找到堅固的堤壩或大樹求生。假使你幸運地找到了,那麼緊接著又得展開另一場較量—漩渦力量與肌肉力量的較量,而在這場較量中,結局通常是後者敗北。
【今天】 被獵捕的獵人(節錄)
如果沒有獅子,塞倫蓋提國家公園會變成什麼樣子?
羚羊們放聲歌唱:天堂來了。羚羊、角馬和斑馬也會一起唱:天堂,天堂!統治者下台後,犀牛和河馬們也會很高興,因為國王曾吃過牠們的孩子。
塞倫蓋提國家公園的獅子、獵豹和豹子數量正在急劇減少,但牠們仍然統治著這個有蹄類哺乳動物的王國,但這些哺乳動物的更大威脅還是來自於偷獵者的卑鄙圈套。大型貓科動物只關心一個問題:素食者的數量不能過度增加,否則會引發災難,但如果把這話告訴一隻有蹄類動物:
羚羊們會說,我們肯定不會這麼做的,把這些愚蠢的獅子弄走吧。
好的,把獅子弄走。
這時,羚羊、角馬、長頸鹿和斑馬先要大吃一頓,以示慶祝。牠們吃啊吃啊,胃是愛情的催化劑,於是牠們在盲目的愛情中拚命繁殖,但已經沒有大傢伙來吃牠們,牠們的數量立刻迅速增長,小傢伙們也開始大嚼草稈和樹葉,直到沒有可吃的東西為止。在這些貪吃鬼的瘋狂增長下,其他的物種受到了威脅,植物開始瀕臨絕跡,植物消失後,重要的昆蟲也完蛋了,然後是鳥類,塞倫蓋提公園變成了荒漠。
漸漸的,大家開始呼籲儘快弄些獅子回來。犀牛認為,這些大貓其實也沒有那麼可惡,我們可以和牠們達成協定。角馬說,好吧,你們當然會安然無恙,我們卻會像從前一樣被吃掉,恕我無法答應。角馬反對犀牛的提議時,牠們的聲音是那麼低,因為牠們已非常虛弱,死亡遠比獅群離得更近。
這樣的話,犀牛說,只有一個辦法:你們必須死,死的愈多愈好。不然大家都得完蛋。
不,不,好吧!獅子在哪裡?
最後,所有動物都希望獅子回來,可是,糟糕!離開了就是離開了。動物們困惑地面面相覷:什麼,再也不會有獅子了?眾人悲嘆,牠們沒想到會這樣,這裡不是樂園,大自然沒有生態管理者後,一切都糟透了。
【今天】 鯊魚吃人?其實牠是不小心的(節錄)
的確,有些鯊魚會吃人,我們沒必要掩蓋這一事實,但落到鯊魚嘴中的風險和連續兩次中彩券頭獎的機率差不多,然而即便落到牠的嘴裡,你也不一定會死或少幾斤肉。每年全球有將近一百起鯊魚攻擊事件,其中只有不到十起是有人死亡的;兇手是鯨鯊、鯖鯊、雙髻鯊或平滑真鯊,大白鯊、長鰭真鯊和牛鯊的襲擊也會造成人員死亡,虎鯊尤其喜歡瞬間截肢手術,並不是因爲牠們比別的鯊魚更有攻擊性,而是牠們的牙齒更鋒利,牠們咬一切活動的東西,包括人類。
爲什麼?是不是因爲鯊魚吃人,牠們就很兇殘呢?是不是因爲人類吃牡蠣,我們就很兇殘呢?當被鯊魚吃掉的生物發出慘叫時,鯊魚能感受到牠們的痛苦嗎?牠們會把這種慘叫視爲獵物新鮮的信號嗎,就像我們把檸檬汁滴在牡蠣肉上,然後愜意地看著牡蠣戰慄一樣?
不是。可以肯定的是,鯊魚並不比掉在我們頭上的椰果兇殘。牠們的行爲並非有意,而是爲了生存,而生存意味著必須吃東西。牠們既沒有科技手段,也沒有遺傳基因,先麻醉自己的獵物,然後再吃掉牠們身上發育良好的部分,鯊魚吃得毫無顧慮。
其次,人類並不在鯊魚的菜單上,這是公認的事實,卻一直遭到反駁,葬身魚腹的游泳者和衝浪者就是反例。設想一下,假如鯊魚喜歡人肉,那麼我們的海灘上會發生什麼事情?是的,什麼也不會發生。那時,海灘會荒無人煙,因爲所有游泳者都害怕在鯊魚的胃酸中結束生命。那種認爲海灘附近沒有很多鯊魚的觀點也是完全錯誤的,證據顯示,海灘勝地的岸邊有許多鯊魚在游動,但牠們吃了多少人?如果我們真的是牠們目標,那麼鯊魚的數量會在短期內增加十倍,因爲所有食肉動物都會優先前往牠們最喜愛的獵物那裡,只有神經錯亂的鯊魚才不會迅速撲食。
說到這裡,人們還得改正一種錯誤的印象:鯊魚是寂寞的獵手。大家知道,某些鯊魚是獨行客,例如大白鯊,但更多鯊魚都是成群出沒的,「BBC藍色星球系列」就有上百隻雙髻鯊在海面附近的圖片,假設鯊魚對人類有一定興趣的話,那我們的海灘將會和聖經中的景象一樣:水將會變成鮮血。
至於鯊魚爲什麼會咬人,我們現在也沒有完全弄清楚。許多被鯊魚攻擊的衝浪者都存活下來,而且沒有受傷。鯊魚對廚師帽和餐館的星級不感興趣,但牠們會喜歡衝浪板嗎?
人們之所以會受傷,是因爲某些因素的作用,例如在大量淡水浮游生物湧入海裡的河口,經常會發生鯊魚攻擊事故。這些地區本身就很吸引魚類,因此許多鯊魚都來到這裡,或許牠們在獵捕中看花了眼,咬了一口衝浪板,但立刻又棄之而去。有時候食物豐富的水域裡能見度太低,鯊魚們只好完全依賴自己的「耳朵」,閉著眼睛吃飯。
鯊魚視力差並非自然界的錯誤,而是牠們生活方式的合理結果,許多鯊魚因此成爲夜間獵手,視力在這裡起不了作用,只有在靠近獵物的時候,鯊魚的眼睛才會發揮一點識別作用。鯊魚要想用上自己的眼睛,就必須貼近獵物。
這一行爲被很多潛水者所誤解。
在業餘的潛水者眼中,這種親密接觸是一種發動攻擊前的訊號,如果這樣的話,那豈不是每隻嗅來嗅去的狗都滿懷敵意了嗎?其實不然,牠們只是短短地問了一句「你是誰?」有時鯊魚會用鼻子輕輕碰一下對方,這裡提一個小建議:你不要也禮尚往來,畢竟你不是在足球場上,如果你把牠視作友好的歡迎姿態,那麼相信你會經歷一次永生難忘的潛水故事。
毫無爭議的是,鯊魚對進食的興趣極大,但食欲只有在吃飯時間才會出現。在許多潛水勝地,遊客都會餵食鯊魚,當然,這個過程很刺激。一九八○年代的獅頭山就常見這種景象,雖然許多潛水嚮導很謹慎,但很多人會玩一些危險的花樣,他們把魚的屍體夾在牙齒中間,鼓動鯊魚去咬牠們。咔嚓,他們的鼻子一下子就沒有了。
人們不能去指責鯊魚,牠只是被邀請來吃飯的客人,糟糕的是,鯊魚學會了在人類和食物之間建立聯繫。一般人認為印度虎不會傷人,除非牠曾經吃過一個人,然後養成了一種習慣,鯊魚也是如此。
【今天】 幸福之「藥」(節錄)
你知道獨角獸嗎?
一種奇特的生物,當你走近看時,牠可能會是一隻獨角鯨。但是獨角獸,甚至牠的一部分,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呢?牠能吸出河流、食物和人身體中的毒藥,馴化野獸,為心臟充血。這聽起來是不是太離奇、太危言聳聽了呢?
是的。但有些人說,效果非常好。
中世紀的西方醫生們也認為,將海馬與玫瑰油混合後能夠退燒。菲律賓人認為,喝海馬湯可以治療呼吸困難,前提是要用海馬的嘴熬這種湯。還好不是用牠那蜷曲的小尾巴!而它據說可以消除腎結石和膽結石。至於疲倦的人要是吃了海馬的脊骨,一定會鼾聲頓起,安然入睡。它還能產生催奶的作用,這是十八世紀英國醫生的觀點。此外,醫生們還認為海馬血可以治療痛風,比剛剜下的金絲雀心臟更有效。在德國和法國,人們認為瘸子吃了海馬腦袋後,立刻可以健步如飛,要是吃了黃色的海馬,前列腺就能煥然一新。在台灣,海馬被稱為海裡的「紅牛」。人們只需把尾巴割掉,然後就像喝這種能量飲料一樣,把海馬身子一吮而盡。
如果你知道,全世界每年有二萬五千萬隻海馬被製成藥材,你一定會問,進化女神為什麼不直接把牠裝到藥品包裝裡送給我們呢?大約有三十多個國家的人們,每天都會把海馬當成蜂王漿那樣的補品服用。在香港的夜市,海馬被倒掛在小攤上,每隻賣十二美元。可以想想:十二美元就可以買到能治百病的神藥!誰又問過海馬的意見呢?
但是,人們現在已有了一些擔憂。是嗎?為什麼?這些小傢伙會滅絕嗎?牠們在世界瀕危物種名錄上排名如何?我們其實只是出於科學研究的目的才……呃……而且由於我們的文化……不管怎麼說……
算了吧。
另一個問題:吃了海馬以後到底有效果嗎?孱弱的中國人經過這番治療後,也許真的生龍活虎了,但是德國遊客吃了海馬後,竟出現胃痙攣、冒虛汗、臉上出水痘、腎絞痛等各種症狀。卡門.托馬斯煞有介事地說,人的尿也是一種仙丹。就算哪個歐洲人對亞洲醫術佩服得五體投地,大概也想像不出,東方人曾在他們的藥酒裡撒尿:童子尿也是一味藥引。
你必須容忍這些事情,並且相信它們。堅信不疑!只有這樣,瘸子才能像小馬駒一樣健步如飛。
信則靈,現代醫療學也講究這一套。但這裡指的不是那些不可思議的、從頭到腳都可入藥而且十二萬分靈驗的神奇祕方。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傳統醫學的很多說法都是無稽之談。所謂的海馬文化,其實還是因為人們自己的抵抗力發揮了效力。歐洲的生物醫學業收集了來自亞洲、非洲、美洲的各種藥酒、藥膏、油膏、藥粉,並在放大鏡下進行仔細研究。
傳說從來不重調查,有些人以為一切長的東西都可以壯陽,事實證明這只不過是意淫罷了。令研究者們感到驚奇的是其他的東西:雜亂無章的分子中或許存在著某種能夠抗癌的物質。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自然界的確是一個大藥箱。人們要做的,就是睜大眼睛去發現,當然必要時還得戴上潛水鏡。
新發現的藥材寶庫──海洋生物的生存祕方
那些自稱是生物勘探者的冒險家們在藥材的天堂──熱帶雨林、西伯利亞大草原和大海裡不斷尋找,也不斷有令人振奮的發現。樂土果然存在,但不能說是「土」,而是水面以下那個充滿未知的世界。
為什麼偏偏是海洋成為尋找藥材的焦點呢?威廉.凡尼克(William Fenical)教授以極大的耐心和熱情對此作了一番解釋。凡尼克領導著位於加利福尼亞拉赫亞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他有足夠的理由心情愉快。每年化妝品巨頭雅詩蘭黛在他的帳戶打入七位數的款項,資助他進行假蕨素C(Pseudopterosin)的研究,這是一種從軟珊瑚蟲體內提煉出來的物質,發現者正是凡尼克教授。採用它精製而成的潤膚膏不僅可以緩解日曬性皮炎,而且還能夠治療牛皮癬。
「海洋裡的生物一定進化出一種完全不同於陸地生物的生存法則,」被稱為神奇生物探勘者的凡尼克說,「海洋裡絕大多數都是共生體,尤其是與微生物的共生體。所以那裡的生物所形成的化學物質遠比陸地上的要多。道理很簡單,因為牠們生活在水環境中,而水是一種有效的分配劑。」
沒錯。但沒有任何人會因而同意使用化學武器。海洋中的很多動物,比如海綿,就是活體毒藥工廠。化學物質是它們唯一的防衛武器,因為牠們不會逃跑。牠們也沒有鋒利的牙齒和爪子,或者堅硬的外殼、尖銳的螯針,能夠抵禦來自海螺、螃蟹乃至各種魚類的襲擊。人們也沒有在牠們身上找到骨骼結構。在敵人把它吞進肚子之前,牠的毒液就足以讓敵人倒盡胃口了。海綿本身是不會產生毒液的,牠只是為上百萬隻細菌提供一個很舒適的居所,而細菌則為牠提供防禦武器。海綿不僅用這些武器自衛,也用牠們來覓食。牠就像一個篩檢程式一樣,對靠近身邊的物體進行篩選。因為浮游生物在水中不停移動,而且游動得非常快,所以海綿必須擁有這種本領,否則就只能餓肚子了。牠不是透過接觸來捕食,而是用毒液麻醉自己的獵物。還有很多其他生物也採用類似方法,比如珊瑚蟲、海鞘、苔蘚蟲和海葵等等。總而言之,都是一些定居海底的生物。
幾乎所有海綿體內都蘊含著珍貴的有效物質,牠們具有抗濾過性病原體和抗菌的作用,而且在臨床試驗中能夠成功地抑制腫瘤。西班牙的科學家們目前已經發現超過四十種新型海綿和海藻,並用牠們製成防火材料。僅從海綿身上,人們就萃取了兩千多種有效物質。
這一切都是進化女神的傑作。也許熱帶海綿身上應該空出一塊地方,用來存放詳細的使用說明。每種海洋生物的身上都應該有這樣的設計,當然也包括鯊魚。也許應該放在魚鰓中間,當人們把牠捕撈上來時就能一目了然:啊,肝裡富含魚油!骨膠原可以製成運動員使用的軟膏,或者製成能夠激發潛能的藥劑。體內的有效物質MSI-1436有減肥作用,因為它能夠抑制胃口。這肯定是一條星鯊—呵,那就別吃了!
目前看來,大海裡遨游的鯊魚並沒有隨身攜帶說明書。竽螺(Conus Magnus)是一種錐形螺,牠的硬殼上也沒有標明:我的八十種毒素中,有兩種可以製成鎮痛藥,療效要比嗎啡強一千倍。其他五百種海螺也有各式各樣的毒素噴射器官,牠們體內也都蘊含著各種神奇的祕方,但誰也沒有帶著說明書在深海裡穿行。海藻們似乎也不怎麼配合。沒錯,它們太小了。難道但它們就不能把說明書印在微縮膠捲上嗎?如果那樣的話,至少人們在放大鏡的幫助下就可以看到:紅藻可以降血脂,綠藻可以製造多醣,從而抑制胃潰瘍,褐藻具有抗凝血作用,而所有藻類都具有抑制風濕和抗感染的作用。「請把我碾成藥粉吧!」海藻背上的說明書應該這麼寫,「這樣就可以把我用在你的面膜、敷泥和沐浴乳中。」
但現實並非如此。一切都需要人們自己去探索。這樣就只有一種方法:試驗、試驗,再試驗。
有時候我們也會歡呼雀躍。
「每平方公尺的熱帶礁石上都會有上千種物種」,威廉.凡尼克為我們解釋生物探勘者所遇到的困難,「估計海洋裡共有上千萬種海藻,而我們只研究了其中的十分之一。除此之外,還有三百萬種細菌和五十萬種動物,我們未來的路還很長。」
化妝品業也沉浸在狂熱之中。「來自海洋的美麗」,岱蔻兒公司向人們許諾。在蔚藍海岸,人們忙著將海藻製成粉末,以便從細胞核中完全萃取維他命、礦物質、蛋白質和胺基酸。岱蔻兒公司不斷推出各種使皮膚緊致、淨化、充滿活力的產品,而且一直強調,所有產品都是純粹的生物製品,可以確保不會產生副作用。
它們可以讓四十歲以後的肌膚保持平整光滑。不過,前提是它們能為公司帶來利潤。
正當人們把熱帶稱為動物界的藥箱時,位於德國不來梅的韋格納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卻希望能在地球上冰雪覆蓋的區域中找到寶貴物質。受漢高集團的委託,「極地之星」考察船正致力於從極地生物體內提煉出高效的防曬祕方──在北極的夏天,這些生物一直在強紫外線的環境下生存。當然,人們也對南極生物自行生產的天然防凍劑展開研究。很多生活在這裡的魚類,尤其是鱸魚,都能夠在體內對多達八種物質進行合成,從而產生降低冰點的作用。北極的微生物還能被加工製成「功能食品」,這是一種透過添加某物質,提高或改變食品中的自然營養成分。優酪乳中的菌類就是一個例子,雞蛋裡的魚油,混合在麥片裡的鈣,都屬於這個範疇。海洋裡的產品似乎無所不包,藥品、化妝品、殺蟲劑、船漆,甚至效果更好的洗衣粉。
【前天】 柏林酒館(代序)前天。前天發生了什麼事?凌晨四點,有三個男人在柏林萊蒂森酒店的酒吧裡喝酒。掐指算來,這已是一年前的事情了,但下面的一段對話又似乎剛在兩天前發生。 「你為《群》做了那麼多調查研究,後來都用上了嗎?」漢納斯問道。 漢納斯是科學雜誌《PM》的主編。他端著酒杯,心裡帶著一個要求。「其中一部分,十%到二十%。」我答道。 「那就是說其中的八十%都沒用上,真可惜。你有沒有興趣為我們寫點什麼?很簡單的工作,只需翻翻你的資料就行了,寫一些關於海洋的精采文章。」 我的手裡也端著一個酒杯。男人...
推薦序
導讀
行走在海洋大道上
◎方力行(海生館前館長,現任正修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你可以想像這本《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是一對科學精神和文學浪漫緊緊擁抱的連體嬰,你也可以想像它是兩條紅、綠花色完全不同的蛇,相互纏繞,難捨難分的攜手前進,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讀它的時候,腦中要有一個非常想知道海洋中古今往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的求知渴望,心中卻要懷著文學家說故事時,無拘無束,飛揚跳脫的輕柔情懷,才有辦法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
我自己看這本書時,則猶如走在法蘭克、薛慶為世人所搭建的一條「配有玻璃的水下林道蔭」上,從遠古海洋的誕生開始,一直聯接到將來未知的世界,邊走邊看著窗外眾生的發生與幻滅,一路上有驚訝,有感歎,但更多的是慶幸自己能進入這條海洋大道中,看清來路與前程,並在喜歡的場景前,徜徉踱步。
從書一開始時,在「前天」,薛慶就為科學書籍下了一個謙遜但真實的註解:「科學中從來不存在絕對之說,它只是無限接近的藝術」,我則覺得「書」本身就是一種生命體,讀者,甚至作者,都應該瞭解,書中的資訊原本就會再成長、進化、變形(重新詮釋),甚至淘汰,就像生物一樣,它通常是以最適合當時環境的面貌呈現,但絕不是「最好」的。也正因為如此,當我看到這本書中許多資訊的表達有不同角度時,產生的反應或許不再是批判,而是更進一步求真的好奇。
生命從「昨天」開始,當偶然形成的有機分子突然開始「故意而重覆」複製自己時,海洋中無法遏止的演化史詩就壯麗地往前寫了,它其實進一步衍生出了全球的歷史,因為主流論述還是認為陸地上的生物源自海洋中;不過薛慶努力收集了各家學說,再加上他文學筆觸的渲染性,給了我們莫衷一是的炫爛與迷惑,這種風格在一般講究知識傳遞的科普書籍中是極為少見的。不過那又如何呢?他引用的理論基本上都是有證據、有所本的,其中的真實性或不真實性,和許多主觀的、自戀的、自以為是的「簽名裝飾著我們文憑的人」一般無二,只是後者以道?岸然的口吻說出,以衛道者的心情辯護自己,但卻忘記了知識的本質並不是在創造信仰,而是在喚起人們對更多知識的好奇、探索與追求。
我並不希望讀者全盤接受薛慶的所言所述,就個人看法而言,他其實有蠻多論點是加了許多想像和太遠的、不夠嚴謹的連結;不過,我真的很喜歡他對古代海洋生態的描述,三葉蟲、海蠍、菊石、奇蝦,盾皮魚、腔棘魚、蛇頸龍、滑齒龍、依拉絲莫龍、龍王鯨、巨齒鯊……等等,以及這些生物之間相互逃避、捕食的驚奇故事。在這之前鮮少有人對牠們的生態習性、生活行為立書作傳,頂多就是學術期刊中對放在博物館裡一堆冷冰冰化石所做的科學論述。為此,我曾花了十年的時間發展虛擬實境的展演技術,好在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世界水域館裡,重現世界第一次做出來、觀眾可身歷其境、體驗遠古海洋生態的海底劇場。唉!可惜叫好勝於叫座。而今看到薛慶在這本書中講述活靈活現的故事,許多主角都和海生館中每天演出的角色系出同門,真是心有??焉。這不正是真正的海洋古生物教育嗎?觀眾歡天喜地的逛博物館!讀者愛不釋手的翻科普書!
「今天」的世界真實多了。潮汐、海浪、洋流、海嘯,甚至貫穿各大洋間的溫鹽環流,清楚說明了海洋的律動,以及它所孕育的大千世界裡,千千萬萬生命間環環相扣的生態脈絡,其中的珊瑚礁是現知海洋中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系,多采多姿,也最為大家耳熟能詳。
倒是有關深海的描述,值得多放些心上去。深海是近十年來在海洋生物研究方面進展最快,也收穫最多的領域之一,誠如書中所言,海洋佔地球面積三分之二,其中五分之四是深海,但所有人類和潛水機器人實地考察過的海底地殼加起來只有五平方公里,不過千萬分之○?一六,就好比外星人只看到人的一根汗毛,卻要描敘整個人的樣子一般,真是所知有限,更是潛力無窮。不過我非常希望人們在探索了這個尚是「無限未知」的深海世界,獲得了豐盛的生命知識饗宴之後,不是另一個掠取和滅絕的開始,而是如何保護、合理利用永續共存的美麗新世界。
薛慶在「今天」的章節中,透露了許多人文的情懷,或許真正發生在自己身邊、看得見的事,更能讓人有所感觸吧!他說浮游生物隨波逐流,就像追逐虛榮的人在「美元的潮流」中沉浮,現在可能要改成「歐元潮流」了;他說「只要我們永遠希望在異類身上發現人性化的東西,我們就永遠無法理解外星人或虎鯨」,真是對許多不自覺、濫用同理心、自以為是萬物之靈的人一個當頭棒喝。對自然界的萬事萬物,我們必須有人性,必須有責任感,必須同情,必須寬容,但千萬不是自以為是,自我中心的主觀判斷表現。
他說「我們得學會區分智慧的行為和機智的解答」,真有見地!智慧是寬廣高遠,洞濁機先,創造幸福,防患未然,機智或許只能找眼挑錯,逗趣搞笑,左閃右躲,讀到這裡,你會不會覺得和現今自己周遭所見所聞的人,頗有似曾相識之感?
努力再努力,我們終於來到了「明天」。明天是什麼樣子呢?薛慶給了讀者許多的希望,從海洋中找到能源,從海洋中找新藥,從海洋中找到食物,從海洋中找新的居所,甚至到其他的星球上去尋找海洋!但是我覺得他一直想傳達兩個想法:科技和夢想會給我們新的希望,而自然和演化,則永遠會給我們意外,真是兩條無法融合,紅、綠各異,但一直相互纏繞著前進的,詭異的蛇呀!
「後天」在這本書中已是餘韻了。經過了前面溯古貫今,波瀾壯闊的大風大浪,後天的文字只是讓我們在收斂沉澱,回歸現實時,再做一些提醒似的反省和洗滌,並且努力地想在最後一分鐘,為讀者保留下一盞希望的火種。
真有趣呀!一本這麼大部頭的海洋科普文學,遍搜了古往今來有關海洋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工程、環保資訊的書籍,卻用如此多的文人情懷、人文關懷,以及若有似無的科幻想像情節,如纏七彩雜色的絲縷般,絞合在一起,的確給人全然不同的閱讀經驗;或許作者在寫這本書時不自覺地反映了他自己的人生,多采多姿,充滿驚奇,不循舊規,卻不虛此行。
推薦序
海的「演義」
◎吳明益(東華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去年我讀到薛慶的《群》,撇開對小說的具體評價,薛慶將真、偽知識(偽知識並非貶詞,人類神話史和小說史上都創造了為數可觀的迷人偽知識)交替運用,使得我在閱讀時,享有大量「平行的閱讀樂趣」。做為一個也是寫作者的讀者,我很清楚知道無論成功與否,一部小說要對治「海洋」如此複雜的空間,作者的想像力勢必與現實知識拉鋸,絕非一件輕鬆的事。誠然每個人閱讀小說的要求不一,我倒是在讀到小說裡像是海的知識百科全書的段落讀來特別有興味,甚而常常闔上書,去打開架上另一本可以啟發我對話的海洋相關書籍。
如果《群》中的「非小說」部分,獨立衍生出另一本書呢?畢竟,小說的讀者和非小說讀者的期待與口味都大不相同,作者要面臨的也幾乎是兩種敘事技藝。因此,當我收到這部直譯應為《來自未知宇宙的訊息》的《群》姐妹作時,備感好奇,一開始翻閱不免就想起過去曾讀過的類似海洋「科普」作品。
「科普」並非是將科學知識轉化為一般讀者所能接受的文字而已,它擺明了就是寫作者將科學用文字包裝成可消化、消費的閱讀模式,因此擇材、用字,敘事技巧,甚至行銷方式,乃至於出版的時機,對像我這樣的讀者來說,無一不是有趣的觀察點。「科普」是一種橋樑性的讀物,它並非專業材料的「業餘版」,而是一種要求「得兼」(專業背景知識與說故事技藝)的獨門功夫。
海的科普書向來比海的研究要少,原因不只是人類對海洋的認識還極其有限,還因為這極其有限的認識中已經容納了非常大量的資訊與難解的疑點。我以為卡森(Rachel Carson)女士的「海洋三部曲」或許可以說是某種典範。卡森的筆下博學、睿智,而且還「迷人」,從《海風下》(Under the Sea Wind, 1941)、《周遭之海》(The Sea Around Us, 1951)到《海之濱》(The Edge of the Sea, 1956),無一不是如此。《海風下》先以虛構筆法寫海濱生物,藉這些生物視野的變換,從潮間帶、極地之海、海底、河口……不斷流轉,呈現出海濱生態、海中生態以及海底生態的複雜面貌。整本書的文字風格似有所依循,又像是隨興所之,一如海風。《周遭之海》則強調信而有徵的自然史敘事,卡森強調她試著把一九五一年以前人類對海洋「最重要的新資訊」,都寫在此書裡。從海洋的形成、深海生態寫到海底火山、島嶼生態以及波浪與洋流,最終談到海洋與人類的關係,其間大量引用研究者的論文、航海日誌,以及關於海的文字文本(從達爾文到康拉德),使得整本書就像一部豐富的海的自然∕文化史。《海之濱》則貼近了人的視野,在形式上,這是一本通篇用「我」為敘述的傳統散文,卡森稱海岸為「我們祖先起源的朦朧之地」,書中以塑造和決定海岸生命的力量為敘述主體:大浪、洋流、潮汐、波濤、岩岸、沙灘和珊瑚礁的世界,她描述不同海岸的生物相,並以晨昏、朔望、高潮、低潮為界線進行觀察,呈現出所有生命相互依存的概念。
讀過「海洋三部曲」,我一方面覺得海的科普書寫的「技藝」幾盡於此(事實上,日後出版的海的科普書,知識量與新穎度容有過之,但寫法恐怕都不出這三本書),一方面又清楚地知道,海是一個無窮無盡故事的疆域:海既虛構又寫實,既有力量又抽象,既是舞台也是演出者。海不只創造生命,她甚且創造了傳說、神話、詩人、漁夫、小說家和海洋學家;她是《金銀島》、《白鯨記》、《吉姆爺爺》……,足以囊括人類文化所創造出來的無數形容詞與想像力。因此,在讀過形形色色海的作品而重新面對海的時候,讀者已然不是一個純粹的「看海的人」,而是帶著這些複雜的視野去認識我眼前的「未知宇宙」。
而為《群》花了三年的時間,訪問三十餘位作者,讀過許多海的專門論著,自己也深愛海洋活動的薛慶,將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一本「海之書」?
薛慶本身既非海洋學者,也並未投入時間進行海洋研究,因此這部作品顯然不能和海洋學家卡森所寫的「三部曲」用同樣標準來觀察。而我在讀過之後,感覺這本書恐怕也不能算是典型的「科普」。不是科普,那又是什麼?我以為它的角色較接近於人類建構出的「海學」的「傳」,或者是王道還先生在評論薛慶也引用過的「水猿假說」(這個假說也有諸多疑點)時所使用的「演義」。它依循某種「正史」,但手法多元,旁通各種資訊,成功與否的重點在作者蒐羅了豐富資訊的基礎下,如何藉由「說故事技巧」帶給讀者知識震撼卻又不摧折他們的閱讀興致?如何提出假想又讀來看似言之成理?
這點恰可說明薛慶何以在這部「非小說」中反其道而行,使用許多小說手法的可能性。薛慶除了用「全知式鏡頭語言」來演出海的「過去」(讀者注意,這個「過去」從未有人類目睹),以史詩語法來旁觀演化史,有時則穿插和朋友之間的談話與切身經歷,或扮演導覽者,帶領讀者上天入地,甚且把讀者當作談天對象閒話家常。《海》以一種近乎「散焦」的方式剪輯、鋪展,卡森在「三部曲」裡用到的寫作手法薛慶幾乎都用上了。(請容我再次提醒,這並不是把兩書並置評價的意思)讀者在這部書中或許應注意的不是學術上的邏輯性(當然有這方面喜好的讀者,也可從其中豐富的引書循線閱讀),也不是質疑時而「述而不論」,時而「夾敘夾議」的寫作模式,而是去享受一個善長說故事人所帶來的一齣精彩的海洋演義。
薛慶在這本書中展示了他散文寫作的功力,和說故事的魅力,以及偶爾出現的,在小說中不那麼應該出現的「提示忠告」……,這點在非小說裡顯然自然得多,也動人得多。於是這樣的一部「衍生之書」終究展示了它獨立的生命,就像演化小姐不動聲色所創造出的一切,如此精彩,值得展卷。
導讀
行走在海洋大道上
◎方力行(海生館前館長,現任正修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你可以想像這本《海,另一個未知的宇宙》是一對科學精神和文學浪漫緊緊擁抱的連體嬰,你也可以想像它是兩條紅、綠花色完全不同的蛇,相互纏繞,難捨難分的攜手前進,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讀它的時候,腦中要有一個非常想知道海洋中古今往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的求知渴望,心中卻要懷著文學家說故事時,無拘無束,飛揚跳脫的輕柔情懷,才有辦法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
我自己看這本書時,則猶如走在法蘭克、薛慶為世人所搭建的一條「配有玻璃的水下林道蔭...
目錄
前天
柏林酒館
昨天
雨季
看得見的土地
進化女神的手提袋
一個細胞的成就
性
雪球和氣墊
嚴陣以待!
冷熱交加
瘋狂的地質學家!
新鮮的魚
死亡
歡迎光臨侏羅紀公園
岡瓦納古陸之前的潛水艇
群雄逐鹿
災難+災難
鯨的一日
海洋消失之日
殺手之死
今天
月亮背後
海面的坑窪
海浪沙拉
對一場災難的觀察
好望角的交通堵塞
?什?細菌有姓無名
小角色
城市中的一日
大嘴一族
被獵捕的獵人
大吊燈的帝國
在造物的深海宮殿
有人嗎?
智慧野獸
X檔案
明天
帕迪與虛擬羊羔
幸福之「藥」
小小的瓦特之旅
技術進化
深海考察隊的旅行
兩棲動物的回歸
水世界
後天
未知的宇宙
附錄
地質年代表
名詞解釋
前天
柏林酒館
昨天
雨季
看得見的土地
進化女神的手提袋
一個細胞的成就
性
雪球和氣墊
嚴陣以待!
冷熱交加
瘋狂的地質學家!
新鮮的魚
死亡
歡迎光臨侏羅紀公園
岡瓦納古陸之前的潛水艇
群雄逐鹿
災難+災難
鯨的一日
海洋消失之日
殺手之死
今天
月亮背後
海面的坑窪
海浪沙拉
對一場災難的觀察
好望角的交通堵塞
?什?細菌有姓無名
小角色
城市中的一日
大嘴一族
被獵捕的獵人
大吊燈的帝國
在造物的深海宮殿
有人嗎?
智慧野獸
X檔案
明天
帕迪與虛擬羊羔
幸福之「藥」
小小的瓦特...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