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生命裡的一個必要面向。
覺得孤獨的人,其實是因為他的心靈缺乏共鳴的情形相當嚴重,是因為他對自己欠缺瞭解所致。
每一個小孩在成長的每一步,在人格成熟的每一步進展,在碰上每一個新的挑戰時,都等於是離開安穩的環境,投身到新的處女地。這樣看來,孤獨是步向成熟不可避免的過程。生命每進入新的階段,都會出現某種形式的孤獨。
我們這時代的個人發展,常標舉個人主義,而不強調合群生活,孤獨因而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重要課題。我們之所以自願選擇孤獨,為了是要保證自己的獨立自主,今天諸多科技的發展,可以讓我們不一定要住在關係緊密的社會裡,一樣可以生存得很好。可是,這樣的發展於我們的心裡上,有什麼影響呢?這種追求孤獨的趨勢,背後的驅力到底是什麼呢?
魏蘭-波斯頓博士舉了許多孤獨的矛盾現象,也引證了一些古典的故事和童話,帶我們一窺隱居靈修和回歸自然的傳統。她也檢視了孤獨之所以痛苦的原因、世人看待孤獨的方式,以及孤獨於心理成長上扮演了怎樣的角色。透過佛陀、聖安東尼、耶穌等人的例子,魏蘭-波斯頓博士為我們抽析出個人若是選擇孤獨,通常會碰上什麼考驗: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幻想、離群索居等等。
我們若在童年裡未能培養出『有伴的孤獨』能力,或是喜歡用孤獨作藉口以逃避人際來往的話,我們就會因為孤獨而苦。魏蘭-波斯頓博士認為心理治療所要做的,便是發現我們可以獨自成長為獨立的人,同時又不致將世界阻隔在外。由她執業生涯裡碰到的一些案例,可以告訴我們孤獨在心理治療的架構裡面,可以有怎樣的推演和發展。我們若是永遠無法在人類的大家庭裡找到孤獨,那就只有從個人的生命孤獨裡去尋找了。
作者簡介:
瓊安‧魏蘭-波斯頓(Joanne Wieland-Burston)
瓊安‧魏蘭-波斯頓是在慕尼黑和蘇黎世執業的美國心理分析師。范德比爾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比較文學博士、法國文學碩士。一九九○於蘇黎世的榮格學院(C. G. Jung Institute)接受心理分析訓練,且取得榮格學院的分析心理學加文憑(一九八一年)。《孤獨世紀末》於一九九五年以德文由Kreuz Verlag出版(名為Einsamkeit),荷蘭文的版本也即將出版。從一九八○年代開始,在歐洲各處重要學術機構演講。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