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環保振興經濟,讓經濟帶動環保 Green-Collar Economy
綠領經濟不是遙不可及的環保菁英主義,而是要能跨出既有環保思維,
讓勞工、主管、企業主、資本家乃至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全部動起來!
如果我們想要打倒全球暖化,要為數以百萬計的建築物做隔熱,安裝數以百萬計的太陽能板,製造數以百萬計的風力發電機零件,種植並照顧數以百萬計的樹木,打造數以百萬計的混合動力車,建造數以千計的太陽能、風力和潮汐發電廠。將會需要數以千計的承包商和數以百萬計的勞工,進而產生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效應。
大多數的經濟模型根植於十八、十九世紀。那時自然極為巨大,人類極為渺小,因此總是假設永遠有廉價且充裕的能源,於是每年把幾百萬噸的東西丟進垃圾掩埋場和焚化爐,從來也沒把什麼重要的東西用完。然而,如今人類變得很巨大,而殘存的自然已經不多。人類開始面臨各種危機:能源、環境、經濟……在這個世紀,不論自由選擇或必然,我們都得修正經濟模型來反映真相。不只要將經濟體全面翻新,更要改變我們對經濟的看法。
未來的綠領經濟,
不該只是有機食物、油電動力混合車、太陽能板,
不該只是讓「再生能源新貴」取代「電子新貴」,
而是必須讓沒有能力負擔上述產品的窮人,
因為有了政府的補助、企業主提供的工作機會,
可以過著同樣環保、健康、富足的生活。
於是,經濟復甦了,環境恢復生機了,貧富差距縮小了。
作者明白指出,新一代的綠色思潮是「投資」,將開啟人類文明的新頁。
簡單地說,也就是透過所謂「綠領工作」,讓整個社會各階層紛紛投入綠色產業。
於是,最新、最強大的綠色發明、創業與投資,將與未來政治經濟的走向殊途同歸;
新綠色浪潮將不只是做到節能減碳,更將成功振興經濟、提高獲利,
同時改善貧富懸殊差距與達成公平正義的新世界。
作者簡介:
范.瓊斯 Van Jones
生於1968年,畢業於耶魯大學法學院。致力於生態工作、綠色企業、綠色革新與弱勢族群議題,不只是個作家,更是名行動主義者。他因為倡議「綠領經濟」的概念,曾獲聘為歐巴馬政府綠領政策的特別顧問。瓊斯為美國全國性環保組織「全民環保」(Green for All)的創辦人,該組織旨在提供合乎環保的工作給低下階層的人,幫助他們脫離貧困;他亦是幾個致力於乾淨能源、改善氣候變遷的美國知名環保團體「同一片天空」(1Sk y)、「阿波羅聯盟」(Apollo Alliance)的成員。此外,人權也是他所關注的焦點。他共同創辦了加州艾拉貝克人權中心(Ella Baker Center for Human Rights and Color of Change),亦曾是美國發展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的資深院士,該機構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是非常有影響力的智庫。因其在環保與經濟上的努力,獲選《綠領經濟》2009年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亦被世界經濟論壇指派為全球青年領袖。
譯者簡介:
鄭詠澤
政大新聞系畢業,曾任報社編輯、財經雜誌記者,喜歡閱讀,關注環境與社會議題。
何豪毅
資深記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本書突顯了環保與經濟復甦兩者之間的痛苦掙扎。范.瓊斯語氣堅定地告訴我們,對地球生存最好的解決之道,也就是每個人每天都在進行的工作。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
當地球漸漸變暖、海平面漸漸上升時,關於人權的討論內容勢必要擴大範圍。卡崔納與芮塔颶風接連敲響警鐘,我們更須時時警惕環境災難帶來的影響。而隨著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產業的起飛,關於工作權的討論就得將這些新興產業的大好機會納入議題。在快速發展的綠領經濟討論場域中,沒有人比范.瓊斯更努力、更有鑑別能力的了。
──美國有色人種促進會會長班.傑勒斯(Ben Jealous)
未來的指揮棒已經交接給范.瓊斯,他清楚地看出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重視環保,而這本書強而有力地指出一條光明的道路!
──全球暖化社運工作者勞瑞.大衛(Laurie David)
范.瓊斯提醒我們,最壞的時機也可能是最好的時機。一個有豐富資源、卻從一開始就浪擲無度的國家,現在有最好的機會停止浪費資源,避免因愚昧的消耗資源而導致資源破產,我們同時擁有許多的發明天才與最好的工程師,把太陽、風力和這些人放在一起,我們將會有無限光明的未來。
──全球最大環保組織峰巒俱樂部執行長卡爾.派伯(Carl Pope)
范.瓊斯完成了《綠領經濟》這本傑出的巨著,將能源危機、全球暖化與先進的解決方法融會貫通在這本書裡,實屬銀權(silver right,指跨越種族、階級等,屬全人類的共有權利)領導氣質的最佳詮釋。他是我認識的環保運動者中,唯一一個了解低收入社區在創造未來綠色新世界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的人,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先知,也是我個人眼中的英雄,二十一世紀的領導者都應該先讀過他這本書。
──希望行動組織執行長約翰.布萊恩(John H. Bryant)
范.瓊斯書裡的字字句句都引起許多在地環保社團的極大迴響,我們受夠了煤礦、鈾礦開採與巨大的水壩帶來的影響,我們應該擁抱一條綠色道路邁向未來,而確實這條綠色道路也是古老印第安人的預言之一。我們造就了有史以來最富有的社會,也有絕對的義務以永續生存、而非征服為基礎,在全人類與自然世界之間取得和諧與尊嚴,《綠領經濟》這本書為工業社會指引了一條正確的未來道路。
──美國原住民與環境社運人士威諾娜.拉杜克(Winona LaDuke)
全世界的非洲後裔如肯亞的旺加利瑪塔伊、到紐約南布朗區的瑪裘拉卡特,他們正在創造各種令人為之一振的新環保運動。這名單上,我們現在又看到了新的名字:范.瓊斯。他這本《綠領經濟》向我們展示了,環保運動對全人類都有益而無害。
──演員凱瑞.華盛頓(Kerry Washington)
有著演說天賦、又能以振奮人心的文字傳達訊息的作家實在相當罕見。在《綠領經濟》書裡,范.瓊斯卓然有成,這個國家的經濟與環保問題上,他的出力不可或缺。
──舊金山市長蓋文.紐森(Gavin Newsom)
在《綠領經濟》這本書中,黑人兄弟范.瓊斯以寫作的方式向世人宣告太陽能世紀的到來,他與這本書都將獲得世人的盛讚。
──嘻哈音樂家、環保教士雷納克斯.伊爾伍德(Lennox Yearwood)
《綠領經濟》是號召眾人的警鐘,也是我們的地圖,它教我們如何拯救地球、減少對日益捉襟見肘的石化能源的依賴、為美國帶來數百萬個新工作機會。范.瓊斯告訴我們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如何讓體弱多病的美國經濟重新展翅高飛,我們還在等什麼呢?
──環境保衛基金會董事長佛瑞德.卡洛普(Fred Krupp)
范.瓊斯是個有遠見的思想家,他為我們拼讀出未來的真實解答──不只是黑白種族之間,也包括綠色的未來。他預見的綠色經濟可以不用丟掉任何東西,也不會放棄任何一人,這是個值得所有人信仰追隨的環保主義。
──《馬利歐溫室》演員、製作人馬利歐.范.匹柏斯(Mario Van Peebles)
范.瓊斯完美地整合了種族、貧困、環保和人權,我想不出比這個更適切的人類未來。
──《看不見的力量》作者保羅.霍肯(Paul Hawken)
除了檯面上已知的領袖,我確知范.瓊斯是當今最重要的思想家、戰略家,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記警鐘。
──環保女英雄、《月神的遺產》作者茱莉亞.希爾(Julia B. Hill)
在歷史的軌跡裡,每每總是有這樣的人,在最緊要關頭飄然來到,逆勢扭轉全局。范.瓊斯就是這樣的人,他的新書《綠領經濟》也是。他的作品如此震撼人心,足以改變人類的未來。
��《金錢的靈魂》作者琳妮.圖斯特(Lynne Twist)
名人推薦:本書突顯了環保與經濟復甦兩者之間的痛苦掙扎。范.瓊斯語氣堅定地告訴我們,對地球生存最好的解決之道,也就是每個人每天都在進行的工作。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
當地球漸漸變暖、海平面漸漸上升時,關於人權的討論內容勢必要擴大範圍。卡崔納與芮塔颶風接連敲響警鐘,我們更須時時警惕環境災難帶來的影響。而隨著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產業的起飛,關於工作權的討論就得將這些新興產業的大好機會納入議題。在快速發展的綠領經濟討論場域中,沒有人比范.瓊斯更努力、更有鑑別能力的了。
──美國有色人種促進會會長班....
章節試閱
【前言】
看清真相
首先是壞消息:油氣開採的苦果才剛開始。因為我們的社會依然在生活各方面仰賴石油,石油價格是整體經濟最致命的弱點。這個弱點足以讓整個國家進入一種異常的混亂之中。
這種混亂有個名稱,會讓每位經濟學家背脊發涼,稱為停滯型通貨膨脹:經濟成長停滯,同時發生惡性通貨膨脹。美國在一九七○年代經歷過這種經濟弊病的初期階段,就讓許多人惶惶度日。但是這回一切更加惡化。
停滯型通貨膨脹或許是市場經濟最壞的結果。儘管不常出現,但幾乎都是由於能源價格急遽上升所引發。簡單來說,停滯型通貨膨脹的情況是物價不斷上揚,但是工作機會不斷減少。
道理簡單明瞭,做什麼事情都需要能源。因此當能源成本提高,全部物價跟著上升。同時,急遽上升的能源價格腐蝕消費者的信心。壓低非必要的開銷並打消雇用人力、消費者停止購買、雇主遇缺不補、旅遊人數大減。結果,所有相關工作機會流失,經濟陷入泥淖。然而因燃料成本上升而驅動的物價還在繼續上揚,結果整個社會受到巨大的折磨,暴漲的成本和驟跌的工作機會將國家的軀體往相反方向拉扯。
在能源價格直衝雲霄的時候,經濟成長和增加就業都是不可能的。想脫離這個通貨膨脹循環並不容易。當然,經過一段時間,天價的能源價格會讓個人和企業消費較少的能源並尋求替代方案,最後達到新的平衡點。但是等到自然發生這種轉變的時候,我們這種依賴石油的經濟大概也死絕了。
經濟學的解決方法很簡單:謹慎地減少能源的需求並明智地增加供給。這兩個步驟會讓供需回到平衡,穩定能源成本,最後降低價格。當能源價格穩定下來並下降,所有物價也穩定下來並下降,經濟才能再次成長。
但是講這些比做容易多了。我們的經濟幾乎全由石化燃料推動,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從定義上來說,供給是有限的。世界上的石油、天然氣和煤就這麼多,我們用得愈多,擁有的就愈少,要付出的成本愈來愈高。依據供給需求法則,減少的資源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愈來愈貴。
很不幸地,我們整個經濟的規畫是在石化燃料永遠用不完、永遠廉價的世界中運作。現今,由於這些燃料日益缺乏,特別是石油,價格反映現實而上漲。
而且,燃料價格還會持續上漲,主要原因是石油供給再也無法跟上需求。另一方面,全球的燃料需求一飛沖天,特別如印度和中國等高度成長的經濟體。當這兩個國家發展成成熟的經濟霸權,亞洲的能源需求只會增加。
然而,從供給方面,石油公司並未找到更多油田。有些專家甚至擔心,全球石油生產已經過了高峰,要面臨的是永久的全球性供給下降,但需求卻在上升。加上美元疲軟,美國的油氣價格上漲勢不可擋。換言之,廉價石油和天然氣的日子已經結束,一去不返。因此若要靠增加能源供給來降低燃料價格,必須找到石油的替代品,最後連煤和天然氣也面臨同樣的局面。
當然,有滿坑滿谷的提案要我們繼續使用石化燃料。有些只是畏縮不前,其餘的則是荒誕不經。為了讓我們和多碳化合物掛鉤,現有企業提議從油砂或油頁岩中提煉燃料,或是在海岸外和國家公園鑽探,或將煤液化來推動汽車。專家懷疑,不論這些不確定的方法會不會在能源問題產生些微影響,但是這些不斷努力尋覓的「替代能源」似乎只是同樣石化燃料的重新包裝,有相同的問題。更糟的是,許多來自多碳化合物的替代能源,是最難開採、成本最高也最難燃燒的東西。還是有企業想要去開採,並以合理的價格來推入市場。
問題更加惡化,全球的科學家發出警告說,我們不能再以現有的速率到處燃燒石化燃料,遑論要引進更骯髒的燃料。溫室氣體濃度可能已經超過關鍵的頂點,預料會發生大氣過熱,造成氣候失控。專家認為,我們必須削減燃燒石化燃料的總量。沒錯,不只燃料成本過高會導致經濟崩潰,而燃燒更骯髒燃料來貼補油價的企圖則會讓地球發高燒。
因此我們進退維谷,陷入兩難。應該使用更骯髒的燃料來加速經濟,而讓地球發燒嗎?或是應該明天就停用石油和煤造成經濟崩潰呢?
我們最疼愛及關切的是誰?是經濟發展以符合孩子立即需求?還是可居住的行星以符合子孫的長期需求?來吧,選一個吧。
幸好,這兩難的困境根本是個錯誤的選擇題。事實上,我們無法用鑽探和燃燒就把眼前的經濟和能源問題解決,不過我們可以投入心力和金錢找尋出路。如果大家都選擇這樣做,對於降低能源價格會有實質的效益,並製造足夠的就業機會,將美國的經濟從目前的死亡迴圈中拉出來。而且真正的好處遠大於此。
能源政策的重大轉變將開啟人類文明的新頁。就是現在,我們還在地球表面匆忙來去,在脆弱的社會中苟活,依賴死者而生。在地球之外,我們必須吸吮死去生物的液態殘骸,在引擎中燃燒祖先的遺骨,連個儀式也沒有。然後我們回到地球,就像吸血鬼一樣,吸吮更多的石油。燃煤發電廠每天大口咀嚼先人的黑色骨骸,並吐出死亡氣息。現在,氣候本身可能將萬物帶入全面循環:如果我們繼續從地底挖出死者,死亡將會從天而降。
較為明智和文明的替代方案是,與其將我們的經濟奠基在死亡生物的有限供給,不如奠基於無限永續的資源:太陽、月球和地熱。
太陽能就像陽光一樣可靠,藉由太陽能集熱裝置和太陽能電池,我們可以駕馭太陽馬車產生大量乾淨的能源。一個小時落在地球表面的太陽能足以推動所有人類文明一整年。太陽的加熱效應產生天氣形態推動了風;現代風力渦輪發電機能將輕柔的微風轉成原始動力。地球和月球之間的交互作用產生海洋的潮汐,海中的渦輪發電機能將海水固定的起落轉成可用的能量,就如風力發電機從空氣擷取動力一樣。而在地表下方,活生生的地球熱力翻滾。利用過去鑽採石油的相同技術,有朝一日也能幫助我們找到下方的大火爐。
以乾淨能源(增加供給)和減少能源浪費(降低需求)為基礎的發展方向並非空想。巨大的綠色經濟正在發展之中;儘管公部門還是容易受大型污染者的威脅而補助不足或態度反覆,綠色經濟仍繼續成長。二○○六年,再生能源和節能技術創造了八百五十萬個工作機會,將近九千七百億美元的收益和一千億美元以上的產業利潤。在此同時,政府還補貼石油和煤公司數十億美元。試想,要是公部門完全支持轉變到乾淨可再生的動力,並補助新一代動力生產者,會發生什麼情況。另外,節約能源的方法也是立即可行。如果美國將每人的碳排放量削減到加州的水準,將會減少一百七十億噸的量,比京都議定書設定的目標更低。
乾淨能源技術大多不夠成熟,現有乾淨能源公司規模不足以到能馬上全面運轉。因此政府需要立即發起大規模行動,就像發明核能技術的曼哈坦計畫、登陸月球的阿波羅計畫那樣來解決乾淨能源的問題,讓這些技術更加精進。但是我們確實有些技術已經準備就緒,從太陽能板到風力發電機。為了打破停滯型通貨膨脹的往下迴旋及避免氣候災難,我們應該以戰時的機動力來運作這些技術。
那些可靠的選項在未來十年或二十年會徹底打敗石化燃料,也會打敗錯誤的方案,諸如玉米乙醇、核能、「環保」煤,或是破壞保護區榨出最後一滴石油。
政府委託及補貼從玉米生產的乙醇,在歷史上會記成環境法案的「伊拉克戰爭」:考慮不周、代價高昂、禍國殃民。全世界充滿飢餓的人,拿糧食去燒應該當犯罪懲罰,而不是像美國政府給予財政補貼。華盛頓卻給予補助並鼓勵大型農業將成噸成噸的主食轉換到美國人的油箱。超級市場和加油站爭奪同一穗玉米時,玉米的價錢就愈來愈高。又因為玉米用途廣泛,用於養雞、養豬、養牛,乃至於汽水的甜味,幾乎所有的食品項目的價錢都會隨之上漲。現在世界各地的糧食成本飛漲,造成糧食暴亂並將貧苦無助的人民推向飢餓的邊緣,甚至餓死。我們應當將玉米存放在全球兒童的肚子裡,而不是放在運動休旅車的油箱中。玉米應該是糧食,而不是燃料。
核能也是錯誤的方法。正如同地上僅有這麼多煤,底下也只有那麼多鈾。總有一天,供需法則也會用在這種不可再生的能源上。此外,開採鈾會對鄰近地區造成髒亂、破壞和潛在的危害。現在高毒性的放射性廢料構成新的威脅,狂熱份子愛用核子武器攻擊西部城市。儘管巧妙地嘗試重新封裝,就全球暖化而言,核能實際上並不是管用的「低碳」方案。建造一座核能發電廠需要巨量的混凝土,在製造過程放出成噸成噸的碳到大氣中。除此之外,這二、三十年來,電廠計畫大多胎死腹中,跟不上變化需求。
「環保煤」是自相矛盾的名詞,甚至根本沒有這種技術。這只是個隱蔽恐怖真相的口號,真相是煤的開採和燃燒是美國最骯髒的兩種活動。「環保煤」是煤行銷上的重大突破,並非燃燒煤的新技術。以水平的煙囪,裡面填滿能吸收碳的藻類的計畫聽來的確有些吸引力,但是這些設備現在只是理論。發電廠得耗費成噸的淡水,占地數英畝,而且在寒冷氣候中根本無法運作。我們不能將整體能源政策以這種概念做基礎。另一個想法也該和任何神奇萬靈丹一樣加以排除,把燃煤發電廠的二氧化碳都打進地底下的洞裡。這不可能是世界大多數發電廠的選擇,地球上甚至沒什麼地方有合適的地下地質構造來進行這種實驗。就算有,沒有永久保固的容器。
此外,即使我們能解決煤的碳問題,煤仍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總有一天,煤的供給會下降,價格上升,將再次造成停滯型通貨膨脹的混亂局面。鑽採更多同樣也不是辦法。價格可能短暫下滑,但經濟學的根本法則還是會將價格推高。然後我們還能做什麼?
顯而易見,石化燃料產業的策略是說服美國人應該想盡辦法燒下去,直到耗盡現有的石油和煤的礦藏。然後再讓我們受凍無依的子孫去想出辦法來溫暖房子和推動汽車。這樣不是辦法,充其量只是拖延問題,並沒有解決。必然有一天,石化燃料會用光,我們不是減少動力,就是改用其他東西。已知的氣候危機,我們迫切需要著手改變。石化燃料是有限資源,卻禍害無窮。只要我們的社會仰賴石化燃料來推動,經濟永遠都有停滯型通貨膨脹的風險,而地球也同樣危險。
有趣的是,這裡面也傳出好消息。活在現今這一代人開始為國家重新翻新、發動和注入能量,挽救並再造美國經濟。我們可以一次就做對,可以將社會改頭換面,轉向完全乾淨和可再生的系統。我們企圖心愈強,就會變得更好。未來會更好。
真正突破性進展的一些障礙並不是技術、經濟或政治面的。即使在理想狀況下,極少談及的實際障礙會阻止我們施行現成可用的經濟和能源方案。
例如,我們想像美國總統簽署了逆轉全球暖化的最佳法案的那一刻。所有人鼓掌喝采,支持者在白宮玫瑰花園的簽署儀式上喜極而泣。但是隔天早上,美國總統並不會出門裝上一片太陽能板。通過法案的參議員和眾議員也不會出去幫建築物裝隔熱材料或是製造風力發電機的零件。
那麼誰來進行實際建構綠色經濟中辛苦而高貴的工作呢?答案是:千百萬個普通人,其中有許多人現在失業。依據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研究,更快速地採用可再生能源及節能的主要阻礙不是財政、法律、技術或意識形態的問題。一個大問題僅是綠色雇主找不到訓練充分的綠領勞工來做這些工作。
對於在目前經濟衰退丟掉工作的人,是個好消息。對於長期缺乏工作機會的城市和鄉村社區居民,是個好消息。對於從伊朗和阿富汗戰爭退役的軍人,是個好消息。對於從監獄回家找尋第二次機會的人,是個好消息。那些工作及創造財富的機會適合所有人,現在就開始。不是二十年後,是現在。
當播音員講出「未來綠色經濟」或「未來綠色工作」時,我們的腦袋有時開始浮現充滿想像力的景象。或許想到最高機密的加州實驗室,怪異神祕的天才正在設計太空時代科技來拯救世界。看到冷靜出色的博士戴著別緻的護目鏡,穿著綠色的實驗衣,轉動著神奇機器的刻度盤。或許角落有人正在修改新的氫燃料電池方程式,甚至是核融合。或者看見英勇的太空人,在地球軌道上組裝太陽能板,將能量往下傳送到我們的城市。有無窮無盡的各種可能性。有人提到「綠色工作」,而我們卻想到巴克.羅傑斯(註:Buck Rogers,源自美國科幻小說家諾朗(Philip Francis Nowlan, 1888-1940)講述太空探索的短篇作品中的主角安東尼.羅傑斯(Anthony Rogers),後被改編成連環漫畫、電影、廣播及電視影集,並更名為巴克.羅傑斯,爾後成為美國大眾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說得清楚些,綠色經濟的技術部分主要是填補縫隙。數十萬的綠領工作是為美國每棟建築物裝上隔熱材料或補強。建築的窗不密、門不合、隔熱不佳,老舊設備會多吃掉三成的能源。這表示屋主必須多付三成的暖氣帳單。而且通常意味著,多了三成燃燒煤生成的碳進入大氣之中。通風的建築會讓人破產受凍,並讓地球發燒。
另一種高科技的綠色科技是寫字板。能源稽核人員用這種工具將可以節約能源的地方告訴屋主或房東。這個工作不需要太多訓練,可以作為能源諮詢及節能這個蓬勃發展產業的敲門磚。一次諮詢就讓業主每年節省數百甚至數千美元。
接著其他綠領勞工可以為建築的業主進行後續的工作:用毛毯包裹熱水器、噴上隔熱材質、填塞破洞、修補裂縫、搬走老舊設備、將舊的窗戶換成雙層玻璃窗。其他的綠色技術配件是梯子、扳手、錘子、工具腰帶和防滑的工作鞋。這些是安裝太陽能板的人每天都會用到的太空時代工具。
重點就是,當你想到新興的綠色經濟,不要聯想到配備噴射推進包的喬治.傑森(註:為美國卡通人物,居住在未來世界的立體空間,衣食住行都極為未來化)。而是去想想帶著安全帽和午餐盒上工的平凡人,捲起袖子出去整修美國。想想鉚釘女工蘿西(註:二次大戰時期代表著女性走出家庭、走入工廠的象徵人物)製造著混合動力車輛或風力發電機的零件。這些圖像代表綠領美國的真實面貌。
如果我們想要打倒全球暖化,要為數以百萬計的建築物做隔熱,安裝數以百萬計的太陽能板,製造數以百萬計的風力發電機的零件,種植並照顧數以百萬計的樹木,建造數以百萬計的混合動力車輛,建造數以千計的太陽能、風力和波浪發電廠。將會需要數以千計的承包商和數以百萬計的勞工,產生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效應。
不要以為綠領勞工只包括在綠色部門工作的人。儘管乾淨能源革命的需求將是改革經濟的主要驅動力,但一般綠色產業,像是資源回收再利用、水資源管理、本地及有機食品的生產、大眾運輸等等,也需要訓練良好、待遇優渥的勞工。
不只要將經濟全面翻新,也要改變我們對經濟的看法。大多數的經濟模型、會計工具、商業應用的基礎根植於十八和十九世紀。那時自然極為巨大,人類很渺小。現在人類變得很巨大,而殘存的自然已經不多。西方的經濟模型大多假設永遠有廉價和充裕的能源。他們假設什麼都是廉價和充裕的,因此每年把幾百萬噸的東西丟進垃圾掩埋場和焚化爐,年復一年,從來也沒把什麼重要的東西用完。
但是,價格透露出的訊息警告我們,這種蠢事開始有報應了。現在人類生活在《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所說的平板、炎熱和擁擠的行星上。意思是教科書上曾經認為取之不盡的資源都有可見而明顯的極限。在這個世紀,不論自由選擇或必然,我們必須修正經濟和商業模型來反映真相。
在此同時,大量的機會讓每個人都過得更好。若是現在的經濟夠完善,所有人會四肢並用緊抓著它不放,害怕有所改變,但事實不然,美國的經濟和社會已發生過機能失常。綠領工作可以幫助我們節約資源、創造新的能源,並讓國家再次推動經濟成長。更有甚者,我們有機會以反映最高價值觀——對所有人包容、多元及機會均等——的方式,打造新的能源經濟。
關鍵是為綠領工作設定高標準和高期望。首先要將高品質及良好價值觀深植於綠領工作的定義之中。我定義的綠領工作:對保護或提高環境品質有直接貢獻,並兼顧家庭生計及職場發展的工作。就像傳統的藍領工作,綠領工作涵括從低技術的入門等級到高技術的高薪工作,且有提升技術和薪資的機會。可以看作老式藍領工作的二.○版,升級到尊敬地球並面對當前環境的挑戰。
綠領工作會是也應是好工作。就像藍領工作一樣,綠領工作能養家活口,並提供職場生涯自我提升的機會,增加技術和報酬。我們不應該認為綠領工作的定義是對地球有幫助,而對人類和經濟毫無貢獻。有價值的、有用的和持久的綠色經濟並不是太陽能血汗工廠。
還有更多好消息。大多數的綠領工作是中等技術工作,也就是需要高中文憑以上的教育程度,而無須大學的學位。因此這些工作對低技術和低收入的勞工是觸手可及的,只要他們能夠得到有效的訓練課程和贊助。我們必須確定所有綠領工作政策能提供機會給低收入民眾,讓他們往經濟自給自足及事業成功踏出第一步。
綠色經濟需要新技術的勞工。有些綠領工作是全新的,例如可再生能源技師。但是其餘的是在企業過渡到乾淨能源經濟時,現有的工作類別改頭換面而成的:例如電腦控制作業員可以幫風力電塔切剪鋼鐵,也能幫潛水艇切剪;機械工人可以修理發電機,也能修理內燃機。我們可以確認綠色經濟需求的特殊技術,然後投注心力開發新的訓練課程並修改現有的訓練課程以符合需求。
更好的消息是,綠化經濟的許多必要工作是改造我們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及改變我們旅行的方式。這些工作很難或者不可能發包給國外。例如,抬起一棟房子送到中國安裝太陽能板,然後再運回來。另外,製造業(大多從國外採購)工作的重要類別是生產風力電塔和渦輪發電機的元件。因為體積和運輸成本高昂,盡可能在靠近風力發電廠的地方生產最符合成本效益。城市和社區現在應該從綠色政策也能創造當地就業機會的方式來思考。
美國的城市和鄉村,在過去數十年因缺乏投資發展遭受負面衝擊。綠領工作提供機會為當地居民的利益來開拓這些地區。從新的大眾運輸支出到城內的能源查核,乃至美國心臟地區的風車和生質營運,綠色工作是數十年來社區再投資最猛力的一擊。
「綠領」中的「綠」是保護並提高環境品質,也就是拯救地球。綠領工作是在發展中的產業,幫助我們戒絕石油惡習、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消除毒性物質並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現在,綠領勞工安裝太陽能板、改進建築物的能源效率、精煉廢油成為生質柴油、裝配風力發電廠、修理混合動力汽車、建造綠屋頂、種植樹木、建設大眾運輸路線,諸如此類。加州已經證明一個州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上升速率時,照樣可以發展經濟。整個國家當然也能比照辦理。
綠色經濟並不只是回收棄置的東西,還回收棄置的社區。不只是給予回收物質第二生命,也集合人民給予第二次機會。原本受到囚禁的人在生命中理應有第二次機會,而在綠色部門尋求第二次機會的他們,所有障礙都應被排除。同樣地,城市的青年也應有機會大展身手。讓我們在美國各地實踐加州奧克蘭青年的呼籲:「要綠色工作,不要監獄」。
換句話說,我們應當利用較佳能源政策的變革,作為全面改善經濟和國家的契機。事實上,應當將這整個過程當成「分手」的情況。當你和愛人分手,起先會很難熬。但是下星期你開始去運動、戒煙、買一些新衣服。利用宣洩的能量將生命作大幅度的正向轉變,就能過得更好。嗯,美國人也即將跟石油分手,為什麼不同時告別貧窮與歧視呢?
如果要這麼做,可以做點不一樣的。我們可以結合最需要工作的人,去做最需要完成的工作,同時戰勝污染與貧窮。
我們有機會創造新市場、新技術、新產業和新的勞動力。以良好報酬、機會均等的正確方向進行,眾人的成功之路就把污染為基礎的經濟拋在後頭。
我們有機會在最近二、三十年做好這全部的事情,但是搞砸了。一九七○年代的石油危機,美國總統卡特和加州州長布朗(Jerry Brown)提出非常具前瞻性的替代能源計畫。相關乾淨能源幾乎都是在這一小段時間得到重大突破,從太陽能電池到風力發電機。有一陣子,白宮甚至也裝有太陽能板,但是雷根總統把它拆掉。因為油價下滑,又完全走回依賴石油的方式。其他國家如德國和日本,把美國的技術拿去突破轉變成該國重要的經濟利益。同時,我們落後於自己發起的乾淨能源革命。我們走對了路,卻回頭了。如果堅持三十年前的方向,想想看美國現在的經濟會有多麼強大,這真讓人心傷。
現在是時候回頭再次走上正確的道路。如果聯邦政府改變政策完全支持綠色經濟,私人企業能以新的乾淨及綠色產業創造數百萬個工作機會。授權減低溫室氣體並終結對石油的依賴,這張漂亮的氣候帳單不會破壞經濟,而是拯救經濟。最後徹底消滅停滯型通貨膨脹。這是經濟的特效藥。
但是沒有哪個團體可以單靠自己在華盛頓贏得這個重大的勝利。當然,多數為白人的富人遊說團體無法靠自己獲得廣泛的勝利;環保精英份子交付給社會的綜合議程,在國內無法贏得跟我們一樣的廣大支持。精英份子的方法是激發怨恨,在污染者與窮人之間來回衝撞。為了地球的福祉,綠化經濟的努力必須由更大型廣泛的聯盟來進行。大多數的環保團體都清楚這點,但是對有些人來說,要將各式各樣的人調整成忠誠的夥伴關係並不容易。
憂慮是有道理的。我們必須面對一些無情和痛苦的事實,主流環保運動的某些部分存在種族偏見和階級排擠的悲慘過去。提出這點並非要揭瘡疤,而是要避免新的創傷。事實上,最偉大的環境勝利如《荒原法》(Wildness Act)及「超級基金」的創設都可以規畫得更好,包容接納並協助更多的人。當我們發展這波新的綠色浪潮,新的環保人士需要和所有階級和膚色的人合作,不只是因為做的是對的事情,而且是確保我們正確做事的最佳方式。
就連魔鬼氈也需要兩個面來黏貼。勞工階級、有色人種、宗教領袖與團體及其他非傳統的選民也必須擔負責任。時機來臨,不再由少數團體及領袖擔負環境及能源政策的重擔。與其抱怨他們的作為,不如我們全部走向前,擔起責任,講出我們的心聲:「地球也是我們的。我們要參與拯救地球。」
如果我們這麼做,如果不同種族、信仰、性別與階級的關鍵人數看見共同創造未來經濟的好處,對整個經濟產生有形巨大的轉變是全然可能的。我希望從我們攜手努力之下會出現新的運動來拯救地球和人類。
大家一起說:「我們要建構強大的綠色經濟讓人民脫離貧窮。要為美國的孩子創造綠色道路脫離貧窮,前程遠大。要綠色浪潮抬起所有船隻。美國可以拯救北極熊和貧困的孩子。」
我們要說:「卡崔娜颶風之後,我們摒棄自由市場疏散計畫的想法。不能因為缺乏能用的車子和信用卡,就把那些家庭丟下不管,任其淹沒。卡崔娜颶風的生還者還是需要我們的協助。下一次,我們需要計畫來拯救每個人。在洪水期間,我們摒棄讓鄰居自生自滅的意識形態。」
我們要說:「我們要確定社區將上個世紀以污染為基礎的經濟鎖在門外,而將新的乾淨綠色經濟關在裡面。我們認識到,不能拋棄任何物種或資源,也同樣不能拋棄孩子和鄰居。萬物都是珍貴而神聖的。在一起才是全部。」
這些話將開啟不同種族和不同階級的合作之門,改變美國和全世界。新的「社會提升環境論」可以作為破天荒的「綠色成長聯盟」的基石。想想看,聯合最優秀的勞工及企業領袖、社會正義行動人士、環保人士、知識份子、學生等等,在前往綠色經濟的路上一同分享責任和利益、風險和回報。結合的力量可以媲美上個世紀最強大的同盟:「新政」(New Deal)和「新右派」(New Right)的結合。
想像「綠色新政」,以綠色企業作為樞紐,政府扮演訂定政策及促進的角色,將榮耀留給勞工和社會人士。這樣的勢力會轉變我們社會的走向。將政府置於解決美國經濟的這一方,而不是製造問題的一方,把我們團結起來。
團結和勝利的道路並不好走,路上有許多陷阱。但是要了解這個過程為何是攸關人類存亡,首先要了解眼前危機的真正規模。
【前言】看清真相首先是壞消息:油氣開採的苦果才剛開始。因為我們的社會依然在生活各方面仰賴石油,石油價格是整體經濟最致命的弱點。這個弱點足以讓整個國家進入一種異常的混亂之中。這種混亂有個名稱,會讓每位經濟學家背脊發涼,稱為停滯型通貨膨脹:經濟成長停滯,同時發生惡性通貨膨脹。美國在一九七○年代經歷過這種經濟弊病的初期階段,就讓許多人惶惶度日。但是這回一切更加惡化。停滯型通貨膨脹或許是市場經濟最壞的結果。儘管不常出現,但幾乎都是由於能源價格急遽上升所引發。簡單來說,停滯型通貨膨脹的情況是物價不斷上揚,...
目錄
序
前言 看清真相
第一章 雙重危機
第二章 第四象限
第三章 生態平等
第四章 綠色新政
第五章 未來就是現在
第六章 政府的問題
第七章 樂觀與希望
後記 勝出之後
序
前言 看清真相
第一章 雙重危機
第二章 第四象限
第三章 生態平等
第四章 綠色新政
第五章 未來就是現在
第六章 政府的問題
第七章 樂觀與希望
後記 勝出之後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