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年 1 月,十世班禪喇嘛突告圓寂。不論是出於天意或人謀,這都是一個最不適當的險峻時刻:在中國國內,鄧小平的接班問題逐漸白熱化,同年爆發「六四」事件,政治情勢更為波濤詭譎。「六四」事件也使中國在國際上形同孤立,刺激了中國乖戾的自衛心態。尋訪班禪喇嘛轉世化身的過程,就在險惡中展開。
按照藏傳佛教的傳統,班禪與達賴互為師徒、互相認證,十世班禪的轉世靈童,理應經過十四世達賴喇嘛的確認,才可坐床登基。
但是,達賴喇嘛以及「達蘭薩拉」流亡藏人社區的存在,正是觸犯了中國的兩大忌諱:從漢族民族主義和國家主權的立場,達賴喇嘛代表「分裂國土」的陰謀份子,圖謀破壞「祖國統一」;從共產主義的立場,達賴喇嘛代表宗教性靈的無上權威,為共產意識型態所不容。
北京深知,只要能夠主導班禪的尋訪,也就等於控制了達賴未來的轉世。這步棋至為重要,也至為陰毒。於是,在政治陰謀、宗教理想,以及歷史與現實利益的糾葛下,北京、達賴喇嘛、西藏各方展開一場漫長的尋訪……。
一位傑出的西方記者追索這段歷程,寫成此書,她本身甚至也是這個奇譎賽局中的一枚棋子。作者不但是說故事的能手,難得的是,她在「入戲」之餘,還能保持某種抽離,從這段十年的尋訪過程映照出西藏與中國之間糾纏難解的歷史脈絡。
這是一個悲劇故事,其可悲之處在於政治與宗教之間永恆的衝突,也在於當宗教領袖與政治領導人昧於現實、一廂情願、一意孤行時,能帶給人民、國家、甚至整個民族多大的災難。
作者簡介:
伊莎貝爾.希爾頓(Isabel Hilton)
愛丁堡大學中文碩士,並在愛丁堡大學博士班修習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曾獲北京語言中心與上海復旦大學獎學金,中、西、德、法文流利。1976年入新聞界,採訪足跡遍及中國、日本、美國、法國、西班牙、中南美洲、中東,為New Yorker、New Statesman、Time、New York Times Magazine、Literary Review、Financial Times、The Independent、The Observer、The Economist等知名媒體供稿,並主持電視新聞節目、拍攝紀錄片,也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任教。作品也曾以本書題材拍成紀錄片Kingdom Of The Lost Boy(BBC 1996)。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