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昭陽(1903-2002),台北板橋人,首開日治時代台灣子弟考入競爭激烈的東京第一高等學校先河,使台灣新聞界大事報導,也因此燃起台灣人在殖民者的刻意壓迫下對教育的熱情與重視。1925年,更以一個殖民地大學生之姿連中三元,先後通過日本行政科高等文官、司法科高考及大藏省(財政部)的就職考試,創下台灣甚而是日本教育界的先例,為當時的台灣人帶來了莫大的鼓舞。
朱昭陽在日本的生活固然可謂平步青雲,他對母親──台灣的教育問題卻始終懷抱著豪情,二次大戰日本戰敗後,他放棄了在大藏省17年的工作,越年毅然決然地回台投身故鄉的重建,也是因為時刻以教育桑梓為念,同年9月,台灣人創辦的第一所大學──延平學院就在他與宋進英、劉明等人的奔走下誕生了。本書即欲藉著紀錄延平從大學轉變為國高中補校、中學的經歷,深刻的刻畫創辦者朱昭陽的一生。
從其家世、教育背景、仕途、二次大戰的爆發與結束,述及回台開辦延平學院,於經歷「二二八事件」巨變後延平的傾頹及復校,與進入合庫的公職時代等段落,循序漸進,不僅反映了時代的悲歌,也描繪出一位威武不屈的勇士圖像。
作者簡介:
林忠勝
台灣宜蘭人,1941年生,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中學、專科、大學及補習班教職二十年,學生逾五萬人。宜蘭慧燈中學創辦人,曾獲頒「十大傑出教育事業家」獎。1969-71年間,於中研院近史所追隨史學家沈雲龍從事「口述歷史」的工作,完成《齊世英先生訪問紀錄》一書。1990年,與李正三等人向美國政府申請成立非營利的「台灣口述歷史研究室」,從事訪問台灣耆老、保存台灣人活動足跡的工作。
吳君瑩
林忠勝的同鄉和牽手,台北女師專畢業。她支持丈夫做台灣歷史的義工,陪伴訪問、攝影和整理錄音成為文字記錄的工作。
他們的無私努力,讓更多關愛台灣的人知道先賢前輩的往事,進而期盼為台灣建造一座雄偉的歷史殿堂:《陳逸松回憶錄》、《朱昭陽回憶錄》、《楊基銓回憶錄》、《劉盛烈回憶錄》、《廖欽福回憶錄》、《高玉樹回憶錄》,就是他們心血所砌成的台灣歷史的基石。
目錄
目次前言林忠勝代序一朱耀沂代序二朱耀源一、家世(一)祖父造紅酒(二)遷居埔仔墘二、教育(一)父親教我漢文(二)進板橋公學校(三)就讀國語學校1.提前入學2.學校生活3.罷學風波(四)插班麻布中學1.留日緣起2.初抵東京3.一種啟示4.幾點感想(五)東京一高時期1.考入一高2.主修法文3.學寮生涯4.準備升學(六)東京帝大時期1.選讀經濟2.連中三元3.社團活動4.感恩懷舊5.告別東大三、仕途(一)入大藏省(二)組織家庭(三)擇鄰而居(四)調動頻繁四、戰雲(一)山雨欲來(二)風雲日緊(三)控制思想(四)禍及台灣五、戰爭(一)進入戰時(二)苦悶歲月(三)烽火人生(四)日本投降(五)準備回台1.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2.籌組「新生台灣建設研究會」3.擴大組織「東京台灣同鄉會」(六)辭職返鄉六、回台(一)渡海歸來(二)骨肉重聚(三)接長中學(四)搬到新家七、辦學──延平學院(一)辦學動機(二)籌備工作(三)組董事會(四)正式開學八、劇變──「二二八事件」(一)政治獨占(二)經濟壟斷(三)更改地名(四)禁止台語(五)希望破滅(六)官逼民反(七)禍及延平九、公職──合庫時代(一)進入合庫(二)常務理事(三)政府綁票(四)百日黑牢(五)藉機株連(六)白色恐怖(七)懷念劉明(八)我被檢舉(九)謝去李來(十)拒不入黨(十一)困擾問題(十二)人事更迭(十三)合庫退休十、復校──延平補校與延平中學(一)申請復校(二)補校風雨(三)興建校舍(四)設工藝社──懷念王白淵(五)補校功能(六)改制中學(七)庶民學校(八)校園中立(九)繼往開來(十)今生無悔索引
目次前言林忠勝代序一朱耀沂代序二朱耀源一、家世(一)祖父造紅酒(二)遷居埔仔墘二、教育(一)父親教我漢文(二)進板橋公學校(三)就讀國語學校1.提前入學2.學校生活3.罷學風波(四)插班麻布中學1.留日緣起2.初抵東京3.一種啟示4.幾點感想(五)東京一高時期1.考入一高2.主修法文3.學寮生涯4.準備升學(六)東京帝大時期1.選讀經濟2.連中三元3.社團活動4.感恩懷舊5.告別東大三、仕途(一)入大藏省(二)組織家庭(三)擇鄰而居(四)調動頻繁四、戰雲(一)山雨欲來(二)風雲日緊(三)控制思想(四)禍及台灣五、戰爭(一)進入...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