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由非歷史學者所寫的史書,擺脫史家撰述的窠臼,從人性的呼聲中,引領讀者回首那一段令人不堪的悲慘史實。
作者是英國BBC的一名記者,以訪談方式,對照最新披露的歷史檔案,讓陳年的往事歷歷再現。主要目的並非為了論是非功過,而是為了呈現一幅更貼近真實的歷史圖像。
這不是一本鉅細靡遺的二次世界大戰史,而是希望盡可能探索當年德國為何會出現像希特勒這樣的獨裁領袖,而關於納粹的種種又是從何而來,以及為什麼德國人民會縱容這般讓人難以置信的殘酷事件發生在人類歷史上;同時,也分析了納粹法西斯主義和史達林共產主義之間的諸多糾葛,以及德蘇之間視人民如草芥的冷血戰略。
書中約對一百人進行單獨訪問,其中有許多是前納粹黨員,以及希特勒的崇拜者,包括希姆勒(Himmler)手下,在東線作戰的戰士,以及自認為犯暴行的前黨衛軍(SS)人士。其中很多受訪者如今都已不在人世,使這些採訪紀錄顯得彌足珍貴。
作者簡介:
勞倫斯.呂(Laurence Rees)
曾就讀於Solihull學院和牛津大學,也擔任過英國廣播公司電視節目的創意總監。2006年,因為撰寫了《Auschwitz: The Nazis and the Final Solution》這本暢銷書而獲得英國圖書獎。後來成為作家和電影製片人,專注於納粹和二戰期間,而製作了許多有關納粹系列的電視、電影,並因此而獲得無數的獎項,包括BAFTA、Grierson獎和國際紀錄片獎。
譯者簡介:
林立樹
學歷: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法學博士
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經歷: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輔仁大學進修部歷史系系主任
著作:《美國通史》
《美國文化史》
《世界文明史》(上、下)
《高中歷史——世界文化篇》
《高職歷史——世界文化篇》
《近代西方文明史》(合著)
《司徒雷登調解國共衝突的理論與實踐》
《現代思潮——西方文化研究之通路》
《納粹:歷史的教訓》(譯作)
章節試閱
在鄰近東普魯士的羅斯騰堡,即今日波蘭凱次林的森林隱密處,可以看到散落四處的殘餘水泥塊。今天,很難想像這個位在波蘭東邊,靠近蘇聯邊境的地方,距離權力中心這麼遙遠。但是如果重返一九四一年秋天,此地正是歷史上權力核心人物希特勒的指揮中心,他在布里譚海灘及烏克蘭的麥田部署重兵。全歐約一億多人口,幾個月以前悠閒度日,如今則接受其號令,在波蘭進行全面殘酷的種族重整;最可怕的是,希特勒與希姆勒密謀下令要將猶太人滅絕。希特勒就在這個如今已成為廢墟的城市作出決定,關係到所有人的生活,影響到二十世紀下半葉的情勢。
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在中歐地區這個具文化涵養的國家,會容許希特勒及納粹黨取得權力。希特勒在一九三三年經由憲法程序取得權力,而納粹黨卻帶來了痛苦與破壞,令人難以置信。
從希特勒的個性來解釋納粹崛起,是慣用的一種方式,有關希特勒的報導多過對其他人的報導,希特勒的傳記比邱吉爾傳記多兩倍。納粹黨人熱衷研究希特勒,是要探討他成功的原因。在納粹忠貞黨員心目中,希特勒不僅是人,更是一位超人。一九三六年,第三帝國的司法部長漢斯•法蘭克說:「希特勒像上帝,孤獨的希特勒,孤獨的上帝。」納粹狂熱份子朱里•修特萊希更進一步表示:「希特勒太偉大了,有些特性與耶穌相同,不能將他與低賤的人相提並論。」一九三○年代,德國幼稚園小孩要唸一段新祈禱文:「親愛的元首,我們愛你如同父母,我們是父母的子女,所以也是你的子女,請接受我們的愛與信念。」
納粹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在解釋希特勒如何取得政權時,要全世界人了解一點。(他在讀了《我的奮鬥》後,親自問希特勒:「那個人是誰?半人、半神,真正的耶穌或是聖約翰。」)在納粹歷史記載中,希特勒是一位使者,領導德國,與兩千年前耶穌來到人間拯救世人一樣,超人的使命註定了兩人一生的志業。儘管少有人會這麼偏激地說,但至今某些地區仍盛行這種說法,因為它迎合了許多人根據「偉人」的故事來了解過去,這些偉人不受環境局限,秉持個人意志,匡時濟世。只是這種說法在解答「納粹如何取得政權」時,卻是不正確的。
當納粹黨於一九二八年五月參加德國大選時,希特勒領導該黨已近七年。德國人深刻感受到他超人的特質,並為之傾倒。納粹黨在此次大選中獲得百分之二點六的選票,但根據一九二七年帝國對納粹黨在這一時期前後的情勢評估所作的祕密報告顯示,納粹黨「對大多數人沒有顯著的影響力」。因此,僅從希特勒迷人、感人的理念,或半神的地位,卻忽視環境的層面,來探討他對德國的影響,並無意義。當然,希特勒非同常人,不能低估其影響力,但僅憑其個性不足以解釋納粹如何存在,以及如何獲得權力。事實上,希特勒與納粹在當時所遭遇的環境,和大多數國家的情況相似。不論希特勒是誰,他之所以能獲得政權,是由於其他人的背叛、軟弱、誤判、容忍,才得以取得權力,如果世界沒有遭遇嚴重的危機,納粹甚至不可能出現。
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德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許多德軍無法了解投降的原因。退伍軍人賀伯特•利希特說:「我們仍駐守在敵人境內,一點也不覺得被打敗,前線部隊也不覺得被擊垮,為什麼會這麼快停戰,並且迅速撤出據點,實在令人好奇。」利希特仍清楚記得他與朋友當時對投降的感覺:「憤怒,因為沒有彈盡援絕的感覺。」憤怒帶來危險的後果,不甘心戰爭就這麼快結束,要找到導致停戰的嫌疑人物和時機。於是有了「背後捅一刀」的說法,即「德軍為國犧牲時,後方國內有人出賣他們」的說法逐漸傳開。這些人是誰?左派政客,還是所謂的「十一月罪犯」,在一九一八年十一月接受了讓德國受辱的停戰。一九一八年底,德國歷史上首度採用民主政治。政治人物認為,德國參加一次世界大戰必敗無疑,因此沒有必要繼續作戰;但軍人不以為然,認為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德國敗戰只會帶來恥辱與羞愧。
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地區的許多退伍軍人以及右翼陣營人士,有一股遭到背叛的強烈感覺。一九一九年,巴伐利亞首府慕尼黑政治動盪不安,社會主義政治人物愛斯納於二月遭到暗殺,隨後進入國會共和時期,一九一九年四月,巴伐利亞政府落入共黨手中。春天,社會失序,動亂再起,右翼軍人(包括由政府所支持的自由軍團)於五月一日至二日,以殘酷手段鎮壓慕尼黑的共產黨份子。這件事說明慕尼黑政府交由共黨領導,對許多住在這個傳統保守地區、長久恐懼共產黨的人而言,就會產生這種後果。這個時候出現一本德國共產黨的宣傳手冊,篇尾寫著「無產階級世界革命萬歲」,儘管只是一句文宣,但卻激起右翼人士強烈反彈,造成一種氣氛,即激進派政黨反對共黨擴散。
為什麼慕尼黑國會共和政府會對右翼份子覺醒產生重大影響,有一種較惡毒的說法,即左派政變中的多數領導人是猶太人。這種說法加深了對猶太人的偏見,將德國的過錯歸咎於猶太人。流言四起,說猶太人逃避兵役,又說在政府部門工作的猶太人,如瓦特•拉提拿等,極力鼓吹接受屈辱的停戰;一直到現在,德裔猶太人賣國仍被視為國際猶太組織的世界陰謀之一。
眾口鑠金,但有一個事實卻讓人啼笑皆非,就是住在德國的猶太人很少,至一九三三年六月只有五十萬三千人,僅占德國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七六。他們與其他歐洲國家如波蘭的猶太人不一樣,德國猶太人較和當地人融為一體。令人不解的是,這種作法反而造成德國人更加反對猶太人。由於真正的猶太人不多,因此,戰後德國右派人士將想像中的猶太人塑造成令人厭惡的象徵。克里斯多福•布朗寧教授認為:「猶太人象徵左派政治、資本主義剝削、文化實驗先鋒、世俗化,以及造成保守政治領域內騷動。猶太人成為政治語言。」
德裔猶太人遭歧視數百年,不得從事許多行業,一直到十九世紀下半,才獲准擁有私人土地。一次大戰後,德國人普遍反猶太人。尤金•列敏是名猶裔德國律師,一九二○年代在柏林長大,從小即因猶太人身世遭受無理對待。四、五歲以前,與其他非猶太小孩玩耍,當這些小孩的兄長回家時,就會對他說:「骯髒的小猶太人,不能在這裡玩,走開。」尤金•列敏說:「其他的小朋友覺得很難過,而這些男孩卻充滿反猶太人的情緒。有一次,一名大男孩痛打我,僅六歲的小孩怎麼可能與十四歲小孩對抗。」除了這些粗暴的體驗外,還遭遇了奇怪的反猶太人行為:「就讀新學校的第一天,上午課間下課時,一定會有人挑剔你的猶太人身分,看看你是塊什麼料。被修理的時候,即使打不過,也一定要還手;如果反擊成功,他們才放過你。」
當我們在解釋反猶太主義時要小心謹慎,不能言過其實。就拿大家所熟知的奧斯維茲來說,不能斷然就認為德國是當時唯一反猶太人的國家,事實不然。尤金•列敏認為,反猶太主義「不是只要人們焚燒猶太會堂的那種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居住波蘭及蘇聯的猶太人為了躲避當地的反猶太主義而逃往德國,如今卻在納粹的德國面臨悲慘遭遇。
這些「東方猶太人」不如其他德國猶太人那麼融入當地社會,惹出更多的反猶太主義。一九二○年代初期在德國長大的黨衛隊官員伯恩得•林,從父親經營的商店中,看到「東方猶太人」的外國人行為,滋生反猶太主義。他說:「我們有許多猶太顧客可以自由選購貨物,儘管是我們的客人,但卻不像個客人的樣子。這些猶太人與我們熟識,但與長期住在這裡的猶太人不同,這些來自東方的猶太人與住在此地的西方猶太人相處並不融洽,他們在店裡的表現加深了我對他們的敵視。」伯恩得•林得意地向我們坦承,小時候,在學校運動場向猶太人丟鞭炮,他最喜歡的惡作劇是,和同學利用猶太人信箱郵寄前往耶路撒冷的假單程車票。
弗里多林•馮•史班彭在第一次大戰結束時,已達到可以加入自由軍團的年齡,他與伯恩得•林一樣支持納粹黨,與猶太人有個人恩怨。他說:「如果猶太人帶來的是好事,當然不錯,但他們欺騙我們,賺錢後即宣布破產,攜帶巨款潛逃,所以自然就會出現反猶太人的情緒。」弗里多林•馮•史班彭毫不遲疑地繼續說著:「在我一生中,從小就與猶太人頻繁接觸,但對他們感到不滿。在認識的猶太人中,沒有一位是我朋友,原因不在我,我不反對他們,只是往往覺得他們在利用我,令我困惑。我不是反對猶太人,只是他們與我不對味。」
尤金•列敏對這些言論的反應很直接:「我不可能平白無故地發怒,如果說,對猶太人的認識牽涉到公理和正義,就言重了,那不過是無知而已。假設兩個人犯同樣的錯,如果其中一個是猶太人,人們會說:『殘忍的猶太人就是這樣,有什麼好說的?』而如果是英國人犯錯,大家就會說:『真奇怪,英國人通常不會這樣做的。』總之,有關這方面的故事很多。至於猶太人會怎麼說,當猶太人對被指控弄沈鐵達尼號郵輪時,會憤怒地表示:『對不起,太荒謬了,鐵達尼號郵輪是碰撞冰山而沈沒。』但反猶太人的人會說:『不管是冰山、綠山、金山,對猶太人來說,都一樣。』」
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一九一九年九月十二日,任職德國陸軍下士、年約三十歲左右的希特勒,奉陸軍巴伐利亞支部文宣部長梅爾之命,到慕尼黑斯特納克勃勞啤酒館的退伍軍人大廳,觀察德國工人黨的活動。希特勒在會場駁斥一位呼籲巴伐利亞退出德國的演說言論,展現出他的演說天才,痛擊對方論點,讓九個月之前剛組成右翼政黨、出身鐵匠的安東•德萊克思勒動容,立即邀希特勒入黨。
在斯特納克勃勞一舉成名的希特勒,前三十年歲月給人的印象異於尋常。在校成績不及格,申請就讀維也納的葛拉菲藝術學院遭拒;唯一成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兵的英勇表現,獲頒鐵十字一等勳章。
有關希特勒的生活記載,在斯特納克勃勞會議以前不多,主要依據的是希特勒本人的著作,即一九二四年出版的《我的奮鬥》。書中寫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在維也納流浪的經過:「我初次見到猶太人,愈看愈發現他們與其他人明顯不同。哪一位猶太人不涉及放蕩、淫穢之事,特別在文化生活方面?」希特勒隨便這麼講是要我們相信,從一開始他就反猶太人,但此話可信嗎?布里姬特•哈曼博士最近完成有關希特勒在維也納生活的新作,其中讓人特別感到興趣的篇章是,她仔細翻閱了希特勒在維也納男子公寓寄住時,所有與他接觸者的登記細節,獲得驚人的結論:「希特勒在《我的奮鬥》提到的維也納情況並不真實。他說,在維也納時就成為反猶太份子,但仔細查閱當時資料,發現不是這麼回事。他住在男子公寓時有許多好友,特別是猶太好友,他們幫他賣畫。」她還發現,在維也納與希特勒關係良好的許多猶太人中,沒有人說他在一九一三年以前反對猶太人。哈曼博士說,事實上,希特勒喜歡將他的畫賣給猶太畫商,「因為他們敢冒風險」。這項重要的發現說明了,希特勒不再是他要我們相信的半神半人,而是像別人一樣,受環境影響。根據哈曼的說法,希特勒「不曾傷害任何人,守法,畫作不差,收支平衡,是一位不會害人的人」。希特勒由不會傷害別人而成為歷史人物,與德國所遭到的傷害一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及隨後帶來的結果。哈曼認為,希特勒離開維也納後,為了要讓所處的新環境有意義,想起奧國狂熱的反猶太主義,從此開始朗朗上口。
在鄰近東普魯士的羅斯騰堡,即今日波蘭凱次林的森林隱密處,可以看到散落四處的殘餘水泥塊。今天,很難想像這個位在波蘭東邊,靠近蘇聯邊境的地方,距離權力中心這麼遙遠。但是如果重返一九四一年秋天,此地正是歷史上權力核心人物希特勒的指揮中心,他在布里譚海灘及烏克蘭的麥田部署重兵。全歐約一億多人口,幾個月以前悠閒度日,如今則接受其號令,在波蘭進行全面殘酷的種族重整;最可怕的是,希特勒與希姆勒密謀下令要將猶太人滅絕。希特勒就在這個如今已成為廢墟的城市作出決定,關係到所有人的生活,影響到二十世紀下半葉的情勢。令...
目錄
作者序
譯者序──蓋棺如何論定?
第一章 奪 權
第二章 亂與治—納粹統治德國
第三章 錯誤的戰爭
第四章 狂亂的東區
第五章 滿懷希望
第六章 不同型態戰爭
第七章 形勢逆轉
第八章 前往特雷布林卡(Treblinka)之途
第九章 自食其果
譯名對照
作者序
譯者序──蓋棺如何論定?
第一章 奪 權
第二章 亂與治—納粹統治德國
第三章 錯誤的戰爭
第四章 狂亂的東區
第五章 滿懷希望
第六章 不同型態戰爭
第七章 形勢逆轉
第八章 前往特雷布林卡(Treblinka)之途
第九章 自食其果
譯名對照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