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撰寫的主要目的,欲探討社會在工業經濟及社會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工業化,教育體制模式的功能與改變,及其受社會與制度的影響。因此之故,建構本書的內容是循著宏觀而非微觀觀點,著重下列幾個重點:首先,教育體制受工業化發展影響,形式及內涵的改變,與經濟及職業結構的關係;其次,教育科層化及階級化發展,對均等或菁英教育的影響,以及造成的社會流動或階級複製;再次,教育體制的因應社會變遷,學校組織及學生生活組織問題;最後,學校與家庭、社區的相互關係及變化。
作者簡介:
現任:現退休且為兼任教授並在教育學系博士班講授「教育社會學專題研究」一課
學歷:美國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社會學博士
經歷:曾在芝加哥大學擔任Flbright客座訪問教授一年、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目錄
第一章 緒論:社會與教育
第一節 社會科學對教育的貢獻
第二節 美國教育社會學的發展
第三節 教育社會學的起源
第四節 教育社會學的概念
第五節 本書內容的組織
第二章 教育社會學理論觀點
第一節 功能理論
第二節 衝突理論
第三節 韋伯理論
第四節 互動理論
第五節 中國古代的教育社會學思想
第三章 教育制度的功能與價值
第一節 教育對社會穩定的貢獻
第二節 教育與社會變遷
第三節 教育功能的比較觀點
第四節 台灣的教育發展與概況
第四章 教育科層組織的發展
第一節 科層組織為一種理想型
第二節 教育科層化
第三節 工業社會的科層化
第四節 高等教育的科層體制
第五節 教育體制的專業地位
第六節 台灣國中小學校組織的科層規模與資源分配
第五章 工業化、職業發展與教育
第一節 教育與經濟發展的歷史觀點
第二節 教育與職業的關係
第三節 教育、職業與所得
第四節 學校在職業安置的角色
第五節 台灣教育與經濟關係
第六節 台灣教育與職業及所得的關係
第六章 教育與階層化過程
第一節 學校教育的階層化
第二節 教育取得與成就模式
第三節 教育成就的其他因素
第四節 教育機會的均等
第五節 台灣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
第六節 台灣教育機會與社會流動
第七章 教育與人口
第一節 世界的教育狀況與問題及人口成長
第二節 人口動態對教育的影響
第三節 對年輕成人科夥的影響
第四節 教育對人口動態的影響
第五節 台灣人口成長與教育擴充
第六節 台灣人口成長的教育效果
第八章 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
第一節 影響學術性學習的因素
第二節 影響非學術學習的因素
第三節 台灣傳統文化教育的問題
第九章 教育體制的結構
第一節 教育型態及結構
第二節 美國高等教育體制
第三節 美國與其他前進工業化國家教育體制的比較
第四節 學校的組織
第五節 教學專業化的困難
第六節 台灣現行教學體制的結構
第十章 學生生活的組織
第一節 學校為人塑造過程的組織
第二節 學生文化與青年文化
第三節 台灣國民中學學生生活
第十一章 家庭與教育
第一節 家庭變遷及階級影響
第二節 學校的文化
第三節 入學的家庭準備
第四節 兒童的生活空間
第五節 補償教育
第六節 家庭與學校在台灣社會變遷中的問題
第七節 台灣家庭變遷及社會化
第十二章 學校與社區
第一節 學校與社區
第二節 學校在社區的發展
第三節 社區為一種教育因素
第四節 學校、家庭與社區支持影響青少年學術成就
第五節 學校對里鄰社會凝聚的影響
第六節 社區與學校、家庭的夥伴關係
第七節 台灣學校與社區關係的演進
第一章 緒論:社會與教育
第一節 社會科學對教育的貢獻
第二節 美國教育社會學的發展
第三節 教育社會學的起源
第四節 教育社會學的概念
第五節 本書內容的組織
第二章 教育社會學理論觀點
第一節 功能理論
第二節 衝突理論
第三節 韋伯理論
第四節 互動理論
第五節 中國古代的教育社會學思想
第三章 教育制度的功能與價值
第一節 教育對社會穩定的貢獻
第二節 教育與社會變遷
第三節 教育功能的比較觀點
第四節 台灣的教育發展與概況
第四章 教育科層組織的發...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