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機器
蕭宏到我們家玩,一進門,問候了爸爸媽媽,接著第二句話就是:「可不可以在五點半的時候提醒我?我必須在六點前回到家。」
蕭宏是漢漢的同學,九歲的德國男孩,英挺開朗。他們在遊戲房裡研究中國錢,拼樂高,用片片段段的德語和英文交談。然後兩個男孩拎著游泳袋去游泳,回來吃了點心,開始下棋,雙方廝殺到精彩處,忽然鬧鐘響了——五點半。蕭宏站起來,開始收棋子,準備告辭。
「下完這盤吧!」漢漢說。
「不行!時間到了。」
時間到了!在德國,似乎就是一個條律,沒有人為它爭辯;時間到了,本身就是一個充足的理由,無可抗拒。
有時真是生氣這個理由。
到大使館辦簽證,牌子上寫著九點開始,我們早到了五分鐘,透亮亮的玻璃門內,職員們來來往往,硬是沒有人來搭理。九點一到,玻璃門一開,辦事員才笑容可掬地說:「早安!」
下午六點,商店打烊,滿街再也找不到一個地方買一根蠟燭。
學校說八點零五分上學,就是八點零五分老師出來帶孩子進課堂;家長會通知單上寫著:「晚上八點開會。」八點所有家長到齊,老師一來,會議開始,沒有人遲到。
連公車進站都是這樣。
這兒每個公車站牌上都附有公車進站時刻表和行車路線圖。我們家門口的十一路公車,上午八點三十四分有一班車,爸爸搭它去上學,一年半了,從來沒聽說有誤點或脫班的情形出現。我們很花了一點時間研究他們的公車何以可以分秒不差地進站?原來他們有公車專用站,在交通擁擠的地方甚至有公車專用道。據這兒開車的人說,在德國,千萬別惹公車道,也別碰他們的專用站,否則千錯萬錯都是你的錯!難怪這兒的公車可以這樣瀟灑地行進。
一開始,頗不習慣,覺得人們怎麼都成了時間的奴隸了?後來慢慢才發現,好處多多。
先不說大家守時的整體效率問題,就個人來說,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個人的生活計劃或工作計劃。因為只有如此,才可以使所謂的「突發事件」減到最少,任何不在計劃內的「突發事件」都可以以「這個時間,我不方便」作理由來拒絕。被拒絕者不會生氣,拒絕人的人,也毋須抱歉,大家再約時間就是了,人反而成了時間的主人。
因此現在我們終於知道,為甚麼會有像康德那樣的人,可以每天下午準五點鐘出來散步,數十年不變。因為「時間到了」,他當然得放下研究,出來走走啦!