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34年春,年輕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領五萬兵士入侵小亞細亞,直抵印度,征服波斯。十一年歲月,征戰萬里。亞歷山大總是身先士卒,比他的兵更像戰士,他也運用政治手腕,降服了敵軍將領。亞歷山大功勳彪炳,為希臘世界打開了通路,希臘文化也得以流傳到亞洲。
亞歷山大,馬其頓國王腓力之子。在佩拉(Pella)的王宮裡,名師們無不費心調教他們。舞刀弄劍他學得很好;體能鍛鍊難不倒他;狩獵和思考他比誰都棒。
老師們訓練他們的身體,也培養他們的判斷力和道德感。亞歷山大體魄強健,英姿煥發,渾然散發出非凡的氣質,可以預見他將有不同凡響的一生。
腓力去世,亞歷山大即位為國王。馬其頓王國本來統治著希臘,而希臘人不願再受波斯人奴役。小亞細亞的城市期待解放的日子。亞歷山大率領五萬人馬,越過了赫勒斯滂(Hellespont),波斯王大流士(Darius)自信勝券在握,因而不加提防。
大流士手下眾將領們卻想打仗。在格拉尼庫河(Granique)右岸,愛奧尼亞和利迪亞的總督斯皮特里達特(Spithridate),動員了波斯的騎兵。戰鬥激烈異常,亞歷山大差點兒命喪沙場:然而到了日落時分,他再次發動進攻。這回波斯人吃了敗仗。
小亞細亞的城市先後獲得自由,在以弗所(Ephese)、普利尼(Priene)、米萊特(Milet)和馬格內西亞(Magnesie)等地,恢復了民主政體。大流士開始擔心,便親自迎戰亞歷山大。伊蘇城(Issos)的波斯軍隊兵敗潰逃,家眷被俘,財務輜重盡落入征服者手中。
西頓(Sidon)和蒂爾(Tyr)陷落,馬其頓人打開了通往埃及的道路。在尼羅河三角洲,一座亞歷山大以「阿蒙之子」聞名,此後更是所向披靡。在美索不達米亞的高加米拉,大流士又一次大敗而逃。波斯人不再抵抗,打開了巴比倫的大門。
幾年過去,亞歷山大制服了波斯、帕爾特(Parthie)、馬爾吉亞納(Margiane)、阿拉科西亞(Arachosie)、大夏(Bactriane)、索特(Sogdiane),勢力直逼印度。這一路下來,所有人都表臣服,向他納貢,以示擁護,只有印度國王波羅斯(Poros)拒絕投降。波羅斯調集了一支大軍,兩百頭大象和三百輛戰車。
一番酣戰之後,亞歷山大獲勝。他問戰敗的波羅斯:「你要我怎麼待你?」波羅斯回答「把我當國王對待。」於是他保住了王位。有了這個新盟友,馬其頓人當可繼續東征。但士兵們不肯再往前,亞歷山大的征旅就此打住。
作者簡介:
Pierre Briant
法國土魯斯大學古代史教授,文學博士。對波斯統治時代和亞歷山大的征服很有研究,著述頗豐。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