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哲學研究》為作者楊政河以哲學觀點探究華嚴、講述華嚴,並對於中國古德先賢所體證的華嚴教理,作有系統之研究而完成的鉅著。
書分「華嚴經教」與「華嚴哲學」兩大部分:前者以華嚴經解題、華嚴經宗教實踐的理論根據與行證法門、普賢行願思想研究、法界觀法的構造與特質等為核心,開展出如來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證悟境界。後者則以法界緣起思想的形成、展開與歸宿、華嚴哲學的理論架構、法界圓融無礙的理論根據等為重心,開展出無上甚深的哲學境界。
全書對華嚴經教及其哲學賦予嶄新的意義,深入淺出,令讀者了知《華嚴經》在整個佛法中的殊勝,及實踐法門中的究極境界,而非僅作尋常的哲學論。
目錄
題辭(懺雲法師、李炳南先生)
序(一)~(四)
我對華嚴哲學的探究過程與心得(代序)
第一章華嚴經解題
一略述華嚴經的傳譯
二以體相用三大來解說「大方廣」
三以華嚴三聖來解釋「佛華嚴」
四「經」以能詮得名攝持為義
五總說
六結語
第二章華嚴經宗教實踐的理論根據與行證法門
第一節華嚴經具足十種甚深廣大無比的法門
第二節舉果勸樂生信分-所信因果周
一教起因果
二所信因果
第三節修因契果生解分
一差別因果周
二平等因果周
第四節託法進修成行分-成行因果周
第五節依人證入成德分-證入因果周
一入法界品在華嚴經的重要性
二善財童子代表華嚴經宗教極致的最高境界
三五十三參的殊勝
第三章華嚴經普賢行願思想研究
第一節本論題的重要性
第二節華嚴三聖圓融觀中所彰顯的法門
第三節普賢菩薩在華嚴經中的重要地位
第四節普賢菩薩十大行願的殊勝
第五節結歸淨土
第四章法界觀法的構造及其特質
第一節法界觀法概說
第二節法界觀法的分類與展開
一觀法的分類法
二杜順的五教止觀
三智儼的數種觀法
四法藏的妄盡還源觀與十重唯識觀
五澄觀的華嚴心要觀與三聖圓融觀
第三節杜順大師華嚴界觀門的結構
第四節性起觀與緣起觀
第五章法界緣起思想的形成,展開與歸宿
第一節華嚴經典的殊勝
第二節法界緣起的形式
第三節法界緣起所應具足的三項原則
一染法緣起
二淨法緣起
三染淨合說
第四節緣起因門六義法及其相即相入義
第五節法界緣起的分類與展開
一四種法界說的形成過程
二法藏大師的諸種法界說
三慧苑的四法界說
四澄觀大師由三法界形成四法界說
第六節法界緣起的歸宿
第六章華嚴哲學的理論架構
第一節華嚴經在佛教中的地位
第二節華嚴經的教旨
第三節華嚴經的世界觀
第四節華嚴的宇宙觀
一四種緣起觀
二四種法界的意義
三法界緣起的究極意義-十玄緣起
1十玄緣起的意義
2新古十玄的形成與異同
3十玄緣起的義理解說
四無盡法界緣起的形成理由
五法界圓融的全體性
第五節華嚴實踐法門
第六節海印三昧-一真法界
第七章法界圓融無礙的理論根據
第一節無盡法界緣起的妙諦
第二節法界圓融的理論是由同時具足相應門所展開
第三節華嚴明法品三寶章所詮明的圓融自在理論
一緣起相由門
1緣起互異門
2諸緣互應門
二法性融通門
第四節華嚴經探玄記所闡明混融無礙的道理
一緣起相由的十門
二同異即入的四概念原理
三諸緣各異義與互遍相資義
四緣起果法與緣起本法的關係
五相即與相入的本義
六以十錢數法來解說相即相入的真識
七上數法與下數法
八異體相即
九異體相入
十同體相入
十一同體相即
第五節澄觀大師的法性融通門
第六節達成事事無礙法界的最高妙境
第八章華嚴宗密大師學風研究
題辭(懺雲法師、李炳南先生)
序(一)~(四)
我對華嚴哲學的探究過程與心得(代序)
第一章華嚴經解題
一略述華嚴經的傳譯
二以體相用三大來解說「大方廣」
三以華嚴三聖來解釋「佛華嚴」
四「經」以能詮得名攝持為義
五總說
六結語
第二章華嚴經宗教實踐的理論根據與行證法門
第一節華嚴經具足十種甚深廣大無比的法門
第二節舉果勸樂生信分-所信因果周
一教起因果
二所信因果
第三節修因契果生解分
一差別因果周
二平等因果周
第四節託法進修成行分-成行因果周
第五節依人證入成德分-證入因果周
一入法界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