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瑪傳承的瑜珈大法
活用心智的20個黃金法則,引領你開創永續的生命慧能
傳承千年的喜馬拉雅瑜珈,已然成為時下全球最時尚火熱的流行運動。本書集結了享譽全球的國際權威瑜珈泰斗宗師斯瓦米韋達大師的瑜珈演講精義,為你帶來卓越的智慧和洞見,傳達韋達大師指引我們改變生命能量的20個黃金法則,是不容錯失的智慧能量書,引領你獲得從內而外的全方位身心健康、啟航駐顏益壽的安泰生命。
滋養身心、提升能量是時下每個人最渴求的圓滿境界。然而,很多人卻因不諳養生之道而事與願違地選擇了有礙身心成長、消耗能量、縮短壽命的生活方式。其實,生命的能量和智慧並不難求,當你領會了活用心智的精義,在斯瓦米韋達的引導下透過各種延年益壽的養生瑜珈法及放鬆、調息術,提升自我的節制力與專注力,激活身心的自我療愈機制,即能輕鬆獲得源源不斷的豐沛生命能與創造力,成就身心靈的和諧如意。
章節試閱
1 暴食是因缺乏愛
最健康的節食是有節制地進食,心中明明了了,用餐之前下個決心:我要少吃三口。這不是自虐,也不會太困難。
我們過去發放的一本小冊子中寫道:「如果心靈是充實的,就不需要猛填你的胃。」當今社會處處講究成功,而不注重幸福,以至於成功的人多過幸福的人。追求高度經濟發展的結果是,大家沒有時間好好處理人際關係,人與人之間不再有閒逸的互動、少了輕鬆的溝通。我們心中常常生出一種空虛感,不知該如何填補,所以就試圖以填飽肚子來替代;肚子有很大的伸縮性,所以我們就猛往裡面裝食物,結果肚子滿了,心卻還是空的,心理的欲望是永遠填不滿的,即使暫時滿足了生理欲望,然後又如何呢?你可以縱容自己吃的欲望,但是在吃之前,心裡要明白:我是無法藉此得到滿足的。
假使明白是內在的不安全感引起進食的欲望,真正的原因是缺少愛,是需要有人照顧,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但是你依然會問:「然後呢?就算少吃一點,我還不是一樣寂寞?怎麼辦?」答案是去愛。我也曾經在面對該不該再多吃一點食物這個問題時,有過心理掙扎。
我的結論是,愛別人的人,自己不會胖。我小時候讀過一本印度哲學的古書,其中有一段故事,講的是一對非常恩愛的夫妻,丈夫出了事要坐二十年牢。妻子發願,要丈夫出獄後仍然能看到她的青春容貌,所以每天早晚站在鏡子前面幾分鐘,看著自己,不許容貌有所改變。在這樣自我暗示的精神力量下,她真的沒有變老。我相信這是有可能的。
有人會說:「我確實需要愛,可是得不到愛,我又能怎麼辦?」
我的答案是:如果覺得沒有人愛你,就主動去愛別人。這很不容易做到,因為我們的自尊心、自我意識太強烈。「不論我怎麼做,他也不會改變的,我已經試過太多次了。」「難道要我強忍住怒氣,忍受傷害,讓內心飽受侵蝕地主動去愛他嗎?」是的,要克服愛的挫折很困難。我們一生中會對許多人不滿,不論是妻子對丈夫,丈夫對妻子,還是兒女對父母,父母對兒女。但我還是要說,主動去做更困難的事,才能去除孤寂感。
*學會享受食物
在人類的文明史中,食物是傳遞愛的工具。為所愛的人準備餐點,請關心的人來家裡吃晚飯,想跟人進一步熟識,就找他來共用茶點,不想跟某人繼續交往,就不再請他來用餐。把進食和愛相聯結,已經成為我們不自覺的意識。如果覺得孤單,就會為了壓抑孤寂、空虛感而想要進食。
然而,用這種替代方式去排解孤寂感是不可取的,最好也不要單獨進食,和他人分享食物才會得到更多的滿足感。
印度有個關於吃的古老寓言。故事說宇宙之主的兒子有些是善良的天神,有些是邪惡的阿修羅。有一次上帝要考驗他們,就讓他們一起用餐,但是上帝把他們的手臂纏上木條,讓他們的雙手不能彎。吃飯時間到了,祂讓阿修羅先吃,阿修羅伸直手去抓食物,但是無法放進口中,怎麼都吃不到,個個氣急敗壞。於是就讓他們離座,然後叫天神進來吃,天神們都吃得很開心,因為他們拿起食物相互餵對方,結果不只享受到美食,還享受到彼此的愛。
根據瑜珈的哲學,享受基於兩個原則—自制和專注,真正的樂趣也源於此。要懂得自我節制—不用太甚,稍微節制就可以。外面的世界有太多誘惑,又都唾手可及,所以我們這一代人很難學到自制,想要的就拿,非得到不可。「是我的東西,我愛怎樣就怎樣」,這是現代人的通病。
喜樂感來自於專注。還記得上次吃蘋果的喜樂感嗎?抓過來囫圇吞下不是吃,吃有吃的藝術。以前的人會在晚餐前先說一段禱文,大家圍坐在桌旁,等人到齊了才開始吃。現在的人住在公寓裡,過著孤單的日子,下班回家只隨便吃點喝點,這樣怎麼能身體健康、精神富足呢?吃蘋果時,拿起來咬一口,隨意咀嚼幾下就吞進肚裡,大家都在急什麼呢?
把蘋果拿在手裡時,你曾經用心享受、體會指尖那奇妙的觸感嗎?曾經體會過蘋果帶來的視覺享受嗎?會細細端詳它的色澤,像端詳一朵嬌豔的玫瑰嗎?品嘗的感覺有一半來自味覺,另一半要靠鼻子。吃蘋果時,應該慢慢地感受它的氣味。享受觸覺、視覺、嗅覺,然後是味覺。這就需要節制的功夫,要有點耐心。這樣有條不紊地享用一顆蘋果,比吃一整簍蘋果的效果還好。
*廚房是神聖的地方
吃的時候,注意力要集中在舌頭的味蕾上。如果吃了東西卻記不得它的滋味,怎能得到滿足感呢?吃有吃的藝術和技巧。現代人很注重「吃什麼」,可是很少有人談「怎麼吃」。
食物是生命能量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廚房是個神聖的地方,在廚房烹調食物時,心態一定要平和、專注。我童年時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我來自一個非常虔誠修道的家庭,六、七歲的時候隨家人住在喜馬拉雅山下一個城鎮的郊區,有一天晚上我家來了一位斯瓦米。他靜靜地坐在屋外,據說已經有二十五年沒說話了,如果有必要,就在隨身帶著的一片木板上寫幾個字。第二天早上,我的母親為他準備了一份豐盛餐點,裝在幾個銅碗裡,擺在銀盤上,蓋上雪白的布,由父親端去供養他。
斯瓦米揭開白布,只拿一小碗,揮手示意父親把其他食物拿走。父親很訝異,問他:「您昨天在山中走了一天,昨晚也沒吃東西,為什麼不多用一些?」斯瓦米拿出木板,寫下「我不接受瞋心做的食物」。父親非常震驚,因為的確只有斯瓦米拿走的那道菜,是我母親在心平氣和之下做的,後來她為了家裡的事動氣,其他的食物都是帶著怒氣做的。
所以,一旦進了廚房,就應該注意自己的心境。有人可能會說,我們都是凡人,會有情緒的起伏,一天忙下來已經很累了,傍晚進廚房不可能都保持天使般的微笑吧?情理上是如此,但是每天靜坐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當我們做放鬆練習和打坐時,即使用了一個小時,也不會感覺有那麼久。如果站著等公車,就覺得一個小時很漫長。
因為在身體放鬆、心境平和、不覺得無聊、不煩躁的情形下,我們會有平靜而知足的感覺,這不是由於滿足了外在的欲望,而是發自內心的。無論追求到多少外在的東西,我們都不會滿足。可是,每天只要花一點點時間,靜下心來,和自己相處,就可以帶來持久的知足感,讓自己一整天都處在平和的心境中。
*注意自己的姿勢
要解決暴食的毛病,還要認識一個知覺中心,即肚臍(包括胃部和橫膈膜)。我們從不去留心它,不去聆聽自己的身體,已經讓它變得模糊、麻木而不靈敏,不能區別什麼是想吃的心理欲望,什麼是該吃的生理反應。所以要學會覺知它。第一步,要學會運用橫膈膜呼吸。橫膈膜呼吸法不僅能克服暴食的問題,也能幫我們把心靜下來。多數人不懂怎樣正確地呼吸,坐在那裡,脊椎彎得像弓,導致胸腔不能擴展,肺像一團受擠壓的海綿,使空氣無法進入。
所以,我們要不斷地提醒自己:坐正,打開胸腔,挺起脊椎。注意自己的姿勢,學習用肚臍、胃和橫膈膜部位呼吸。除了建立起良好的如廁習慣之外,這是第二個很重要的習慣,比較難養成,但是一定要學會。
我開始靜坐時,大約一次呼吸要用一百一十秒。這樣的呼吸一次,馬上可以讓我靜下來,引導我改變心境,進入靜坐的狀態。每個人都可以這樣練習,並非即刻就可以把一呼一吸延長到一百一十秒,我是打坐幾十年了才做得到。但是只要能夠稍微注意呼吸的進出,就可以靜下來。試著用橫膈膜緩緩地呼吸,心就會慢慢平靜。
2 學會接納和包容
芬芳的心靈和帶有香味的言語是成功的祕訣,都是生起於內心的。擁有成功祕訣的人,是絕不會失敗的。
成就有很多方面,身體上的健康強壯是成就,能背誦許多文章是成就,與丈夫、妻子、父母、子女相處和諧是成就。妻子對你滿意,你在夫妻感情方面就成功了。先生對你滿意,你就成功了。練好了氣功,即使生病還是感到活力充沛,這也是成就。能處變不驚,保持鎮定平和,成為眾人追隨的中心,也是一種成就。你想要的是什麼樣的成就呢?是能清清楚楚地覺知身體每一部分的情況?是能輕易地得到智慧?是無論何時何地,每個相遇的人,都會感到你的親和力?是和別人握手之際,對方會由衷地信任你?是子女和你沒有隔閡,有問題時會求助於你?是另一半對你無所隱瞞?或是父母親每天暗暗為你祝福,以你為榮,你們之間沒有摩擦,看到彼此就覺得開心?
印度的古老傳統裡有一個字—Sri(讀作Shri),是印度聖母的名字,她賜福眾生,心中有她才能夠萬事成就。感應到她在心中,就可以心想事成。
Sri代表了包容眾生、庇護眾生的力量,具有這種特質的人有深厚的慈悲心,即中國人所謂菩薩心腸。因為她在心中;不是在身外的寺廟中,而是在內心的寺廟中,所以萬事可以成就。如果內心感應不到她,即使再努力、爭取、掙扎,也只會失敗。真正的成就是,沒有人會抗拒你的成就。
*水與岩石的邏輯
有人問我:「斯瓦米,我該買哪種面霜,用哪種化妝品,穿什麼樣的衣服,才會變得有魅力,讓人抗拒不了我?」我的答案是,不管怎麼打扮自己,只要心中排斥這個世界,別人就會抗拒你,因為你不接受世界。跟著我的人都知道,沒有人會對我說「不」,因為我從不排斥任何人。不論什麼人來我這裡,要求些什麼,我都說「好」。在我的學院裡,我常常對學生和工作人員說,他們寫信的語氣太商業化了,信讀起來應該要像一封親切的私人信函才對,而他們寫的信用了「不」字,是冷冰冰的商業書信,應該把「不」拿掉。可以用別的方式表達同樣的意思,而不必用「不」字。
這世界上有兩種力的形態,一種是像岩石的力,另一種形態的力是水,水遇到岩石會繞開流走。可是所有的海灘上留下來的,都是岩石被海水沖襲磨碎的沙。像岩石一般堅硬,所到之處就只會遇到阻力。或者,我們應該選擇似水一樣的力量,以磨碎岩石?
這是最基本的與人溝通之道。你知道身體上最強的肌肉是哪裡嗎?是舌頭。它藏身於兩排尖銳的牙齒之間,可是牙齒會脫落,舌頭卻不會脫落。你要做哪一個?成功的祕訣在於能強得像舌頭一般,而不是像牙齒。可是大家卻不肯學這個祕訣。我們溝通時所使用的字眼已經注定了我們會失敗,比如在生意上求別人幫忙,而所使用的方式卻保證得到的答案會是「不」,難怪我們會聽到這麼多「不」。這也正是父母親拒絕你、子女抗拒你、夫妻之間有隔閡的原因,因為你們都要做尖銳的牙齒,不願意做舌頭,都要做岩石,不願意做水。
*部分成就不算成就
對自己也對他人更有益的是:不要把自己的心鎖起來。而人們卻不願意這樣做。所以,想要有成就,就先把Sri安放在心田,做一個名符其實的Sriman或Srimati,讓那宇宙母性神聖的能量與自己同在,感受宇宙間那股無所不包的意識。印度的吠陀經典中有一句是:願我對人說「是」,讓「不」在我的字彙中消失。要培養這樣的意識,就必須先感受自己心中最深層的那份寧靜。
人們通常都是在心緒起伏不定、心思散亂的情況下,倉促做出決定,公事、家事、感情上均如此。而這樣的決定常常是錯誤的,因為在強烈的情緒影響下是做不出正確決定的。要做決定前,先靜坐一會兒,甚至就站著,讓心神定下來。當覺得心已經定下來了,就讓自己去到心中最寧靜的內層,然後讓問題在意識中輕輕浮現,把問題留給宇宙。會有某人出現並幫助你,也許是素昧平生的人。你會收到答案,而且是絕對不會出錯的答案。
*學會寬容和接納
做人最重要的品格就是寬容,有時我們會在生意或家事上面臨選擇,不知道該選哪個,卻沒有意識到也許還有第三條路,可以兩全其美並且不會有衝突。當然,有些事是不能兩個都選的,譬如不能同時娶兩個女友,或同時嫁給兩個男友。
但這有解決之道。在印度,假如一個人同時喜歡兩個人,就可以和其中一人結婚,認另外一人為乾兄弟或乾姊妹。這讓我想到,大約五十年前,我以閱讀《讀者文摘》自學英文,有次讀到一個笑話:假如兩男一女流落到海中孤島,會發生什麼事?我記得書中說的是,如果他們是西班牙人,其中一個男的會殺掉另一個男的,然後和女的結婚。如果是義大利人,那個女的會殺掉一個男的,然後和另一個結婚。如果他們是英國人,什麼事都不會發生,因為沒有人介紹他們認識。這個笑話還講了別的幾個國家,但是沒有提印度。我認為,如果他們是印度人,那個女的會認一個男的為乾哥哥,然後她的乾哥哥會做主把她嫁給另一個男的。
碰上對立的選擇時,試著找找第三條路,即可以把對立面融合在一起的那條路。學會化對立為統一,人生就變得平衡、進入中流,可減少很多掙扎。在每個人的心內,都應該有個觀察者看著事態的進展。
如果這條路不通,不要斷了另一條路,事先保留走另一條路的機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要讓每一步都伴隨寬容、接納的心態。盡力去做想做的事,但是要學著接納一個事實:我不是完人,所以不可能事事成功、盡善盡美。學會去到內心深處那個完全中立的地方,在那兒做決定。不要把成就局限在片面的成就之中,要學會寬容、接納。
1 暴食是因缺乏愛最健康的節食是有節制地進食,心中明明了了,用餐之前下個決心:我要少吃三口。這不是自虐,也不會太困難。我們過去發放的一本小冊子中寫道:「如果心靈是充實的,就不需要猛填你的胃。」當今社會處處講究成功,而不注重幸福,以至於成功的人多過幸福的人。追求高度經濟發展的結果是,大家沒有時間好好處理人際關係,人與人之間不再有閒逸的互動、少了輕鬆的溝通。我們心中常常生出一種空虛感,不知該如何填補,所以就試圖以填飽肚子來替代;肚子有很大的伸縮性,所以我們就猛往裡面裝食物,結果肚子滿了,心卻還是空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